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设计框架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京奎 白极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5,共6页
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关系到京津冀人才、资本等要素能否"流得动"和"留得住"。然而,京津冀公共资源分布极为不均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巨大落差不仅阻碍了区域内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也加大了... 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关系到京津冀人才、资本等要素能否"流得动"和"留得住"。然而,京津冀公共资源分布极为不均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巨大落差不仅阻碍了区域内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也加大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难度。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了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面临的障碍,设计了一个实现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框架,旨在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化配置,打通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灰色地带,建立京津冀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机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发展 公共服务一体化 机制设计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包容性协同: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范式选择与发展趋向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志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9,共9页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需要公共服务持续助力的当下,包容性协同成为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的有效范式。作为现代治理新理念的包容性协同更加强调差异化公正、主体多元联动、内容全面系统、过程跨区域互融、成果全...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需要公共服务持续助力的当下,包容性协同成为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的有效范式。作为现代治理新理念的包容性协同更加强调差异化公正、主体多元联动、内容全面系统、过程跨区域互融、成果全民共享,是一种兼顾区域性与地方性、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普通公众与社会弱势群体、政府管理与多元合作的发展理念。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要走向包容性协同需要从规划设计,网络重构与结构优化层面搭建包容性协同平台、创新公共服务协同性机制、构建多元共融协同服务网、加强信息技术的嵌入、增设一体化专项基金以达到强化公共服务协同持续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协同 公共服务一体化 跨区域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驱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内在逻辑与运行机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晓杰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5,共8页
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心是形成适应流动性需求的便利共享机制,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数字化正深刻影响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为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动力支撑。文章聚焦数字化与公共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 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心是形成适应流动性需求的便利共享机制,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数字化正深刻影响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为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动力支撑。文章聚焦数字化与公共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机理,深入分析数字化驱动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与运行机制。从内在逻辑看,数字孪生、跨空间流动性、乘数效应与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要素联结、便捷流动与聚合效应相切合,也与人民福祉增进及获得感提升、流动适应性变革与共享共生等一体化发展相呼应;从运行机制看,数字化驱动内核包括聚合触发机制、联结机制、联动机制与协作机制。构建府际公共服务连接纽带、自主性合作架构、智能化耦合共生与一体化数字生态共同体是实现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一体化 数字化驱动 便利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行政区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机制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国清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50,59,共7页
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常态化、散客化、个性化,以及旅游活动方式从旅行社组团游为主"条带型"向以散客自助游为主"板块型"转变,迫切要求跨行政区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文章从时空-功能("独占"→"分... 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常态化、散客化、个性化,以及旅游活动方式从旅行社组团游为主"条带型"向以散客自助游为主"板块型"转变,迫切要求跨行政区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文章从时空-功能("独占"→"分享")、提供主体("一元"→"多元")、受益范围("游客"→"居民")三个维度诠释跨行政区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内涵,认为稳定长效的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动力源于一系列具有路径依赖性质的提供机制设计(包括组织协商机制、规则自律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绩效激励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管理问责机制等),旨在尽快突破行政区经济困境,加速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和提升区域旅游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行政区 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 提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实现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对策研究
5
作者 邢文妍 杭冬婷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5-97,共3页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辽宁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县城作为城乡融合的载体,公共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这主要在于县域经济体经济实力较弱,地方财政困难,以及公共服务供求机制不健全,因此需要构...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辽宁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县城作为城乡融合的载体,公共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这主要在于县域经济体经济实力较弱,地方财政困难,以及公共服务供求机制不健全,因此需要构建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的公共服务重点项目实施,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公共服务供求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模式建构 被引量:34
6
作者 于迎 唐亚林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2-102,共11页
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区域更高质量、更可持续一体化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经由了从碎片化到协同化再到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演进历程。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实践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创新与突破,并... 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区域更高质量、更可持续一体化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经由了从碎片化到协同化再到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演进历程。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实践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创新与突破,并形成了复合动力机制。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必要建构包括整体性规划引领、法治化理念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保障、数字治理技术嵌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在内的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创新模式,以切实推进长三角区域朝着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目标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 区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理论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18
7
作者 唐跟利 陈立泰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57,110,共16页
大数据已成为新时代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助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存在合作互通有障碍、跨域联动成本高和资源统筹有困难等困境。研究发现,应用大数据特征优势解决跨城际困境,在学理解释上存... 大数据已成为新时代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助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存在合作互通有障碍、跨域联动成本高和资源统筹有困难等困境。研究发现,应用大数据特征优势解决跨城际困境,在学理解释上存在高度耦合性。在实践层面,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影响区域广、程度深的特点,疫情的联防联控是跨城际区域医疗服务一体化的体现。大数据助力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为大数据驱动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典型案例。运用大数据的收集、储存与共享、分析与挖掘、监控与预测等处理机制,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驱动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 大数据 新冠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网可视化分析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趋势研究综述 被引量:9
8
作者 毛蕾 王金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4-142,共9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研究内容的不断细化,针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行研究就愈显迫切。以中国知网中关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CiteSpace、CNKI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分别从论文数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研究内容的不断细化,针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行研究就愈显迫切。以中国知网中关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CiteSpace、CNKI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分别从论文数量、作者及机构、知识背景等角度进行基础概述,进而再对研究热点、主题内涵、发展规律等展开综合分析,最后再从结果评价和研究拓展层次中形成客观结果,以期为中国未来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知识图谱 可视化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三重困境与破解之道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淑芳 熊傲然 刘欣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2-146,共5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是“十四五”时期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但是,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无论是以“标准化”促“均等化”的标准化路径、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的财政平衡路径,还是以“一体化”促“均等化”的...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是“十四五”时期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但是,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无论是以“标准化”促“均等化”的标准化路径、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的财政平衡路径,还是以“一体化”促“均等化”的一体化发展路径,都面临着信息困境。鉴于此,采取文献研究法梳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研究的脉络,厘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财政能力均等化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之间的关系,意图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的三重困境。以信息技术的动态反馈能力更好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以信息技术精准的数据处理能力助推财政决策科学化、以信息技术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助推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将是未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 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路径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安虎森 皮亚彬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0-174,共5页
以人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任务,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在农村收入较低时,农民能够顺利转移到城市;二是留在农村的居民能够充分利用土地等资源提高收入水平;三是提供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居民不因... 以人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任务,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在农村收入较低时,农民能够顺利转移到城市;二是留在农村的居民能够充分利用土地等资源提高收入水平;三是提供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居民不因其居住地或户籍而受到公共服务方面的歧视。目前城乡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使农民工在城市扎根的问题;赋予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平等在城市建设用地市场的平等权利,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与城市一致的基本公共服务、城市内部农民工与户籍人口一致的公共服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民工市民化 土地制度改革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模式探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左学金 《西部论坛》 2011年第1期27-31,共5页
我国"外劳模式"的农民城市化,是一种"浅度城市化",产生了大量"准城市人口",并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土地换身份模式"是各地政府为解决"浅度城市化"、"准城市人口"相... 我国"外劳模式"的农民城市化,是一种"浅度城市化",产生了大量"准城市人口",并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土地换身份模式"是各地政府为解决"浅度城市化"、"准城市人口"相关问题,实现"农民市民化"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但其面临交易风险、就业及社会保险风险等不确定因素,且受到"局部性"的限制。"权利与义务对等模式",基于"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的原则,使农民工作为纳税人享受与城市人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是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更加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的"农民市民化"模式。为推动这一模式的实施,应积极推行城市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在基本层面建立覆盖全体非农业劳动者,进而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改革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收益分配制度,让失地农民获得更加公平和充分的土地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农民工 失地农民 农民城市化 农民市民化 浅度城市化 准城市人口 户籍制度改革 外劳模式 土地换身份 权利与义务对等 纳税人 公共服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