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8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公共行政人员的具体德性 被引量:1
1
作者 丁秋玲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940-944,共5页
德性是社会的人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即人的道德存在,它是社会的人得以确立的根据之一。公共行政人员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应当具备最为基本且最能符合公共行政时代主旨的德性,具体包括公共利益至上、慎用权力、责任本位、反思平衡和... 德性是社会的人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即人的道德存在,它是社会的人得以确立的根据之一。公共行政人员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应当具备最为基本且最能符合公共行政时代主旨的德性,具体包括公共利益至上、慎用权力、责任本位、反思平衡和行政忠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人 德性 公共利益 权力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行政人员的个人价值观及其重要性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云萍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1期67-72,共6页
在制度伦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 ,个人道德的重要性似乎有被边缘化的趋势。然而 ,就公共行政伦理而言 ,尽管制度重要 ,但公共行政人员的良善性格和价值观却可能更加重要。本文拟对这一命题进行探讨 ,并试图结合中西行政伦理的发展现状 ... 在制度伦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 ,个人道德的重要性似乎有被边缘化的趋势。然而 ,就公共行政伦理而言 ,尽管制度重要 ,但公共行政人员的良善性格和价值观却可能更加重要。本文拟对这一命题进行探讨 ,并试图结合中西行政伦理的发展现状 ,论证公共行政人员个人的价值观在何种意义上比制度建设更为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伦理 个人价值观 行政伦理 根本 善性 制度建设 制度伦理 个人道德 人的价值 中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行政人员评价机制的价值选择
3
作者 沈林洁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3期119-123,共5页
人的价值选择是人的行为导向,公共行政人员评价机制中的价值选择必然影响行政行为的选择,从而影响政府的行政效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公共行政人员具有正确的行为导向。公共行政人员评价机制的设计理念中应树立人本、民主等价... 人的价值选择是人的行为导向,公共行政人员评价机制中的价值选择必然影响行政行为的选择,从而影响政府的行政效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公共行政人员具有正确的行为导向。公共行政人员评价机制的设计理念中应树立人本、民主等价值取向,实现评价实体与程序的双重公正,强调责任、同情、诚信道德价值体系,提升行政人员品质,最终提高行政人员的执政能力,树立行政人员在公众中的威信并取得公众信任,提高政府的公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人 评价机制 行政效能 执政能力 行政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公共行政学的AI与AI的公共行政学
4
作者 于文轩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5,213,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不仅深刻影响着公共行政的实践,也引发了公共行政学科研究范式的革命性转型。本文提出了“为公共行政学的AI”与“AI的公共行政学”两个相互关联却本质不同的研究路径,揭示了人工智能在政策制定、组织结构与官...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不仅深刻影响着公共行政的实践,也引发了公共行政学科研究范式的革命性转型。本文提出了“为公共行政学的AI”与“AI的公共行政学”两个相互关联却本质不同的研究路径,揭示了人工智能在政策制定、组织结构与官僚行为等多层面正在重塑公共治理模式以及研究范式。“为公共行政学的AI”聚焦于AI作为工具赋能公共行政实践,推动学术研究从以数据驱动的第四范式向以AI驱动的第五范式转型;“AI的公共行政学”则将AI本身视为公共行政研究的独立对象乃至研究主体,探讨其在宏观社会管理、中观组织应用、微观个体决策中的角色及治理问题。此外,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对社会科学研究在本体论、认知论和方法论层面的颠覆性冲击,指出未来公共行政学科必须深入推进跨学科融合、方法论创新和教学体系变革,以有效回应在AI时代面临的全新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会科学范式转换 人工智能公共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领导体制:中国公共行政学自主知识生产的政治基石——中美差异性比较研究
5
作者 杜倩博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各国公共行政学知识生产均建立在特定的政治体制实践基石之上。行政国家是美国公共行政学知识生产的政治基石,为美国公共行政学知识体系规定了个人自由、多元民主、权力制衡、官僚政治等原则,并使美国公共行政学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特点。... 各国公共行政学知识生产均建立在特定的政治体制实践基石之上。行政国家是美国公共行政学知识生产的政治基石,为美国公共行政学知识体系规定了个人自由、多元民主、权力制衡、官僚政治等原则,并使美国公共行政学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特点。与美国行政国家具有根本差异的是,党的领导体制是凸显中国特征的实践模式,它使公共行政具有更强的政治性、政党属性、执行性、干部制、整体性等特点,构成了中国公共行政学自主知识生产的政治基石。中国公共行政学自主知识生产,已经开始对党的领导体制予以积极回应,但仍然存在明显不足。中国公共行政学知识生产应针对行政价值、行政治理、组织系统、政策过程、管理制度、干部制组织等经典问题,系统论述党的领导体制为公共行政带来的政党内涵与中国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 自主知识体系 政治学途径 党的领导体制 行政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行政评论》稿件体例
6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5-I0009,共5页
《公共行政评论》(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JPA)采用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致力于为国内外所有有志于公共管理研究的人士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营造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现不拘作者专业、身份与地域,以聚焦公共管理领域为征稿标... 《公共行政评论》(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JPA)采用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致力于为国内外所有有志于公共管理研究的人士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营造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现不拘作者专业、身份与地域,以聚焦公共管理领域为征稿标准,以学术品质为用稿标准,向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热忱征集言之有物、论之有据、符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的论文、理论综述、书评、评论和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行政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行政评论》稿件体例
7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4-I0008,共5页
《公共行政评论》(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JPA)采用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致力于为国内外所有有志于公共管理研究的人士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营造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现不拘作者专业、身份与地域,以聚焦公共管理领域为征稿标准... 《公共行政评论》(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JPA)采用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致力于为国内外所有有志于公共管理研究的人士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营造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现不拘作者专业、身份与地域,以聚焦公共管理领域为征稿标准,以学术品质为用稿标准,向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热忱征集言之有物、论之有据、符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的论文、理论综述、书评、评论和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行政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行政学说史写法刍议:元问题省思与新方法建构
8
作者 董伟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1,共9页
文本中呈现的公共行政学说史存在着不同样貌,背后对应的是不同的公共行政学说史写法。公共行政学说史的常见写法包括学者法、学派法、范式法、阶段法。其中,阶段法已经逐渐成为最常见的学说史写法。然而,如果没有直面学说史贡献,各种写... 文本中呈现的公共行政学说史存在着不同样貌,背后对应的是不同的公共行政学说史写法。公共行政学说史的常见写法包括学者法、学派法、范式法、阶段法。其中,阶段法已经逐渐成为最常见的学说史写法。然而,如果没有直面学说史贡献,各种写法都难逃只在“自洽”思维里打转的境地。基于对学说史贡献标准的探寻,实践的优先性要求公共行政学说史必须首先厘清公共行政学说产生和发展于何种特定的时空之中,公共行政面临的社会问题、政府的治理技术和公共行政学说的回应与贡献如何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认知链条。这个完整链条之上并不是严格前后相继的阶段,而是一个个具有相对集中关注度的焦点。焦点法在阶段法的基础上,将被割裂的公共行政实践与公共行政学说彼此关联的面貌还原出来,更好地解释公共行政学说的兴衰更替。公共行政学说史先后围绕领域开辟、体系建构、路径抉择、思潮竞逐和模式整合等核心焦点渐次展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理应更有机会做出学说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学说史 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学科 行政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行政中的感知问责:分析框架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延伟 徐陈璧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195,M0007,共19页
作为现代民主治理的主要标志之一,问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面对客观问责制度时,不同的问责对象总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的主观认知与解读,进而影响其行为与决策。感知问责作为连接宏观问责制度与微观个体行为之间的“桥梁”,可有效弥... 作为现代民主治理的主要标志之一,问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面对客观问责制度时,不同的问责对象总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的主观认知与解读,进而影响其行为与决策。感知问责作为连接宏观问责制度与微观个体行为之间的“桥梁”,可有效弥合两者之间的鸿沟,提升问责效能。目前,国际公共行政学者已经关注到这一概念,并开展一些研究。论文首先梳理国际公共行政学者对于感知问责的相关学术研究,便于我国公共行政学者与实务者了解并熟悉该议题。基于现有研究,论文从个体、组织与制度三个层面,围绕八个因素建立一项分析框架,为我国公共行政学者开展感知问责研究提供理论指引。在个体层面,论文关注三个因素:自我效能感、自主性与个体官僚与领导关系。在组织层面,主要关注两个因素:组织支持度与组织透明度。在制度层面,主要关注三个因素:问责主体的特征、问责标准的特征与问责过程与内容的特征。在未来,我国的公共行政学者可以聚焦感知问责的概念建构、解释、后果与管理议题,为感知问责这一崭新的研究领域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 感知问责 分析框架 研究议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行政中的街头官僚理论 被引量:166
10
作者 叶娟丽 马骏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2-618,共7页
街头官僚作为最前线的政府工作人员,因其所拥有的自由裁量权而持有相当大的政策制定能力。街头官僚的这种特征早就被社会学家及其他研究者所关注,但"街头官僚"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的正式建立,则要归功于李普斯基。此后,街头官... 街头官僚作为最前线的政府工作人员,因其所拥有的自由裁量权而持有相当大的政策制定能力。街头官僚的这种特征早就被社会学家及其他研究者所关注,但"街头官僚"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的正式建立,则要归功于李普斯基。此后,街头官僚理论在摩尔等人那里得到部分修正和继续发展。在新的街头官僚理论中,信息革命似乎解决了传统街头官僚所面临的难题,但同时带来了新的滥用职权的可能。其中,官僚体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街头官僚的控制问题,这同时也是公共行政管理中的一个普遍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官僚 街头官僚 自由裁量权 公共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共行政研究评估(1999-2008):对代表性期刊作品的考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光进 马向平 杨程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7,共5页
通过对中国公共行政代表性期刊近10年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期评估中国公共行政的研究状况。结果表明,中国公共行政研究呈现六大特点:研究领域较为分散、研究成果呈现双重结构性失衡、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和统计技术运用很少、研究整体处... 通过对中国公共行政代表性期刊近10年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期评估中国公共行政的研究状况。结果表明,中国公共行政研究呈现六大特点:研究领域较为分散、研究成果呈现双重结构性失衡、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和统计技术运用很少、研究整体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学术规范自觉、制度性资助力度不够。基于公共行政研究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改进研究质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 研究质量评估 改进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行政价值、公共利益与公共责任——政府公共权力科学运作的三维构架 被引量:28
12
作者 齐明山 李彦娅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35,共8页
当前,科学运用政府公共权力对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政府的合法性、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进步等方面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把政府公共权力的运作置于公共行政价值、公共利益... 当前,科学运用政府公共权力对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政府的合法性、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进步等方面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把政府公共权力的运作置于公共行政价值、公共利益、公共责任三个维度所建构的三维框架中加以考虑,只有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才能使政府公共权力的运作真正走向科学化与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价值 公共利益 公共责任 政府公共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大变局时代的公共行政研究范式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贤明 张力伟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大变局时代的公共行政研究经历着深刻的范式转换,复杂性理论是新公共行政研究的重要理论来源。复杂性包括情境复杂性、个体复杂性与集体复杂性,治理领域的复杂性管理是复杂性下公共行政研究的核心内容。复杂性下的公共行政关注的主要问... 大变局时代的公共行政研究经历着深刻的范式转换,复杂性理论是新公共行政研究的重要理论来源。复杂性包括情境复杂性、个体复杂性与集体复杂性,治理领域的复杂性管理是复杂性下公共行政研究的核心内容。复杂性下的公共行政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复杂系统、棘手问题及其解决、行动者集群、自组织涌现特征等。沿着复杂性理论,未来的公共行政研究应秉持系统思维的观念,重视知识协同的作用,使公共行政在大变局时代更具适应新环境新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理论 公共行政 复杂性管理 复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共行政学教育模式反思 被引量:20
14
作者 倪星 付景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241-249,共9页
公共行政学科的进步与完善需要建设性反思。始于1986年的中国大陆公共行政学教育至今已经开展了22年,对其得失进行简要的总结是建设性反思的基础。大陆公共行政学教育模式在具有体系健全、规模扩张迅速的积极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学... 公共行政学科的进步与完善需要建设性反思。始于1986年的中国大陆公共行政学教育至今已经开展了22年,对其得失进行简要的总结是建设性反思的基础。大陆公共行政学教育模式在具有体系健全、规模扩张迅速的积极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学科地位待定、人才培养取向和重点不清楚、知识层次不分明、学科体系混乱等问题,尤其是没有妥善解决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冲突。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程度,将直接影响大陆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前景。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重视对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方法训练,推动公共行政学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合理界定学术边界,在实践导向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本土化,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公共行政 教育模式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行政的价值范畴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乐夫 张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105-110,共6页
公共行政学在诞生以来百余年的发展历程里 ,其对公共行政价值的追求一直徘徊于效率和公平的工具性的浅表性认识当中 ,很少有人把对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上升到一种目的性 (终极性 )的认识高度 ,这不仅使公共行政价值的研究陷入一种浅表的... 公共行政学在诞生以来百余年的发展历程里 ,其对公共行政价值的追求一直徘徊于效率和公平的工具性的浅表性认识当中 ,很少有人把对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上升到一种目的性 (终极性 )的认识高度 ,这不仅使公共行政价值的研究陷入一种浅表的效率和公平的交替循环和时常的二者悖论之中 ,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也使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因缺乏应有的理论高度而让人对其学科的独立地位提出质疑。从分层次、系统化和整体性的角度考量 ,公共行政的价值体系可分为两个层次 :工具性价值 ,它包括效率、公平和秩序 ;目的性价值 ,它包括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完善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 价值体系 工具性价值 目的性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行政研究的定量推崇批判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刚 娄成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9-103,140,共5页
研究方法的选择一直都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在公共行政领域,定量研究越来越受到推崇,但将其作为公共行政的主要研究方法并不适合。从公共行政研究的历史演变来看,定量研究虽然显赫一时,但是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定性研究而不是定量研究应... 研究方法的选择一直都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在公共行政领域,定量研究越来越受到推崇,但将其作为公共行政的主要研究方法并不适合。从公共行政研究的历史演变来看,定量研究虽然显赫一时,但是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定性研究而不是定量研究应该是公共行政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三个方面可以加以证明:公共行政中模糊与精确的共存状态;非理性与理性的不可分割性;定量分析自身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公共行政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行政的继往开来之路——纪念伍德罗·威尔逊发表《行政学研究》120周年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康之 刘柏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20,共8页
120年前,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一文,它是公共行政学这门学科产生的标志性文献,也是近代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整个20世纪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行政学研究》一文提出的基本思想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主题,一切关于公共行政的... 120年前,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一文,它是公共行政学这门学科产生的标志性文献,也是近代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整个20世纪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行政学研究》一文提出的基本思想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主题,一切关于公共行政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安排,都必须考虑政治与行政二分的框架。但是,威尔逊的行政学成就所代表的是工业社会的政治文明,当人类开始走向后工业社会的时候,关于公共行政的新理论及其实践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尔逊 公共行政 政治与行政二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行政学中的规范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颜昌武 牛美丽 《公共行政评论》 2009年第1期105-128,共24页
公共行政领域不仅需要严谨、科学的经验研究,也需要富于批判性与建设性的规范研究。当前的中国公共行政学总体上缺乏有质量的规范研究。一方面,我们对规范研究的质量标准缺乏应有的学术判断;另一方面,现有的规范研究太过沉迷于空泛的体... 公共行政领域不仅需要严谨、科学的经验研究,也需要富于批判性与建设性的规范研究。当前的中国公共行政学总体上缺乏有质量的规范研究。一方面,我们对规范研究的质量标准缺乏应有的学术判断;另一方面,现有的规范研究太过沉迷于空泛的体系建构,缺乏针对中国行政实践的原创性理论。同时,这些所谓的规范研究也因缺乏反思与批判的精神而丧失了公共性,从而无力承担起指引公共行政实践的使命。规范研究的缺失,使得中国公共行政学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处于一种合法性危机之中。要消除这种危机,我们迫切需要在中国的公共行政研究中重新审视和确立规范研究路径。论文通过回顾规范研究的历史演进,阐明了规范研究的基本特征、质量标准及其对于公共行政学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检视了我国目前规范研究的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 规范研究 价值关怀 批判精神 文本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行政学研究的范式变迁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吴湘玲 刘兴鹏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69,共6页
范式变迁的判断标准有两个:一是基本理论的重建,二是方法与应用的改变,其中,前者更为主要。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共行政学范式变迁的观点分歧较大,既是因为他们对范式及范式变迁标准的理解不同,也源于公共行政学本身的复杂性。根据范式变迁... 范式变迁的判断标准有两个:一是基本理论的重建,二是方法与应用的改变,其中,前者更为主要。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共行政学范式变迁的观点分歧较大,既是因为他们对范式及范式变迁标准的理解不同,也源于公共行政学本身的复杂性。根据范式变迁的标准,公共行政学研究有三种基本的范式,即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治理。对公共行政学范式变迁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公共行政学的历史发展乃至政府管理实践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传统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 公共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的公共行政:危机与重构——从价值观与合法性的视角看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瑞莲 刘亚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8,共6页
本文从价值观与合法性的视角考察了全球化对各国政府公共行政的冲击。就其对行政价值观的冲击而言,全球化时代政府的行政价值取向将更复杂,需要在效率、公平、国家主权乃至全球公共利益等相互冲突的目标体系中寻求较优的平衡。就其对政... 本文从价值观与合法性的视角考察了全球化对各国政府公共行政的冲击。就其对行政价值观的冲击而言,全球化时代政府的行政价值取向将更复杂,需要在效率、公平、国家主权乃至全球公共利益等相互冲突的目标体系中寻求较优的平衡。就其对政府行政合法性的冲击而言,由于全球化时代个人对国家政府的依赖减弱,政府绩效匮乏、权力流失,腐败机会的滋长使得政府日益面临合法性危机。随后,本文考察了各国政府为抵御这种危机所进行的改革,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依全球化的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的变革要求组织模式的重组与重构,与此相适应,政府的行政方式与手段也需随之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公共行政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