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9
1
作者 陈惠荣 李军 +2 位作者 刘永勤 吕浩 赵海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6 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 13例。分别测定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 1 h、术毕拔管各时点血浆...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6 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 13例。分别测定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 1 h、术毕拔管各时点血浆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 -Ⅱ(A Ⅱ)、β- 内啡肽(β- EP)和白细胞介素 10(IL- 10)水平。结果 血浆Cor在拔管时两组均高于麻醉前(P<0. 05);在切皮时、切皮后1 h,GA组明显高于GEA组(P<0 .05);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GEA组术中无明显升高。A- Ⅱ- GEA组拔管时高于麻醉前(P<0 .05);GA组切皮后1 h、拔管时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 05)。两组病人β- EP术中、拔管时均上升,与麻醉前比较,GA组明显升高(P<0. 05)。两组病人 IL -10术中、拔管时均呈上升趋势,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减轻但不能消除上腹部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 拔管 上腹部手术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麻醉 术中 应激反应 升高 Β-EP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开胸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44
2
作者 费建芬 钱晓敏 +1 位作者 汤程 杨小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45-346,共2页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开胸手术 静吸复合全麻 手术应激反应 呼吸锻炼 术后镇痛 呼吸并发症 手术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肝叶切除术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铁成 周升柱 +2 位作者 张承巍 王庆国 柳克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14-815,共2页
原发性肝癌患者往往有长期肝炎肝硬化的病史,术前存在比较严重的脾功能亢进、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平衡紊乱、凝血障碍等内环境紊乱,给麻醉带来一定困难。理想的麻醉方法应该既要达到术中满意的镇痛肌松效果,义要尽量减轻对机体内... 原发性肝癌患者往往有长期肝炎肝硬化的病史,术前存在比较严重的脾功能亢进、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平衡紊乱、凝血障碍等内环境紊乱,给麻醉带来一定困难。理想的麻醉方法应该既要达到术中满意的镇痛肌松效果,义要尽量减轻对机体内环境的干预,特别是要减少术中的用药量以减轻肝脏的解毒负担,以利于术后肝功能的尽快恢复。本文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这类患者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肝叶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患者 麻醉方法 肝炎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低蛋白血症 内环境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通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封飚 贺兴义 +1 位作者 刘辉 宣慧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26-627,共2页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单纯胆囊切除的主要术式.而麻醉多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近期我们采用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喉罩通气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微创技术 术式 近期 效果 单纯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或吸入全麻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志扬 朱大年 +1 位作者 吴国强 曹银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复合吸入全麻 心率变异性 静脉 副交感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功能 手术过程 刺激反应 麻醉深度 中枢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胸科手术 被引量:15
6
作者 展文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74-1075,共2页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胸科手术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留置硬膜外导管 老年 术后患者 术后镇痛 麻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的应用》一文的商榷
7
作者 赵春生 周广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843-843,共1页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上腹部手术 老年病人 临床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姚远 武永生 +1 位作者 朱红霞 苏心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8期2562-2565,2569,共5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8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患者常规术前准备,并常规进行血压、心率...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8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患者常规术前准备,并常规进行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监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2组患者于麻醉前30 mim(T_0)、切皮后1h(T_1)、术后4h(T_2)、术后24h(T_3)、术后48h(T_4)抽取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皮质醇(Cor)、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计算CD4^+/CD8^+值。结果:观察组血清IL-8水平T_1、T_2、T_3、T_4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而对照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FN-γ水平T_1、T_2时无明显变化(P>0.05),T_3、T_4时逐渐升高,均高于T_0时(P<0.05),但2组IFN-γ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组血清Cor水平T_1时达高峰,T_2时降低,均高于T_0时(P<0.05),T_3、T_4时基本恢复至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时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PRL水平于T_1时达高峰,T_2、T_3、T_4时逐渐下降,均高于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T_3时PR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GH水平于T_1时逐渐升高,T_2时达高峰,T_3、T_4时逐渐降低,均高于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G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CD3^+在T_1、T_2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T_3、T_4时基本恢复至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时CD3^+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CD4^+在T_1、T_2、T_3、T_4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而观察组CD4^+在T_1、T_2、T_3、T_4时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时CD4^+高于对照组(P<0.05);2组CD8^+在T_1、T_2、T_3、T_4时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CD4^+/CD8^+在T_1、T_2时逐渐降低,均低于T_0时(P<0.05),T_3、T_4时基本恢复至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时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乳腺癌根治术可有效减轻患者应激及炎症反应,减轻免疫抑制,有助于术后免疫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 乳腺癌根治术 应激反应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高龄患者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红芹 江春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26-1126,共1页
关键词 小剂量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高龄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明洁 张马忠 +2 位作者 王珊娟 杭燕南 孙大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时心率变异性变化。 方法ASAⅠ~Ⅱ级且 6 0岁以上上腹部手术病人 30例 ,分为全麻组 (Ⅰ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 (Ⅱ )和单纯硬膜外阻滞组 (Ⅲ ) ,监测心率变异性 (HRV)、心率 (HR)和...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时心率变异性变化。 方法ASAⅠ~Ⅱ级且 6 0岁以上上腹部手术病人 30例 ,分为全麻组 (Ⅰ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 (Ⅱ )和单纯硬膜外阻滞组 (Ⅲ ) ,监测心率变异性 (HRV)、心率 (HR)和平均动脉压 (MAP)。 结果 Ⅰ、Ⅱ组插管后低频 /高频 (LF/HF)均显著升高 ,切皮和拔管时Ⅱ组显著高于Ⅰ组 ;Ⅱ组插管后HF显著低于Ⅰ组 ;Ⅰ组插管、切皮和拔管时总频谱 (TP)显著高于基础值 ;Ⅱ组插管、切皮和拔管时MAP、HR上升幅度显著低于Ⅰ组。Ⅲ组各参数无显著变化。 结论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可维持植物神经的均衡性 ;LF/HF是较LF反映交感神经活性更敏感的指标 ;伤害性刺激可影响植物神经反射 ,但随不同的麻醉方法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 心率变异性 老年人 上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1
作者 许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932-933,共2页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老年高血压患者 循环系统 麻醉管理 CO2气腹 手术时间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人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桂茶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老年人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择期行手术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G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GE组)两组,每组35例。观察麻醉开始前、气管插管5min后、手...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老年人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择期行手术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G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GE组)两组,每组35例。观察麻醉开始前、气管插管5min后、手术开始1h后、术后24h血压、心率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维持用药量和苏醒拔管时间,拔管时、拔管后躁动及术后随访术中有无知晓等。结果:术中血压、心率,麻醉药用量GE组均低于G组(P均<0.05~0.01),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及苏醒时间GE组明显低于G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用量减少,术后苏醒快,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全身麻醉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付小军 曹殿青 +1 位作者 杨光平 刘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02-504,共3页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HES)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肺癌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V组)和对照组(C组)。V组:于切皮前50ml/min输入6%HES130/0.41000ml。...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HES)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肺癌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V组)和对照组(C组)。V组:于切皮前50ml/min输入6%HES130/0.41000ml。C组:输注等量复方氯化钠。持续监测MAP、HR、SpO2和PETCO2。分别于稀释前、稀释后、术毕、术后第1天和第7天测定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的变化;记录术中输血量和输液量;计算出血量。结果术中两组患者出血量和输液量差异无显著意义,输血量及输血患者人数V组明显低于C组(P〈0.05)。V组MAP的变化明显低于C组(P〈0.05),稀释后,HR明显减慢(P〈O.05),CVP明显升高(P〈0.01),但尚在正常生理范围。V组的Hct在稀释后及术中明显低于基础值及C组(P〈0.05),但在术毕和术后第1天及第7天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T、APTT及Fib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肺癌手术患者使用HES施行AHH可有效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及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 羟乙基淀粉 肺叶切除术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琥珀酰明胶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双髋Ⅰ期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学军 毕蕴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85-287,共3页
目的:观察4%琥珀酰明胶(佳乐施)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双髋Ⅰ期置换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G组)和对照组(C组)。G组于切皮前以15mL/kg快速输入佳乐施。C组输注等... 目的:观察4%琥珀酰明胶(佳乐施)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双髋Ⅰ期置换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G组)和对照组(C组)。G组于切皮前以15mL/kg快速输入佳乐施。C组输注等量复方氯化钠溶液。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分别于稀释前、稀释后、术毕、术后第1天和第5天测定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术中两组患者出血量和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量及输血患者人数G组明显低于C组(P<0.05),G组MAP在切皮前和双髋关节置换后明显高于C组(P<0.05),HR明显减慢(P<0.05),CVP明显升高(P<0.01),但尚在正常生理范围。G组的Hct在稀释后及术毕明显低于基础值及C组(P<0.05),但在术毕后第1天及第5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及APT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致命的肺栓塞,C组出现1例非致命性的肺栓塞。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双髋Ⅰ期置换术患者使用佳乐施行AHH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患者对失血耐受性,并能有效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佳乐施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