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移动社交网络公共信息传播的社群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周艳玲
-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97,共9页
-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GLB010)
-
文摘
社交网络公共信息传播为当前的社群分析提供了重要媒介,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公共信息投放已使智能手机成为政府部门进行政务工作的新媒介平台。在移动设备公共信息传播过程中,手机呼叫通话详情记录,包括被呼叫用户、通话时长,甚至是呼叫地点等信息的数据集都隐含着公众行为的特征。个体接受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一定的分布规律。为使信息传播更加精准和有效,以那些有影响力、且位于有着强关系网络、联系紧密的社群中的呼叫者为公共信息投放目标,选择工作日和周末不同时段向公众投放不同内容的公共信息,能够获得最高的浏览量,可以达到最好的公共信息传播效果,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及其他社会服务部门的工作效能。
-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
公共信息传播
社群
目标群体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公共信息传播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5
- 2
-
-
作者
白献阳
-
机构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24,共3页
-
基金
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02115)
河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XSK0701026)的研究成果
-
文摘
为了使每个社会公众具有自由平等获取公共信息的机会,本文从信息传播渠道的角度,探讨了公共信息传播机制。在讨论公共信息传播机制的概念,界定公共信息和公共信息传播机制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以政府为主体和以第三部门为主体的公共信息传播机制,扩大了信息传播渠道。
-
关键词
公共信息
公共信息传播
传播机制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突发事件中信息的良性互动
- 3
-
-
作者
汪铮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分校
-
出处
《当代传播》
2003年第5期39-40,共2页
-
文摘
本文论述了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当中,针对公共性重大突发事件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共信息传播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实现公共信息交流良性互动的可能性。作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政府、受众和媒介三方面的有效行为为基础。具体地讲,就是要实现政府信息立法,倡导信息接受的理性心理,充分关注现代信息传播媒介手段的发展。
-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公共信息传播
传播机制
信息交流
政府职能
信息立法
受众心理
信息对称
传播媒介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G201
[文化科学—传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