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公交导向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苏海龙 王燚 +1 位作者 王新军 周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7,共7页
采用了上海市域范围内轨道交通站点层面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检验并确定了影响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重要的公交导向开发(TOD)因素.结果表明站点影响区域内的公交车服务次数、公交车平均发车间隔、步行至最近公交站点的时间、轨道... 采用了上海市域范围内轨道交通站点层面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检验并确定了影响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重要的公交导向开发(TOD)因素.结果表明站点影响区域内的公交车服务次数、公交车平均发车间隔、步行至最近公交站点的时间、轨道交通站点的出入口数量以及站点周围是否有停车场等五个变量对轨道交通的客流量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公交车服务次数和平均发车间隔这一对看似矛盾的因素恰好表明了接驳型公交服务的增加对轨道交通客流提高的重要性.此外,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以期用来指导城市和交通开发的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导向开发(TOD)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量 站点影响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的郊区化与公交导向开发 被引量:8
2
作者 Robert Cervero Jennifer Day +1 位作者 刘贤腾(校译) 孙中亚(校译) 《上海城市规划》 2010年第4期50-59,共10页
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使得许多居民被安置在比他们以前居住地可达性更差的地方,而需要采用机动化方式出行。基于对最近才迁居到上海郊区三个街区的居民所进行的当前出行及回顾以前出行的调查数据,研究了迁居至外围地区对就业可达性、通勤... 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使得许多居民被安置在比他们以前居住地可达性更差的地方,而需要采用机动化方式出行。基于对最近才迁居到上海郊区三个街区的居民所进行的当前出行及回顾以前出行的调查数据,研究了迁居至外围地区对就业可达性、通勤方式选择和通勤时耗的影响。发现:迁居后,居民的就业可达性下降很快,与此相伴随的是机动化出行比例及通勤时间的大幅度提高。然而,也发现:迁居到郊区地铁站附近的居民就业可达性下降的较少,而且对于许多居民来说,如此迁居正鼓励居民出行方式从非机动车方式转向公共交通方式。我们得出结论认为:对于把快速郊区化的中国城市引导走向更持续的道路,可寄予公交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以很高的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化 可达性 方式选择 迁居 公交导向开发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导向型开发推动大型居住社区更新——以东京二子玉川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姚栋 杨挺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9-154,共6页
由于城市蔓延、功能缺失和人口老化,我国自1950年代建设在中心城边缘的大型居住社区正面临发展停滞的困境,亟需城市更新的模式创新。二子玉川地区位于日本东京都边缘,其发展历程显示,基于公交导向型开发的城市设计有助于复兴该类老旧社... 由于城市蔓延、功能缺失和人口老化,我国自1950年代建设在中心城边缘的大型居住社区正面临发展停滞的困境,亟需城市更新的模式创新。二子玉川地区位于日本东京都边缘,其发展历程显示,基于公交导向型开发的城市设计有助于复兴该类老旧社区。二子玉川的经验证明优化站点周边人行与公共交通换乘体系,有利于实现站点价值辐射扩散;围绕站点并沿公共空间廊道有序布置多种功能,以便实现纵深开发;通过良好界面的步行廊道串联站点与自然资源,能够提升空间品质与特色并增强社区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导向开发 大型居住社区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二子玉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TOD开发密度分区构建及容积率确定——以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为例 被引量:55
4
作者 王京元 郑贤 莫一魁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35,共6页
为满足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开发的需要、形成TOD的发展格局,从站点类型和开发圈层两个层面构建站点周边土地开发的密度分区制度,制定一套适用于不同类别地区的开发强度标准,作为土地开发容积率的控制准则。依据车站功能定位将车站划分... 为满足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开发的需要、形成TOD的发展格局,从站点类型和开发圈层两个层面构建站点周边土地开发的密度分区制度,制定一套适用于不同类别地区的开发强度标准,作为土地开发容积率的控制准则。依据车站功能定位将车站划分为综合站点和一般站点两种发展区域类型;利用非参数统计学的局部线性回归法对地价和地块距站点距离两个参量进行拟合,确定轨道交通影响半径,进而将站点周边划分为三个圈层,300m以内为高密度复合开发区,300~600m之间为中密度开发区,600~1000m之间为低密度开发区,开发强度随用地与车站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商业开发应尽量建于核心圈层。应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土地开发强度与开发利润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使土地开发利润最大的最佳容积率;以政府利润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构建土地开发强度优化模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利用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沿线住宅售价和建造成本测算了各密度分区的最佳开发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分区 开发强度 容积率 公交导向开发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TOD规划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莫一魁 邓军 王京元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20,共5页
运用公交导向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指导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开发一直是学者和政府关心的问题,为了将TOD模式落实到实际土地利用规划,从TOD的基本理念出发,以TOD 3项核心原则为基础,建立了以提升轨道交通系统运量、... 运用公交导向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指导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开发一直是学者和政府关心的问题,为了将TOD模式落实到实际土地利用规划,从TOD的基本理念出发,以TOD 3项核心原则为基础,建立了以提升轨道交通系统运量、保证区域生活环境品质和均衡土地利用为目标,以轨道交通站点地区不同类型土地的容积率为决策变量的多目标决策模型,设计了模型的实用求解方法,以协助规划者进行各类土地的容积率设计。以上海徐家汇轨道交通枢纽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目标规划 公交导向开发 轨道交通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TOD典型案例及其在深圳地铁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京元 胡江 张剑石 《都市快轨交通》 2010年第2期22-26,共5页
揭示轨道交通TOD的成功之道,为我国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和TOD实施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分析日本、香港等地轨道交通TOD的开发策略,指出将轨道交通建设和土地综合开发有机结合是其理念的核心,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的开发规模、开发时限... 揭示轨道交通TOD的成功之道,为我国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和TOD实施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分析日本、香港等地轨道交通TOD的开发策略,指出将轨道交通建设和土地综合开发有机结合是其理念的核心,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的开发规模、开发时限、开发模式、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及土地管理等是影响其成功的关键因素。结合我国特点,总结出对我国轨道交通TOD的启示。借鉴已有的经验,以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为例,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对沿线土地资源潜力进行评估,制定土地发展策略,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和实施保障措施,确保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策略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公交导向开发 开发策略 土地利用规划 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D的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效能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京元 吕慎 +1 位作者 郑贤 林小嵩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6-51,共6页
以保障轨道交通TOD的成功运作为研究目标,运用土地经济学、城市规划学、交通规划学等理论与方法对基于TOD的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效能评价进行研究,提出基于经济效益和客流效益为目标的土地效能评价方法,以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规划方... 以保障轨道交通TOD的成功运作为研究目标,运用土地经济学、城市规划学、交通规划学等理论与方法对基于TOD的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效能评价进行研究,提出基于经济效益和客流效益为目标的土地效能评价方法,以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为基础资料,测算站点开发成本、收益值,估算站点客流量,并以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塘坑站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该方法将对我国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轨道交通建设和TOD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效能评价 公交导向开发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交上盖地块基面公共空间适宜密度规模研究
8
作者 言语 徐磊青 +1 位作者 刘珩 夏正伟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2-61,共10页
出发于立体发展的高密度地区导控公共空间以同步兼顾增密、提质的需求,提出新的基面公共空间供应指标补足原有的密度与容积率为主的指标,来导控轨交上盖地块的立体公共空间的适度发展。根据文献总结、讨论了立体步行系统、综合体串联而... 出发于立体发展的高密度地区导控公共空间以同步兼顾增密、提质的需求,提出新的基面公共空间供应指标补足原有的密度与容积率为主的指标,来导控轨交上盖地块的立体公共空间的适度发展。根据文献总结、讨论了立体步行系统、综合体串联而成的轨交上盖地块基面公共空间供应规模及其相关密度指标之间互相组合计算方式及其相应优化值域理论。据此,公共空间模型对指标进行活力验证之后,进一步曲线估计以观察曲线峰值定义的优化值域范围。经检验,诸如地块面积、基面公共空间的密度与系数等指标都比传统建筑密度、开发强度有效且存在优化值域,故整理成优化值域指标以补足现有密度和容积率指标,供实践参考。发现规模及密度导控至适度与优化的范围,可以带来轨交站域地块对活力与流量的城市效益转化以及规避大而不当的负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城市基面 弹性导控 三维城市设计 公交导向开发 公共空间活力 人性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