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EP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焦剑 刘蓬 +2 位作者 刘鹏 蔡宇 吴广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23,27,共5页
以三乙烯四胺(TETA)为固化剂,采用共混法制备八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G-POSS)/环氧树脂(EP)杂化材料。研究了环氧基POSS含量对杂化材料的固化反应、介电性能、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等影响,并对杂化材料的微观相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 以三乙烯四胺(TETA)为固化剂,采用共混法制备八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G-POSS)/环氧树脂(EP)杂化材料。研究了环氧基POSS含量对杂化材料的固化反应、介电性能、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等影响,并对杂化材料的微观相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G-POSS的引入提高了EP的反应活性,制备的杂化材料透明性良好,力学性能、介电性等都有所提高;且当m(G-POSS)m∶(EP)=20 1∶00时,杂化材料的介电性能、力学强度和刚性提高较为明显,且其断面形貌呈韧性断裂。其拉伸强度为67.8 MPa、断裂伸长率为3.44%、弯曲强度为116.7 MPa,与纯EP相比,分别提高了83.20%、320.13%、4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 氧树脂 杂化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在硝胺发射药中的缓蚀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泽昊 陈冲 +4 位作者 卢佳新 张波波 肖飞 刘波 梁泰鑫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4-831,共8页
为研究新型有机硅材料八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OPS)在发射药中的缓蚀特性及作用机理,制备了OPS含量分别为2%、5%、8%的硝胺发射药以及不含OPS的硝胺发射药对照样。通过差示扫描热量热仪(DSC)研究了OPS与硝胺发射药组分的相容性,采用氧... 为研究新型有机硅材料八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OPS)在发射药中的缓蚀特性及作用机理,制备了OPS含量分别为2%、5%、8%的硝胺发射药以及不含OPS的硝胺发射药对照样。通过差示扫描热量热仪(DSC)研究了OPS与硝胺发射药组分的相容性,采用氧弹量热仪、密闭爆发器、半密闭爆发器分别研究了发射药的能量性能、燃烧性能以及烧蚀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表征烧蚀管内壁表面的微观结构、元素分布和产物组成。结果表明,OPS与硝胺发射药组分相容;OPS会降低发烧药的爆热、最大压力和火药力;随着OPS含量的增加,硝胺发射药降烧蚀率逐渐增大,缓蚀效果逐渐增强,当OPS含量为5%和8%时,降烧蚀率分别为23.9%、36.0%。对烧蚀管内壁表面裂纹、产物及其分布情况的分析表明,OPS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SiO2均匀分布在管壁内层,形成了具有优异热阻特性的保护层,降低了高温燃气、固体颗粒对管壁的侵蚀与冲刷作用,实现高效缓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硅氧烷(OPS) 功能添加剂 硝胺发射药 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八聚环己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卢婷利 梁国正 +1 位作者 陈涛 郭治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7-531,534,共6页
以甲基异丁基甲酮和无水乙醇为混合溶剂,浓盐酸为催化剂,环己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缩聚高产率地合成了笼型八聚环己基倍半硅氧烷.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各个因素,得到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当单体浓度为0.45mol/L,水和催化剂的用量与单体的摩尔比约... 以甲基异丁基甲酮和无水乙醇为混合溶剂,浓盐酸为催化剂,环己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缩聚高产率地合成了笼型八聚环己基倍半硅氧烷.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各个因素,得到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当单体浓度为0.45mol/L,水和催化剂的用量与单体的摩尔比约为3左右时,反应具有较高的产率,且高温有利于八聚体的形成和缩短反应时间.合成化合物用元素分析、FTIR、1H1、3C、29S i NMR和MS进行了表征,证实其结构式为(c-C6H11)8S i8O12.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结构 水解-缩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建莉 林杉 +3 位作者 郭威男 陈春银 张淑娴 王标兵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0,101,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LA/EVOS)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失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和分析了材料的性能与结构。结果表明:EVOS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储能模量...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PLA/EVOS)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失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和分析了材料的性能与结构。结果表明:EVOS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储能模量,但对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无明显影响;当EVOS质量含量为0.5%时,纳米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储能模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23%和7 35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氧基硅氧烷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对硅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葛铁军 徐志华 +1 位作者 毛洪雨 张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95,共5页
将实验室自制的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作为乙烯基硅橡胶的交联剂,再添加补强填料白炭黑和耐热填料纳米Fe2O3,制备出一种耐高温硅橡胶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对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 将实验室自制的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作为乙烯基硅橡胶的交联剂,再添加补强填料白炭黑和耐热填料纳米Fe2O3,制备出一种耐高温硅橡胶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对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当乙烯基硅油中Si-Vi与笼型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交联剂中Si-H的摩尔比为1∶1,白炭黑质量分数为20%,硅树脂质量分数为10%,纳米Fe2O3质量分数为8%时,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耐热温度达到470.68℃,剪切强度可达到0.92MPa,拉伸强度为0.99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基)硅氧烷 耐热性能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并噁嗪/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玲君 徐日炜 +1 位作者 吴一弦 余鼎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1,共3页
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由双酚A型苯并噁嗪和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组成的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双酚A苯并噁嗪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可以有效提高苯并噁嗪树脂的热性能和机... 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由双酚A型苯并噁嗪和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组成的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双酚A苯并噁嗪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环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可以有效提高苯并噁嗪树脂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 氧基硅氧烷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步法合成乙烯基八聚笼型倍半硅氧烷 被引量:3
7
作者 范敬辉 张凯 +1 位作者 吴菊英 袁仲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0-62,共3页
采用正硅酸乙酯和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原材料,合成了八聚四甲基铵基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二甲基乙烯基氯硅烷对其进行乙烯基取代,得到含乙烯基的八聚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核磁共振硅谱29Si-NMR、红外光谱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进行了... 采用正硅酸乙酯和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原材料,合成了八聚四甲基铵基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二甲基乙烯基氯硅烷对其进行乙烯基取代,得到含乙烯基的八聚笼型倍半硅氧烷。采用核磁共振硅谱29Si-NMR、红外光谱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乙烯基 合成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氯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8
作者 沙宝祥 谭军 +1 位作者 王华金 俞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90,共3页
以氯甲基三氯硅烷为原料,甲醇、氯仿和石油醚为混合溶剂,在浓盐酸和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的条件下水解缩合制备了八氯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CM-POSS)。利用FT-IR、GPC、1 H-NMR、29Si-NMR和XRD等技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TGA研... 以氯甲基三氯硅烷为原料,甲醇、氯仿和石油醚为混合溶剂,在浓盐酸和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的条件下水解缩合制备了八氯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CM-POSS)。利用FT-IR、GPC、1 H-NMR、29Si-NMR和XRD等技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TGA研究了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产物为八氯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且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甲基三氯硅烷 水解缩合 表征 氯甲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环氧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施维东 胡可珍 +3 位作者 费小马 魏玮 李小杰 刘晓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87,92,共4页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四甲基二硅氧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合成了乙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POSS)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丙基缩水甘油醚。2种中间体进一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环氧基POS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四甲基二硅氧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合成了乙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POSS)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丙基缩水甘油醚。2种中间体进一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环氧基POS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表征了环氧基POSS的结构,证明成功制备了产物;利用流变仪、热重分析仪研究了产物的流变行为以及热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环氧基POSS是牛顿流体,黏度低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硅氢加成反应 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硝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丽梅 李齐方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7,20,共4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将八硝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NPS)掺入(甲基)丙烯酸酯乳液中,对其进行改性。透射电镜照片、粒径分布分析、DSC、拉伸强度的测量结果表明:ONPS的加入量低于3%时,明显提高了丙烯酸酯树脂的Tg,同时乳液涂膜的拉伸强度...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将八硝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NPS)掺入(甲基)丙烯酸酯乳液中,对其进行改性。透射电镜照片、粒径分布分析、DSC、拉伸强度的测量结果表明:ONPS的加入量低于3%时,明显提高了丙烯酸酯树脂的Tg,同时乳液涂膜的拉伸强度大幅上升,而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基硅氧烷 丙烯酸酯乳液 分散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八聚倍半硅氧烷与聚苯胺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荣耀 姚伯龙 +2 位作者 傅成武 齐会民 倪才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75-478,共4页
由笼型八聚倍半硅氧烷(POSS)与顺丁烯二酸在水中进行复合,形成离子形式的POSS/COOH复合物,再与聚苯胺(PAn)进行掺杂,将POSS基团引入聚苯胺,合成了掺杂态聚苯胺(PAn-POSS)。结果表明,POSS作为掺杂剂被成功的引入聚苯胺之中,POSS掺杂后的... 由笼型八聚倍半硅氧烷(POSS)与顺丁烯二酸在水中进行复合,形成离子形式的POSS/COOH复合物,再与聚苯胺(PAn)进行掺杂,将POSS基团引入聚苯胺,合成了掺杂态聚苯胺(PAn-POSS)。结果表明,POSS作为掺杂剂被成功的引入聚苯胺之中,POSS掺杂后的聚苯胺高温稳定性增强,电化学活性得以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聚苯胺 导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掺杂含量对有机硅弹体/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纳米复合材料绝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启隆 陈向荣 +2 位作者 张添胤 王恩哲 任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9-1153,共15页
为了研究温度和掺杂含量对有机硅弹体/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SE/OV-POSS)纳米复合材料绝缘和热学性能的影响,该文制备了纯有机硅弹体及不同掺杂含量的SE/OV-POSS纳米复合材料,对材料进行了SEM断面形貌表征、傅里叶红外光谱测量、热... 为了研究温度和掺杂含量对有机硅弹体/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SE/OV-POSS)纳米复合材料绝缘和热学性能的影响,该文制备了纯有机硅弹体及不同掺杂含量的SE/OV-POSS纳米复合材料,对材料进行了SEM断面形貌表征、傅里叶红外光谱测量、热重分析、交联度实验、热刺激去极化电流测试、不同温度下介电谱和直流电导率测量,以及不同电场强度下的量子化学计算,分析了掺杂含量对SE/OV-POSS纳米复合材料交联网络的影响,以及温度对纳米复合材料电荷传输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掺杂质量分数为3%的OV-POSS可以与有机硅弹体基体形成密集的交联网状结构,有效抑制基体分子长链段发生介电弛豫运动,使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交联度、α弛豫温度和陷阱能级显著增大;在20℃和120℃下,OV-POSS的未反应乙烯基和无机内核在纳米复合材料中分别起到深电子陷阱和深空穴陷阱作用,阻碍电极注入的载流子在材料内部传输,导致纳米复合材料的直流电导率小于纯有机硅弹体;然而在220℃下,纳米复合材料内部的大量热电子激发导致其绝缘特性的劣化。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掺杂的OV-POSS可以有效提升有机硅弹体在20℃和120℃下的绝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弹体 乙烯基-硅氧烷(OV-POSS) 纳米复合材料 绝缘性能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形态分析及对杂化材料相容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白雪涛 孙国恩 +4 位作者 管东波 牟建新 刘博 江春梅 张春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6-860,共5页
采用水解缩合方法制备了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并将其引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自凝树脂中,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 采用水解缩合方法制备了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并将其引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自凝树脂中,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塑料球压痕硬度计、高温高速摩擦磨损测试仪和悬臂梁冲击实验等对其形貌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VPOSS以晶体状态存在于PMMA树脂中.通过DSC热性能曲线、FOX方程和Gordon-Talyor方程曲线发现,当POSS含量较高时,PMMA-POSS杂化体系能够发生相分离,对杂化材料的机械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硅氧烷 晶体聚集体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基多含氟支链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全焕 高宇 +1 位作者 张大为 黄焰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2-215,共4页
以季戊四醇为原料,经4步合成了含三条全氟烷基链的丙烯酸酯单体,并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与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获得POSS基含氟共聚物。经核磁共振(~1H-NMR、^(19)F-NMR、^... 以季戊四醇为原料,经4步合成了含三条全氟烷基链的丙烯酸酯单体,并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与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获得POSS基含氟共聚物。经核磁共振(~1H-NMR、^(19)F-NMR、^(13)C-NMR)、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TGA)等进行确证和表征。通过调节3种单体配比,可以获得具有超疏水性、良好疏油性的共聚物(Ov-POSS质量分数10%,MMA与含氟单体摩尔比为4:1),经其处理过的棉织物的对水接触角能够达到156°,对色拉油接触角为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硅氧烷 含氟丙烯酸酯 溶液聚合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葛铁军 肖尚雄 +1 位作者 王佳 何晓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70,共4页
分别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盐酸作为催化剂,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探讨了温度、盐酸和去离子水的配比、溶剂用量和聚合时间对实验产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等手段... 分别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盐酸作为催化剂,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探讨了温度、盐酸和去离子水的配比、溶剂用量和聚合时间对实验产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为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同时,热失重分析表明,失重5%对应的温度在244.1℃,说明产物的热稳定性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硅氧烷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16
作者 孟二辉 田春蓉 +1 位作者 黄奕刚 王建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6-429,共4页
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经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S)。考察并讨论了反应温度和投料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较佳的工艺条件为:V(VTES)∶V(HCl)∶V(CH3OH)=10∶12∶200,25℃反应18 d,收率可达... 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经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八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S)。考察并讨论了反应温度和投料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较佳的工艺条件为:V(VTES)∶V(HCl)∶V(CH3OH)=10∶12∶200,25℃反应18 d,收率可达31.5%。用FTIR、29SiNMR、MS和热分析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OVS失重5%对应的温度为270℃左右,说明热稳定性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硅氧烷(OVS) 结构 水解-缩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苯并环丁烯官能化POSS及其衍生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17
作者 袁源 刘丽莉 +1 位作者 黄亚文 杨军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54,共3页
基于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复合低介电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微电子封装中存在潜在应用。然而目前基于POSS的可聚合单元通常含有髙极性基团,对材料低介电性能造成了不利影响。基于苯并环丁烯(BCB)基团在高性... 基于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复合低介电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微电子封装中存在潜在应用。然而目前基于POSS的可聚合单元通常含有髙极性基团,对材料低介电性能造成了不利影响。基于苯并环丁烯(BCB)基团在高性能低介电材料中的独特优势,利用POSS的Heck反应,在POSS上引入BCB官能团,进而制备形成衍生聚合物。核磁氢谱表明成功实现了POSS的BCB官能化,取代率达到约50%。差示热量测试表明BCBPOSS通过[^(2+)4]环加成实现了交联聚合。热重测试表明BCB-POSS交联树脂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扫描探针显微镜结果表明BCB-POSS交联树脂薄膜表面光洁性较好,满足微电子应用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K反应 硅氧烷 苯并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硅氧烷/聚半硅氧烷双重改性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 被引量:1
18
作者 葛硕硕 张萍波 +4 位作者 蒋平平 唐敏艳 俞晓琴 包燕敏 高学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04-1510,1517,共8页
以蓖麻油与端羟基聚醚改性聚二甲氧基硅氧烷(PEPSO)互混作为多元醇原料,制备出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将不同用量的四羟基八苯基双层笼型倍半硅氧烷(DDSQ-40H)引入到其中,制备出系列PEPSO/DDSQ-40H复合改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WPU... 以蓖麻油与端羟基聚醚改性聚二甲氧基硅氧烷(PEPSO)互混作为多元醇原料,制备出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将不同用量的四羟基八苯基双层笼型倍半硅氧烷(DDSQ-40H)引入到其中,制备出系列PEPSO/DDSQ-40H复合改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WPU-15、WPU-15-2、WPU-15-4、WPU-15-6、WPU-15-8)。利用FTIR、1HNMR、TGA、SEM、TEM和粒径分析仪对DDSQ-40H及PEPSO/DDSQ-40H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并探讨了DDSQ-40H对聚氨酯材料热稳定性、表面疏水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TGA结果表明,与不含DDSQ-40H的聚氨酯材料相比,当DDSQ-40H6用量为8%(以扩链剂乙二胺物质的量为基准,下同)时,复合材料的初始降解温度(乃%)提高了22.5℃静态接触角、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随DDSQ-40H用量的增加,粒子问出现团聚现象,但仍能均匀分散于水性聚氨酯基体中,材料表面的疏水性增大,样品WPU-15-6的静态接触角达到90.4°;拉伸测试结果表明,DDSQ-40H的引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由WPU-15的9.7MPa增至WPU-15-6的16.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硅氧烷二元醇 四羟基苯基双层硅氧烷 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 复合材料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POSS的合成及POSS/PMMA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9
19
作者 薛亮忠 林晓丹 +1 位作者 胡新嵩 徐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8-152,157,共6页
利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缩合水解制备八聚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然后将其与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80)采用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制备带有部分乙烯基和烷氧基的POSS,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飞行质谱等手段对其... 利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缩合水解制备八聚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OvPOSS),然后将其与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80)采用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制备带有部分乙烯基和烷氧基的POSS,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飞行质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分析。通过自由基聚合将POSS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制备新型纳米复合材料EV-POSS/PMMA,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探讨了OvPOSS、EV-POSS在PMMA中的形态特征、分散性、透光率及材料的热稳定性能。结果显示,OvPOSS在PMMA中结晶程度大,分散性差,导致其对PMMA的热稳定的影响不明显;EV-POSS则呈现良好的分散性,包覆于PMMA中,对PMMA的热稳定性提高显著,同时对于PMMA的透光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硅氧烷 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纳米复合材料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 6/POSS纳米杂化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20
作者 丁筠 勾运书 +2 位作者 乔辉 宋江选 李齐方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84,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用环氧官能化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聚酰胺(PA)6,制备了PA6/POSS纳米杂化材料。研究表明:环氧化POSS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A6的低温抗冲击性能,在w(POSS)低于3%时,可提高杂化材料的拉伸强度。此外,环氧化POSS可显著...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用环氧官能化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聚酰胺(PA)6,制备了PA6/POSS纳米杂化材料。研究表明:环氧化POSS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A6的低温抗冲击性能,在w(POSS)低于3%时,可提高杂化材料的拉伸强度。此外,环氧化POSS可显著改善杂化材料的介电性能,将环氧化POSS加入PA6基体中w(POSS)为3%]可使PA6的介电常数由3.40降至2.75。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PA6/POSS杂化材料在结晶过程中以生成α晶型为主,在本研究范围内POSS含量的变化对PA6的结晶行为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氧化硅氧烷 杂化材料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