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袁振国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30期22-22,共1页
要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办教育的积极性。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空间。首先,坚持依法治... 要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办教育的积极性。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空间。首先,坚持依法治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全面落实教育优允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调整各种教育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教育立法是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教育规律 教育工作者 优先发展 社会力量 受教育者 发展空间 依法治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克强 《行政管理改革》 2009年第3期3-6,共4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党的三代领导人都作出重要指示。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 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党的三代领导人都作出重要指示。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策部署,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为我们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人口问题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统筹 党的三代领导人 胡锦涛总书记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与制度文明建设关系之思考
3
作者 陈纯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01-104,共4页
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核心目标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资源整合和秩序重建问题、资源代际储存问题的解决,以及发展目标的动态实现,都需要加强制度... 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核心目标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资源整合和秩序重建问题、资源代际储存问题的解决,以及发展目标的动态实现,都需要加强制度文明建设,为其提供制度支撑和保障。为此,必须创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和机制,完整配套的市场运作、监管以及宏观调控的制度和机制,公正合理的国民财富分配制度和真正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体制和法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全面持续发展 制度基础 制度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及科学内涵
4
作者 余正琨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8,共4页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丰富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 理论渊源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实现农村地区全面可持续发展 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绿色发展研讨会召开
5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27期33-33,共1页
9月22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绿色发展研讨会在山西省运城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主办,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民丰收节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乡村绿色... 9月22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绿色发展研讨会在山西省运城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主办,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民丰收节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乡村绿色发展的路径与举措,为进一步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实现农村地区全面可持续发展集聚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战略研讨 山西省运城市 生态振兴 全面持续发展 丰收节 绿色 研讨会 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目标与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锋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3,193,共6页
党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把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列为两大国家总体战略,江苏把可持续发展也列进了全省的五大主体战略之中。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已连续七年对全省13个省辖市、... 党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把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列为两大国家总体战略,江苏把可持续发展也列进了全省的五大主体战略之中。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已连续七年对全省13个省辖市、连续4年对江苏省27个县级市进行了年度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我们把城市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以城市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长三角城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 路径 “十二五” 江苏省 科教兴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欠发达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效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借鉴和扬弃国际社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借鉴和扬弃国际社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提出的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久、永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全省人民大力实施"八大经济区"战略,努力促进黑龙江农业和农村、林业和林区、矿区城市、老工业基地、边疆地区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绿色发展、统筹发展、合作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欠发达资源型地区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述要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校利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21-22,共2页
邓小平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握历史发展趋向,提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等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标志着邓小平可持续发展观的初步形成。这一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 邓小平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握历史发展趋向,提出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等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标志着邓小平可持续发展观的初步形成。这一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为当代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路,而且指导我国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持续发展全面 协调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雷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2,共3页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国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力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三条"红线"。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管理制度 经济社会 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保障 资源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高档案工作贡献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档案事业全面发展
10
作者 申玺朝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19,共2页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发展,就要搞清楚什么叫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阐述明确回答了这些问题,为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发展,就要搞清楚什么叫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阐述明确回答了这些问题,为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用科学发展的思想来指导工作,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到档案工作,朝阳区档案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档案工作 档案事业 全面发展 贡献率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GDP的关系辩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普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科学发展 GDP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宏观经济发展 社会要素 辨证 经济发展状况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艳霞 郑习健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7-448,共2页
概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认为它是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为根本特征;它强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和谐与统一。这种新的理念应该转化成为政府的具体行动。
关键词 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13
作者 王宜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4,共1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生产力 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 经济建设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14
作者 刘玉忠 《学习论坛》 2004年第4期31-33,共3页
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是从理论高度对发展内涵进行的科学凝练。突出发展主题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按“五统筹”的思路来推进发展 。
关键词 科学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要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企业转型
15
作者 李必强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31-33,共3页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企业应当通过改革、改组和改造,实现企业转型,即由低科技含量型转变为高科技含量型,由粗放生产经营型转变为集约化生产经营型,由高资源消耗型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由单纯工作型转变为学习创新...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企业应当通过改革、改组和改造,实现企业转型,即由低科技含量型转变为高科技含量型,由粗放生产经营型转变为集约化生产经营型,由高资源消耗型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由单纯工作型转变为学习创新型,由自我发展型转变为合作发展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型工业化道路 企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正纲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7,共2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手段和目的的辩证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科学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大都市群众体育战略发展思路与实践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江南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15,共6页
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探讨了如何根据本地区的实际 ,全面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开创现代化特大城市群众体育工作新局面的现实问题。论述了广州市体育职能部门紧紧抓住“五要素” ,确保群众体育全面、... 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探讨了如何根据本地区的实际 ,全面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开创现代化特大城市群众体育工作新局面的现实问题。论述了广州市体育职能部门紧紧抓住“五要素” ,确保群众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思路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体育职能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科学发展观 打牢军队基础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俊峰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70-170,共1页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重要指示,为各级领导机关抓基层、打基础指明了方向。坚持用科...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重要指示,为各级领导机关抓基层、打基础指明了方向。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抓基层、打基础,就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基层建设 抓基层 以人为本 指导方针 基本内涵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领导机关 国防和军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技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19
作者 李福源 樊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7-68,共2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2004年6月2日召开的中科院全体院士大会上作学部主席团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的科技发展观,并主张...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2004年6月2日召开的中科院全体院士大会上作学部主席团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的科技发展观,并主张以此指导未来的科技工作,实现中国科技事业新的历史性跨越发展。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面临新的形势,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样需要完善的科学技术支撑系统。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本质特征。现代科技发展观是先进的科技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践行与之相对应的科技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科技发展 科技发展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 协调发展 和谐共处 与时俱进 科学技术 科技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践行科学发展观要重成事、防败事
20
作者 祁彪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0,共1页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既是组织指挥者,更是带头实干者,必须做到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会干事。会干事是一种本领和水平,体现干部的“能”。科学发展强调又好又快。实现经济、...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既是组织指挥者,更是带头实干者,必须做到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会干事。会干事是一种本领和水平,体现干部的“能”。科学发展强调又好又快。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有会干事的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成事 基层领导干部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组织指挥 “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