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OD的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策略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景师 胡青善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4,共6页
基于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的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土地利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通过总结东京、香港、新加坡、巴黎、广州和深圳各具特色的TOD开发模式和经验,指出TOD模式的轨道交通对东莞城市... 基于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的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土地利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通过总结东京、香港、新加坡、巴黎、广州和深圳各具特色的TOD开发模式和经验,指出TOD模式的轨道交通对东莞城市在产业转型、城市形态、资源优化方面的影响,提出东莞TOD模式的轨道交通战略应考虑四方面的重要因素,即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性质、统筹交通和土地规划、不同站点不同开发模式,最后提出多元化投资、线路和站点联合开发、公交和土地有机结合三个战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优化 城市空间 土地利用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空间差异性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白同舟 蔡乐 +1 位作者 朱家正 林旭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19,共6页
为识别轨道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程度的空间差异性,以及不同空间范围内城市发展水平对轨道交通客流影响的差异性,引入描述空间集聚特征的莫兰指数Moran’s I建立轨道站点周边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将轨道站点周边城市发展水平和站点客流... 为识别轨道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程度的空间差异性,以及不同空间范围内城市发展水平对轨道交通客流影响的差异性,引入描述空间集聚特征的莫兰指数Moran’s I建立轨道站点周边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将轨道站点周边城市发展水平和站点客流空间集聚分布特征作为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协同程度判断标准,划定若干研究区域,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研究两者空间相关性和城市发展因素对轨道交通客流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轨道站点周边城市发展水平与站点客流协同程度较高的区域,城市发展水平对站点客流影响更大;将城市发展因素对站点客流影响程度进行排序,密度高于交通便捷程度、功能多样化程度和发展紧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空间差异性 地理加权回归 轨道交通 莫兰指数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更加可支付的机动性与住房——公交导向开发及其公平效应的规划解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林雄斌 杨家文 丁川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8-126,共9页
公交导向开发(TOD)能显著提升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并带来土地及住房的增值。然而,对一部分社会群体来说,这种可达程度的提升会增加其居住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可支付住房的可获得性。公交都市是我国高密度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但仍缺乏... 公交导向开发(TOD)能显著提升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并带来土地及住房的增值。然而,对一部分社会群体来说,这种可达程度的提升会增加其居住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可支付住房的可获得性。公交都市是我国高密度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但仍缺乏对TOD公平性的关注。立足于我国现有偏向小汽车的交通投资、规划与政策所引发的问题,本文揭示公交导向开发应加强对空间均衡和社会公平的重视,并且介绍了美国一些城市在TOD规划建设中兼顾低收入群体保持住房可支付性的规划和政策措施。考虑到我国城市高密度的空间特征及发展公共交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指出为保障社会公平应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促进可支付的"住房-交通"系统、重视非机动交通的地位与作用、谨慎对待城市停车系统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社会公平视角 交通问题 交通与土地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TOD理念发展背景及历程解析 被引量:35
4
作者 丁川 吴纲立 林姚宇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6,共8页
以时间为主线对美国TOD理念的发展背景及历程进行梳理,揭示了TOD理念具有的深刻美国城市规划理论和历史渊源,明确了TOD理念对抑制美国城市低密度蔓延、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所在。鉴于中美城市发展背景的差异,梳... 以时间为主线对美国TOD理念的发展背景及历程进行梳理,揭示了TOD理念具有的深刻美国城市规划理论和历史渊源,明确了TOD理念对抑制美国城市低密度蔓延、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所在。鉴于中美城市发展背景的差异,梳理美国TOD理念发展历程可以为我国的实践提供借鉴,为TOD理念中国化的理论探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小汽车导向发展 土地开发 交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城融合背景下北京轨道交通线站位规划的思考
5
作者 张拔午 李颖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北京城市发展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更加强调科学、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也得到重新审视,“城随轨建”的规划理念应运而生。本文对北京轨道交通现状发展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剖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北京城市发展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更加强调科学、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也得到重新审视,“城随轨建”的规划理念应运而生。本文对北京轨道交通现状发展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剖析,总结国内外轨道交通站城融合发展经验,梳理北京近年来站城一体化相关的政策指引,对轨道交通线站位规划理念提出了新的认识与思考。在线网规划层面注重廊道与节点的选择,强化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的互动关系;在线路规划层面注重站点与用地的资源匹配,平衡规划与建设的共赢关系。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经验,将规划新理念应用到工程实践当中,为北京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融合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站位选择 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 站城融合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交通影响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必壮 杨立峰 +2 位作者 王忠强 苏瑛 李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6期87-91,共5页
虹桥枢纽是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建设的世界级特大综合交通枢纽.在枢纽本体及周边地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交通挑战,为此针对性开展的多轮交通影响评价与相关交通研究,有力促进了虹桥枢纽规划设计成... 虹桥枢纽是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建设的世界级特大综合交通枢纽.在枢纽本体及周边地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交通挑战,为此针对性开展的多轮交通影响评价与相关交通研究,有力促进了虹桥枢纽规划设计成果的不断完善.本文详细介绍了虹桥枢纽在枢纽本体的规划、设计以及周边地区控详编制等阶段交通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内容,分析了虹桥枢纽交通影响评价结果得以成功落实的组织保障,系统研究了有关虹桥枢纽功能定位、枢纽本体轨道站点布局、枢纽本体进出场高架系统布局、枢纽内部换乘设施服务水平、枢纽本体上方商业开发、枢纽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发规模等交通影响评价的主要成果和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桥枢纽 综合交通枢纽 交通影响评价 土地开发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T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规划轨道交通的土地使用多情景模拟——以上海外围地区TOD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新刚 杨辰颖 +2 位作者 黄永俏 曾灿程 钮心毅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118,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未来土地使用发展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必要探讨如何将轨道交通规划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中,并进行多情景的比较分析以辅助国土空间规划。基于上海市不同历史年份土地使用情况,分析土地使用的变化过程,挖掘轨道交通对于...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未来土地使用发展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必要探讨如何将轨道交通规划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中,并进行多情景的比较分析以辅助国土空间规划。基于上海市不同历史年份土地使用情况,分析土地使用的变化过程,挖掘轨道交通对于土地使用演变的影响。设定不考虑规划轨道交通、考虑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情景和考虑轨道交通建设调整规划3种情景,使用神经网络和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未来土地使用演变进行多情景模拟。结果表明,土地使用模拟能够有效分析轨道交通、人口密度等不同空间要素对土地使用演变的影响,土地使用模拟结果与现状对比精度较高。多情景土地使用模拟方法可以比较不同规划情景之下的土地使用发展布局,辅助轨道交通规划编制,融入轨道交通规划的未来土地使用发展布局对于支持TOD模式的国土空间规划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土地使用演变 公共交通导向型的发展模式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D模式及语义功能的共享单车潮汐流与建成环境非线性关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琳 仝照民 +1 位作者 刘耀林 段志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7,共11页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TOD)是实现城市紧凑、人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共享单车与轨道交通的接驳出行极大提升了公共交通的服务范围,促进了TOD规划策略的落实。该文基于TOD规划理念,识别共享单车的接驳流动模式,在考虑地铁站语义功能基础上...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TOD)是实现城市紧凑、人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共享单车与轨道交通的接驳出行极大提升了公共交通的服务范围,促进了TOD规划策略的落实。该文基于TOD规划理念,识别共享单车的接驳流动模式,在考虑地铁站语义功能基础上,使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挖掘武汉市主城区共享单车潮汐流模式及与建成环境的非线性关联关系,结论如下:①根据共享单车早晚高峰时段的潮汐均衡性指数,发现武汉市主城区存在“早入晚出”和“早出晚入”两类潮汐流模式,前者出现在距城市中心距离中等的居住区和汉口中央活动区边缘的就业区,后者出现在二环线附近的就业密集区;②通过POI语义信息建模和层次聚类识别出4类地铁站语义功能主题及两种混合功能聚类簇,地铁站语义功能类型与共享单车流动模式呈强相关;③建成环境因子的非线性效应明显,当配套生活设施和道路密度适中、居住规模较大时,能有效促进共享单车高流量稳定接驳模式发生。研究结果可从共享单车优化调度、城市建成环境调整等方面为缓解共享单车潮汐流问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共享单车 语义功能 建成环境 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步行友好的TOD站点周边设计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鹏军 王悦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5期36-40,共5页
TOD是减少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方式之一,友好步行环境是TOD的关键内容。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高TOD站点周边步行环境质量,首先,对地铁站周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定性分析和讨论出行者的步行需求特征;其次,构建基于步行... TOD是减少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方式之一,友好步行环境是TOD的关键内容。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高TOD站点周边步行环境质量,首先,对地铁站周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定性分析和讨论出行者的步行需求特征;其次,构建基于步行者需求的TOD站点周边步行环境友好性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北京地铁站地区步行环境设计进行定量评价;最后,提出改善地铁站地区步行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友好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 步行环境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流动人口需求的城中村改造探索——以深圳五和、坂田、杨美村改造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可石 邰浩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3-118,共6页
城中村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地,但以往的城中村改造中,流动人口的安置问题却经常被忽视,进而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本文首先总结概括了流动人口的居住特征与需求,继而提出了一套兼顾流动人口居住需求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并应用于深圳市五... 城中村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地,但以往的城中村改造中,流动人口的安置问题却经常被忽视,进而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本文首先总结概括了流动人口的居住特征与需求,继而提出了一套兼顾流动人口居住需求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并应用于深圳市五和、坂田、杨美三个城中村的改造规划中。最后,从政府、开发商、居民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与保障措施。作为我国城中村改造的一次有益实践,本文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城中村流动人口和城中村改造的理论体系,兼具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流动人口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 廉租房 骑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TOD模式的站城一体综合开发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7
11
作者 苟明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18,共4页
日本为解决城市“摊大饼”的无序发展,开展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的站城一体综合开发,构成了高强度、高密度、紧凑型的复合式立体三维车站城。通过对土地的集约化开发、车站舒适空间的营造、城市功能的完善、商业设施的配置... 日本为解决城市“摊大饼”的无序发展,开展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的站城一体综合开发,构成了高强度、高密度、紧凑型的复合式立体三维车站城。通过对土地的集约化开发、车站舒适空间的营造、城市功能的完善、商业设施的配置及文化设施的导入等手段,提升了车站的公共性、文化性、便利性和舒适性。通过统一策划、同步规划和一体化建设,实现了对城市发展的效率性、对使用者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对开发者的收益性,提升了以车站为中心的城市整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站城一体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