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在硝胺发射药中的缓蚀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泽昊 陈冲 +4 位作者 卢佳新 张波波 肖飞 刘波 梁泰鑫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4-831,共8页
为研究新型有机硅材料八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OPS)在发射药中的缓蚀特性及作用机理,制备了OPS含量分别为2%、5%、8%的硝胺发射药以及不含OPS的硝胺发射药对照样。通过差示扫描热量热仪(DSC)研究了OPS与硝胺发射药组分的相容性,采用氧... 为研究新型有机硅材料八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OPS)在发射药中的缓蚀特性及作用机理,制备了OPS含量分别为2%、5%、8%的硝胺发射药以及不含OPS的硝胺发射药对照样。通过差示扫描热量热仪(DSC)研究了OPS与硝胺发射药组分的相容性,采用氧弹量热仪、密闭爆发器、半密闭爆发器分别研究了发射药的能量性能、燃烧性能以及烧蚀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表征烧蚀管内壁表面的微观结构、元素分布和产物组成。结果表明,OPS与硝胺发射药组分相容;OPS会降低发烧药的爆热、最大压力和火药力;随着OPS含量的增加,硝胺发射药降烧蚀率逐渐增大,缓蚀效果逐渐增强,当OPS含量为5%和8%时,降烧蚀率分别为23.9%、36.0%。对烧蚀管内壁表面裂纹、产物及其分布情况的分析表明,OPS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SiO2均匀分布在管壁内层,形成了具有优异热阻特性的保护层,降低了高温燃气、固体颗粒对管壁的侵蚀与冲刷作用,实现高效缓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硅氧烷(ops) 功能添加剂 硝胺发射药 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八聚环己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卢婷利 梁国正 +1 位作者 陈涛 郭治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7-531,534,共6页
以甲基异丁基甲酮和无水乙醇为混合溶剂,浓盐酸为催化剂,环己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缩聚高产率地合成了笼型八聚环己基倍半硅氧烷.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各个因素,得到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当单体浓度为0.45mol/L,水和催化剂的用量与单体的摩尔比约... 以甲基异丁基甲酮和无水乙醇为混合溶剂,浓盐酸为催化剂,环己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缩聚高产率地合成了笼型八聚环己基倍半硅氧烷.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各个因素,得到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当单体浓度为0.45mol/L,水和催化剂的用量与单体的摩尔比约为3左右时,反应具有较高的产率,且高温有利于八聚体的形成和缩短反应时间.合成化合物用元素分析、FTIR、1H1、3C、29S i NMR和MS进行了表征,证实其结构式为(c-C6H11)8S i8O12.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结构 水解-缩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对硅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葛铁军 徐志华 +1 位作者 毛洪雨 张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95,共5页
将实验室自制的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作为乙烯基硅橡胶的交联剂,再添加补强填料白炭黑和耐热填料纳米Fe2O3,制备出一种耐高温硅橡胶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对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 将实验室自制的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作为乙烯基硅橡胶的交联剂,再添加补强填料白炭黑和耐热填料纳米Fe2O3,制备出一种耐高温硅橡胶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对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当乙烯基硅油中Si-Vi与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交联剂中Si-H的摩尔比为1∶1,白炭黑质量分数为20%,硅树脂质量分数为10%,纳米Fe2O3质量分数为8%时,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耐热温度达到470.68℃,剪切强度可达到0.92MPa,拉伸强度为0.99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基)硅氧烷 耐热性能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步法合成乙烯基八聚笼型倍半硅氧烷 被引量:3
4
作者 范敬辉 张凯 +1 位作者 吴菊英 袁仲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0-62,共3页
采用正硅酸乙酯和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原材料,合成了八聚四甲基铵基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二甲基乙烯基氯硅烷对其进行乙烯基取代,得到含乙烯基的八聚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核磁共振硅谱29Si-NMR、红外光谱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进行了... 采用正硅酸乙酯和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原材料,合成了八聚四甲基铵基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二甲基乙烯基氯硅烷对其进行乙烯基取代,得到含乙烯基的八聚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核磁共振硅谱29Si-NMR、红外光谱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乙烯基 合成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硝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体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丽梅 李齐方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7,20,共4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将八硝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NPS)掺入(甲基)丙烯酸酯乳液中,对其进行改性。透射电镜照片、粒径分布分析、DSC、拉伸强度的测量结果表明:ONPS的加入量低于3%时,明显提高了丙烯酸酯树脂的Tg,同时乳液涂膜的拉伸强度...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将八硝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NPS)掺入(甲基)丙烯酸酯乳液中,对其进行改性。透射电镜照片、粒径分布分析、DSC、拉伸强度的测量结果表明:ONPS的加入量低于3%时,明显提高了丙烯酸酯树脂的Tg,同时乳液涂膜的拉伸强度大幅上升,而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硅氧烷 丙烯酸酯乳液 分散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八聚倍半硅氧烷与聚苯胺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荣耀 姚伯龙 +2 位作者 傅成武 齐会民 倪才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75-478,共4页
由笼型八聚倍半硅氧烷(POSS)与顺丁烯二酸在水中进行复合,形成离子形式的POSS/COOH复合物,再与聚苯胺(PAn)进行掺杂,将POSS基团引入聚苯胺,合成了掺杂态聚苯胺(PAn-POSS)。结果表明,POSS作为掺杂剂被成功的引入聚苯胺之中,POSS掺杂后的... 由笼型八聚倍半硅氧烷(POSS)与顺丁烯二酸在水中进行复合,形成离子形式的POSS/COOH复合物,再与聚苯胺(PAn)进行掺杂,将POSS基团引入聚苯胺,合成了掺杂态聚苯胺(PAn-POSS)。结果表明,POSS作为掺杂剂被成功的引入聚苯胺之中,POSS掺杂后的聚苯胺高温稳定性增强,电化学活性得以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苯胺 导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倍半氧烷改性聚酰亚胺(PI/Si)复合膜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范海波 杨荣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0-185,共6页
通过在聚酰亚胺(PI)中分别添加笼型八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OAPS)、笼型八苯基硅倍半氧烷(OPS)、梯形聚苯基硅倍半氧烷(PPSQ)和无机纳米SiO2,制备了4种含硅聚酰亚胺(PI/Si)复合膜.对PI/Si复合膜的相容性、力学性能、热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 通过在聚酰亚胺(PI)中分别添加笼型八氨基苯基硅倍半氧烷(OAPS)、笼型八苯基硅倍半氧烷(OPS)、梯形聚苯基硅倍半氧烷(PPSQ)和无机纳米SiO2,制备了4种含硅聚酰亚胺(PI/Si)复合膜.对PI/Si复合膜的相容性、力学性能、热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APS与PI间展现出较好的相容性,PPSQ次之,而OPS,SiO2与PI的相容性较差;但相容性与复合膜的力学和热性能无明显的对应关系.SiO2可提高PI的力学性能;PI/OAPS复合膜的T g最高;OAPS,PPSQ或SiO2的加入使PI复合膜的热稳定性稍有提高,而少量OPS的加入大大降低PI膜的热稳定性.这类PI/Si复合膜的显著特点是能够大幅提高PI膜的极限氧指数,含硅化合物能够增加PI燃烧后残炭量,使残炭的形貌得到显著改善.PI/Si复合膜在燃烧过程中在表面形成一层白色含硅包裹层,起到隔热隔氧及保护内层有机物不被燃烧的作用.硅倍半氧烷对炭层形貌的改善显著,展现出比SiO2更好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亚胺 氧烷 氨基苯基氧烷 纳米二氧化硅 热性能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硅氧烷/聚半硅氧烷双重改性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 被引量:1
8
作者 葛硕硕 张萍波 +4 位作者 蒋平平 唐敏艳 俞晓琴 包燕敏 高学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04-1510,1517,共8页
以蓖麻油与端羟基聚醚改性聚二甲氧基硅氧烷(PEPSO)互混作为多元醇原料,制备出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将不同用量的四羟基八苯基双层笼型倍半硅氧烷(DDSQ-40H)引入到其中,制备出系列PEPSO/DDSQ-40H复合改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WPU... 以蓖麻油与端羟基聚醚改性聚二甲氧基硅氧烷(PEPSO)互混作为多元醇原料,制备出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将不同用量的四羟基八苯基双层笼型倍半硅氧烷(DDSQ-40H)引入到其中,制备出系列PEPSO/DDSQ-40H复合改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WPU-15、WPU-15-2、WPU-15-4、WPU-15-6、WPU-15-8)。利用FTIR、1HNMR、TGA、SEM、TEM和粒径分析仪对DDSQ-40H及PEPSO/DDSQ-40H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并探讨了DDSQ-40H对聚氨酯材料热稳定性、表面疏水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TGA结果表明,与不含DDSQ-40H的聚氨酯材料相比,当DDSQ-40H6用量为8%(以扩链剂乙二胺物质的量为基准,下同)时,复合材料的初始降解温度(乃%)提高了22.5℃静态接触角、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随DDSQ-40H用量的增加,粒子问出现团聚现象,但仍能均匀分散于水性聚氨酯基体中,材料表面的疏水性增大,样品WPU-15-6的静态接触角达到90.4°;拉伸测试结果表明,DDSQ-40H的引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由WPU-15的9.7MPa增至WPU-15-6的16.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二元醇 四羟基苯基双层硅氧烷 植物油基水性氨酯 复合材料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臂聚-D-乳酸的合成与表征
9
作者 邹俊 李鑫 +2 位作者 徐海青 张宜辉 苏乐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5-40,47,共7页
以右旋丙交酯(D-LA)与八环氧笼型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EPOSS)为原料,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无水二甲苯为溶剂,通过原位开环聚合法制备多臂聚-D-乳酸(PDLA-EPOSS),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凝胶渗透色谱、动态力学分... 以右旋丙交酯(D-LA)与八环氧笼型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EPOSS)为原料,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无水二甲苯为溶剂,通过原位开环聚合法制备多臂聚-D-乳酸(PDLA-EPOSS),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凝胶渗透色谱、动态力学分析和热重分析研究了不同含量EPOSS对PDLA-EPOSS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分子链结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PDI)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具有多臂支化结构、晶体结构与PDLA相同、相对分子质量可控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热稳定性良好的PDLA-EPOSS共聚物。并且随着EPOSS含量的增加,PDLA-EPOSS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先增加后减小、PDI增加、储能模量与损耗因子增加,热分解温度先升高后下降。在EPOSS摩尔分数为5.0×10-5%时,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热分解温度最高,分别为1.27×106、287.73℃。这些结果对于研究PDLA-EPOSS对PLLA结晶性能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丙交酯 环氧多面体低硅氧烷 多臂-D-乳酸 相对分子质量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