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现代化公共事务管理机制的路径探索——以甘肃省为例
1
作者 卢鸿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31-133,137,共4页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公共事业也在不断优化。公共事业涵盖了诸多内容,需要得到系统的管理和监督,但现阶段,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机制还需要得到进一步调整,以此确保公共事务管理步入城乡社会经...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公共事业也在不断优化。公共事业涵盖了诸多内容,需要得到系统的管理和监督,但现阶段,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机制还需要得到进一步调整,以此确保公共事务管理步入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城镇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全新格局。基于此,文章从农业现代化公共事务管理机制的现状与问题入手,以甘肃地区实际发展现状为例,探讨分析农业现代化公共事务管理机制。结合甘肃地区农业现代化公共事务管理机制的实践案例,总结成功经验,明确未来农业现代化公共事务管理机制的发展趋势与挑战,从而为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公共事务管理 治理机制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内涵解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永久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63,共5页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重要的公共社会关系,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正逐步成为公共管理的一种新职能。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内涵,是创新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关系"和"...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重要的公共社会关系,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正逐步成为公共管理的一种新职能。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内涵,是创新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关系"和"公共事务管理"是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内涵理解的两个重要维度,管理理念、管理实践、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构成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结构框架。本文还探讨了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同时,由于民族概念含义的层次性以及由其所决定的民族关系的层次性,深刻认识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的概念还必须要注意其在当代中国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公共事务管理 民族关系中公共事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合法性思考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乐夫 李伟权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8-105,共8页
国际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合法性在于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公共事务管理权力让度,而该权力的存在,目的是为国际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提供“公共产品”。另外,国际公共事务主体的合法性理想根基是来自于民主的选择,即以主权国家、世界公民或全... 国际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合法性在于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公共事务管理权力让度,而该权力的存在,目的是为国际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提供“公共产品”。另外,国际公共事务主体的合法性理想根基是来自于民主的选择,即以主权国家、世界公民或全球公民的共同选择。国际公共管理主体的合法性还建立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思想基础上。该文同时对全球化背景下建立国际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治理机制的可能性与前景做出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国际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合法性产生的困境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公共事务管理 合法性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治理:公共事务管理的新模式 被引量:27
4
作者 孙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60,共6页
基于复杂多变的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网络化治理理论日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大有成为公共行政主导范式的趋势。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在理论以及实践上对网络化治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然而,作为一种全... 基于复杂多变的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网络化治理理论日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大有成为公共行政主导范式的趋势。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在理论以及实践上对网络化治理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对网络化治理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还需做深入探究,并使其逐步完善,尽管这应该是一个长期、艰难以及动态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治理 公共事务管理 合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公共事务管理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钟璞 邹文开 《职教论坛》 2005年第07X期21-23,共3页
文章探索了社会转型期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就社会转型期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特色,对目前准备试行的两年制高职教育改革,从理论与实践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并加以研究。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公共事务管理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范瑛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1年第4期38-41,共4页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培养的"职业人"需具备服务社会和公众较高的责任意识以及相应知识结构和现代管理能力。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立足于岗位群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基于三大岗位群来搭建实用性的六大模块课程平台,...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培养的"职业人"需具备服务社会和公众较高的责任意识以及相应知识结构和现代管理能力。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立足于岗位群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基于三大岗位群来搭建实用性的六大模块课程平台,通过树立开放的职业教育观,应用师生协同教学模式、创新职业能力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等途径,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实现培养具有职业核心能力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核心能力 课程体系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构建中地方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创新
7
作者 任宗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4,共4页
构建和谐社会,一是推进社会公平,建立一套全社会能够认同和接受的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准则,使各个群体和阶层能够和谐共处。二是完善社会组织,让公民、公民性的社会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 构建和谐社会,一是推进社会公平,建立一套全社会能够认同和接受的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准则,使各个群体和阶层能够和谐共处。二是完善社会组织,让公民、公民性的社会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会矛盾的解决;国家通过公共政策,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活动,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三是集聚社会资本,培养以责任、信任和诚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奠定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在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内涵及外延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进行地方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务管理 和谐社会 地方政府 管理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组织 社会公平 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大岗位群”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8
作者 范瑛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0年第11期25-27,共3页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并没有根据职业需求规范设定岗位及岗位群,致使培养出来的公共事务管理专门人才"产销不对路"。本文依据"准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人才匮乏的角度提出基于"三大...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并没有根据职业需求规范设定岗位及岗位群,致使培养出来的公共事务管理专门人才"产销不对路"。本文依据"准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人才匮乏的角度提出基于"三大岗位群"培养目标指向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职业型"人才的培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务管理 岗位群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与跨域治理——开辟两岸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新视角 被引量:1
9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两岸公共事务管理 PAM 管理研究 治理 公共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 学术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转型:应对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路径选择
10
作者 唐庆鹏 康丽丽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0-20,共1页
由碎片化管理到协同化治理。协同治理理论是在协同理论及治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主张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多方参与与合作共治的协同化治理,为人类社会治理复杂公共事务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 治理转型 突发公共事件 公共事务管理 路径 网络 协同理论 协同治理 多方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简介
11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简介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应用心理学 教学科研机构 公共事务管理 国土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栏导语:地方领导干部的激励机制:作为管理工具的晋升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梅赐琪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地方领导干部在中国的公共事务管理,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事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领导干部的重要性,与中国独特的分权制治理结构是分不开的。按照马斯金(Eric Maskin)等(Maskin et...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地方领导干部在中国的公共事务管理,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事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领导干部的重要性,与中国独特的分权制治理结构是分不开的。按照马斯金(Eric Maskin)等(Maskin et al.,2000)的总结,相比苏联计划经济的U型结构,即单一性结构,中国的中央-地方之间呈现出更明显的M(1)型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领导干部 管理工具 激励机制 导语 专栏 公共事务管理 治理结构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责任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建国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26,共4页
管理事故的发生往往被有些人看作是偶然事件 ,其实是企业组织社会责任管理目标决策欠缺的问题。怎样理解和实施社会责任管理、在管理理论体系建设方面如何进行管理规划、不同类型企业如何有针对性地制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等问题 ,是目前... 管理事故的发生往往被有些人看作是偶然事件 ,其实是企业组织社会责任管理目标决策欠缺的问题。怎样理解和实施社会责任管理、在管理理论体系建设方面如何进行管理规划、不同类型企业如何有针对性地制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等问题 ,是目前管理理论建设急需系统研究的课题。中国企业管理要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角度入手 ,全面扩大企业管理影响力 ,特别是充分发挥管理的社会影响力以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管理 管理理论体系 管理规划 中国 企业管理 公共事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改革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I0027-I0027,共1页
人力资源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资源类型,其在经济发展、事业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承担部分社会职能的事业单位、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当今社会稳定、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但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不难发现,我国公共事业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资源类型,其在经济发展、事业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承担部分社会职能的事业单位、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当今社会稳定、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但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不难发现,我国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观念陈旧、绩效考核不合理、管理制度落后等,这些问题导致了人力资源无法合理有效分配,未能完全发挥人力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管理问题频发以及人事组织不合理等问题,对公共事务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考核 公共事务管理 资源类型 人事组织 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 新时代背景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行政伦理的立法、管理与监督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伟 《新视野》 1996年第1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美国 行政伦理 立法 管理 政府工作人员 道德准则 廉政建设 腐败问题 社会监督机制 NAPA 公共事务管理科学院
全文增补中
治理理论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被引量:16
16
作者 冯玲 王名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27,共3页
治理是研究社会关系的新理念,强调多元主体间互动式的可持续合作。我国自1991年提出社区建设以来,鼓励社区组织、社区公众和政府一起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尽管政府在新的治理实践中依旧处于主导地位,但也表现出国家-社会关系... 治理是研究社会关系的新理念,强调多元主体间互动式的可持续合作。我国自1991年提出社区建设以来,鼓励社区组织、社区公众和政府一起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尽管政府在新的治理实践中依旧处于主导地位,但也表现出国家-社会关系的明显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市 社区建设 治理理论 公共事务管理 政府治理 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紧急权力的法律属性剖析 被引量:39
17
作者 戚建刚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52,共7页
行政紧急权力具有超法规性、集中性、扩张性以及程序的简化性等四个属性。超法规性体现为它具有超越实定法和超越正常状态下的法律体系,而适用一种特别的法律体系的属性;集中的属性体现为水平方向的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集中到行政机关,... 行政紧急权力具有超法规性、集中性、扩张性以及程序的简化性等四个属性。超法规性体现为它具有超越实定法和超越正常状态下的法律体系,而适用一种特别的法律体系的属性;集中的属性体现为水平方向的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集中到行政机关,垂直方向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扩张的属性体现为行政紧急权力能够中止、限制或变通执行公民的某些基本权利;程序简化的属性则是应急性的行政法规或规章以及具体性的紧急行政行为特别强调程序的高效和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紧急权力 超法规性 危机处理 公共事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公务员的范围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福荣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71-172,共2页
关键词 公务员法 机构编制管理 工勤人员 公共事务管理 国家行政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业单位的若干法律问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进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7-71,共5页
事业单位是我国具有独特地位的公共服务组织,是我国法律调整和法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事业单位具有行政相对人、准行政主体和民事主体三种法律地位和身份。他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依据有法律、法规授权和行政机关委托;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事业单位是我国具有独特地位的公共服务组织,是我国法律调整和法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事业单位具有行政相对人、准行政主体和民事主体三种法律地位和身份。他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依据有法律、法规授权和行政机关委托;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此外,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立法应当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法律地位 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有序参与简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承敏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6-128,共3页
在当代,公共治理主体由政府变成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公民民主意识正在觉醒,政府与公民关系开始悄然重构,传统行政文化的官本位倾向遏制了公民参与热情;公共空间不畅,政府公信力不强,法治引领缺位,制度化程序的缺... 在当代,公共治理主体由政府变成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公民民主意识正在觉醒,政府与公民关系开始悄然重构,传统行政文化的官本位倾向遏制了公民参与热情;公共空间不畅,政府公信力不强,法治引领缺位,制度化程序的缺失,导致了参与无序。实现公民有序参与的路径探索有五个方面:实现政府职能根本转变,建设公正社会;建立健全合理的参与制度保障体系;保证参与的合法性、程序性、可操作性;培养提升公民参与管理意识,公民角色地位得到厘清;引导公民的公共理性参与,保证社会管理的有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参与 公共事务管理 理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