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尺度时空图卷积网络的交通出行需求预测
1
作者 李欢欢 黄添强 +2 位作者 丁雪梅 罗海峰 黄丽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65-2072,共8页
满足公众高质量出行需求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主要挑战之一。目前,针对公共交通出行需求预测问题,现有模型大多采用固定结构的图描述出行需求的空间相关性,忽略了出行需求在不同尺度下具有不同的空间依赖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 满足公众高质量出行需求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主要挑战之一。目前,针对公共交通出行需求预测问题,现有模型大多采用固定结构的图描述出行需求的空间相关性,忽略了出行需求在不同尺度下具有不同的空间依赖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时空图卷积网络(MSTGCN)模型。该模型首先从全局尺度和局部尺度构建全局需求相似图和局部需求相似图,这2种图可以捕获公共交通出行需求长期内较为稳定的全局特征和短期内动态变化的局部特征。利用图卷积网络(GCN)提取2种图中的全局空间信息和局部空间信息,并引入注意力机制融合两种空间信息。为了拟合时间序列中潜藏的时间依赖关系,利用门控循环单元(GRU)捕捉公共交通需求的时变特征。采用纽约市出租车订单数据集和自行车订单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MSTGCN模型在自行车订单数据集上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皮尔逊相关系数(PCC)达2.7886、1.7371、0.7992,在出租车订单数据集上RMSE、MAE、PCC达9.5734、5.8612、0.9631。可见,MSTGCN模型可以有效地挖掘公共交通出行需求的多尺度时空特性,对未来公共交通出行需求进行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出行需求预测 图卷积网络 时空数据挖掘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智能交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交通需求预测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瞿尔仁 潘莉 +1 位作者 张乾坤 任国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612-1616,共5页
文章在综述了公共交通需求预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包括预测的基本前期工作 ,四阶段模型法等 ) ,结合巢湖市公共交通规划 ,对出行生成、出行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 4个阶段所采用的需求预测常规模型 (方法 )的应用作了具体的说明... 文章在综述了公共交通需求预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包括预测的基本前期工作 ,四阶段模型法等 ) ,结合巢湖市公共交通规划 ,对出行生成、出行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 4个阶段所采用的需求预测常规模型 (方法 )的应用作了具体的说明。同时 ,还介绍了一种组合预测模型 (方法 ) ,这种模型旨在减少预测风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交通需求预测 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个人出行意愿及出行需求的区域公共交通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邓红星 胡翼 何炜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6-202,共7页
综合考虑个人出行意愿阈值、不同时段居民出行需求以及相关可达性评价指标,建立城市区域公共交通可达性模型。以哈尔滨南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手机信令数据提取出行需求数据,并在出行阈值的条件下基于高德地图API接口获取实时可达性评价... 综合考虑个人出行意愿阈值、不同时段居民出行需求以及相关可达性评价指标,建立城市区域公共交通可达性模型。以哈尔滨南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手机信令数据提取出行需求数据,并在出行阈值的条件下基于高德地图API接口获取实时可达性评价指标,计算各交通小区区域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研究结果能较全面地综合反映城市区域公共交通系统的可达性水平,为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优化公交线网布局、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区域可达性 个人出行意愿 手机信令数据 高德地图A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调查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价值估计 被引量:28
4
作者 陈旭梅 刘巧仙 杜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4期77-84,共8页
城市公共交通乘客出行成本的量化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公共交通系统的社会效益意义重大,而出行时间价值是进行乘客出行成本估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北京市市区居民SP调查数据为依托,通过分析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价值的影响因素,选取Lo... 城市公共交通乘客出行成本的量化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公共交通系统的社会效益意义重大,而出行时间价值是进行乘客出行成本估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北京市市区居民SP调查数据为依托,通过分析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价值的影响因素,选取Logit模型为基础模型,引入'出行者收入'作为模型新增变量,并针对工作商务、社会娱乐两种出行目的在不同换乘情况下出行时间价值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建立了基于SP调查数据的改进型时间价值求解模型,并计算得到北京市公共交通出行者在不同出行目的和有无换乘情况下的换乘时间价值、候车时间价值以及运行时间价值.研究发现,工作商务出行目的出行时间价值普遍高于社会娱乐的出行时间价值,出行者在不同出行目的和有无换乘情况下的候车时间价值,大于换乘时间价值以及运行时间价值,并且有换乘情况下的候车时间价值大于无换乘情况下的候车时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公共交通 SP调查 出行时间价值 情境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公共交通可达性与居民出行特征 被引量:22
5
作者 曹小曙 黄晓燕 董哲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105,共8页
基于广州市现状城市公交线路网数据,借助GIS软件平台,研究社区的公共交通可达性,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社区居民出行需求与公共交通供给的匹配情况.结果表明:广州市4个案例社区的公共交通可达时间均呈现出由社区向四周沿公交地铁线... 基于广州市现状城市公交线路网数据,借助GIS软件平台,研究社区的公共交通可达性,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社区居民出行需求与公共交通供给的匹配情况.结果表明:广州市4个案例社区的公共交通可达时间均呈现出由社区向四周沿公交地铁线路网呈圈层递增扩散的分布特征;一般时段公共交通时间可达性等级较高峰时段明显外扩;公共交通供给基本能满足案例社区的居民公共交通工作及游憩出行,部分区域存在在工作出行最大忍受时耗内公共交通不可达的区域;在购物出行中,存在公共交通供需不平衡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可达性 居民出行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NL模型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价值估计 被引量:21
6
作者 符韦苇 靳文舟 林福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0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在进行公共交通换乘行为变化敏感度分析以及公交票价的制定过程中,均需将出行时间和费用联系起来考虑,出行时间价值是联系出行时间和费用的纽带.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的Multinomial Logit(MNL)方式选择模型的基本思想,... 在进行公共交通换乘行为变化敏感度分析以及公交票价的制定过程中,均需将出行时间和费用联系起来考虑,出行时间价值是联系出行时间和费用的纽带.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的Multinomial Logit(MNL)方式选择模型的基本思想,用MNL方式选择模型的简化模型对出行时间价值进行了量化.接着以北京市为例,考虑出行者的出行时间、费用以及收入等因素,估算出了北京市各种收入群所对应的出行时间价值.然后通过对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者属性的分析,加权平均各种收入群对应的出行时间价值,最终估计出了北京市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时间价值.估算结果符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时间价值 MNL模型 公共交通 货币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运期间北京城市公共交通需求及保障分析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常平 李春艳 陈金川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6期107-114,共8页
第29届奥运会期间,北京交通面临来自大量的赛时观众、游客出行的奥运需求以及城市自身的交通需求,交通形势严峻.做好赛时交通供给的主要方式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的保障工作成为奥运会顺利进行的前提.本文在研究常规和赛时需求管理政策... 第29届奥运会期间,北京交通面临来自大量的赛时观众、游客出行的奥运需求以及城市自身的交通需求,交通形势严峻.做好赛时交通供给的主要方式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的保障工作成为奥运会顺利进行的前提.本文在研究常规和赛时需求管理政策下的公共交通客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客流在高峰日和开闭幕式的时间分布与场馆周边、大型集散枢纽和通道的时空分布特性,分别针对公共(电)汽车、轨道交通和出租汽车提出公共交通系统交通保障方案.运用公交模型核算赛时城市公共交通运力供给能力,证明公交系统有足够的服务水平和能力,满足奥运举办和城市运行的交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出行需求 公共交通 保障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交通常乘客通勤出行提取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彭飞 宋国华 朱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8-165,172,共9页
为挖掘公共交通通勤出行精准化特征,从追踪出行链的角度出发,利用公交与轨道多源数据研究常乘客通勤出行提取方法。通过选取潜在职住地设置高频职住地集合,提出公共交通常乘客职住地识别算法,结合出行链起讫站点与职住地空间信息匹配提... 为挖掘公共交通通勤出行精准化特征,从追踪出行链的角度出发,利用公交与轨道多源数据研究常乘客通勤出行提取方法。通过选取潜在职住地设置高频职住地集合,提出公共交通常乘客职住地识别算法,结合出行链起讫站点与职住地空间信息匹配提取通勤出行链,并将常乘客出行分为home-work通勤、work-home通勤和非通勤出行。以北京市“回天地区”公交与轨道出行链数据为例,提取常乘客通勤出行。结果表明:常乘客职住地识别率达到85.9%,常乘客通勤出行和非通勤出行在出行时空分布和出行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通勤出行提取可为北京市面向常乘客开展“预约出行”并分析其出行需求动态特征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公共交通 职住地识别 常乘客 通勤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残障人群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服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茫茫 傅江 +1 位作者 刘洁 闫媚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9-207,共9页
目的 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服务日趋数字化,快速迭代的智能化出行应用和复杂的操作流程对用户的认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成本,残障人群出行面临着更多的冲击、困难与挑战。希望通过调研掌握残障人群出行的第一手资料,为... 目的 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服务日趋数字化,快速迭代的智能化出行应用和复杂的操作流程对用户的认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成本,残障人群出行面临着更多的冲击、困难与挑战。希望通过调研掌握残障人群出行的第一手资料,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方法 以中国残联课题研究为基础,通过对13位残障人士的实地跟踪调研与深度访谈,以及280份调研问卷样本的数据分析,从出行体验角度出发,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残障人群出行生活形态与辅助技术应用,梳理其出行需求及出行过程中的障碍与痛点。结论 提出面对未来无障碍出行的建设构想与路径,结合辅助技术与无障碍设计,扩展残障人群出行的边际,促进残障人群更加公平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交通出行生活中,一同分享数字化时代的“生活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出行服务 无障碍设计 出行体验 辅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行链的公共交通走廊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石心怡 郭英 王元庆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3,共5页
在简单出行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基于活动的出行链。通过基于工作、上学、休闲、生活四种活动的出行链,分析研究出行链的时空特征。结合东莞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各种出行链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出行链与城市土地... 在简单出行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基于活动的出行链。通过基于工作、上学、休闲、生活四种活动的出行链,分析研究出行链的时空特征。结合东莞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各种出行链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出行链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围绕各种活动的交通走廊,为建设大运能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和制定交通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走廊 城市轨道交通 居民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共享单车出行的时空规律与需求预测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孙启鹏 曾开邦 +2 位作者 张锴琦 杨艺琛 张士行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2-338,共7页
基于北京市摩拜单车的工作日骑行数据,利用非负矩阵分解算法(NMF)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深入探究共享单车的出行规律,并构建逆序群体稳定性指标(RPSI)改善k值选择过程。利用得到的出行规律,运用MATLAB构建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的BP神经... 基于北京市摩拜单车的工作日骑行数据,利用非负矩阵分解算法(NMF)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深入探究共享单车的出行规律,并构建逆序群体稳定性指标(RPSI)改善k值选择过程。利用得到的出行规律,运用MATLAB构建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共享单车的出行需求进行预测,并分别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共享单车可分为5种基本的出行模式,每个区域的出行都可以由这5种出行模式的线性组合来表达,其中的系数代表了每一种出行模式的强度和随时间变动情况。依据这5种出行模式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分别确定其出行含义:通勤出行中居住地到地铁站的出行;通勤出行中地铁站到工作地点的最后一公里连接;居民其他的非通勤出行行为,如休闲娱乐活动等;回程通勤出行中从工作地点到地铁站;回程通勤出行中从地铁站到居住区的最后一公里连接。最后,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本文构建的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不管是在预测精度还是实际操作便捷性上都优于其他两种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非负矩阵分解算法 出行模式 需求预测 共享单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熵模型在公共交通分布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常玉林 陈向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5-288,294,共5页
探讨了在无现状起讫点矩阵(O-D矩阵)的情况下如何应用最大熵模型较好地描述公交出行分布。利用公交定位技术和收费系统的有效信息,以乘客公交出行距离分布为约束条件,将对应状态数最多的出行分布视为预测的出行分布,以乘客的微观行为来... 探讨了在无现状起讫点矩阵(O-D矩阵)的情况下如何应用最大熵模型较好地描述公交出行分布。利用公交定位技术和收费系统的有效信息,以乘客公交出行距离分布为约束条件,将对应状态数最多的出行分布视为预测的出行分布,以乘客的微观行为来反映公交分布的宏观状态。提出改进后熵模型的参数标定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与佐佐木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最大熵模型适用性较强,在公共交通分布预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公共交通分布预测 最大熵原理 出行分布 乘客出行距离分布 公交IC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通勤出行特征提取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翁剑成 涂强 +1 位作者 袁荣亮 王月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1,共6页
公共交通出行者的出行特征是地铁及公交线网规划与运营优化的重要依据。基于多模式刷卡数据,提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出行链提取方法,利用存在换乘的出行链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提取成功率达 96.1%。基于出行者历史刷卡数据构建了多种机器学... 公共交通出行者的出行特征是地铁及公交线网规划与运营优化的重要依据。基于多模式刷卡数据,提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出行链提取方法,利用存在换乘的出行链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提取成功率达 96.1%。基于出行者历史刷卡数据构建了多种机器学习分类器以识别通勤人群,经过精度比较,发现随机森林分类器效果最优,准确度达 99.96%。利用分类器和出行链提取方法,对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出行链结构、换乘特征等进行初步分析。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分析通勤人群出行特征,为公共交通系统方案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地铁 出行特征 出行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行时间可达性的公共交通竞争力评估模型 被引量:6
14
作者 翁剑成 张梦媛 +2 位作者 荆云琪 张晓亮 刘冬梅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7-195,共9页
为实现区域公共交通与小汽车间出行竞争力的定量化评价和影响关系解析,利用公共交通动静态数据、出租车运行数据及出行调查数据提取公共交通个体出行链和小汽车出行用时等信息,结合路径规划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计算... 为实现区域公共交通与小汽车间出行竞争力的定量化评价和影响关系解析,利用公共交通动静态数据、出租车运行数据及出行调查数据提取公共交通个体出行链和小汽车出行用时等信息,结合路径规划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计算公共交通及小汽车全过程出行耗时,基于全过程出行时间可达性视角构建公共交通竞争力评价模型;考虑公共交通竞争力的空间效应,分别选取土地利用和交通设施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提出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公共交通竞争力影响模型;以北京市为例,探究早、晚高峰等不同时段下区域公共交通竞争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早、晚高峰期间公共交通竞争力的平均值均在1.50以内,平峰时段约为1.74,市中心区、地铁沿线和大部分居住社区周边区域的公共交通出行竞争力相对较高;各时段下公共交通竞争力呈现明显的空间依赖性,且存在“低-低聚集”“高-高聚集”的典型聚集区域;土地利用混合度、办公就业密度和地铁站点密度等因素具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道路网密度和绕行系数则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综上,所提出的评价模型能够定量化评估公共交通竞争力,所建影响模型能够在考虑空间依赖性的基础上解释竞争力与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公交竞争力 空间杜宾模型 出行时间可达性 公共交通 公交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约车出行需求预测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席殷飞 刘钟锴 +3 位作者 杨佩云 郁烨 张奇 刘志远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8-341,共14页
随着互联网出行方式的迅速变化,城市居民快速增长的网约车(Internet private hire vehicle,IPHV)出行需求与服务车辆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针对网约车出行需求预测基础理论的研究,对国内外大量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首先分析了网... 随着互联网出行方式的迅速变化,城市居民快速增长的网约车(Internet private hire vehicle,IPHV)出行需求与服务车辆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针对网约车出行需求预测基础理论的研究,对国内外大量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首先分析了网约车用户出行影响因素;然后从时间维度和事件维度详细综述了网约车出行需求预测的内容、方法和关键技术,对比了各类预测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总结了既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约车 出行特性 需求预测 时间维度 事件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时空动态图注意力网络的共享出行需求预测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骈纬国 吴映波 +1 位作者 陈蒙 蔡俊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2-439,共8页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共享出行需求预测一般采用非时间特定性的静态空间图结构提取非欧氏空间相关性特征,这种方式所构建的城市结构图是一种在不同时间间隔的静态空间图结构,而不能动态提取不同时间间隔的空间相关性特征.针对这一问题,...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共享出行需求预测一般采用非时间特定性的静态空间图结构提取非欧氏空间相关性特征,这种方式所构建的城市结构图是一种在不同时间间隔的静态空间图结构,而不能动态提取不同时间间隔的空间相关性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动态图注意力网络(Spatial-Temporal Dynamic Graph Attention Networks,STDGAT)的共享出行需求预测方法 .该方法基于区域间通勤关系动态构建时间特定性城市空间图结构,以实现动态空间相关性建模,并采用图注意力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自适应提取动态空间相关性特征和时间依赖性特征.使用一个全连接层作为输出预测层将联合时空特征映射为真实的需求值以完成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RMSE,MAPE和MAE等3个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实验基准比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预测 深度学习 图注意力网络 时空数据预测 共享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卷积和LSTM编码解码的出行需求预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滕建 滕飞 李天瑞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5-203,共9页
可靠的区域出行需求预测能够为交通资源的调度和规划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但是,出行预测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面临海量的时空大数据建模问题,如何有效地提取时空大数据中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成为当前城市计算的研究热点。文中... 可靠的区域出行需求预测能够为交通资源的调度和规划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但是,出行预测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面临海量的时空大数据建模问题,如何有效地提取时空大数据中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成为当前城市计算的研究热点。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3D卷积和编码-解码注意力机制的需求预测模型(3D Convolution and Encoder-Decoder Attention Demand Forecasting,3D-EDADF),用于同时预测城市区域的出行需求流入量和流出量。3D-EDADF模型首先利用3D卷积来提取时空数据的时空相关性,然后使用LSTM编码解码来对时间依赖性进行捕获,并结合注意力机制来描述流入流出的差异性。3D-EDADF模型对临近依赖性、日常依赖性和周期依赖性这3种时间依赖特征进行混合建模,然后将它们的多维特征进行加权融合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采用真实的出行需求数据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基准模型相比,3D-EDADF模型的整体预测误差较低,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需求预测 时空大数据 3D卷积 编码-解码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问题的探究——以西安市为例
18
作者 沈小燕 刘亚 +2 位作者 何红 于昀锦 王彦锋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1期27-27,共1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出行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交通堵塞问题也随之出现,排放的尾气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公共交通工具虽可一定程度缓解这些问题,但人们在出行乘坐时又面临班次太少等情况,本文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出行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交通堵塞问题也随之出现,排放的尾气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公共交通工具虽可一定程度缓解这些问题,但人们在出行乘坐时又面临班次太少等情况,本文以西安市为例,对西安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并提出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工具 出行 可持续发展 交通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区道路可穿越对公共交通出行的便利性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小冬 赵一夫 庞磊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127,共7页
选取上海中心城区10个住宅区,分析居民使用常规公共交通的便利性,探讨城市道路结构对公共交通的适宜性。在每个住宅区内部,均布9—12个采样点,对每个采样点生成依靠公共交通的30分钟等时圈。对每个住宅区的等时圈面积求平均值,统计分析... 选取上海中心城区10个住宅区,分析居民使用常规公共交通的便利性,探讨城市道路结构对公共交通的适宜性。在每个住宅区内部,均布9—12个采样点,对每个采样点生成依靠公共交通的30分钟等时圈。对每个住宅区的等时圈面积求平均值,统计分析该区的城市道路结构、公交线路分布,再深入观察每个住宅区并进行定性分析。由此得到结论:(1)道路结构对公交服务水平有重要作用;(2)除了宽度、间距,可穿越是另一个重要因素;(3)对于较宽的支路,只要部分穿越就能承载公交线路;(4)路网密度是公交线网密度的基础,但是对于不可穿越的道路,即使提高了密度,对公交的作用也不大;(5)若可穿越的道路与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向一致,公交出行便利性提升的效果明显;(6)某些住宅区中,公交线网密度较高、分布也均匀,但是道路可穿越性较差,实际的便利性反而不高。以期为居住区的道路规划设计、既有建成区的更新改造、建设公交都市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结构 公共交通 公交出行 住宅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行即服务”理念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变革 被引量:20
20
作者 胡峰 黄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107,共7页
共享经济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该顺应共享经济的潮流进行转型,构建新的公交服务模式,该模式以乘客体验为核心,以提升出行服务质量为目标。文章在指出目前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新的交通技术、交... 共享经济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该顺应共享经济的潮流进行转型,构建新的公交服务模式,该模式以乘客体验为核心,以提升出行服务质量为目标。文章在指出目前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新的交通技术、交通工具与共享出行理念对交通行业的影响,进而介绍"出行即服务"这一全新的交通理念,在该理念指导下各公共交通系统在未来将打破系统界限,强化合作和服务资源共享,形成多模式、多层级的公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 服务 公共交通 共享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