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ST-k-ω湍流模型下的覆冰八分裂导线气动特性分析
1
作者
蔡萌琦
钟博林
+1 位作者
赵鑫
闵光云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8,共10页
为研究新月形覆冰八分裂导线在特定湍流模型下的气动特性与复杂湍流机理,采用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实际导线参数建立二维新月形覆冰八分裂导线模型,利用SST-k-ω湍流模型对流场进行高精度数值求解。通过网格无关性和时...
为研究新月形覆冰八分裂导线在特定湍流模型下的气动特性与复杂湍流机理,采用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实际导线参数建立二维新月形覆冰八分裂导线模型,利用SST-k-ω湍流模型对流场进行高精度数值求解。通过网格无关性和时间步长敏感性分析,优化模拟精度,并设置多种风攻角工况,系统提取各子导线在不同工况下的压力、速度分布及气动力系数。实验方面,采用五分量天平同步测量气动力系数,获得全攻角范围内的气动响应。将数值结果与风洞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模型在不同风攻角下的适用性和误差特征。结果显示,SST-k-ω湍流模型在40°至150°风攻角区间对气动特性的模拟效果最佳,阻力系数与升力系数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约为0.15和0.1。典型工况下,迎风侧子导线的尾流作用导致背风侧流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部分攻角出现气动力波动现象。结论说明,SST-k-ω湍流模型能够有效反映新月形覆冰八分裂导线的气动特性及其尾流效应,为后续复杂流动及舞动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分裂覆冰导线
气动特性
SST-k-ω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ST-k-ω湍流模型下的覆冰八分裂导线气动特性分析
1
作者
蔡萌琦
钟博林
赵鑫
闵光云
机构
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出处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8,共10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702371)。
文摘
为研究新月形覆冰八分裂导线在特定湍流模型下的气动特性与复杂湍流机理,采用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实际导线参数建立二维新月形覆冰八分裂导线模型,利用SST-k-ω湍流模型对流场进行高精度数值求解。通过网格无关性和时间步长敏感性分析,优化模拟精度,并设置多种风攻角工况,系统提取各子导线在不同工况下的压力、速度分布及气动力系数。实验方面,采用五分量天平同步测量气动力系数,获得全攻角范围内的气动响应。将数值结果与风洞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模型在不同风攻角下的适用性和误差特征。结果显示,SST-k-ω湍流模型在40°至150°风攻角区间对气动特性的模拟效果最佳,阻力系数与升力系数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约为0.15和0.1。典型工况下,迎风侧子导线的尾流作用导致背风侧流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部分攻角出现气动力波动现象。结论说明,SST-k-ω湍流模型能够有效反映新月形覆冰八分裂导线的气动特性及其尾流效应,为后续复杂流动及舞动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八分裂覆冰导线
气动特性
SST-k-ω湍流模型
Keywords
iced 8-split conductors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SST-k-ωturbulence model
分类号
TM75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ST-k-ω湍流模型下的覆冰八分裂导线气动特性分析
蔡萌琦
钟博林
赵鑫
闵光云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