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主体视阈下的PPP项目运作逻辑——基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多案例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盈盈 甘甜 王欢明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2,196,共21页
PPP项目作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创新模式得到推广,然而当前研究忽略了PPP项目运作的多主体互动行为。论文基于21个案例和参与式观察资料,归纳提炼出多主体视阈下的PPP项目运作逻辑,包括中央部委竞争发包、地方政府按揭打包和大型... PPP项目作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创新模式得到推广,然而当前研究忽略了PPP项目运作的多主体互动行为。论文基于21个案例和参与式观察资料,归纳提炼出多主体视阈下的PPP项目运作逻辑,包括中央部委竞争发包、地方政府按揭打包和大型企业混合抓包。研究发现:PPP项目运作本应兼顾融资和提高产出效率等目标,然而,中央政府监管冲突和滞后,地方政府重当期融资、轻远期产出,以及大型企业重投资建设、轻资产运营等问题导致PPP项目运作中对融资技术选择性执行,引发了融资异化、债务增量和产出偏差等诸多问题。论文揭示的PPP项目运作逻辑,反映了中国项目化运作中统一监管和技术特性的张力。建议在PPP项目领域加强技术培训,统一标准,提高项目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区分不同行业的适用范围及准入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项目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融资 运营 政府和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15分钟生活圈基础保障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及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70
2
作者 马文军 李亮 +1 位作者 顾娟 朱永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1-19,共9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不断扩张,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足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上海市15分钟生活圈规划背景下,文章基于GIS技术、核密度和缓冲区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对上海市27 466个居住区和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不断扩张,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足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上海市15分钟生活圈规划背景下,文章基于GIS技术、核密度和缓冲区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对上海市27 466个居住区和13种基础保障类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研究,客观评价其空间布局及可达性特征,针对所存在的设施缺口、区域分布不均等问题提出全面提升设施覆盖率、加强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建设策略、因时制宜提高建设标准等优化建议,为下一步进行规划整合及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分钟生活圈 基础保障类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区 可达性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路云 王崇举 邓琳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60,共10页
从教育和文化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生态环境服务、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信息化服务6个方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5—2014年西部地区12个省级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差异,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 从教育和文化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生态环境服务、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信息化服务6个方面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5—2014年西部地区12个省级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差异,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但也存在波动;各省区市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显著,可划分为高、中、低3个层级,各层级内部的差距也较大,并呈现"从北向南递减"的态势;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决定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强弱,但并不直接决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主要受投入力度和投入效率的影响,并与区域人口及人力资源状况、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强度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教育和文化服务 基本医疗服务 社会保障服务 生态环境服务 公共基础设施服务 信息化服务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架构体系 被引量:8
4
作者 秦中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172-174,共3页
从电子政务标准化技术参考模型入手,结合面向Web的分布式多层应用体系结构和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需求和现状,对该参考模型进行改进、扩展和细化,构建一种新型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架构体系,使该新型架构体系更贴近实际建设和具有实际指导... 从电子政务标准化技术参考模型入手,结合面向Web的分布式多层应用体系结构和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需求和现状,对该参考模型进行改进、扩展和细化,构建一种新型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架构体系,使该新型架构体系更贴近实际建设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公共服务架构体系 信息服务 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综合实力视角下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朋岗 刘玉娟 韩一淼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5,共11页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需要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基于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明显增加的国际环境,增强大国的国家实力就是要建立服务发展和保障安全的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我国人口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需要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基于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明显增加的国际环境,增强大国的国家实力就是要建立服务发展和保障安全的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我国人口发展在2050年之前主要面临低速小幅负增长和快速老龄化,2050—2100年主要面临快速大幅负增长和快速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人口发展趋势会给我国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带来机遇和挑战,人口高质量发展内涵就是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增强和保持综合实力为目标,有效利用机遇、应对挑战,在适应和引领中实现人口与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动态适配、协同发展。建议从短期(至2035年)、中期(至2050年)和长期(至2100年)三个时期来谋划未来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思路,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如何适应和引领人口发展,提出了具体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力 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 人口高质量发展 内涵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