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緜》“自土沮漆”释义
- 1
-
-
作者
王联合
-
机构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X期49-51,共3页
-
文摘
《緜》是《诗经·大雅》第三篇,被誉为周人民族史诗之一,后世研究者对所记的人和事基本无争议。而其中'自土沮漆'句意历来解释不一,对于土、沮、漆所指、所在也是说法各异。本文在参考现代一些专家对漆沮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周先祖早期的活动地域以及渭北方言,对诗中'沮漆水'的所在地和得名提出了不同看法。
-
关键词
泾水
彬县
漆沮水
公亶父
右扶风
杜水
漆水河
《緜》
方言口语
周族
漆县
诗经
沮洳
水名
地名
杜阳
《水经注》
麟游县
麟游
禹贡锥指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发挥优势 振兴蚕桑
- 2
-
-
作者
朱宗柱
常崇信
曾凡奎
沈勇飞
-
出处
《北方蚕业》
1990年第3期33-35,共3页
-
文摘
宝鸡是我国桑蚕生产发源地之一。据史书记载,宝鸡蚕桑生产已有5千多年历史,早在神农教稼穑,周公亶父由彬县迁自周原,即现在岐山县箭括岭下时,先民们已熟知植桑、养蚕。1980年岐山何家村西周宫殿遗址中,发掘的佩饰玉蚕和陪葬品丝绸,都显示了周代蚕桑生产盛况。秦、汉、隋、唐,宝鸡地处京畿地带,蚕桑。
-
关键词
蚕桑生产
桑蚕生产
栽桑
桑园面积
箭括岭
蚕茧收购
蚕桑基地
周原
公亶父
陪葬品
-
分类号
S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