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卫生危机治理中的技术向善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秀秀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3-131,共9页
公共卫生危机治理让技术有更多的"用武之地",也让"技术向善"的呼声渐高。技术的横向扩散与纵向发展机制给"向善"的价值取向预留了理论上的可能性,公共卫生危机治理中的技术应用又提供了实践上的新"... 公共卫生危机治理让技术有更多的"用武之地",也让"技术向善"的呼声渐高。技术的横向扩散与纵向发展机制给"向善"的价值取向预留了理论上的可能性,公共卫生危机治理中的技术应用又提供了实践上的新"田野"。疫情期间,政府、市场与社会三个主体生动诠释了技术向善的不同路径:以政府为主体的技术应用,在致力于"精准"的道路上,正向"精细"努力,不仅要实现技术对人的准确度量,还要规避"技治主义"的弊端;以市场为主体的技术应用,正努力践行其社会责任,并在平衡自由与隐私、公益与利益的关系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以社会为主体的技术应用,是大众搭乘技术便车,实现互助的过程,但仍需在"互动者"与"被互动者"的拉锯之间做更多协调,以追求更大程度的普惠。公共卫生危机治理中的向善努力,是技术参与社会治理的一次有益尝试,技术优化、组织变革与文化反思应共同发力,使技术向善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向善 公共卫生危机治理 技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性失能群体”: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的一个解释框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光选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公共卫生危机治理对全面性和彻底性的要求是基于健康和安全这些底线性价值提出的,但是在实践层面总会存在一些“不可及人群”主动或被动地逃脱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系统的管控,成为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的“治外之民”,导致“公共卫生危机治理... 公共卫生危机治理对全面性和彻底性的要求是基于健康和安全这些底线性价值提出的,但是在实践层面总会存在一些“不可及人群”主动或被动地逃脱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系统的管控,成为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的“治外之民”,导致“公共卫生危机治理悖论”的产生。借助生理性失能和政策性失能的分析框架,可以将这些群体定义为“治理性失能”群体。根据失能者的特征可以将治理性失能划分为主动型失能和被动型失能两种类型,对主动性失能者的治理主要以底线思维为标准、以司法手段进行严厉打击;对于被动型治理性失能者则要通过“替代性嵌入”、重构“本地化生存”和建立全面的“治理性吸纳”方式等手段重建其参与公共卫生危机治理能力,从而化解公共卫生危机治理悖论,确保公共卫生危机治理效果的完整性和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性失能 国家治理体系 公共卫生危机治理 不可及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