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丛枝菌根网络对不同喀斯特适生植物生长及氮摄取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杨应
何跃军
+3 位作者
董鸣
王鹏鹏
司建朋
谢佩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8477-8485,共9页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够通过菌丝体在不同的植物个体间形成公用菌根网(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CMN)。针对喀斯特生境中不同植物个体间通过CMN调控营养分配和生物性状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了喀斯特生境3...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够通过菌丝体在不同的植物个体间形成公用菌根网(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CMN)。针对喀斯特生境中不同植物个体间通过CMN调控营养分配和生物性状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了喀斯特生境3种不同的适生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模拟自然环境构建微生态系。试验设置同位素供体室和受体室,供体隔室种植香樟并进行同位素^(15)N标记,受体隔室种植不同生长型植物香樟、构树和鬼针草;利用20μm(M^+)和0.45μm尼龙网(M^-)对受体隔室进行处理,同位素^(15)N标记供体植物香樟根系,测定受体植物幼苗叶片δ^(15)N值、植株氮摄取量、生物量以及生长性状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M^+处理的3种受体植物叶片δ^(15)N值分别显著高于M^-处理;同时M^+处理显著提高了香樟幼苗地上、地下部分及植株总氮摄取量,构树和鬼针草的氮摄取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2)M^+处理显著提高了香樟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但对构树没有显著影响;M^+处理下香樟幼苗株高、地径及叶面积和鬼针草幼苗株高、地径分别显著高于M^-处理,但构树在M^+和M^-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3)M^+处理的香樟幼苗根系平均直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显著高于M^-处理,但M^+处理的构树幼苗则显著降低。研究表明,微生态系中丛枝菌根网CMN非平衡性地影响了不同植物个体的氮摄取及植物生长性状,CMN更有利于提高与供体植株为同一物种的受体香樟叶片δ^(15)N、植株N摄取量以及促进其生物量积累和苗木根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
菌根
公共菌根网络cmn
喀斯特
氮摄取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丛枝菌根网络对不同喀斯特适生植物生长及氮摄取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杨应
何跃军
董鸣
王鹏鹏
司建朋
谢佩耘
机构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大学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杭州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8477-848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106,31660156)
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黔科合NY[2014]3029号)
+2 种基金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基金(黔科合人字2013(10))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2016]支撑2805)
贵州省生态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黔学位合字ZDXK[2016]7号)
文摘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够通过菌丝体在不同的植物个体间形成公用菌根网(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CMN)。针对喀斯特生境中不同植物个体间通过CMN调控营养分配和生物性状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了喀斯特生境3种不同的适生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模拟自然环境构建微生态系。试验设置同位素供体室和受体室,供体隔室种植香樟并进行同位素^(15)N标记,受体隔室种植不同生长型植物香樟、构树和鬼针草;利用20μm(M^+)和0.45μm尼龙网(M^-)对受体隔室进行处理,同位素^(15)N标记供体植物香樟根系,测定受体植物幼苗叶片δ^(15)N值、植株氮摄取量、生物量以及生长性状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M^+处理的3种受体植物叶片δ^(15)N值分别显著高于M^-处理;同时M^+处理显著提高了香樟幼苗地上、地下部分及植株总氮摄取量,构树和鬼针草的氮摄取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2)M^+处理显著提高了香樟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但对构树没有显著影响;M^+处理下香樟幼苗株高、地径及叶面积和鬼针草幼苗株高、地径分别显著高于M^-处理,但构树在M^+和M^-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3)M^+处理的香樟幼苗根系平均直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显著高于M^-处理,但M^+处理的构树幼苗则显著降低。研究表明,微生态系中丛枝菌根网CMN非平衡性地影响了不同植物个体的氮摄取及植物生长性状,CMN更有利于提高与供体植株为同一物种的受体香樟叶片δ^(15)N、植株N摄取量以及促进其生物量积累和苗木根系生长。
关键词
丛枝
菌根
公共菌根网络cmn
喀斯特
氮摄取
生长性状
Keywords
arbuscular mycorrhizae
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 (
cmn
)
karst
nitrogen acquisition
growth traits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丛枝菌根网络对不同喀斯特适生植物生长及氮摄取的影响
杨应
何跃军
董鸣
王鹏鹏
司建朋
谢佩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