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公共投资空间布局优化的云南农田水利建设
1
作者 赵荣标 《农村实用技术》 2019年第9期79-80,共2页
农田水利建设是云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条件,也是保障云南地区粮食生产的基础,农田水利建设可以缓解旱灾程度,为了提高云南省的农业收入,改善公共投资空间布局,提出了基于公共投资空间布局优化的云南农田水利建设。在引入公共投资空... 农田水利建设是云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条件,也是保障云南地区粮食生产的基础,农田水利建设可以缓解旱灾程度,为了提高云南省的农业收入,改善公共投资空间布局,提出了基于公共投资空间布局优化的云南农田水利建设。在引入公共投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农田水利建设可行性的分析,实现基于公共投资空间布局优化的云南农田水利建设,促进云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投资空间布局优化 农田水利建设 特征聚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与居民体育生活空间的耦合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石振国 马超 +3 位作者 赵雅萍 王先亮 张立平 初少玲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共9页
为破解我国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优化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功能,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采用文献资料、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以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与居民休闲体育生活空间的... 为破解我国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优化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功能,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采用文献资料、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以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与居民休闲体育生活空间的耦合为切入点,围绕“纵向分层,横向分类”指导思想,建立了耦合机制的指标体系和耦合机制模型,提出了模型优化的实施路径。结果表明:耦合机制共包括空间设施地理环境、空间设施维护管理、空间设施使用服务、空间设施布局政策4个公因子和18个二级影响指标。耦合机制模型检验显示空间设施地理环境、空间设施使用服务、空间设施维护管理、空间设施布局政策正向影响居民休闲体育生活空间满意度,空间设施布局政策的中介影响效应显著,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耦合机制可以通过群众满意度进行检验。保障耦合机制模型的良性运转,应以人民为中心,构建美好休闲体育生活空间;落实政府责任,强化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强化部门协同,构建齐抓共管良性耦合机制;引入社会力量,提升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设施 空间布局 体育生活空间 耦合机制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评价及其布局优化——以南京市秦淮区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严铸 李红波 胡晓亮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5,共8页
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公共服务设施是影响社区养老品质的关键因素,需进行针对性的空间布局改善与优化。该文基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兴趣点和老年人口空间分布数据开展南京市秦淮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价,运用网络分析与高斯两步移动... 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公共服务设施是影响社区养老品质的关键因素,需进行针对性的空间布局改善与优化。该文基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兴趣点和老年人口空间分布数据开展南京市秦淮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适老化评价,运用网络分析与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度与可达性进行评价,发现南京市秦淮区部分公共服务设施覆盖度尚不能满足适老化需求,不同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存在空间差异。基于此,提出“差异性社区优化策略”与“多样化邻里中心建设”的布局优化思路,探索将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覆盖度和可达性测算结果运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和适老化改造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适老化 布局优化 空间可达性 老年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LP-CC模型在长垣市村庄布局优化中的应用
4
作者 吴晓丽 任春太 +1 位作者 张德州 林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49-55,共7页
为了优化河南省长垣市村庄空间布局,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可达性和均等化水平,通过引入面积补偿的最大覆盖优化(MCLP-CC)模型,综合考虑多种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及需求,并结合长垣市的道路网络数据集,构建了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数学... 为了优化河南省长垣市村庄空间布局,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可达性和均等化水平,通过引入面积补偿的最大覆盖优化(MCLP-CC)模型,综合考虑多种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及需求,并结合长垣市的道路网络数据集,构建了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数学模型。对MCLP-CC模型进行了详细设计,以确保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结果发现,长垣市村庄空间布局存在公共服务设施覆盖不均等问题,应用MCLP-CC模型优化后,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率显著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LP-CC模型 村庄空间布局优化 公共服务设施 可达性 长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域融合的公共空间疏散引导标志布局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蜇 木合塔拜尔·拜合提亚尔 +1 位作者 闫姝蓉 贾利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1-189,共9页
为实现公共空间人群快速引导疏散,优化设计疏散引导标志系统布局。基于行人和标志尺寸,较为精确地提取引导需求和标志可安装位置,建立基于安全经济原则的疏散引导标志系统布局优化设计模型。通过分析影响行人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障碍物... 为实现公共空间人群快速引导疏散,优化设计疏散引导标志系统布局。基于行人和标志尺寸,较为精确地提取引导需求和标志可安装位置,建立基于安全经济原则的疏散引导标志系统布局优化设计模型。通过分析影响行人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障碍物、视野、字体尺寸以及方向决策行为,构建基于感知域-识别域-决策域融合的行人与标志交互模型。为求解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提出基于安装角度离散化的模型求解算法,建立考虑行人与标志交互的疏散仿真模型,并采用仿真分析和模型比较验证交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模型更全面地考虑行人与标志交互影响因素,能够提供包含最优数量、安装位置、安装角度以及字体大小等信息的疏散标志布局方案,并且该方案可提升人群疏散效率和稳定性;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标志字体尺寸和行人疏散跟随概率对疏散标志最优数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域融合 公共空间 引导标志 布局优化 疏散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空间中地摊商业设施布局形态与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万文韬 邵继中 +2 位作者 杨民阁 张晓思 谭嫣然 《园林》 2022年第8期104-113,共10页
基于对政策发展的分析,总结出地摊商业设施的主要现状矛盾——环境不协调、管理难度大,以城市区域、城市公园与广场及城市街道3种不同尺度选取韩国、日本与印度尼西亚的优秀案例,提炼其布局范式,且从政策层面总结新加坡的管理经验。归... 基于对政策发展的分析,总结出地摊商业设施的主要现状矛盾——环境不协调、管理难度大,以城市区域、城市公园与广场及城市街道3种不同尺度选取韩国、日本与印度尼西亚的优秀案例,提炼其布局范式,且从政策层面总结新加坡的管理经验。归纳提出地摊商业设施的4种布局原则——空间协调性、功能兼容性、布局秩序性与环境融合性原则,及不同尺度下的5种布局形态——集中型、带型、放射型、组团型与散点型。针对两大现状矛盾,进一步提供地形起伏利用、空间立体拓展的环境优化策略与后期管理维护建议,以期积极响应当下政策的同时,挖掘现有公共空间更高效利用的潜力,探寻地摊商业设施更好融入城市的实践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地摊商业设施 布局形态 环境优化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生活圈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与布局优化研究--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 被引量:77
7
作者 韩增林 董梦如 +1 位作者 刘天宝 李源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74-1783,共10页
使用基于Rhino平台的UNA工具包,从住宅楼层面对大连市沙河口区幼儿园、小学和初中3类基础教育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布局优化措施及新增选址方案。主要结论如下:①各类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分布不均,存在重复与缺失并存的现象;设... 使用基于Rhino平台的UNA工具包,从住宅楼层面对大连市沙河口区幼儿园、小学和初中3类基础教育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布局优化措施及新增选址方案。主要结论如下:①各类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分布不均,存在重复与缺失并存的现象;设施与住宅楼空间分布"错位"现象严重。②各类基础教育设施均存在服务范围内住宅楼数量较少的问题,学区内的学生上下学需要耗费较长的路程与时间,若设施仅服务于规定服务范围内的居民,则部分设施会存在利用不足的情况。③在规定服务范围内,初中的可达比重最大,其次是小学和幼儿园。在规定服务范围外,幼儿园可达性为差及以下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初中和小学。④设施布局主要存在2个问题:设施供应不足和设施利用不足,对此提出相应的优化思路。并在考虑可达性和供需的情况下,提出2个新增设施参考选址方案,以改善设施可达性。其中方案一增加140所,方案二增加107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可达性 公共服务设施 基础教育 布局优化 大连市沙河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H算法的室内空间自动布局
8
作者 曹力 程翔 张展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87-3092,共6页
为了生成文博展厅、城市阅读空间、商场等具备公共服务职能的空间布局,提出了一种面向室内空间的自动布局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多种布局的表达需求,将布局信息记录在层次化图结构中;再按照图结构填充适当的布局对象作为初始状态;利用能... 为了生成文博展厅、城市阅读空间、商场等具备公共服务职能的空间布局,提出了一种面向室内空间的自动布局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多种布局的表达需求,将布局信息记录在层次化图结构中;再按照图结构填充适当的布局对象作为初始状态;利用能量函数和移动策略,引入改进的MH(Metropolis-Hastings)算法进行优化,生成合适的布局方案。选取多种类型的应用场景进行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根据公共空间设计原则,提出评价指标比较各类方法性能。该方法在布置效率和运算效率方面具有优势,可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公共空间布局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间布局 布局参数化表达 多目标优化 Metropolis-Hastings算法 公共空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健身苑点均等化供给测度及空间布局优化--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茜 何川秀玥 翁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0-176,共7页
从均匀、均衡、均质3个维度提出社区健身苑点供给均等化测度指标体系,借助Delaunay三角网构建社区健身苑点空间布局优化模型。以上海市为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上海市各街道普遍存在社区健身苑点供给不均等问题;(2)社区健身苑点的小区... 从均匀、均衡、均质3个维度提出社区健身苑点供给均等化测度指标体系,借助Delaunay三角网构建社区健身苑点空间布局优化模型。以上海市为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上海市各街道普遍存在社区健身苑点供给不均等问题;(2)社区健身苑点的小区覆盖率较低,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人口较多的小区;(3)社区健身苑点供给规模存在显著的"城乡二元"结构,供给不足和空间覆盖不均衡是主要原因;(4)弱势群体聚集区,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非中心城区,社区健身苑点供给规模失配度极高;(5)新增社区健身苑点,消除供给盲区,是改善上海市社区健身苑点供给不均等的关键。建议:调整政府职能,树立公共体育服务均等供给意识;整合利益诉求,完善公共体育设施配置制度;加快公共体育用地专项规划编制,加强规划保障落实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健身苑点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体育设施优化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市投资环境动态评价与空间优化政策选择——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璐 袁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7-211,共5页
县级市兼具城市与农村特征,是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成为各类资本投资县域的首选。本文根据中国县级市发展特点构建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北省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级市投资环境进行动态评价和变化趋势分... 县级市兼具城市与农村特征,是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成为各类资本投资县域的首选。本文根据中国县级市发展特点构建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北省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级市投资环境进行动态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探讨县级市投资环境的空间优化对策,为各地选择正确发展道路和实现区域协同提供参考。近些年,河北省各县级市投资环境总体水平稳步上升,但各地差距进一步加大,马太效应初显;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沿京津地区、冀中南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三类县级市特色投资环境的发展路径;各地通过增强金融实力和均衡发展各投资子环境以提升投资环境综合水平,从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改善投资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环境 县级市 公共政策 空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服务需求导向的轨道线网规划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宇宁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7,共5页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服务设施合力效应最大化的原则和目标,论述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基于公共服务需求导向的必要性,继而从理论角度,阐释公共服务需求导向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优化的理论基础、流程手段和具体策略。最后,以天津市...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服务设施合力效应最大化的原则和目标,论述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基于公共服务需求导向的必要性,继而从理论角度,阐释公共服务需求导向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优化的理论基础、流程手段和具体策略。最后,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轨道交通与公共服务设施的耦合分析,针对公共服务设施较为集中但轨道交通线网并未覆盖的区域,提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优化建议:新线路的站点设置应充分与该区域结合;而对于新规划的公共服务设施,在选址时应尽量临近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站点,从而实现二者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公共服务设施 线网规划 空间耦合 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洪涝应急响应能力评价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金萍 李玉达 +1 位作者 左其亭 张朝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5,共8页
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及其导致的洪涝灾害频发。为准确评估暴雨内涝影响下的城市应急服务水平,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了城区内涝模型,利用ArcGIS中的最快路径法评估了医疗、公安、消防的空间可达性,利用基尼系数评... 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及其导致的洪涝灾害频发。为准确评估暴雨内涝影响下的城市应急服务水平,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了城区内涝模型,利用ArcGIS中的最快路径法评估了医疗、公安、消防的空间可达性,利用基尼系数评估了公共应急服务相对幼儿园分布的合理性,采用最大覆盖算法对医疗、公安、消防的分布进行了优化,并基于研究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医疗、公安、消防相对幼儿园的基尼系数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而增大;对研究区的医疗、公安、消防分布优化前,这些部门的分布不尽合理,其15 min内的应急服务可达性不能满足应急救援要求,研究区应急响应资源相对幼儿园缺失严重,相对来说,医疗应急响应缺失最为严重;对研究区的医疗、公安、消防分布优化后,这些部门相对于幼儿园的基尼系数普遍在0.400以下,医疗和公安的应急服务即使在百年一遇洪涝加晚高峰情景下仍可以在15 min内覆盖40%的研究区面积,消防可覆盖70%的研究区面积,医疗、公安、消防的分布相对合理。本研究为中国城市洪涝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内涝 应急响应 公共服务 空间可达性 优化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城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服务空间:结构、问题与策略——以长春市为例 被引量:33
13
作者 董德朋 袁雷 韩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6,共7页
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法,对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空间的主要结构特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基于不同空间发展模式主要形成了"中心-边缘式""发展带式""偏态式"3种主要结构特征,存在局部负荷过... 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法,对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空间的主要结构特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基于不同空间发展模式主要形成了"中心-边缘式""发展带式""偏态式"3种主要结构特征,存在局部负荷过重,局部资源浪费、服务对象单一以及布局不合理等主要问题。提出:在强化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相关政策权威约束力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构建公共体育服务空间等级评价标准体系,实现科学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空间 城区 结构 优化布局 标准体系 价值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川 石磊 +1 位作者 刘素芳 鲁婵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24期49-53,共5页
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布局结构的合理性和公共空间无障碍化率,文中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管理系统。硬件设计方面,使用CMOS传感器、USB 2.0桥接芯片和SRAM芯片优化图像传感装置,读取公共空间图像信息。软件设... 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布局结构的合理性和公共空间无障碍化率,文中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管理系统。硬件设计方面,使用CMOS传感器、USB 2.0桥接芯片和SRAM芯片优化图像传感装置,读取公共空间图像信息。软件设计方面,利用物联网技术,使传感节点产生通信互联,分析公共空间采集数据,对不符合无障碍标准的设施进行改造。最后进行对比实验,3组系统针对10个公共空间,分别进行无障碍设施管理。结果表明:设计系统提高了无障碍设施的连通度和空间利用率,使设施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同时提高了公共空间无障碍化率,管理后的公共空间更加满足特殊群体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管理 公共空间 物联网 系统设计 传感装置优化 信息采集 设施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市西夏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优化布局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杜亚男 杨文伟 王炳亮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4,共8页
银川市位于"银川-河套"地震带,是八度抗震设防区。针对银川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以银川市西夏区为例,从大学城特殊的城市功能区划出发,基于就近性、可达性、容纳性和平灾结合等原则,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 银川市位于"银川-河套"地震带,是八度抗震设防区。针对银川市防灾避难场所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以银川市西夏区为例,从大学城特殊的城市功能区划出发,基于就近性、可达性、容纳性和平灾结合等原则,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西夏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并基于公共设施区位配置模型(LA模型)开展了西夏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提出"应急避难场所+X"(X表示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公共用地等)的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优化模式,提升了避难场所设置的合理性,使得疏散路径、防灾疏散覆盖面积更具科学性。本研究可为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优化布局 GIS空间分析 公共设施区位配置模型(LA模型) 银川市西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