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冷战视角下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发动的全面武装叛乱--美、印、苏三国的角色与行动比较
1
作者
杨亚波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24,共9页
二战后,随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国际关系进入冷战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美国为了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围绕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发动的全面武装叛乱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构成了对中国的遏制政策的一...
二战后,随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国际关系进入冷战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美国为了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围绕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发动的全面武装叛乱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构成了对中国的遏制政策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获得民族独立不久的印度,全盘继承英帝国主义的殖民遗产,在加紧侵占中国领土的同时,也在十四世达赖集团武装叛乱失败后逃亡印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苏关系经过一段“蜜月期”后,随着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友好关系逐渐破裂。苏联在西藏反动上层发动的全面武装叛乱及边境冲突上采取支持印度的立场,成为中苏关系恶化的一个征兆。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美国、苏联对作为“中间地带”国家代表印度的争夺。通过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发动的全面武装叛乱和边境冲突可以看出,两个阵营、两极理论并不能恰当地解释当时的国际关系,毛泽东关于“中间地带”的划分更加符合当时的国际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全面武装叛乱
遏制政策
政治遗产
中间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战视角下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发动的全面武装叛乱--美、印、苏三国的角色与行动比较
1
作者
杨亚波
机构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24,共9页
基金
2019年度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重大委托项目“西藏深度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创新思路研究”(项目编号:19ZGJ02)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二战后,随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国际关系进入冷战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美国为了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围绕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发动的全面武装叛乱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构成了对中国的遏制政策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获得民族独立不久的印度,全盘继承英帝国主义的殖民遗产,在加紧侵占中国领土的同时,也在十四世达赖集团武装叛乱失败后逃亡印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苏关系经过一段“蜜月期”后,随着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友好关系逐渐破裂。苏联在西藏反动上层发动的全面武装叛乱及边境冲突上采取支持印度的立场,成为中苏关系恶化的一个征兆。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美国、苏联对作为“中间地带”国家代表印度的争夺。通过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发动的全面武装叛乱和边境冲突可以看出,两个阵营、两极理论并不能恰当地解释当时的国际关系,毛泽东关于“中间地带”的划分更加符合当时的国际现实。
关键词
西藏
全面武装叛乱
遏制政策
政治遗产
中间地带
Keywords
Tibet
Full-scale Armed Rebellion
Containment Policy
Political Heritage
Intermediate zone
分类号
K107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冷战视角下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发动的全面武装叛乱--美、印、苏三国的角色与行动比较
杨亚波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