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法禁令的检视--兼论《公司法司法解释三》 被引量:3
1
作者 叶林 龚文瑾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5,共12页
新《公司法》第五十三条和第一百零五条是反映资本维持原则的核心条款,延续了原《公司法》关于公司股东“不得抽逃出资”或“不得抽回其股本”的禁止性规定,充实了股东和董监高的民事责任。但股东抽逃出资禁令无法反映“公司向股东返还... 新《公司法》第五十三条和第一百零五条是反映资本维持原则的核心条款,延续了原《公司法》关于公司股东“不得抽逃出资”或“不得抽回其股本”的禁止性规定,充实了股东和董监高的民事责任。但股东抽逃出资禁令无法反映“公司向股东返还财产”的实质,在术语上应予调整,在解释上应与“公司不得返还股东”保持一致。抽逃出资禁令反映了资本管制思想,与股东不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收购或回购股权、股东与公司之间关联交易、股东权利限制和失权、返还出资、赔偿责任等相互关联,已经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巨大的超级条款。在适用该禁令时,应当根据不同的给付方式,施加必要程序和数额限制,强化董监高的职责,合理关注股东的资产收益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逃出资 分配利润 股份收购 民事责任 公司法司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介入公司自治与公司法解释的政策尺度 被引量:7
2
作者 甘培忠 雷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9-174,共6页
2005年的《公司法》呈现出公司自治和司法介入同向扩张的趋势。在司法过程中,法院遵循法律条文自身的内在逻辑,同时加入法官对于公平、正义以及判决对公司治理正面引导等多角度的考虑,从而使得公司法解释呈现出厚重、艰难和多样性。通... 2005年的《公司法》呈现出公司自治和司法介入同向扩张的趋势。在司法过程中,法院遵循法律条文自身的内在逻辑,同时加入法官对于公平、正义以及判决对公司治理正面引导等多角度的考虑,从而使得公司法解释呈现出厚重、艰难和多样性。通过对北京市法院系统2006年审理和裁判的一部分公司诉讼案件的解析,可以探析公司法司法解释的普世性价值取向,把握穿透其中的原理和结构,并搭建公司自治与司法介入两种法律运动方式之间的理性桥梁。从保护股东权益和促进公司权力的顺畅运行这两个目标出发来确立司法介入的确定性基础,公司法解释则能够维护公司的基本价值,促进公司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司法解释 公司自治 公司权力 司法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配概念解析——兼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的抽逃出资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保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83,共8页
大陆法系及欧盟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在内,往往采用形式意义的狭义分配概念,分配仅指利润分配。在实质意义的广义分配概念下,如果某行为导致公司的财产无对价地流向了股东,即为分配。无论从正确适用资本维持原则、适当平衡股东和债权人... 大陆法系及欧盟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在内,往往采用形式意义的狭义分配概念,分配仅指利润分配。在实质意义的广义分配概念下,如果某行为导致公司的财产无对价地流向了股东,即为分配。无论从正确适用资本维持原则、适当平衡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冲突的立场出发,还是从统一法律规范、节省立法和司法成本的角度观察,实质意义的分配概念都具有制度优势。《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的"抽逃",其经济实质与实质意义的分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 利润分配 制度优势 抽逃出资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名股东投资合同解析——以《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25条为基础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天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4-206,共3页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25条认可了隐名股东的存在和地位,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依据投资合同确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尤其是隐名股东的实际出资义务和投资权益,投资协议据此成为显隐股东之间的关键合同。投资合同的核心内容是投...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25条认可了隐名股东的存在和地位,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依据投资合同确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尤其是隐名股东的实际出资义务和投资权益,投资协议据此成为显隐股东之间的关键合同。投资合同的核心内容是投资权益,可将该权益的范围解释为股东自益权,但不应当包括共益权,显名股东行使共益权以不得恶意损害隐名股东利益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 隐名股东 投资合同 投资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设计的思考——对《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二十五、二十六条的法律评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范英超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47-51,共5页
随着《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公布和施行,对于股东派生诉讼的制度设计作为此次司法"解释四"中的重点之一,较之前相关规定有了诸多进步,将对股东派生诉讼在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与缺陷。从股... 随着《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公布和施行,对于股东派生诉讼的制度设计作为此次司法"解释四"中的重点之一,较之前相关规定有了诸多进步,将对股东派生诉讼在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与缺陷。从股东派生诉讼的胜诉利益归属以及诉讼费用的承担对此次的司法解释进行分析评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原因,以使相关制度更加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 股东派生诉讼 司法解释 制度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法新司法解释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
6
作者 陈福录 《金融发展研究》 2011年第5期59-61,共3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自2011年2月16日施行,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梳理解释规定条文和阐释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新风险源和风险点,并就此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自2011年2月16日施行,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梳理解释规定条文和阐释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新风险源和风险点,并就此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 司法解释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对审计实践的作用
7
作者 刘魁明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8-109,共2页
201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法释〈三〉")。法释(三)主要就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设立、出资、股权确认等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规定,其中涉及出资事项的就有21条,它既是对公司... 201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法释〈三〉")。法释(三)主要就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设立、出资、股权确认等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规定,其中涉及出资事项的就有21条,它既是对公司法(主席令第42号)相关规定的补充和明确,也是对《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22号)有关规定的司法阐释,更是审计人员在履行监督职责时应遵循的法制准则,对审计业务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解释 公司法 审计实践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最高人民法院 公司注册资本 公司设立 法院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法新司法解释与商业银行应对之策
8
作者 陈福录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67,共3页
为了明确和统一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设立、出资、股权确认等纠纷的法律适用,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1月27日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自2011年2月16日施行。《新司法解释》将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产生重... 为了明确和统一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设立、出资、股权确认等纠纷的法律适用,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1月27日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自2011年2月16日施行。《新司法解释》将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对《新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进行诠释,并就商业银行应对之策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适用《新司法解释》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 司法解释 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与注册会计师验资
9
作者 刘魁明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115,共3页
2011年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法释(三)),自2月16日起施行。
关键词 司法解释 注册会计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 验资 最高人民法院 公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亟待修订
10
作者 张保强 张晨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亟待修订张保强,张晨《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于1995年2月28日由八届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该《决定》无疑对维护经济秩序,保护公司合法权益以及惩治违反... 《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亟待修订张保强,张晨《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于1995年2月28日由八届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该《决定》无疑对维护经济秩序,保护公司合法权益以及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定》 公司法 法律效力 补充规定 国有独资公司 法律冲突 司法解释 犯罪 法定最高刑 立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公司法》的若干缺陷与补救
11
作者 党亦恒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6期62-63,共2页
在一部法律刚刚施行后即寻找其缺陷和漏洞,往往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也缺乏实证。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依据对原《公司法》的从业经验,再结合适当的推理来发现新《公司法》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如何进行补救的建设性意见。这样的探讨,或许会... 在一部法律刚刚施行后即寻找其缺陷和漏洞,往往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也缺乏实证。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依据对原《公司法》的从业经验,再结合适当的推理来发现新《公司法》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如何进行补救的建设性意见。这样的探讨,或许会对根据新《公司法》起草公司章程以及将来的公司法司法解释的制定有所帮助。需说明的是,本文仅着重于对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规定作出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法 补救 缺陷 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性意见 不合时宜 从业经验 司法解释 公司章程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抽象盈余分配请求权司法救济制度的完善
12
作者 朱术睿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34-36,共3页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十五条规定中小股东可以基于滥用股东权利导致公司利润分配不公的情况提起抽象利润分配之诉,以维护中小股东自身的利润分配权。但是司法实践中存在司法介入边界过窄、适格被告范围限制、但书条款不明确、举证...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十五条规定中小股东可以基于滥用股东权利导致公司利润分配不公的情况提起抽象利润分配之诉,以维护中小股东自身的利润分配权。但是司法实践中存在司法介入边界过窄、适格被告范围限制、但书条款不明确、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将抽象盈余分配之诉纳入侵权责任之诉的框架,将大股东纳入被告范围;同时借鉴英美法系的“不公平损害原则”和“合理期待原则”对“滥用股东权利导致利润分配不公”的情形进行认定,改变举证责任规则,从而将中小股东利润分配权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利润分配请求权 公司法司法解释()》第十五条 司法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司决议诉讼的裁判效力范围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哲玮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0-98,共9页
《公司法》第22条建立了两种公司决议诉讼类型以解决决议效力纠纷,《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又增设了确认决议不成立的诉讼类型。从民事裁判的既判力理论框架来观察公司决议诉讼,可以发现在既判力客观范围方面,各种否认公司决议效力的确... 《公司法》第22条建立了两种公司决议诉讼类型以解决决议效力纠纷,《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又增设了确认决议不成立的诉讼类型。从民事裁判的既判力理论框架来观察公司决议诉讼,可以发现在既判力客观范围方面,各种否认公司决议效力的确认之诉的诉讼标的都指向决议能否发生效力,因而应当一并审理,一经判决,就不能再以其他事由再次提起确认之诉。在既判力主观范围方面,所有公司决议诉讼的裁判,无论结果如何,都应具有对世效力,未参加诉讼的利益相关方亦受判决约束。在既判力时间范围方面,所有公司决议诉讼的裁判,一经作出后就已完成对公司决议行为的效力评价。《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在实体法层面细化了决议瑕疵的类型,但在程序法层面还有待进一步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决议 裁判效力 既判力范围 确认之诉 公司法司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对外提供担保中的法律问题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致阳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2-114,共3页
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而担保行为原则上是无偿的,因此除非公司以担保为业务,以取得担保费,或与公司业务有关,能为公司取得利益,法律应对公司所有的担保行为进行严格限制,而非仅仅禁止公司董事、经理以公司资产对股东或其他个... 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而担保行为原则上是无偿的,因此除非公司以担保为业务,以取得担保费,或与公司业务有关,能为公司取得利益,法律应对公司所有的担保行为进行严格限制,而非仅仅禁止公司董事、经理以公司资产对股东或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同时,在认定董事、经理以公司资产为股东或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行为无效时,应正确确定该行为的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内容和行为后果等方面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 《担保法》 担保业务 司法解释 公司法 中国 担保合同 民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