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常态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毛雁冰 韩玉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2-38,共7页
文章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回归检验,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之间不匹配问题,论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化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滞后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 文章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回归检验,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之间不匹配问题,论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化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滞后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文化供给差异显著,在新常态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文化供给体系,促进文化市场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经济增长 多元化供给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主体性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研究——基于河南省七个村落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伟杰 纪东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106,共6页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既是一个国家建构和政府主导的过程,也是一个农民参与和发挥主体性的过程。现阶段,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逐渐被政府取代,导致其主体失位和集体失语;政府缺少民意沟通,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农民文化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既是一个国家建构和政府主导的过程,也是一个农民参与和发挥主体性的过程。现阶段,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逐渐被政府取代,导致其主体失位和集体失语;政府缺少民意沟通,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农民文化需求基本错位;农民在农村文化权益享受方面的制度性歧视,使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等公共文化产品的低供给率与低使用率并存。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摆正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需关系中政府主导与以农民为主体的定位关系,建构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制度,依托民间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倡导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推动制度创新,才能实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需平衡,实现文化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主体性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农村文化建设 城乡文化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满意度实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驹 甘宇 宋海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61,共7页
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 034个样本数据进行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满意度估计,我们发现体育活动场所、公园或广场等文化活动场所的供给以及棋牌活动、免费网络服务的开展显著影响着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满意度评价。政... 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 034个样本数据进行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满意度估计,我们发现体育活动场所、公园或广场等文化活动场所的供给以及棋牌活动、免费网络服务的开展显著影响着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满意度评价。政府应充分满足农民工现有的、健康合理的文化产品需求,保障农民工的闲暇休息时间的文化需求,从而提高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角色、空间与路径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兵园 唐鸣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43,共5页
以政府为主导的供给模式和市场介入的供给模式所固有的失灵风险是村民进行参与的空间所在,村民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参与角色不仅仅局限在决策者、监督者和校对者的角色范围内,甚至可以充当生产者的角色。村民的参与角色随着公共文化服务... 以政府为主导的供给模式和市场介入的供给模式所固有的失灵风险是村民进行参与的空间所在,村民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参与角色不仅仅局限在决策者、监督者和校对者的角色范围内,甚至可以充当生产者的角色。村民的参与角色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性质的制约。为保证村民不同参与角色的有效实现,必须设计多元化的参与路径,并将这些参与路径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和产品性质进行科学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村民参与 角色 空间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价值意蕴、动力机制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46
5
作者 邵明华 刘鹏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8,共9页
以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文化供给,有效缓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结构性失衡困境,成为基层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满足农民分众化、个性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文章从数字... 以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文化供给,有效缓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结构性失衡困境,成为基层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满足农民分众化、个性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为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文章从数字技术嵌入并驱动的多元治理、内容偏好、技术接受、网络赋权等维度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动力机制,探讨数字化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提升的动力因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供给的实现,需进行供给侧的系统性数字化转型,遵循数据要素参与治理、农村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平台赋能协同供给、增强保障机制运转韧性的路径指向,进而推动农村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数字赋能 价值意蕴 动力机制 路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新乡贤的作用研究——一个“双层认同与行动模型”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3
6
作者 许源源 邓敏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55,共8页
乡村文化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为破解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双层认同与行动模型”,以湖南省石羊塘镇为对象研究新乡贤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新乡贤扮演了政府、社会、市场与... 乡村文化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为破解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双层认同与行动模型”,以湖南省石羊塘镇为对象研究新乡贤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新乡贤扮演了政府、社会、市场与村民之间的沟通者角色,发挥了反馈村民公共文化需求、协助政府履行文化服务职能、整合社会公益文化资源、促进市场力量参与的作用,并从三个维度阐述了新乡贤参与的作用机理:乡土认同是基础,组织认同是保障,身份认同是核心。政府应该充分发挥新乡贤的作用,有效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新乡贤 双层认同与行动模型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慧军 王莹 吴竞妍 《行政管理改革》 2015年第8期66-71,共6页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以其独具特色的草根性、便捷性、实时性和移动性等优势,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一股新生的强势力量。我国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还处于发展阶段,其在供给的主...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以其独具特色的草根性、便捷性、实时性和移动性等优势,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一股新生的强势力量。我国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还处于发展阶段,其在供给的主体性要素和具体的供给途径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借鉴印度、日本、美国等不同类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新媒体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印度 日本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协同供给模式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永泽 王欢欢 《现代化农业》 2022年第1期59-61,共3页
农村公共服务文化作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则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的视角,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农村公共文... 农村公共服务文化作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则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的视角,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模型、对策进行论述,以此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效能,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乡村振兴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居民公共文化参与的满意度状况及其回应路径——基于9省54市(县)的调研数据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蔡武进 黄舒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6-144,共9页
城镇居民公共文化参与满意度是城镇居民对公共文化供给是否满足其需求所做的不同程度的评价,是当前高速发展的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衡量居民基本文化权利保障状况及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程度的重要指标。调研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公共文化设... 城镇居民公共文化参与满意度是城镇居民对公共文化供给是否满足其需求所做的不同程度的评价,是当前高速发展的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衡量居民基本文化权利保障状况及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程度的重要指标。调研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空转率”过高、公共文化供给内容回应性不足、公共文化“基本人口”缺乏应有的关注等现实问题,对我国城镇居民公共文化参与满意度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因此,有必要通过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的人本化建设、公共文化参与方式的完善等途径,在提高城镇居民对公共文化空间满意度、公共文化供给内容满意度、公共文化参与生态满意度的基础上,回应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参与 公共文化供给 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参与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服务型公共文化体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巫志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0-116,共7页
本文从现行公共文化体制存在的问题入手,具体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生产供给、设施建设管理、流通和投融资四个关键环节,从理论角度确立"从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出发"这一逻辑起点,提出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配置公共文... 本文从现行公共文化体制存在的问题入手,具体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生产供给、设施建设管理、流通和投融资四个关键环节,从理论角度确立"从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出发"这一逻辑起点,提出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发展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主体群落,探索建立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行的理事会制度,创建政府统筹、扩大社会参与的宏观投融资体制,以及运用数字网络技术建立先进可靠的内容配送系统等,以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服务型公共文化体制创新进行分析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体制 公共文化生产供给主体群落 公共文化产品 公共文化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性实现的困境及启示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诺 张长立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77,共6页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性考量的两个主要维度分别是供给和需求。在实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性的过程中,将面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平衡、人才队伍基础薄弱、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尚不完善等困境。从现代公共文...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性考量的两个主要维度分别是供给和需求。在实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性的过程中,将面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平衡、人才队伍基础薄弱、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尚不完善等困境。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念转变、制度设计、人才匹配、执行监督等方面来应对各种挑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昭示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精准契合;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及时嵌入公共文化服务的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物品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成效研究——以邯郸市曹八汪村为例
12
作者 张俊桥 柳一冉 孙慧明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0期78-80,共3页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农业科技的作用不可忽视。以邯郸市曹八汪村为例,笔者实地走访调查该地农业科技助力文化振兴现状,发现农业科技在助力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文化产业发...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农业科技的作用不可忽视。以邯郸市曹八汪村为例,笔者实地走访调查该地农业科技助力文化振兴现状,发现农业科技在助力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农村风俗习惯的演变、推动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当然,农业科技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还遇到一些问题:如文化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村民文化活动参与度低,主体性缺失;乡村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利用程度不高;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科学素质 农村劳动力 文化振兴 主体性缺失 科技助力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文化传承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13
作者 杨刚 黄雪芹 韦明顶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5年第5期49-57,共9页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振兴乡村文化的主要方式,是由政府推动服务于群众文化生活以保障村民文化权利和维系国家文化认同的制度体系和实践。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蕴含着公共性彰显的价值逻辑、文化性体现的内容逻辑、服务性刻画的行动逻辑和...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振兴乡村文化的主要方式,是由政府推动服务于群众文化生活以保障村民文化权利和维系国家文化认同的制度体系和实践。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蕴含着公共性彰显的价值逻辑、文化性体现的内容逻辑、服务性刻画的行动逻辑和技术性突出的创新逻辑等内在逻辑,影响并决定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图景。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地方政府作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深受政治理念、权责结构与利益关系的影响,造成单向度的行政化供给、选择性的策略化供给和整齐划一的标准化供给从而陷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实困境,造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卷化”。因此,在以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塑造以人民为中心的供给价值,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数字赋能整合文化资源,城乡差异化供给,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从而为乡村振兴奠定内在价值基础和提供精神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地方政府 文化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呵护好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秧苗”
14
作者 晓眷 《农村百事通》 2023年第9期12-13,共2页
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更是孕育农民旺盛创造活力的沃土。扩大乡村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要注重发挥好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多有影响力的文体品牌、更高质量的生活。近日,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贵州省黔... 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更是孕育农民旺盛创造活力的沃土。扩大乡村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要注重发挥好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多有影响力的文体品牌、更高质量的生活。近日,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拉开帷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活力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更高质量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台江县 乡土气息 首创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对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靖三 何建敏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75,187,共6页
精准扶贫与特色小镇建设在产业培育、城镇建设、生态保护和文化提升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对接的优势。两者的对接在特色培育、要素配置、政策配套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也存在制约的因素。为了实现二者的顺利对接和良性互动,应立足地方实际... 精准扶贫与特色小镇建设在产业培育、城镇建设、生态保护和文化提升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对接的优势。两者的对接在特色培育、要素配置、政策配套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也存在制约的因素。为了实现二者的顺利对接和良性互动,应立足地方实际和需要,持续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增加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为两者对接注入文化内涵;健全金融扶持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健全政策扶持体系,构建两者政策扶持的对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特色小镇 公共文化供给 政策扶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