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雨诱发全-强风化岩边坡浅层失稳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广宁 李聪 +3 位作者 卢波 朱杰兵 王小伟 冯世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8-95,104,共9页
以珠江-西江经济带先行试验区典型降雨诱发型滑坡为研究对象,引入流体力学相似原理以韦伯准则作为降雨相似标准,开展了3组降雨诱发滑坡全过程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边坡对降雨入渗的响应规律、入渗过程对边坡变形的影响、边坡破坏过程与... 以珠江-西江经济带先行试验区典型降雨诱发型滑坡为研究对象,引入流体力学相似原理以韦伯准则作为降雨相似标准,开展了3组降雨诱发滑坡全过程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边坡对降雨入渗的响应规律、入渗过程对边坡变形的影响、边坡破坏过程与破坏模式,初步获得华南强烈风化地区降雨诱发滑坡形成机理与成灾降雨特征:①浅层岩土体风化强烈造成的高孔隙率是试验区降雨诱发滑坡的物质基础,非饱和岩土基质吸力消散是试验区降雨诱发滑坡的本质原因,降雨入渗后特定的基质势(含水率)分布是降雨诱发滑坡的条件。②降雨诱发全风化花岗岩滑坡灾害所需累积降雨量比强风化碎屑岩小,强风化碎屑岩滑坡滑动影响范围比全风化花岗岩大。③强暴雨诱发滑坡灾害所需累积降雨量比间歇性降雨小,强暴雨更易诱发滑坡,且诱发的滑坡规模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滑坡 模型试验 -风化 非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风化岩中挖孔基础抗拔试验及荷载位移曲线模型参数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崔强 程永锋 +2 位作者 鲁先龙 谢枫 孙付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597-4604,4616,共9页
挖孔基础是目前我国山区架空输电线路强风化岩地基中最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以强风化岩地基中的直柱型、扩底型两种结构型式的挖孔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16个全尺寸基础现场抗拔试验,获得各试验基础和地表不同位置处的荷载-位移曲线... 挖孔基础是目前我国山区架空输电线路强风化岩地基中最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以强风化岩地基中的直柱型、扩底型两种结构型式的挖孔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16个全尺寸基础现场抗拔试验,获得各试验基础和地表不同位置处的荷载-位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基础及地表的荷载-位移曲线整体变化特征相似,均可划分为初始直线段、中间曲线段和终了直线段3个特征段。采用M值表示相应阶段位移量占总位移的百分比,不同的特征段M值的大小不同,并且其值随着远离基础边缘而逐渐减小。分别对直柱型、扩底型两种结构型式的基础荷载-位移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双曲线模型获得无量纲荷载(Q/Q_(L2))与上拔位移s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对比分析同种结构型式挖孔基础在黄土、强风化岩两种地基中荷载-位移曲线的差异性,得出地基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c、Φ值与双曲线模型参数b值呈负相关,与基础抗拔承载力呈正相关。采用推荐的模型及参数对挖孔基础的荷载位移曲线进行预测,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该模型及参数对于强风化岩地基挖孔基础荷载-位移变化行为预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岩地基 尺寸挖孔基础 现场上拔试验 荷载-位移曲线 上拔极限荷载 双曲线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性辉绿岩隧道修建主要工程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蔡晖 《隧道建设》 2013年第7期597-601,共5页
为分析在建高速公路某隧道出口膨胀性辉绿岩地段台阶法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和理论计算分析,研究了膨胀性辉绿岩隧道在施工期间的主要工程问题,分析表明:全风化至强风化辉绿岩亲水性矿物高岭石含... 为分析在建高速公路某隧道出口膨胀性辉绿岩地段台阶法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和理论计算分析,研究了膨胀性辉绿岩隧道在施工期间的主要工程问题,分析表明:全风化至强风化辉绿岩亲水性矿物高岭石含量高、吸水膨胀、失水收缩、易崩解、易扰动及岩体裂隙发育等工程特性会给穿过该地层的隧道带来初期支护受力不均、喷射混凝土出现开裂剥落、易失稳破坏、洞室及地表严重变形、塌方频繁的工程问题;解决上述工程问题的关键措施是控制初期支护变形,做好排水,减少膨胀性辉绿岩与水的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全风化至强风化辉绿岩 膨胀围岩 台阶法 初期支护变形 初期支护混凝土剥落 塌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在花岗岩风化层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么玉鹏 刘鑫 刘志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8-123,共6页
针对花岗岩风化层在勘察中难以划分的问题,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质量密度、天然含水率、天然孔隙比、饱和度、压缩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实现了花岗岩残积土、全风化花岗岩和强风化花岗岩的定量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全部评价指标中天然含... 针对花岗岩风化层在勘察中难以划分的问题,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质量密度、天然含水率、天然孔隙比、饱和度、压缩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实现了花岗岩残积土、全风化花岗岩和强风化花岗岩的定量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全部评价指标中天然含水率和天然孔隙比所占权重最大,分别为0.26和0.25.所选70件样品中,评判为花岗岩残积土的有34件,评判为全风化花岗岩的有26件,评判为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的有10件.通过标贯试验进行检验,评判结果与基于标贯击数分类一致的样品有59件,占比84%,表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进行花岗岩风化层划分的方法可行,评判效果良好.隶属度Ⅰ、隶属度Ⅲ与标贯击数具有线性相关性,随标贯击数增大,隶属度Ⅰ减小,隶属度Ⅲ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风化花岗岩 风化花岗岩 模糊综合评判 权重 隶属度 标贯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