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司人格否认诉讼问题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成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8-170,共3页
我国新《公司法》源于法理和我国立法抽象,使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理解不一,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对该制度的滥用和误用。为完善该诉讼的良好运行,只要具体的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部门就有权提起否认之诉。审理人格否认... 我国新《公司法》源于法理和我国立法抽象,使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理解不一,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对该制度的滥用和误用。为完善该诉讼的良好运行,只要具体的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部门就有权提起否认之诉。审理人格否认之诉应当实行"折中的举证责任"规则,在民事执行程序中严禁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人格否认后控股股东所负责任的性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持谨慎态度并结合具体的国情研究该制度的具体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人格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公司人格否认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司人格否认"之法理机制
2
作者 韩秀义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9-82,88,共5页
尽管学界对公司人格否认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还不够深入。以"股东有限公司———公司独立责任"为线索进行剖析,就会发现:股东有限责任(或者说公司独立责任)是公司人格否认形成的基础,股东有限责任→公司独立责任→股东滥用公... 尽管学界对公司人格否认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还不够深入。以"股东有限公司———公司独立责任"为线索进行剖析,就会发现:股东有限责任(或者说公司独立责任)是公司人格否认形成的基础,股东有限责任→公司独立责任→股东滥用公司独立责任乃为公司人格否认的事实逻辑,公司人格否认之法律适用乃为对事实逻辑的回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人格否认 法理机制 公司人格 公司独立责任 股东有限责任 公司人格否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确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可行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建伟 孔娟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45-48,56,共5页
公司人格否认,指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基于特定事由,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据以配置义务或责任负担的法律制度。公司人格否认出现在十九世纪末的美国,后相继为英、德、日等国继受,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司法律制度。近来我国学者对公司人格... 公司人格否认,指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基于特定事由,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据以配置义务或责任负担的法律制度。公司人格否认出现在十九世纪末的美国,后相继为英、德、日等国继受,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司法律制度。近来我国学者对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多有介绍、研讨,本文对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公司人格否认 公司 有限责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公司扩张适用公司人格否认之检讨——兼评最高法院指导案例15号 被引量:19
4
作者 樊纪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8-143,共6页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15号就人格混同的关联公司如何承担责任作出裁判指导,即由人格混同的关联公司对外承担连带责任。该裁判要旨折射的法理契合我国公司法学界通说。然该通说忽视关联公司背后滥用股东权利的控制股东,实践中易造...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15号就人格混同的关联公司如何承担责任作出裁判指导,即由人格混同的关联公司对外承担连带责任。该裁判要旨折射的法理契合我国公司法学界通说。然该通说忽视关联公司背后滥用股东权利的控制股东,实践中易造成关联公司的控制股东利用关联公司谋取不当利益、逃避责任。故关联公司扩张适用公司人格否认时,除了揭开人格混同的关联公司的面纱外,还应进一步揭开关联公司背后滥用权利的控制股东的面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公司 公司人格否认 人格混同 指导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及其对一人公司的适用——从维护一人股东利益的角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田田 程兆齐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9-74,共6页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对公司有限责任传统观念的现代修正。正如在特定情况下否认公司独立人格是对股东有限责任“特权”的限制一样,该制度本身也需要设立一定的准则加以约束。通过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分析,探讨适用该制度的若干限制以及...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对公司有限责任传统观念的现代修正。正如在特定情况下否认公司独立人格是对股东有限责任“特权”的限制一样,该制度本身也需要设立一定的准则加以约束。通过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分析,探讨适用该制度的若干限制以及一人公司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规避人格被否认,防止债权人滥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维护一人股东的合法权益,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人格否认 一人公司 限制 规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不足适用公司人格否认理论之质疑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琼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6-131,共6页
资本不足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概念,对其适用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存在无法避免的问题;在我国现行制度下适用该理论的弊病更大。可使用与该理论功能相似的制度设计来规范资本不足现象。
关键词 资本不足 公司人格否认 自愿性与非自愿性债权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司法上的公司人格否认理论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民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107-112,共6页
论公司法上的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张民安公司作为一种商事组织体,虽然以营利作为终极目标,以自然人的活动作为营运的基础。但是,各国公司法并不认为公司是一种人的聚合体,而是一种独立的法人组织。该种法人组织能够使其成员对公司债务... 论公司法上的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张民安公司作为一种商事组织体,虽然以营利作为终极目标,以自然人的活动作为营运的基础。但是,各国公司法并不认为公司是一种人的聚合体,而是一种独立的法人组织。该种法人组织能够使其成员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并保证公司债权人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人格否认 公司 公司股东 公司人格独立 公司债权人 个人责任 债务承担 公司资本 有限责任 资本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缺陷评析的再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罗海盛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72,共3页
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虽然存在赔偿范围不完全、责任性质不清问题,但总体上还是统一的、明确的、系统的。然而,却有学者认为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不具体、对债权人保护不充分、举证责任分配不均等。公司人格否认是应对股东滥用公司人格... 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虽然存在赔偿范围不完全、责任性质不清问题,但总体上还是统一的、明确的、系统的。然而,却有学者认为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不具体、对债权人保护不充分、举证责任分配不均等。公司人格否认是应对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独立和有限责任且经由法官判例而产生的衡平性规范,在法律技术上不仅抽象模糊,而且只是例外和补充。所以,在司法实践中,一要坚持慎重原则,二要把握现有公司法律,准确适用,三要参照公平、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人格否认 公司人格独立 有限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与公司人格否认之适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克武 刘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66,共7页
在我国现行实践中,公司因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被公司登记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从而导致公司终止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导致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原因中,不乏公司股东故意利用公司独立人格、股东有限责任和公司营业执照吊销以达到非法... 在我国现行实践中,公司因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被公司登记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从而导致公司终止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导致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原因中,不乏公司股东故意利用公司独立人格、股东有限责任和公司营业执照吊销以达到非法目的情形。从理论上说,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应当依法进行清算,解决公司的债权债务问题。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而未进行清算的情形大量存在,对交易安全造成威胁,对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形成危害。为填补法律的漏洞,更为充分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和市场交易的安全,应当允许在部分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在符合公司人格否认条件时,适用公司人格否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 吊销营业执照 公司人格否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冉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制度评价 股东有限责任制度 法人人格独立 社会生活 社会投资 投资风险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契约论──从公司人格否认谈起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新生 《理论月刊》 CSSCI 1999年第Z1期51-55,共5页
关键词 公司人格否认 所有权说 投资人 契约论 公司制度 代理人 企业法人财产权 法人人格 经营权 委托——代理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适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爱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4-85,共2页
公司人格否认原则 ,起始于十九世纪末期的美国 ,因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遂为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所仿效 ,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该法理主要是对公司独立人格理论的修正 ,在防止和杜绝滥用公司人格的问题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该... 公司人格否认原则 ,起始于十九世纪末期的美国 ,因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遂为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所仿效 ,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该法理主要是对公司独立人格理论的修正 ,在防止和杜绝滥用公司人格的问题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该法理在适用的条件、适用的范围和适用的效力上仍存有异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人格否认原则 法理 适用范围 适用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引入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法律研究
13
作者 冯建生 吕慧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79-180,共2页
随着对公司独立人格滥用行为的大量出现,在我国引入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也就急为迫切。本文首先介绍了该制度产生的理论依据与适用条件,随后分析了在我国加以引入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其在立法和司法适用上的构思。
关键词 公司人格否认 理论依据 适用条件 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司人格否认
14
作者 李庆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37-40,共4页
从公司和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含义及其意义入,手分析了公司人格否认的本质、适用条件、适用范围。
关键词 公司 公司人格否认 法人人格 法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具体适用的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小溪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9-181,共3页
作为现代公司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已被2006年开始实行的新《公司法》明确规定下来。该制度虽被称为"公司人格否认",但却是以无视公司人格的方法,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因此,它实际上是《公司法》的一项补... 作为现代公司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已被2006年开始实行的新《公司法》明确规定下来。该制度虽被称为"公司人格否认",但却是以无视公司人格的方法,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因此,它实际上是《公司法》的一项补充性制度。本文在对公司法理论及国外司法实践进行考察后认为,在中国今后的司法实践中,公司人格否认需要得到相当谨慎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人格否认 法人人格 有限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宏伟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90-191,共2页
公司人格否认是公司人格独立出现种种异化时采取的一种补救机制。作为公司制度的补充,需要对其进行扩大解释。股东诉讼代表制度作为公司人格否认程序上的保障及辅助性机制是很有必要的,我国应建构自己的公司人格否认理论与机制。
关键词 公司人格否认 制度研究 人格否认理论 补救机制 人格独立 公司制度 代表制度 股东诉讼 辅助性 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与我国公司法的完善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文博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本质决定了其适用条件的严格性。我国《公司法》本身的立法缺陷和公司外部运行环境的影响,使得我国在公司设立运作经营上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现象,其中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现象尤为严重,它严重影响了我国公司制度...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本质决定了其适用条件的严格性。我国《公司法》本身的立法缺陷和公司外部运行环境的影响,使得我国在公司设立运作经营上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现象,其中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现象尤为严重,它严重影响了我国公司制度的正常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借鉴西方国家有关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理论和司法实践,在未来《公司法》及相关立法中确认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于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中国 公司法》 虚拟股东 现代企业制度 适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建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颜才满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12,共3页
我国的公司法人制度是以公司人格独立———股东有限责任为核心的,这一制度侧重于对股东权益的保护,难以有效规制滥用公司人格侵害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我国公司立法应采纳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尽快结束因有限责任被推向极端所造成的... 我国的公司法人制度是以公司人格独立———股东有限责任为核心的,这一制度侧重于对股东权益的保护,难以有效规制滥用公司人格侵害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我国公司立法应采纳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尽快结束因有限责任被推向极端所造成的不正常状况,使那些滥用公司人格并借以规避债务的行为得到有效地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责任制度 面纱原则 公司人格独立 公司人格否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人格否认:裁判逻辑、检视与导正 被引量:5
19
作者 钟三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2-253,共12页
法人独立人格与公司人格否认是现代公司责任制度的基石,公司人格否认是对股东有限责任的修正及补救。债权人为实现其债权,往往考虑最大限度增加可求偿的主体,公司的股东甚至关联主体进入其视野。《公司法》第20条就股东在一定条件下对... 法人独立人格与公司人格否认是现代公司责任制度的基石,公司人格否认是对股东有限责任的修正及补救。债权人为实现其债权,往往考虑最大限度增加可求偿的主体,公司的股东甚至关联主体进入其视野。《公司法》第20条就股东在一定条件下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成为债权人要求股东和/或关联主体承担清偿责任的法律依据,也成为股东或关联主体抗辩之要点。分析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公司人格否认的裁判认定,人格混同、资本显著不足、过度支配和控制的案件所占比例最高,这与《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的具体规定呈现部分契合;最高人民法院第15号指导性案例亦为关联公司之间人格否认的认定,提供了类案参考价值。但是,不管最高人民法院第15号指导性案例,还是《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仍无法全面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亟需从理论上对公司人格否认的适用问题进行深入梳理和研讨,以推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之完善。回归公司责任制度的基本法理,公司人格否认的内核是股东有限责任与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权博弈与公私角力,是公司股东责任的有限性与股东权利滥用之间的法益平衡。公司人格否认并非是为了消解公司的法人独立性,而是将滥用权利的股东排除于股东有限责任的保护之外,将其与公司视为同一责任主体,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制度完善的考量因素,当以权利滥用定性公司人格否认的正当性基础,不仅“正向刺破”,亦或是“反向刺破”“关联刺破”,权利滥用都可为法院的裁判提供正当性。而权利滥用的抽象化与形态化的相互增益,可以打破制定法条款的局限性与滥用行为各形态的救济困境,使人格否认从立法向司法跃进。司法审查股东滥用权利行为与损害债权人利益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赋予债权人公司人格否认与损害赔偿的法适用选择权,既符合法理又可以避免债权人的权利滥用;司法裁判要对股东权利滥用进行扩大解释及导入利益衡平机制进行法益衡量,在股东有限责任与债权人利益保护之间寻求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人格否认 裁判逻辑 权利滥用 动态认定 法益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人格否认”法理与我国公司制度规范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15-18,共4页
“公司人格否认法理”是西方国家颇具影响力的学说,在美、日等国已广泛运用于司法实践。此法理对于规范公司行为,防止公司的滥用,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分析美、日两国关于“公司人格否认”法理的基本内容出... “公司人格否认法理”是西方国家颇具影响力的学说,在美、日等国已广泛运用于司法实践。此法理对于规范公司行为,防止公司的滥用,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分析美、日两国关于“公司人格否认”法理的基本内容出发,结合我国的公司实践,阐明了在我国建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必要性、现实性及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人格否认 法人 公司制度 诚实信用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