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算机辅助半自动测量的颅内动脉瘤形态学参数与动脉瘤破裂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雅栋 耿介文 +2 位作者 胡鹏 何川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9-296,共8页
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半自动测量的动脉瘤三维形态学参数与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破裂多发动脉瘤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半自动测量方法测量入组患者动脉... 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半自动测量的动脉瘤三维形态学参数与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破裂多发动脉瘤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半自动测量方法测量入组患者动脉瘤形态学参数(包括动脉瘤直径、最大径、宽度、瘤颈宽度、体积、入射角、载瘤动脉直径、表面积、波动指数、非球形指数),计算动脉瘤长宽比、宽颈比、纵横比和尺寸比,并记录动脉瘤位置信息。将多发动脉瘤中破裂责任动脉瘤纳入破裂组,其余动脉瘤纳入未破裂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评价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形态学参数及动脉瘤位置信息的差异。结果56例破裂多发动脉瘤患者共126个动脉瘤纳入分析。在形态学方面,直径>5 mm[51.8%(29/56)比15.7%(11/70),P<0.01]、最大径>6 mm[57.1%(32/56)比25.7%(18/70),P<0.01]、入射角>107°[57.1%(32/56)比35.7%(25/70),P=0.016]、宽颈比>1.1[50.0%(28/56)比30.0%(21/70),P=0.022]、纵横比>1.1[46.4%(26/56)比25.7%(18/70),P=0.015]和尺寸比>1.9[57.1%(32/56)比10.0%(7/70),P<0.01]在破裂组与未破裂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动脉瘤位置方面,破裂组动脉瘤主要位于颈内动脉后交通段[39.3%(22/56)]和大脑中动脉[23.2%(13/56)],而非破裂组动脉瘤主要位于大脑中动脉[28.6%(20/70)]和颈内动脉非后交通段[27.1%(19/70)],两组动脉瘤位置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尺寸比>1.9为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62,95%CI:2.40~56.15;P=0.002)。在动脉瘤位置方面,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的破裂风险高于颈内动脉非后交通段动脉瘤(OR=19.25,95%CI:2.19~169.51;P=0.008)。结论对于多发性颅内动脉瘤,动脉瘤的三维形态学参数中尺寸比>1.9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的破裂风险明显高于颈内动脉非后交通段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计算机辅助半自动测量 形态学参数 位置 破裂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多环境下运行的容貌正侧面软组织测量分析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Ⅱ.广东籍汉族正常成人容貌正面软组织特征测量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包柏成 于蜀良 +4 位作者 谭劲 蔡一雯 田伟雄 叶小婷 王臻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6-268,共3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计算机辅助多环境下运行的容貌软组织测量分析系统,对男女各半,共150名广东籍汉族正常成人容貌正面软组织特征进行了测量分析,并就有共同测量项目与四川、山东二省汉族成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广东籍汉族正... 利用自行研制的计算机辅助多环境下运行的容貌软组织测量分析系统,对男女各半,共150名广东籍汉族正常成人容貌正面软组织特征进行了测量分析,并就有共同测量项目与四川、山东二省汉族成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广东籍汉族正常成人容貌正面软组织特征有性别差异,男性下面高、中下面高之和、外眦宽、鼻翼宽、左右颧颊颏下角大于女性,中面宽与下面高比值小于女性。2.汉族正常成人容貌正面软组织特征存在地域差异。3.自行设计的17项测量项目中有4项反映容貌正面软组织特征中表现出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貌 软组织 计算机辅助测量 测量 广东籍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飞机公差优化设计的实现 被引量:4
3
作者 郭长虹 战再吉 王振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6-783,共8页
为了解决飞机公差设计计算机化的问题,探讨了飞机公差模型的建模技术;在UG(UniGraphics)平台上采用UG的二次开发技术和VC++,开发了计算机辅助飞机公差优化设计模块,实现了飞机公差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分配功能;建立了实用、可靠的飞机公... 为了解决飞机公差设计计算机化的问题,探讨了飞机公差模型的建模技术;在UG(UniGraphics)平台上采用UG的二次开发技术和VC++,开发了计算机辅助飞机公差优化设计模块,实现了飞机公差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分配功能;建立了实用、可靠的飞机公差数据库,实现了飞机公差的计算机自动查询功能.通过飞机公差分析和公差分配的具体设计实例,验证了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初步实现了飞机公差设计的计算机化,为飞机公差设计的数字化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 计算机辅助飞机公差设计 公差分配 公差分析 飞机公差模型 飞机公差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冯格 宋锦璘 +2 位作者 王涛 陈梦苇 邓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4,128,共5页
目的实现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在WinCeph8.0软件中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减少该法手工测量过于复杂、工作量大的不足。方法基于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的原理和WinCeph8.0中的编程模块,通过自定义标记点、辅助线,编写相关测量、分析程序,构... 目的实现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在WinCeph8.0软件中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减少该法手工测量过于复杂、工作量大的不足。方法基于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的原理和WinCeph8.0中的编程模块,通过自定义标记点、辅助线,编写相关测量、分析程序,构建计算机辅助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并对Delaire计算机辅助测量和手工测量结果做配对t检验和离散性分析。结果计算机辅助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能方便、快速、准确地进行标记点、辅助线描记,自动完成数据的测量计算,显示分析结果。统计分析显示Delaire计算机辅助测量较手工测量准确性更高,适合临床应用。结论本研究为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准确的计算机辅助测量分析平台,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 WinCeph8.0软件 计算机辅助测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正常青少年X线头影测量研究——计算机辅助测量 被引量:11
5
作者 柯杰 陈华 +2 位作者 林珠 杭洽时 张景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8-80,共3页
对西安地区的正常儿童进行了研究,得出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并且通过与北京、上海、成都地区的青少年进行比较,探讨了西安市正常(牙合)青少年的颅面结构特征,认为不同地区正常(牙合)青少年其X线头影测量的正常值有一定的差异。指出不同... 对西安地区的正常儿童进行了研究,得出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并且通过与北京、上海、成都地区的青少年进行比较,探讨了西安市正常(牙合)青少年的颅面结构特征,认为不同地区正常(牙合)青少年其X线头影测量的正常值有一定的差异。指出不同地区应有各自相应的正常值标准,不要强求国内的一致标准。另外对SNA角与蝶鞍角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颅底结构的变异对SNA角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上不应简单地应用SNA角一项测量值作为衡量侧面骨突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 正常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计算机辅助公差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长虹 赵炳利 郝丽霞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4-76,共3页
全面介绍蒙特卡罗法公差分析技术并对如何建立蒙特卡罗法公差分析模型做出具体可行的算法,并列举蒙特卡罗法公差分析示例。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 公差分析 蒙特卡罗法公差分析 公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松质骨连接性参数改变与计算机辅助测量 被引量:11
7
作者 戴克戎 汤亭亭 +2 位作者 薛文东 吴小涛 黄遂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 松质骨连接性参数主要指小梁骨的节点数和游离末端数 ,是反映松质骨显微构筑的重要参数 ,而松质骨的构筑情况可直接影响其力学性能。本研究旨在观察骨质疏松症小梁骨连接性参数的改变 ,并介绍一种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方法 对老... 目的 松质骨连接性参数主要指小梁骨的节点数和游离末端数 ,是反映松质骨显微构筑的重要参数 ,而松质骨的构筑情况可直接影响其力学性能。本研究旨在观察骨质疏松症小梁骨连接性参数的改变 ,并介绍一种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方法 对老年人和青年人股骨头负重区与非负重区、卵巢切除后 7周大鼠椎体骨以及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后的椎体标本 ,进行节点数和游离末端数的测量。并发展了小梁骨节点数和游离末端数的计算机图像自动分析系统。即采用 5 μm硬组织切片将其光镜图像输入计算机 ,用我们自行编制的程序进行分析 ,结果与人工计量方法比较 ,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分别为 r=0 .95 ,r=0 .99)。结果 与青年人相比 ,老年人股骨头标本的节点数明显下降 ,游离末端数明显上升(均为 P<0 .0 5 ) ,卵巢切除 3个月后椎体小梁骨的节点数和游离末端数也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而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后这些参数有一定的改善 ,其中骨小梁节点数和末治疗组比较 ,其增加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骨小梁节点数的下降和游离末端的增加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特征 ,这两个参数的计测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骨折风险预测和药物疗效评定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松质骨 连接性参数 计算机辅助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三维公差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彭和平 刘晓军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3-47,共5页
总结国内外计算机辅助三维公差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论述公差表示的数学模型和各种三维公差分析方法的特点,介绍当前计算机辅助三维公差分析软件开发情况,并对三维公差分析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三维公差分析 数学模型 公差表示 计算机辅助公差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方法学 被引量:6
9
作者 方红芳 何勇 +1 位作者 汪慰军 杜俊民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14-716,共3页
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方法学 :将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抽象为由输入、边界、求解和输出四部分组成的一个设计系统 ;给出了边界的形式和公差设计领域的一般设计流程 ,进一步揭示了公差设计的内涵及外延 ,以提高公差设计的质量和速度。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 设计方法学 并行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互易媒质电磁参数的计算机辅助测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梁昌洪 李润旗 雷振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研究任意媒质的电磁参数测量。一般地,把媒质样品看作一段均匀有耗网络,利用所测得的S参数反演出媒质的完全电磁参数(?)=ε_0(ε′-jε″)和(?)=μ_0(μ′-jμ″)。全部过程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文中给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电磁参数 计算机 辅助测量 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的平面尺寸链的计算机辅助飞机公差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长虹 席平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30,共5页
随着CAD 技术的普及,飞机三维外型计算机辅助设计基本实现数字化,但目前飞机公差设计尚未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公差设计仍然需要大量手工计算,导致飞机公差设计与产品总体设计不协调,制约飞机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探讨如何以现... 随着CAD 技术的普及,飞机三维外型计算机辅助设计基本实现数字化,但目前飞机公差设计尚未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公差设计仍然需要大量手工计算,导致飞机公差设计与产品总体设计不协调,制约飞机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探讨如何以现有CAD 三维造型系统为技术平台,开发计算机辅助飞机公差设计模块,实现平面尺寸链的飞机公差分析和分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给出在UG 平台上实现计算机辅助飞机公差设计模块的开发方案,并有利用该模块进行飞机装配件公差设计的运行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 公差分析 公差分配 平面尺寸链 尺寸公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辅助测量的隧道断面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国辉 冯洁 +1 位作者 杨望星 马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208-211,共4页
介绍了如何将三次参数样条插值法运用到铁路隧道断面轮廓曲线拟合的过程,及如何计算出轮廓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并利用所求方程,对隧道断面面积进行计算,实现了其与标准隧道断面的比较,计算出了实际断面的超、欠挖面积和体积。在算法基础上... 介绍了如何将三次参数样条插值法运用到铁路隧道断面轮廓曲线拟合的过程,及如何计算出轮廓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并利用所求方程,对隧道断面面积进行计算,实现了其与标准隧道断面的比较,计算出了实际断面的超、欠挖面积和体积。在算法基础上,设计开发出一个应用系统———计算机辅助隧道断面测量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这一方法的应用,将断面量测与洞室位移监测相结合,实现了隧道断面测量的数字化,改进了传统隧道断面的验收工作,降低了其外业难度,提高了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拟合 三次参数样条曲线 插值法 隧道断面测量 计算机辅助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绘工程专业计算机辅助地面测量教学实习系列软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年学 张正禄 +2 位作者 黄全义 巢佰崇 梅文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44-46,共3页
通过分析测绘工程地面测量实践性教学的内涵及模式 ,指出了开展计算机辅助地面测量教学实习的必要性 ,介绍了所研制的计算机辅助地面测量教学实习系列软件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
关键词 测绘工程 地面测量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实践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及阻抗参数的测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春青 刘立国 +1 位作者 李明明 宋世学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355-356,共2页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微波测量中 ,对常用的测量线系统进行改造 ,使之成为微波参数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测量的自动化 ,提高了测试精度。用该系统进行阻抗参数测试 ,证明它是一个性能稳定可靠。
关键词 微波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 阻抗参数 测量 自动测量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与分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恒 宁汝新 《航空制造技术》 2006年第3期73-75,102,共4页
对目前计算机辅助环境下的设计公差和工序公差的设计与分析、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确定、公差设计理论以及计算机辅助公差的应用现状等多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概括,分析了当前这些技术和理论的不足,并结合当前的实情,展望了计算机辅助公差... 对目前计算机辅助环境下的设计公差和工序公差的设计与分析、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确定、公差设计理论以及计算机辅助公差的应用现状等多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概括,分析了当前这些技术和理论的不足,并结合当前的实情,展望了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与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与分析 尺寸链 公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形位公差类型的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洁 吴昭同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8-41,共4页
引入TTRS理论中的基本功能表面及MGDE概念 ,研究了功能与形状公差类型之间以及功能表面间的约束与位置公差类型之间的对应规则 ,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形位公差类型的生成方案。最后实例验证了此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 形位公差 功能表面 MGDE 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水稻株型指标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孟军 陈温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13-1314,共2页
探讨了以数码图像为基础、依据特征点选取法进行株型指标计算机辅助测量的方法。通过田间实验检验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进一步利用计算机图形学方法对数据进行了还原,结果基本上能够正确反映不同品种的株型特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关键词 水稻 株型 计算机辅助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机辅助飞机公差设计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长虹 席平 《航空制造技术》 2006年第8期83-86,共4页
介绍了以现有CAD三维造型系统为技术平台,开发计算机辅助飞机公差设计模块,实现基于装配尺寸链的产品公差分析和分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给出了在UG平台上实现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模块的开发方案以及利用该模块进行飞机装配部件公差... 介绍了以现有CAD三维造型系统为技术平台,开发计算机辅助飞机公差设计模块,实现基于装配尺寸链的产品公差分析和分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给出了在UG平台上实现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模块的开发方案以及利用该模块进行飞机装配部件公差设计的运行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飞机公差设计 装配尺寸链公差分析 公差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施工测量计算机辅助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2
19
作者 闻道秋 生仁军 +1 位作者 卫军 张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286-290,共5页
采用路线坐标系,根据路线设计文件中平、纵、横及断链等资料,建立公路空间三维数学模型,并建立了路线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转换模型.分析了公路施工测量计算机辅助系统设计的必要性和数据结构.结合公路施工测量要求,设计了系统功能,功能... 采用路线坐标系,根据路线设计文件中平、纵、横及断链等资料,建立公路空间三维数学模型,并建立了路线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转换模型.分析了公路施工测量计算机辅助系统设计的必要性和数据结构.结合公路施工测量要求,设计了系统功能,功能包括路线设计资料的输入、任意位置三维坐标计算、根据某点施工测量坐标反算点位的路线坐标、土方量计算等重要常用功能.通过该系统能获取公路任意位置设计数据.给出基于智能手机及测量新技术的路基施工测量与检测子系统模式,实现该系统可以在施工现场实时获取设计数据,及时指导施工,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施工测量 计算机辅助系统 路线坐标系 智能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裕先 李韬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14,共3页
讨论产品设计阶段设计公差的两类确定方法 ,并对产品某项精度所关联之零件主要尺寸的公差及基本偏差 ,在给出数模的基础上 ,按简单情况及通常的加工习惯 ,给出了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流程。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 公差设计 公差分析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