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物种的多样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振 杨道德 +2 位作者 童新旺 王帮利 谷志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65,82,共6页
于1981年5-9月份(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前),2005年4月底至5月初和8月底至9月初(建立保护区后),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标准地昆虫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整理出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22目,158科,1 179种,其中新属1个,新种67... 于1981年5-9月份(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前),2005年4月底至5月初和8月底至9月初(建立保护区后),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标准地昆虫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整理出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22目,158科,1 179种,其中新属1个,新种67个,中国新记录33个;昆虫区系东洋种占优势,达66.58%,古北种次之占20.45%,广布种占12.97%;2005年的昆虫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一般均达到0.95-0.98,比1981年调查时有明显提高,而均匀度指数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说明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指数高,群落稳定性好,经建立保护区以来20多年的保护和管理,昆虫多样性有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 昆虫物种多样性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武陵山脉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深处一双古稀护林人——记湖南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陈吉轩、王知音厮守山林的事迹
2
作者 皮运楚 德民 《国土绿化》 2005年第8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湖南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原始森林 营林工作 厚朴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山深处“森保官”——记湖南桑植县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处长李迪友
3
作者 皮运楚 朱德明 《国土绿化》 2004年第8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桑植县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李迪友 营林生产 森林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忠诚 华华 +1 位作者 王淮永 张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101,共7页
为了研究林地水源涵养功能,选择湘西北的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阔叶林地,从灌草、枯落物、土壤3个层次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林地灌草持水量... 为了研究林地水源涵养功能,选择湘西北的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阔叶林地,从灌草、枯落物、土壤3个层次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林地灌草持水量与其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林地郁闭度呈负相关关系;(2)林地枯落物持水量与枯落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林地土壤容重随土层加深而增大,且表层变化幅度较大,随时间推移,容重呈减小趋势;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壤深度变化与土壤容重基本相反,且各层明显高于撂荒地。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对土壤具有强大的保护及改良作用,此研究结论对于森林在改良土壤、美化环境等方面,尤其是在提升土壤涵养水源功能方面具有建设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水源涵养 持水量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蛾类调查初报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密 谭济才 +5 位作者 谷志容 宋东宝 刘军 滕凯 谢振良 李彦 《华东昆虫学报》 2007年第4期290-298,共9页
从2007年4月到9月,对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获得蛾类标本4000余号。与湖南农业大学昆虫学教研室以往在八大公山采集保存的蛾类标本1000余号一起,共鉴定出19科175种,其中7种为湖南省新记录种。区系分析结果表... 从2007年4月到9月,对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获得蛾类标本4000余号。与湖南农业大学昆虫学教研室以往在八大公山采集保存的蛾类标本1000余号一起,共鉴定出19科175种,其中7种为湖南省新记录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蛾类昆虫以东洋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蛾类 调查 区系分析 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及活动节律调查 被引量:7
6
作者 阮向东 陈奕欣 +4 位作者 王博宇 杨筱 廖春林 禹洋 郭程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2-351,共10页
调查自然保护地内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对了解当地野生动物种群动态和分布,并制订有效保护对策非常重要。由于地形复杂、植被浓密且缺乏系统调查,云贵高原东北边缘武陵山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数据较为缺乏。2017年3月—2018年12月,对位于... 调查自然保护地内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对了解当地野生动物种群动态和分布,并制订有效保护对策非常重要。由于地形复杂、植被浓密且缺乏系统调查,云贵高原东北边缘武陵山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数据较为缺乏。2017年3月—2018年12月,对位于武陵山区的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栖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现状、群落组成和行为节律进行了红外相机调查,以补充该区域鸟兽多样性本底资料。调查期内共监测了60个相机位点,累计18525个相机日,拍摄到2865张独立有效照片,包括8目25科37属,共15种兽类和35种鸟类,其中褐胁雀鹛(Schoeniparus dubius)、褐头鸫(Turdus feae)和白眉鹀(Emberiza tristrami)为保护区鸟类新记录种,相对多度指数较高的动物类群为啮齿目、鲸偶蹄目、食肉目、鸡形目和雀形目。对8种分布广泛、多度指数较高物种日活动节律分析发现:(1)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分别为典型的昼行性和夜行性动物,且与其他地区种群的日活动节律高度相似;(2)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和野猪(Sus scrofa)均为昼夜兼性动物,但两者日活动节律存在显著差异;(3)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眼纹噪鹛(Garrulax ocellatus)和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日活动节律差异。本研究补充了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栖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现状的基础数据以及常见物种的活动节律,有助于今后深入推进本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兽类和鸟类 生物多样性 活动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初探 被引量:9
7
作者 廖博儒 谢云 李迪友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3年第2期47-49,52,共4页
介绍了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从发展生态旅游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和景区。
关键词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旅游资源 景区景点区划 森林景观 地质地貌景观 水体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大公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繁殖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有志 张灿明 李锡泉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53-56,共4页
以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植物的科属、保护级别(I级、II级)、生活型(乔木、灌木、草本)、自然条件下繁殖属性(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以及种子传播方式(脊椎动物传播、蚂蚁传播、鸟类传播、风传播... 以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植物的科属、保护级别(I级、II级)、生活型(乔木、灌木、草本)、自然条件下繁殖属性(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以及种子传播方式(脊椎动物传播、蚂蚁传播、鸟类传播、风传播)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隶属于22科27属,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29种,乔木为28种,占80%,灌木与草本较少;自然条件下,35种保护野生植物均为有性繁殖,其中金毛狗为有性孢子繁殖,其余为种子繁殖;种子(孢子)传播方式中脊椎动物传播为18种,鸟类传播为14种,风传播为3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目的 51.43%、40.00%和8.57%。可见,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和鸟类的减少导致植物繁殖扩散困难可能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数量进一步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繁殖特性 种子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牢生态屏障 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高质量发展
9
作者 杨昌顺 《林业与生态》 2024年第2期12-12,共1页
桑植县自然保护地囊括全省大部分自然保护地类型,境内有纳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列入中国具有全球意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的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中国第一个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 桑植县自然保护地囊括全省大部分自然保护地类型,境内有纳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列入中国具有全球意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全球200个重要生态区之一的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中国第一个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入选国家首批化石产地名录、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芙蓉龙核心保护区的芙蓉龙地质遗迹等一批独具特色的自然保护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 人与生物圈 国家地质公园 生态屏障 大鲵 核心保护区 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八大公山两栖动物多样性时空格局观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文博 赵春霖 +4 位作者 何玉晓 廖春林 赵天 江建平 徐海根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61-967,共7页
研究多样性的时空格局是探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有效途径,能为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于2018年对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的时空格局进行观测,从低海拔至高海拔选取10条样线,在4、6、8和10月进行... 研究多样性的时空格局是探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有效途径,能为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于2018年对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的时空格局进行观测,从低海拔至高海拔选取10条样线,在4、6、8和10月进行4次调查。结果显示,两栖动物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香农-威纳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存在明显不同。在时间尺度上,4月的优势种为福建掌突蟾和华南湍蛙;6月的优势种为花臭蛙;8月的优势种为花臭蛙和绿臭蛙;棘腹蛙和华南湍蛙在10月占绝对优势。在空间尺度上,低海拔样线的优势种为花臭蛙和华南湍蛙;中海拔样线的优势种为福建掌突蟾和黄斑拟小鲵;高海拔样线的优势种为棘腹蛙、峨眉髭蟾和桑植趾沟蛙。在物种多样性的时间尺度上,3个多样性指数基本表现为6、8月高于4、10月。在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尺度上,全年的物种丰富度与海拔无显著相关性,全年的香农-威纳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着海拔升高呈驼峰型响应。将4个月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海拔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均无显著相关关系,但6月的香农-威纳指数随着海拔升高呈现接近驼峰型的响应。两栖动物因其各自不同的生活史会产生不同的繁殖周期、冬眠周期,所以物种多样性在时间尺度上存在差异;同时又因为不同两栖动物的温度适应能力和生境偏好不同,因此空间尺度上的物种多样性也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时间格局 空间格局 物种多样性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11个自然保护地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
11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1-961,共1页
据新华社消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2月10日更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我国的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公园、龙湾群... 据新华社消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2月10日更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我国的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公园、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架国家公园、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处自然保护地入选。其中,先前已入选绿色名录的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此次获得证书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大兴安岭 国家森林公园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大公山幸存珍稀古树名木五十七万余株
12
作者 皮运楚 向恩波 《国土绿化》 2010年第4期48-48,共1页
被誉为"绿色宝库"、"天然博物馆"、"物种基因库"的湖南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它位于湖南省桑植县,坐落在湘西北郊,武陵山顶,最高海拔1920米,平均海拔1482米。历经一年多的调查统计,八大公山国家级自... 被誉为"绿色宝库"、"天然博物馆"、"物种基因库"的湖南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它位于湖南省桑植县,坐落在湘西北郊,武陵山顶,最高海拔1920米,平均海拔1482米。历经一年多的调查统计,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存百年以上珍稀古树名木573466株,计48科135种。其中,树龄300年以上的珍贵古树名木12.4万株。经专家复查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古树名木 物种基因库 湖南省 高海拔 博物馆 桑植县 西北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奇秀美的张家界
13
《林业与生态》 2011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林业用地面积69.91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73.24%,森林覆盖率达69.67%。这里拥有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市现建有4个国家森林...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林业用地面积69.91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73.24%,森林覆盖率达69.67%。这里拥有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市现建有4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市级森林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界市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用地面积 森林覆盖率 西北部 湖南省 公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果秤锤树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保育成功
14
《林业与生态》 2021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4月24日,湖南省林业局发布消息称,濒危植物长果秤锤树在省植物园保育成功,20余株长果秤锤树存活,其中有几株顺利开花、挂果。长果秤锤树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我国已发现的野生植株仅分布于张家界天... 4月24日,湖南省林业局发布消息称,濒危植物长果秤锤树在省植物园保育成功,20余株长果秤锤树存活,其中有几株顺利开花、挂果。长果秤锤树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我国已发现的野生植株仅分布于张家界天门山、桑植县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与该保护区相接的湖北后河自然保护区,种群和个体数量都极少,低于稳定存活界限,处于濒危状态。2012年《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将其列为极小种群保护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果秤锤树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后河自然保护区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植株 濒危状态 珍贵树种 天门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