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研发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舒红娟 宁宣熙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17,34,共5页
公共研发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多重性、多任务、过于追求政治绩效最大化、长期契约的"短板效应"等方面,政府和公共研发机构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委托代理行为,需要通过... 公共研发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多重性、多任务、过于追求政治绩效最大化、长期契约的"短板效应"等方面,政府和公共研发机构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委托代理行为,需要通过绩效评价等多途径加以多重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 公共研发机构 政府 委托代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麦公共研发机构专利技术转移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饶凯 孟宪飞 +1 位作者 Andrea Piccaluga 陈绮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51,共5页
专利技术转移是公共研发机构进行技术转移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技术转移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欧盟国家之一,丹麦公共研发机构的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十分活跃。首先介绍了丹麦关于技术转移的法律法规、公共研发机构的概况以及丹麦国家技... 专利技术转移是公共研发机构进行技术转移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技术转移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欧盟国家之一,丹麦公共研发机构的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十分活跃。首先介绍了丹麦关于技术转移的法律法规、公共研发机构的概况以及丹麦国家技术转移协会,并分析了丹麦技术转移中心的全职人员数量和知识背景情况;然后研究了专利申请和专利技术转移的具体情况,包括了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有效的专利数量、专利许可协议数量、有效的专利许可数量和专利许可收入这6个方面;最后,指出了其对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技术转移 丹麦 公共研发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研发机构服务质量控制模式初探
3
作者 舒红娟 宁宣熙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8-80,共3页
基于公共研发机构的非营利性质和服务过程的难以掌控性,本文分析了有效控制公共研发活动服务质量的三个理论基础,提出了公共研发机构服务质量的过程控制模型,并结合企业管理中的Servqual模型加以进一步修正,最后提出了三个实践控制策略... 基于公共研发机构的非营利性质和服务过程的难以掌控性,本文分析了有效控制公共研发活动服务质量的三个理论基础,提出了公共研发机构服务质量的过程控制模型,并结合企业管理中的Servqual模型加以进一步修正,最后提出了三个实践控制策略,为提高公共研发机构的服务质量过程管理水平,提供可资借鉴的操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研发机构 服务质量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研发机构服务质量控制研究
4
作者 舒红娟 宁宣熙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116,共4页
基于公共研发机构的非营利性质和服务过程的难以掌控性,本文分析了有效控制公共研发活动服务质量的三个理论基础,提出了公共研发机构服务质量的过程控制模型,并结合Servqual模型加以进一步修正,最后提出了三个实践控制策略,为提高公共... 基于公共研发机构的非营利性质和服务过程的难以掌控性,本文分析了有效控制公共研发活动服务质量的三个理论基础,提出了公共研发机构服务质量的过程控制模型,并结合Servqual模型加以进一步修正,最后提出了三个实践控制策略,为提高公共研发机构的服务质量过程管理水平,提供可资借鉴的操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研发机构 服务质量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种子产业:成就、挑战和发展思路 被引量:42
5
作者 黄季焜 胡瑞法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作物育种体系建设和新品种的选育,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以政府为主导的育种研发体系。但本世纪以来,以课题组为单位的公共育种研发体系难以适应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形不成分工明确、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现代生物... 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作物育种体系建设和新品种的选育,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以政府为主导的育种研发体系。但本世纪以来,以课题组为单位的公共育种研发体系难以适应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形不成分工明确、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现代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体系。虽然国家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种业的发展,但由于现有的体制始终未能解决甚至混淆公共研发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和企业商业性科技创新之间相辅相成的作用,不仅影响了新品种的重大科技创新,更影响了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初衷。为此,提出要深化种业创新体系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与产业发展的中国种业科技创新体系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种子产业 公共研发机构 种业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