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司治理准则实施中的“遵守或解释”方法探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伍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46-50,共5页
在介绍了"遵守或解释"方法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指出该方法能为不同的公司提供必要的灵活性,并允许公司治理结构更为灵活地回应市场变化。与成文公司法中的缺省性规则相比,该方法更有助于市场对公司治理条款准确定价,但其有效运... 在介绍了"遵守或解释"方法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指出该方法能为不同的公司提供必要的灵活性,并允许公司治理结构更为灵活地回应市场变化。与成文公司法中的缺省性规则相比,该方法更有助于市场对公司治理条款准确定价,但其有效运转必须依赖股东行动和市场机制。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我国公司治理准则的实施也应采用这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准则 强制性规则 缺省性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社会良知对资本权力的制约——简评2004版《OECD公司治理准则》 被引量:4
2
作者 陆一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8-33,共6页
在OECD2004年初颁布的新版公司治理准则中,公司治理已经开始从更倾向公司内部的权利关系的授予、监控、制约安排,向注重内外部的各种利益相关因素的协调转变;从更倾向于公司高层的权术安排游戏,向企业员工和债权者等原来忽略的因素倾斜... 在OECD2004年初颁布的新版公司治理准则中,公司治理已经开始从更倾向公司内部的权利关系的授予、监控、制约安排,向注重内外部的各种利益相关因素的协调转变;从更倾向于公司高层的权术安排游戏,向企业员工和债权者等原来忽略的因素倾斜。OECD的苦心在于,在企业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应当透过形式上的治理结构安排和切实的运作行为,让所有人看得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伦理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ECD公司治理准则 2004年 书评 资本权力 社会良知 公司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财务专业背景与财报质量--基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鹏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68,共10页
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升财务报告质量,提供更有价值的会计信息,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以2018年《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颁布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将2015—2021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分析审... 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升财务报告质量,提供更有价值的会计信息,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以2018年《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颁布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将2015—2021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分析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财务专业背景制度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的财务专业背景显著抑制了盈余管理、提高了财务报告披露效率。审计委员会召集人财务专业背景在对财务报告影响的过程中,内部控制、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审计委员会信息化专业背景和法律专业背景等因素均发挥作用,并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审计委员会召集人 财务专业背景 财务报告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倡导性规范与上市公司治理 被引量:9
4
作者 张辉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9,共5页
上市公司治理领域长期以来依照强制性法律规范来运行,然而,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诉求的特性决定了单一的法律规范体系的局限性。以"或遵守或解释"规则为核心的倡导性公司治理规范迎合了上市公司治理的需求,并取得了显著的执行... 上市公司治理领域长期以来依照强制性法律规范来运行,然而,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诉求的特性决定了单一的法律规范体系的局限性。以"或遵守或解释"规则为核心的倡导性公司治理规范迎合了上市公司治理的需求,并取得了显著的执行率。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可进行适当的改革:从法律规范转变为倡导性规范;通过证监会信息披露法律规范的形式强化上市公司关于准则遵守或者解释的程序上的披露义务;利用现有的法律机制确保准则的有效执行,并鼓励股东发挥评判监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倡导性规范 公司治理 或遵守或解释 公司治理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中的问题及其改进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章渊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2-43,共2页
一、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定位模糊根据1993年《公司法》规定,监事会的职责是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等,但其具体条款过于简略,缺乏可操作性,现实... 一、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定位模糊根据1993年《公司法》规定,监事会的职责是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等,但其具体条款过于简略,缺乏可操作性,现实中功能缺位。2002年1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将内部审计管理归入审计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内部审计管理 审计委员会 公司法》 审计定位 公司财务 公司章程 可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五分开"是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必由之路
6
作者 牛森营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14,共2页
一、"五分开"是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和核心 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及中国证监会有关上市公司运作的规范性文件规定,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的"五分开"是指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应实行人员、资产、财务分开,... 一、"五分开"是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和核心 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及中国证监会有关上市公司运作的规范性文件规定,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的"五分开"是指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应实行人员、资产、财务分开,机构、业务独立,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要健全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首先要弄清公司治理尤其是上市公司治理的内涵,把握其内在重要特点,认识公司治理与工厂制治理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运作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性文件 中国证监会 公司运作 控股股东 独立核算 承担责任 大股东 工厂制 资产 财务 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国监事会合规职责的制度内涵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大可 张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在德国企业的实践中,合规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监事会相应承担起若干与之相关的特定职责。《德国公司治理准则》建议企业设置合规管理体系、披露该体系的基本特征并为员工和第三人建立提示系统。监事会既有义务在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履行... 在德国企业的实践中,合规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监事会相应承担起若干与之相关的特定职责。《德国公司治理准则》建议企业设置合规管理体系、披露该体系的基本特征并为员工和第三人建立提示系统。监事会既有义务在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履行组织义务并保障在内部合规的过程中对其实施监督,也应保证自身符合合规的各项要求。前者指监事会须对经营管理进行伴随性、支持性或形成性三个层次的监督;后者则关注监事会中利益冲突的披露和化解、监事会决议存在瑕疵时的处理方式、顾问合同的缔结以及监事之间的相互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公司治理准则 监事会合规职责 制度内涵 监事会内部合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两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对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花兰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86-87,共2页
2002年1月7日,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作了明确要求。但是,学者们普遍认为审计委员会制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于美国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开始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其间进行了... 2002年1月7日,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作了明确要求。但是,学者们普遍认为审计委员会制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于美国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开始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其间进行了多次改进,其中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学习之处。文章通过对中美两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对比分析,求同存异,探寻一条适合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可借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上市公司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独立董事聘任与小股东利益保护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垚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0-73,共4页
为了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市场小股东的利益不受侵犯,证监会于2001、2002年分别颁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下称《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建立独立... 为了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市场小股东的利益不受侵犯,证监会于2001、2002年分别颁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下称《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并规定“独立董事对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利益保护 独立董事制度 委托代理理论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公司治理结构 中国证监会 聘任 《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机构独立董事薪酬激励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运通 马黎珺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1,共21页
薪酬激励是提升独立董事履职表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强化独立董事治理作用,但金融机构独立董事的薪酬问题并未受到充分关注。本文回顾了英美两国有关独立董事薪酬及其信息披露的政策及实践,并对我国2... 薪酬激励是提升独立董事履职表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强化独立董事治理作用,但金融机构独立董事的薪酬问题并未受到充分关注。本文回顾了英美两国有关独立董事薪酬及其信息披露的政策及实践,并对我国2003—2019年间A股上市金融机构的独立董事薪酬情况进行了分析。本文发现,我国缺乏对独立董事薪酬的系统规范,与国际实践尚存差距;另一方面,我国金融机构独立董事的薪酬结构过于单一,且薪酬未能根据独立董事的职责承担和时间投入而差异化,甚至存在少量独立董事未领取薪酬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独立董事不被重视的情况。为切实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本文建议,监管部门应将独立董事薪酬纳入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对独立董事薪酬制定系统性的准则或指引,并适当允许金融机构对独立董事发放激励性薪酬;金融机构则应主动学习国际经验,完善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以提升独立董事的履职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董事薪酬 公司治理准则 金融机构 金融监管 股票薪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透明度:美国监管信息结构分析
11
作者 纪建悦 毛颖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63,共4页
市场失灵的存在,使银行监管成为必须,而银行监管的核心是对信息的监管。最近十几年来,金融危机的爆发、银行业务的日益复杂、传统监管的乏力以及对市场约束的依赖使得调整银行监管的信息结构,提高监管信息的质量成为国际银行业的共识。
关键词 商业银行法 上市银行 信息披露制度 银行监管 监管机构 银行业监管 非财务信息披露 银行控股公司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数据库系统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国际银行业 监管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