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绩效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吕怀立 李婉丽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1,共7页
本文分别从控股股东与非控股大股东的绩效函数出发,建立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绩效模型,用以分析控股股东利益侵占和公司股权制衡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一方面,公司股权制衡受到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的操纵,表现为控股股东侵占对股权制衡的正... 本文分别从控股股东与非控股大股东的绩效函数出发,建立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绩效模型,用以分析控股股东利益侵占和公司股权制衡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一方面,公司股权制衡受到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的操纵,表现为控股股东侵占对股权制衡的正向作用;另一方面,股权制衡能够提升公司治理绩效,表现为股权制衡对控股股东侵占的负向影响。另外,非控股大股东具有与控股股东相互合谋的动机,以实现对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联合侵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制衡 股东合谋 公司治理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理熵和Brusselator模型的公司治理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向荣 王文寅 李超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85,共5页
现有的绩效评价方法大多只关注组织内部及其财务指标,管理熵则依据影响系统发展的众多因素来判断系统发展的状态,使得绩效评价更加深入和客观。针对公司治理中管理熵的构成,构建了公司治理管理熵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给出了公司治... 现有的绩效评价方法大多只关注组织内部及其财务指标,管理熵则依据影响系统发展的众多因素来判断系统发展的状态,使得绩效评价更加深入和客观。针对公司治理中管理熵的构成,构建了公司治理管理熵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给出了公司治理绩效各评价指标的熵值计算公式,并基于Brusselator模型提出了公司治理耗散结构的判据,从而为公司治理绩效的评价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熵 BRUSSELATOR模型 公司治理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程度与公司治理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水利 杨万顺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8年第4期106-111,127,共7页
本文以机械、设备和仪表行业的16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2004—2006年的数据,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Z指数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作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股改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正相关并... 本文以机械、设备和仪表行业的16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2004—2006年的数据,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Z指数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作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股改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正相关并不显著,且与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显著正相关,Z指数与公司治理绩效显著负相关;股改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托宾Q值正相关,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显著正相关,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Z指数与公司治理绩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绩效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 Z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内审隶属模式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4
作者 熊运莲 石恒贵 刘斌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0年第11期116-119,138,共5页
文章从审计收费的视角研究了内部审计机构的不同隶属模式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内部审计机构隶属董事会模式和隶属总经理模式具有明显的公司治理绩效,且隶属董事会模式的公司治理绩效好于隶属总经理模式,从而也间接说明:中国... 文章从审计收费的视角研究了内部审计机构的不同隶属模式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内部审计机构隶属董事会模式和隶属总经理模式具有明显的公司治理绩效,且隶属董事会模式的公司治理绩效好于隶属总经理模式,从而也间接说明:中国证监会和深圳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的规定具有一定的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机构 隶属模式 公司治理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小林 周水平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资本结构 公司治理绩效 中国 股权结构 债权结构 国有股减持 机构投资者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股东权益与公司治理绩效改善——基于产权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彤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5-74,共10页
目前关于公司治理的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悖论 :控制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是公司治理绩效改善的必要代价。对此 ,本文通过分析 ,首先指出公司治理关注的基本代理问题应该是广大小股东与控制性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而不... 目前关于公司治理的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悖论 :控制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是公司治理绩效改善的必要代价。对此 ,本文通过分析 ,首先指出公司治理关注的基本代理问题应该是广大小股东与控制性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而不是普遍认识上的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代理冲突 ;其次 ,本文指出控制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尝试运用产权分析的方法从公司所有权安排的角度具体考察控制性股东及小股东的实际权利 ,分析的结果表明 :小股东在公司所有权安排中遭到歧视 ,从而为控制性股东盲目追求控制权的私下收益提供了较大的可行空间 ;最后 ,本文就过分强调“搭便车”对小股东监督行为的影响的观点提出批驳 ,认为只要在所有权安排过程中能够保证权利在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制衡 ,在此基础上 ,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就可以确保小股东在很大程序上克服“搭便车”问题 ,并对控制性股东进行有效的监督 ,从而同时实现保护小股东权益和改善公司治理绩效这两个一度被视为是相互排斥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股东权益 公司治理绩效 产权 委托代理关系 剩余控制权 企业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冉光圭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1-176,共6页
本文选用沪、深股市4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用样本公司2006~2008年连续三年的截面数据对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法人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国有股比... 本文选用沪、深股市4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用样本公司2006~2008年连续三年的截面数据对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法人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国有股比例、股权制衡度、社会公众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应付债券比例、长期负债比率、流动负债比率与公司治理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借款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融资结构 公司治理绩效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利益均衡与公司治理绩效——“济南现象”的博弈论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敬景程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0,共5页
“济南现象”指的是济南市市属及管理的5家上市公司都因连续两年以上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等原因而被特别处理。根据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的一般原理,对公司治理参与各方利益关系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 “济南现象”指的是济南市市属及管理的5家上市公司都因连续两年以上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等原因而被特别处理。根据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的一般原理,对公司治理参与各方利益关系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存在多重利益博弈关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是提高公司绩效的基本动力。出现“济南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利益严重失衡、矛盾冲突长期难以有效解决所致。“济南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变革上市公司现有股票发行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均衡 公司治理绩效 “济南现象” 博弈论 上市公司 股票发行体制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绩效: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莲花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66,共4页
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在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股权集中程度与公司治理绩效关系的假设并构建模型,运用2004-2007年的数据分三阶段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验... 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在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股权集中程度与公司治理绩效关系的假设并构建模型,运用2004-2007年的数据分三阶段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验证假设,以期克服以往研究的局限性,提高实证结果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 上市公司 股权集中度 公司治理绩效 隧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如波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绩效 国有股减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的中外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威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0,共3页
由于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公司治理状况必然反映其对股权结构的要求,就我国整个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而言,尽管从1992年到2003年底,国家股占尚未流通股份的比重由51.31%下降到47.39%,国家股仍然占相当大的比重。我国以国有股... 由于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公司治理状况必然反映其对股权结构的要求,就我国整个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而言,尽管从1992年到2003年底,国家股占尚未流通股份的比重由51.31%下降到47.39%,国家股仍然占相当大的比重。我国以国有股为主的股权结构决定了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仍未能摆脱政府的直接任命或干预.治理结构仍然呈现出经济利益与政治功利混合体的特征.内部人控制并没有被限定在台理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绩效 中外比较研究 上市公司 内部人控制 政治功利 经济利益 国家股 混合体 经营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周期与公司治理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嘉琳 王满仓 +2 位作者 任晓燕 谷婕 杨水利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2-160,共9页
选取2003-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有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持股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QFII持股周期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类,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QFII不同持股周期对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QFII短期持股时... 选取2003-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有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持股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QFII持股周期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类,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QFII不同持股周期对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QFII短期持股时,奉行财务投资理念,通过买卖价差获取投资收益,不会对公司治理绩效产生影响;QFII中期持股时,会对公司治理绩效产生影响,但影响作用较微弱;QFII长期持股时,主要奉行价值投资理念,通过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影响公司治理绩效,获得高额投资收益。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境内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可以为我国引入QFII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机构投资者 持股周期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结构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绩效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艳芳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6-58,共3页
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模式,制约着公司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建议引入机构投资者,由法人股股东担当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对控股股东,形成控制权可竞争的股权模式,应该是符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情况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股权结构 中国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绩效 内部管理 国有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鹏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4-58,共5页
文章基于2008—2018年中概股公司数据,对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绩效进行研究,报告了中概股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现状,实证检验了双层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双层股权结构可以显著提升企业... 文章基于2008—2018年中概股公司数据,对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绩效进行研究,报告了中概股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现状,实证检验了双层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双层股权结构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堑壕效应没有明显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在双层股权制度下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绩效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异质性分析表明,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绩效在不同行业中不存在显著差别。因而,证券主管部门在引入双层股权结构的同时,要兼顾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企业要提升管理者公司治理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文章研究结论为加快股权与所有权制度改革、增强市场经济活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绩效 企业绩效 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与治理绩效评价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陶新元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6-60,共5页
文章以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和公司治理绩效评价理论为基础,以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为主要方法,分别对我国2010年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绩效评价和公司治理绩效评价,并对二者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绩效的... 文章以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和公司治理绩效评价理论为基础,以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为主要方法,分别对我国2010年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绩效评价和公司治理绩效评价,并对二者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绩效的好坏对财务绩效表现有比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绩效 公司治理绩效 因子分析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7
16
作者 李争光 赵西卜 +1 位作者 曹丰 卢晓璇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87,共11页
以2001—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显著提高企业绩效。进一步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稳定型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后,发现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 以2001—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显著提高企业绩效。进一步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稳定型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后,发现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发挥了监督作用,能有效地缓解代理冲突,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绩效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 稳定型机构投资者 交易型机构投资者 代理冲突 信息不对称 企业绩效 证券市场 公司治理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维安 唐跃军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43,共7页
有鉴于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问题已成为现行公司治理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设置代理投票制度、累积投票制度、职工监事制度三个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指标,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状况。评价结果... 有鉴于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问题已成为现行公司治理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设置代理投票制度、累积投票制度、职工监事制度三个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指标,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状况。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水平很低,还处在建立健全的初步阶段,还不足以对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产生显著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亟待建立和完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以便充分重视和解决利益相关者问题,提升整体公司治理绩效,最终达到提高公司业绩和价值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绩效 中国 公司业绩 企业业绩 投票制度 职工监事 累积投票制 健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研究(2015) 被引量:2
18
作者 鲁桐 仲继银 +2 位作者 党印 叶扬 吴国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5-104,共10页
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全部样本为评价对象,文章从股权结构与股东权利、董事会和监事会运作、信息披露与合规以及激励机制四个方面系统地考察中小上市公司治理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引导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的上市... 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全部样本为评价对象,文章从股权结构与股东权利、董事会和监事会运作、信息披露与合规以及激励机制四个方面系统地考察中小上市公司治理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引导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并为其他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公司业绩比实际控制人为非自然人的公司业绩相比有更出色的表现,激励机制是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评价 公司治理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指数、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罗雨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92-194,共3页
市场化进程中,我国企业治理结构是否进一步趋向优化?进而,治理结构的改善对提升企业价值是否有效?文章以我国沪深上市公司2000~2012年间的统计数据为考察样本,运用GMM方法对我国市场化程度、公司治理水平及企业绩效间的相互关系... 市场化进程中,我国企业治理结构是否进一步趋向优化?进而,治理结构的改善对提升企业价值是否有效?文章以我国沪深上市公司2000~2012年间的统计数据为考察样本,运用GMM方法对我国市场化程度、公司治理水平及企业绩效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进行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与公司治理综合指数显著正相关;当下,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没有达到既定要素和技术条件下的最优水平;市场化程度越高,公司业绩的调整速度越快。研究还阐明了制度背景对企业行为的重要影响,为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应然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指数 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 GMM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债务期限结构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杰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0-77,共8页
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治理绩效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就948家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从债务期限结构治理功能的静态视角来看,债务期限结构可以减少"内部人"的资产替代行为,抑制... 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治理绩效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就948家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从债务期限结构治理功能的静态视角来看,债务期限结构可以减少"内部人"的资产替代行为,抑制过度投资,进而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股权结构同债务期限结构的"组合机制"可以有效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深入,债务期限结构的治理绩效得到逐步优化;随着自由现金流水平的提高,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会变得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期限结构 过度投资 公司治理绩效 债务契约 股权结构 现金流量 公司融资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