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实之镜、共情之桥与行动之锤:传媒艺术介入气候传播的公共实践 |
黄河
程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理想·遮蔽·澄明:乡村教师公共生活实践的三重审视 |
王晓丽
卢鉴策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一带一路”沿线中资企业的公共外交实践 |
孔建勋
郝栋男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价值、困境与策略 |
孙静晶
汪鲁才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5
|
浅析网络媒体对公共关系实践活动的影响 |
王晓晖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
2002 |
18
|
|
6
|
公共性实践的逻辑与人类自我造就和自为拥有的意义结构——现实个人的自主活动与马克思社群共同体的理想 |
袁祖社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7
|
澳大利亚公共外交探索期的管理与实践研究——一种国际传播的视角 |
叶鸿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8
|
为“公共行政实践”正名:从practice走向praxis |
刘晶
|
《党政研究》
|
2014 |
4
|
|
9
|
复杂情境中公共行政实践的三个基本行动逻辑 |
刘晶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0
|
论复杂治理场域中公共行政实践主体新的学习隐喻:情境学习 |
刘晶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1
|
论电影《金陵十三钗》公共话语实践的文化意义 |
高杨
|
《电影评介》
|
2012 |
0 |
|
12
|
公共民俗实践中文化主体回归的三种模式 |
何佩雯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
2022 |
4
|
|
13
|
多元主体的异质共在与类群生活正当性的公共哲学辨识——“新全球化时代”的人类文化与公共生活真实 |
袁祖社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4
|
公民公共德性培育的社会条件及其传播要求 |
宋洁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5
|
论法律的规范实践及其实践理性原则 |
姚建宗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16
|
公共关系理论在美国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
胡建新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4
|
|
17
|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中国乡村民主中的境遇及其出路 |
霍秀红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8
|
论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政府治理 |
徐锦贤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9
|
探寻公共卫生伦理学的发展路径 |
刘俊香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17 |
0 |
|
20
|
建党百年的公共管理:演进历程、学科建设与发展前沿 |
唐任伍
李楚翘
|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