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资源融合的高校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道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3-226,230,共5页
为构建基于资源融合的高校公共信息化平台,分析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方向,论述了高校信息化理念转型,并从标准规范、资源融合、业务整合与服务优化4个角度阐述了建设过程,并探讨了高校公共信息化平... 为构建基于资源融合的高校公共信息化平台,分析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方向,论述了高校信息化理念转型,并从标准规范、资源融合、业务整合与服务优化4个角度阐述了建设过程,并探讨了高校公共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融合 公共信息化 标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公共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概况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迎迎 戚晓鹏 +3 位作者 金水高 苏雪梅 于石成 马家奇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88-691,共4页
概述国内外公共卫生信息学学科发展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并就目前公共卫生信息学在学科发展、人才建设和职业通道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为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公共卫生信息化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可视化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化研究——基于“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高慧军 高萍 郝东英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9-143,共5页
加强城市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是当今全球化、城市化、数字化发展的要求。"智慧城市"模式以强大的信息技术为依托,成为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化的重要表现模式和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模式的信息化特征和公共服务功能的论述,以&... 加强城市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是当今全球化、城市化、数字化发展的要求。"智慧城市"模式以强大的信息技术为依托,成为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化的重要表现模式和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模式的信息化特征和公共服务功能的论述,以"2012年‘智慧城市’国际信息设计展"作品为案例,论证了信息可视化可以突破智慧城市模式的瓶颈,推动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可视化 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化 智慧城市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信息化境况与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构——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长江 陶诚华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11期35-42,共8页
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是现代农村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建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是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应抓住"三网融合"有利机遇,顺势而为,积极推进农村的"三网融合",并利用"三网&... 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是现代农村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建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是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应抓住"三网融合"有利机遇,顺势而为,积极推进农村的"三网融合",并利用"三网"技术,创新农村公共信息服务模式,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文章基于金华市农村信息化境况调查,提出了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构思路和方案,设计了内容超连接形式的层级制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结构以及"IP+TV"作为信息接受终端、电视机摇控作为翻阅信息工具的网络平台使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 网络平台 金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骞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4,共4页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指标体系不仅是对当前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检验,而且是对今后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指导。对不同的图书馆信息化测度指标及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合各指标体系的不同侧重点,给出适应于全面测评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指标体...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指标体系不仅是对当前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检验,而且是对今后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指导。对不同的图书馆信息化测度指标及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合各指标体系的不同侧重点,给出适应于全面测评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因此,完整的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测度应从信息化建设主体,信息化建设内容,信息化建设手段和信息化建设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 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行政信息化制度变迁的发展动力与实施机制
6
作者 杨国栋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96,共6页
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是决定政治绩效和社会经济绩效的根本要素,制度变迁决定社会历史演进的基本方式。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政府改革运动和公共行政信息化运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公共行政管理的内在结合,深刻地影响了公共行政创新的制... 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是决定政治绩效和社会经济绩效的根本要素,制度变迁决定社会历史演进的基本方式。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政府改革运动和公共行政信息化运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公共行政管理的内在结合,深刻地影响了公共行政创新的制度变迁和政府能力的提升。当前,世界各国公共行政信息化已普遍超越信息提供的初级阶段,正向以深化应用和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方向发展,随着技术条件的日益成熟和技术界限的渐趋消弥,技术变迁的作用逐渐减弱,制度变迁日益成为公共行政信息化的主要动力和关键因素。本文拟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公共行政信息化的发展动力和实施机制进行研究,以探索公共行政信息化的发展规律,为建构信息化时代政府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信息化 制度变迁 行政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首都公共交通建设促进首都公共交通事业发展 在“2005北京·中国交通论坛”上的发言
7
作者 郑树森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6期23-26,共4页
首先介绍了北京公共交通(不包括地铁)组织的发展,为了推动首都公共汽车运输的发展,适应北京发展的新形式,2004年9月将北京公共交通总公司改制为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总客运量每年在以一个多亿的速度递增.他特别对目前北... 首先介绍了北京公共交通(不包括地铁)组织的发展,为了推动首都公共汽车运输的发展,适应北京发展的新形式,2004年9月将北京公共交通总公司改制为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总客运量每年在以一个多亿的速度递增.他特别对目前北京公交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公共交通的定位,公共交通票制票价长期不变,改革落后,整体服务质量不高,缺乏吸引力.表现为运行效率不高,公共交通的车辆状况不佳,舒适性比较差,公共交通信息化服务水平不高等.相应分析了北京公交的发展战略、措施,其中包括:1对现有公交线网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优化;2在车辆更新方面2005年已投入了30多亿元,明后年到奥运会前大约还要继续投入40~50亿元;3在电子信息服务方面,要在调度指挥中心、服务热线、公交网络、电子站牌等方面加大投入;4票制、票价改革已有方案与政策;5在公交场站设施改造方面已着手进行优化设计施工与改造;6在提高员工素质、改善服务方面要加大投入,现已制定了迎奥运创建文明行业三年工作规划,正在组织实施.最后在回答代表提问时强调公交在总的公益性特点之下,运营市场化也是不可避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公交定位 公交票制与票价 公共汽车 公共线网 公共服务 公共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