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4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1
作者 田兵兵 辜德宏 卿凯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共8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梳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并据此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应探索政社互动的新型举国体制,打造竞技体育多元协同治理体系;联动政社多元主体,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青训体系;强化科技助力,提升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统筹赛事安排,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体系;强化思想引领,促进竞技体育文化健康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竞技体育 实践路径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逻辑进路、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占斌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246,共11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深刻统一,其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为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如期实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深刻统一,其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为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方案,以及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潮走向复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现路径展现为: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时代主题,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路径,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制度重点,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前进方向,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形成逻辑 科学内涵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要论述研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钟贞山 王希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9,174,共11页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要求,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内核,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独...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要求,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内核,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独立自主科技攻关的宝贵经验,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系统全面、科学深刻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以内涵特性论、短板论、战略论、主体论等为核心要义的重要理论,从建立权威决策、发挥制度优势、加强基础研究、优化主体协同机制、激发人才活力五个方面指明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实践路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科技自立自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内涵
4
作者 辛世俊 王鑫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4,共8页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的关键一步。准确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的关键一步。准确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内涵,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动性、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容的演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正确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认识新时代“四个全面”的辩证关系,坚持问题导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视域下相对贫困治理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3,共9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四个全面”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表明尽管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问题依然存在。相对贫困治理是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石。对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四个全面”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表明尽管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问题依然存在。相对贫困治理是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石。对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现实难点,相对贫困治理的路径应为:一是创新贫困治理的体制机制,建立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化的对接机制、相对贫困的认定标准和识别体系、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对标机制;二是坚持内扶与外扶协同联动,建立一体化“扶智”体系,在乡村合作社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其获得感,破解“等靠要”意识,强化内扶的动力之源;三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相对贫困群体的就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支撑体系,为相对贫困群体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相对贫困治理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国家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全面”的深刻意蕴 被引量:1
6
作者 米亭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4-161,共8页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上,迈向更加全面、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为安全、更可持续的现代化发展新阶段,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中国现代化从“工业化”...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上,迈向更加全面、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为安全、更可持续的现代化发展新阶段,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中国现代化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全面现代化”的演进逻辑突出体现在“全面”二字的深刻意蕴。之于“全面”,从广度看,体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容布局的系统性;从深度看,体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模式的高质量性;从跨度看,体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空间布局的协调性;从维度看,体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谐性;从高度看,体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内容布局 高质量 区域布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的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法治意蕴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林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2-48,共7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从法治中国建设角度看,开启新征程具有以下法治意蕴:一是标志着以往"法治小康"建设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从法治中国建设角度看,开启新征程具有以下法治意蕴:一是标志着以往"法治小康"建设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的发展目标。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征程上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三是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又是法律保障,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四是更好地发挥法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促进和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法治 新发展阶段 “四个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8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共1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文章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文章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人民当家作主 中共中央总书记 法治轨道 党的十九大 全面依法治国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践行初心使命 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夺取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贡献巾帼力量 被引量:2
9
作者 沈跃跃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10,共5页
妇女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妇女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投身构建新发展格局主战场,奋力... 妇女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妇女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投身构建新发展格局主战场,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巾帼华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半边天”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妇女事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冬冬 齐卫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6,共11页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分别表现为:以完成工业国转型为追求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向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有着不同的话语表达,分别表现为:以完成工业国转型为追求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指向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愿景的现代化国家目标话语。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进程,从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有助于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总体来看,其经验与智慧可以概括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根本保证;实现人民利益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价值旨归;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认知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科学依据;对发展阶段的系统谋划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战略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目标 话语 小康社会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在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湛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6,共3页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中国 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理论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重大贡献
12
作者 何建华 李一平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6期10-14,共5页
邓小平在探索我国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始终坚持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相统一,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他在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时,十分注意在世界历史体系中来考察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质,又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 邓小平在探索我国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始终坚持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相统一,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他在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时,十分注意在世界历史体系中来考察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质,又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分析世界历史体系的制约作用,从世界历史和民族历史相互作用的视角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具体研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邓小平有关落后国家的现代化理论不仅是振兴中华,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灯塔,是中国走向21世纪的指导思想,而且对于推进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促进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后国家 邓小平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世界历史体系 发展生产力 方法论原则 建设实践 历史发展 民族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13
作者 周振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1-8,共8页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第一次论证了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和基本途径.我们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学习和运用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走出一条中国式...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第一次论证了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和基本途径.我们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学习和运用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电气化建设 马克思列宁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现代化 资本主义国家 电气时代 苏维埃俄国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
14
作者 梅荣政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最大的政治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方面的政治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邓小平同志 全面把握 反对形而上学 社会主义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的新贡献
15
作者 丘挺 《现代哲学》 1997年第4期9-10,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辩证法 邓小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发展生产力 解放思想 辩证关系 社会全面发展 两个基本点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的光辉思想
16
作者 陆国泰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5-7,18,共4页
一九五六年四月,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方面的关系。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 一九五六年四月,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方面的关系。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是我国当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思想武器 生产单位 《论十大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毛泽东 社会主义国家 正确处理 社会主义经济 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中的地位和作用
17
作者 浩帆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3年第1期1-6,共6页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党和国家先后召开了十二大和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它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已经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并在各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进入了一个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党和国家先后召开了十二大和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它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已经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并在各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进入了一个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时期。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今后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是不可能的。 哲学社会科学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历史任务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宏伟的历史任务,是总结了我国三十多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经验,即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的。党中央制定的这些路线、方针、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哲学社会科学 “双百”方针 马列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地位和作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新的历史时期 能源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18
作者 郑明理 《求实》 CSSCI 1997年第7期21-22,共2页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郑明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仅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郑明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仅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党组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建设 工人阶级 “四有”职工队伍 政治核心作用 国家政权 政治环境 经济基础 队伍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
19
作者 管文虎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的新形势下 ,人类既面临着大好的历史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 ,我们只有坚持经济是基础、国家利益是基本原则、矛盾分析和阶级分析以及系统论和合力...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的新形势下 ,人类既面临着大好的历史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 ,我们只有坚持经济是基础、国家利益是基本原则、矛盾分析和阶级分析以及系统论和合力论相结合的思想 ,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国家利益 国际环境 恐怖主义 经济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20
作者 程玄 《云南社会科学》 1982年第6期4-5,共2页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议。这次大会的每一个文献,都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我们要在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 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议。这次大会的每一个文献,都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我们要在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 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思想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共产主义实践 思想体系 社会制度 现行政策 大胜利 全国代表大会 十二次 革命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