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行直肠癌根治术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姜万维 王庆辉 +1 位作者 张乙 隋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20-721,共2页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胰岛素抵抗 直肠癌根治术 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应激性糖尿病 碳水化合物代谢 机体内环境 高代谢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喉癌患者围术期应激激素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万正嵩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252-1253,1256,共3页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喉癌患者围术期应激激素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4例老年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全麻组,32例)和观察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喉癌患者围术期应激激素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4例老年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全麻组,32例)和观察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及切皮时、拔管时、拔管后10rain的血清应激激素、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应激激素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切皮时、拔管时及拔管后10rain时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喉癌患者围术期应激激素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优于全麻,安全度相对更高,因此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老年喉癌 围术期 应激激素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同 徐军 +2 位作者 裴学坤 王维林 管宏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20-1121,共2页
胸科手术创伤大,应激反应强,术后疼痛剧烈,对患者的恢复不利。术后镇痛方法包括口服或肠道外给药、周围神经阻滞、椎管内阻滞或阿片类用药等。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技术操作简便,镇痛效果好;文献报道的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均在全... 胸科手术创伤大,应激反应强,术后疼痛剧烈,对患者的恢复不利。术后镇痛方法包括口服或肠道外给药、周围神经阻滞、椎管内阻滞或阿片类用药等。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技术操作简便,镇痛效果好;文献报道的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均在全麻开胸时实施。本研究观察全麻(GA)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GEA)下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冷冻 开胸术后 镇痛方法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临床观察 麻醉方法 周围神经阻滞 椎管内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麻醉方式对小儿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干预 被引量:4
4
作者 唐文 王珊 +1 位作者 叶茂 徐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有效调控腹腔镜手术患儿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麻醉方式。方法1~3岁ASAⅠ-Ⅱ腹腔镜手术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麻组(G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各20例。术中监测HR、MAP、SpO2、PETCO2、并于麻醉前5min(T0)、气... 目的探讨有效调控腹腔镜手术患儿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麻醉方式。方法1~3岁ASAⅠ-Ⅱ腹腔镜手术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麻组(G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各20例。术中监测HR、MAP、SpO2、PETCO2、并于麻醉前5min(T0)、气腹前5min(T1)、气腹开始后5min(T2)、气腹开始后30min(T3)、气腹结束后30min(T4)及气腹结束后24h(T5),抽血测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IL-6及IL-10浓度。结果①与T0比较全麻组HR、MAP在T2、T3、T4时显著升高;GEA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9,t=10.349,t=13.632,t=10.051,P<0.01)。②E、NE均随手术进行逐渐升高,T5时E仍高于T0时,GEA组NET5时已明显下降。GEA组在T2、T3、T4、T5各时点E和NE含量均明显低于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IL-6水平与T0时比较,T2、T3、T4时升高,T5时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IL-10随手术时间升高与T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EA组较GA组T3~T5时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腔镜手术可致明显的应激反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较全麻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患儿苏醒快且有效抑制应激反应程度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应激 腹腔镜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术前辅助化疗和不同麻醉方法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亢丽艳 王海东 +2 位作者 胡青烽 王鸿旻 徐维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9-671,共3页
目的观察术前辅助化疗宫颈癌患者和不同麻醉方法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化疗组,术前接受过三个疗程的化疗;B组为非化疗组,术前未给予化疗。A、B组又随机分为两个亚组,每组15例:A1... 目的观察术前辅助化疗宫颈癌患者和不同麻醉方法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化疗组,术前接受过三个疗程的化疗;B组为非化疗组,术前未给予化疗。A、B组又随机分为两个亚组,每组15例:A1、B1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A2、B2组行单纯全麻。所有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5min、麻醉诱导后60min、手术结束时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5ml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与B组比较,术前A组红细胞变形指数(EDI)降低、刚性指数(ERI)及全血粘度升高(P<0.05)。与麻醉诱导前5min比较,麻醉诱导后60min、手术结束时A1、B1组EDI增加,血浆粘度(ηP)、Hct和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均明显降低(P<0.01);而A2、B2组Hct降低。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辅助化疗后存在以红细胞变形力下降为特征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参数,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辅助化疗 全身麻醉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感染休克患者氧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马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6期1895-1897,1900,共4页
目的:观察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感染休克患者氧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方式的选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42例感染休克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1例进行全... 目的:观察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感染休克患者氧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方式的选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42例感染休克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1例进行全麻,观察组21例进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术中20 min及术后10 min氧代谢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术中20 min及术后10 min观察组氧代谢指标中的混和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_2)及氧耗(VO_2)水平分别为(64.81±5.99)%、(94.24±5.32)m L/L、(136.16±8.32)m L·min^(-1)·m^(-2)及(67.20±6.08)%、(95.10±5.40)ml/L、(133.15±8.17)m L·min^(-1)·m^(-2),均优于对照组的(60.11±5.81)%、(90.11±5.04)m L/L、(145.15±9.38)m L·min^(-1)·m^(-2)及(63.24±5.95)%、(92.23±5.18)m L/L、(142.24±9.11)m L·min^(-1)·m^(-2),血流动力学指标也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感染休克患者氧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优于全麻,因此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全麻 感染休克 氧代谢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体温致全麻恢复延迟一例
7
作者 郭鑫 王学军 +1 位作者 任立贤 王月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66-866,共1页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恢复延迟 低体温 直肠癌根治术 腔隙性脑梗死 气管插管 意识清楚 心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曲库铵致患者持续支气管痉挛一例
8
作者 汤增明 李娜 +1 位作者 陈良国 汪桂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584-584,共1页
关键词 支气管痉挛 患者 阿曲库铵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全椎板切除减压 椎弓根固定术 椎管狭窄 化验检查 ASA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