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3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被引量:7
1
作者 胡鞍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共17页
围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主题研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了历史回顾,分析了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五位一体”的发展历程。全面深化经... 围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主题研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了历史回顾,分析了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五位一体”的发展历程。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已经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与关键所在。展望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经济实力、工业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为此,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决定,分析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及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历程,旨在大力发展中国经济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科技创新力及基础设施现代化等,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工业现代化 科技现代化 基础设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着力点 被引量:3
2
作者 方福前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共6页
全面深化改革,不但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就经济体制而言,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也很多,例如转变政府职能,混合所有制改革,宏观调控体系和调控方式改革,财... 全面深化改革,不但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就经济体制而言,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也很多,例如转变政府职能,混合所有制改革,宏观调控体系和调控方式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改革,投资融资体制改革,等等。我国学界在讨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时,有三个着力点似乎讨论不多,这就是提高个人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地方政府逐步淡出经济发展的主角作用;分配改革应当重视财富再分配。本文认为,应当重视这三个方面的深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 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热烈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3
作者 本刊评论员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共1页
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吹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号角。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历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逻辑 被引量:1
4
作者 姬超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100,160,共1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前的改革相比,当前阶段的改革更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改革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发生了变化。不能将全面深化改革理解为仅仅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前的改革相比,当前阶段的改革更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改革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发生了变化。不能将全面深化改革理解为仅仅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是西方市场经济的渐进实现版本。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重在克服增量改革的局限性和过度市场化的风险,通过优化存量带动增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原则上,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政府与市场力量的相互增强;在改革面向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为全球市场竞争、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健康有序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在改革的具体着力点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要重点着眼于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协同联动机制和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经济学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耦合互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董慧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人文经济学是当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经济学分支,是关于经济文化相互交融、经济文化化与文化经济化双向互动的科学。建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自觉使命担当,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 人文经济学是当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经济学分支,是关于经济文化相互交融、经济文化化与文化经济化双向互动的科学。建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自觉使命担当,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所需。从实践来看,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探索进程是经济与人文互动渐强的过程,人文经济学的出场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人文经济学也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从理论来看,人文经济学既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创新超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拓展。在构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中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坚持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实践观,实现人文经济学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耦合互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要义及推进路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忆天 朱浚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302,共11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研判国内外经济发展现实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其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肯定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研判国内外经济发展现实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其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肯定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作用,为深化认识和把握其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提供了崭新坐标。从核心要义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彰显了其独特价值优势、目标优势和调控优势。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落脚点在资本增殖不同,人民立场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价值之“高”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目标之“高”的核心内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手段之“高”的基础内容。从价值意蕴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适配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举措。激活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生动力,是以增强内功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策略,是以塑造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环境的重要思路。从推进路径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顶层制度设计和基层实践,有效兼顾新生产力和旧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协同融合落实法治思维和德治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坤荣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1,共7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国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新形势、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国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新形势、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新境界,有效抵御国内外重大风险挑战,有力推动经济“质升量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在内外部环境演变的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阶段目标达成对经济“质升量增”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为此,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筑牢实现经济“质升量增”的制度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风险挑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 目标达成 高质量发展 国内经济运行 系统整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机理与实践路径
8
作者 刘秉镰 高子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新征程中纵深推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加深对其历史演进和理论逻辑的认识,厘清其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明确政府和市场关系中的重要价值。当前社会主...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新征程中纵深推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加深对其历史演进和理论逻辑的认识,厘清其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明确政府和市场关系中的重要价值。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在政府干预形式、各类市场分割、资源配置扭曲、生产方式变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应着力完善“配置改善”和“市场发展”功能,要以此为基础着力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细分领域的改革,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消除制度性障碍、破除区域间分割、限制行政性垄断、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深化改革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 新发展格局 市场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科技体制改革 被引量:5
9
作者 胡莹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62,共8页
新质生产力既是一个发展命题,也是一个改革命题,呼唤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是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任务,旨在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制度藩篱,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 新质生产力既是一个发展命题,也是一个改革命题,呼唤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是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任务,旨在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制度藩篱,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改革科技创新的人才发展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保平 李培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14,共10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以发展导向型改革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新发展理念落实的体制机制,以战略导...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以发展导向型改革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新发展理念落实的体制机制,以战略导向型改革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以结构调整导向型改革健全实现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以生态现代化导向型改革健全实现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收入分配导向型改革健全实现共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以开放导向型改革健全实现开放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需要通过治理导向型改革统筹安全发展,推动发展导向型改革和治理导向型改革、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发展提质增速维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发展型改革 治理导向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方福前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9,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当包括:基本经济制度高水平、政府与市场关系协调适配高水平、发展动力高水平和对外开放高水平。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当围绕这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当包括:基本经济制度高水平、政府与市场关系协调适配高水平、发展动力高水平和对外开放高水平。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当围绕这四个方面“高水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形成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 高水平开放 政府与市场 发展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被动调整”到“主动求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与调适
12
作者 张少峰 陈诗一 方凌影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5,共8页
从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破旧立新主动求变谋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初启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从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破旧立新主动求变谋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初启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演变揭示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建构过程与调适逻辑,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啃下难啃的硬骨头”,从问题产生后不得不解决到希望能够做得更好,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从“危机驱动型被动调整”向“战略导向型主动求变”的范式转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志着党和国家不断增强改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守正创新中把握历史主动,实现了建构与调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被动调整”与“主动求变”的系统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 建构 调适 历史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语境、内涵特征与实践方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衍峰 涂良川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0,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中央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要战略规划,旨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运行机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求、国内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中央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要战略规划,旨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运行机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求、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全球化竞争加剧的时空方位。其高水平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统一的发展理念、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深度治理、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开放理念、建设现代化流通体系的宏观布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共同富裕实现;推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激活资源高效流动;科学优化政府职能,提升经济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机制,确保经济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法治要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柏峰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4,共1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相伴而生,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性。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宝贵经验。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相伴而生,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性。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宝贵经验。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难题、巩固改革成果,切实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相衔接。要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新形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健全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法治体系,在法治轨道上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治轨道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 以新质领导力提升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庚香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共12页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新质领导力与新质生产力相伴而来,必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是新质领导力的创新性,“质”是新质领导力的本质性,“领导力”是新质领导力的规定性。新质领导力通常展现出数智型领...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新质领导力与新质生产力相伴而来,必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是新质领导力的创新性,“质”是新质领导力的本质性,“领导力”是新质领导力的规定性。新质领导力通常展现出数智型领导、跨界型领导、制度型领导、变革型领导四种特征。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新时代领导者的新任务、新质领导力的新定位,领导者必须以新质领导力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以更加健全的制度、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来破解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新质领导力提升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在目标导向层面,应着眼长期执政、长治久安、长远发展;在价值指归层面,应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发力重点层面,应解决“四个迫切需要”问题;在实践抓手层面,应增强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新质领导力 新质生产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集成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科学方法论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胜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系统集成指中央和地方各层面推进改革战略的步调一致性、各领域各部门推出改革举措的协同性,包括改革的目标集成、政策集成和效果集成,也包括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的系统集成。系统集成的...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系统集成指中央和地方各层面推进改革战略的步调一致性、各领域各部门推出改革举措的协同性,包括改革的目标集成、政策集成和效果集成,也包括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的系统集成。系统集成的核心内涵是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提升改革的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系统集成强调问题导向,其重点是以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为指向,进一步加强改革举措,打通改革淤点堵点,激发整体效应。系统集成在目标指向上强调突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评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健全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集成 系统性 整体性 协同性 一致性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特点及全面深化——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被引量:11
17
作者 崔友平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4,共10页
中国4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4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大体经历了启动、探索推进、目标确立及框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全面深化改革五个阶段。我国渐... 中国4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4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大体经历了启动、探索推进、目标确立及框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全面深化改革五个阶段。我国渐进式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功,当然也有教训需要吸取。十八大后,我国经济呈现新态势,全面深化改革成绩显著。新时代,我们必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难点和重点,解放思想、创新理论,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推进改革,确保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奇迹 改革开放40年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提高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水平
18
作者 李景治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9,共8页
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就要不断提高党的理论水平,坚持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围绕解决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要努力完善党中央重大决... 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就要不断提高党的理论水平,坚持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围绕解决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要努力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确保令行禁止。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一支政治可靠、组织严密、能力强大的干部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树牢选人用人标准,完善培养干部制度。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要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缘由、逻辑架构与方法论遵循——学习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19
作者 陈怀平 李志峰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既是对我国过往改革实践经验的继承与弘扬,又是对新时代我国改革现实的全新阐释,是推动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遵循,彰显了历史视野、时代观照、世界格局和人类情怀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既是对我国过往改革实践经验的继承与弘扬,又是对新时代我国改革现实的全新阐释,是推动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遵循,彰显了历史视野、时代观照、世界格局和人类情怀的辩证统一。这些重要论述从坚守党的初心使命、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三个层面,生动阐明了“为何”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缘由;从坚守人民价值立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三个向度,科学厘定了对“何为”全面深化改革中“定基”“明向”与“确标”的逻辑架构;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生成改革政治动能、坚持系统集成优化改革顶层设计和坚持法治道路确保改革规范有序三个视角,系统提出了“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遵循。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对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原则的哲学意蕴
20
作者 洪晓楠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百年多以来,就是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成长壮大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对总结历史经验做过许多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经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坚持党的全面...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百年多以来,就是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成长壮大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对总结历史经验做过许多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经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从人类认识总规律来看,“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有一个具体的演化过程,对这个过程的比较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这些原则的认识;从矛盾的观点、系统的观点以及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来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的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原则进行了具体的细化和完善。新征程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好“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准确把握“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改革开放 历史经验 “六个坚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