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主体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建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86,共4页
消除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提高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程度,是公共政策执行学者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角度思考,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主要源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理性逐利"的结果。消除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之政策执行主... 消除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提高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程度,是公共政策执行学者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角度思考,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主要源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理性逐利"的结果。消除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之政策执行主体因素,应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培育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公共"精神;加强对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正面的利益激励,增强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有效执行公共政策的诱因;加强对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活动的监督和控制,防止公共政策执行变形和走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 公共政策有效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政策执行效果分析——基于安徽省国培计划教师的调查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莹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6,共8页
基于对安徽省国培计划教师的调查,发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政策执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扩充了乡村教师的渠道来源,解决了乡村教师编制问题,增加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机会。但仍存在乡村学校管理落后、政策激励效果不显著、城... 基于对安徽省国培计划教师的调查,发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政策执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扩充了乡村教师的渠道来源,解决了乡村教师编制问题,增加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机会。但仍存在乡村学校管理落后、政策激励效果不显著、城乡教师交流形式化、乡村教育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基层执行主体对政策认识的不足,激励机制存在去激励因素、计划性交流机制缺陷,政策执行环境变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愿意。改进政策执行效果,需要提升学校主体的政策认识,改善乡村学校内部管理,消除去激励因素,完善激励机制,突出市场机制,构建互惠互利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大力培养全科型教师,发展特色乡村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 教师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构建制约因素的深层次分析及其改进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习彬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18,共4页
当今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是公共政策存在着社会利益分配不公的偏差。原有政策偏差不能及时纠正并且还在产生新的政策偏差,表明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不能有效地履行其立法职能,作为执政党第一要务的创议公共政策的政治... 当今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是公共政策存在着社会利益分配不公的偏差。原有政策偏差不能及时纠正并且还在产生新的政策偏差,表明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不能有效地履行其立法职能,作为执政党第一要务的创议公共政策的政治领导职能也远未到位。而进一步的原因则是政治与行政不分、执政党乃至整个国家公共权力高度行政化的体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化执政党公共政策创议职能、填补执政党依法执政的法律空白、加速社会组织化四个方面,提出了消除和谐社会构建制约因素的对策思路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共政策偏差 执政党核心职能 政治与行政分离 社会组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