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两孩政策下婴幼儿照护家庭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育儿压力、母职困境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0
1
作者 洪秀敏 朱文婷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42,共8页
加强家庭婴幼儿照护支持是二孩时代实现幼有所育的关键。从家庭育儿压力、母职困境和社会支持出发,调查6个省12个市共计11453个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结果发现,家庭育儿压力较高,抚育成本高昂,子女教育成为最大挑战,且二孩家庭育儿压力更... 加强家庭婴幼儿照护支持是二孩时代实现幼有所育的关键。从家庭育儿压力、母职困境和社会支持出发,调查6个省12个市共计11453个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结果发现,家庭育儿压力较高,抚育成本高昂,子女教育成为最大挑战,且二孩家庭育儿压力更大;母亲育儿工作难平衡,超过三分之一的母亲职业中断,且二孩家庭、低收入和低学历母亲面临更大的职业困境。在社会支持方面,家庭内部支持以祖辈为主,父亲参与不足;对教育支持最为迫切,但所获外部支持有限。在历史短板、时代挑战和文化制约的多重影响下,亟待构建婴幼儿照护家庭支持体系,通过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形成夫妻同工、祖辈适度参与的动力机制,保障女性就业权,最终实现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婴幼儿照护良好格局,切实缓解家庭的育儿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照护 育儿压力 母职困境 社会支持 全面两孩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两孩政策的家庭效应 被引量:5
2
作者 吕红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22,共4页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组织,生育行为具有显著的家庭性特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必然导致家庭领域的一系列变化:首先是生育两个孩子成为主流,家庭平均人数增加;其次是家庭的"基本三角"更为稳固,并成为杜绝"失独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组织,生育行为具有显著的家庭性特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必然导致家庭领域的一系列变化:首先是生育两个孩子成为主流,家庭平均人数增加;其次是家庭的"基本三角"更为稳固,并成为杜绝"失独家庭"的治本之策;第三是有利于保持家庭生命周期完整性,进而对家庭功能的发挥产生积极效应;第四是家庭关系趋于多元,有利于完善家庭关系网络,增强家庭间的相互支持;第五是增强家庭养老资源和养老功能,发扬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解决好家庭养老资源匮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两孩政策 家庭规模 家庭结构 家庭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两孩政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以福建省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3
3
作者 汤兆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8,共7页
全面两孩政策对福建省人口年龄结构以及对家庭结构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新增一定数量的二孩出生人口,总人口规模增加;少儿年龄人口增量明显,但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不大;对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产生的影响是长期性的,而非短期性的,... 全面两孩政策对福建省人口年龄结构以及对家庭结构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新增一定数量的二孩出生人口,总人口规模增加;少儿年龄人口增量明显,但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不大;对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产生的影响是长期性的,而非短期性的,表现出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放缓,没有创造出新一轮人口红利;老年年龄人口规模没有发生变化;对人口抚养比产生的影响不明显,但在一段时期内增大少儿人口抚养比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两孩政策 人口结构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两孩政策下中国家庭关系的变化——基于105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闫敏 张同全 田一丹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60,共13页
基于105个中国二孩家庭的案例数据,探索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家庭关系的变化,分析复杂型家庭结构、情感支持型家庭功能以及家庭成员角色认同对家庭关系变化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二孩的到来,家庭关系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平等化特征... 基于105个中国二孩家庭的案例数据,探索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家庭关系的变化,分析复杂型家庭结构、情感支持型家庭功能以及家庭成员角色认同对家庭关系变化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二孩的到来,家庭关系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平等化特征,具体表现为:夫妻关系趋向平等,情感满足更加平衡;亲子关系转向分享,彼此间依赖性减弱;子女间关系初始构建亲密度偏低。模糊集定性分析(fsQCA)结果验证了全面两孩政策下家庭关系变化影响因素理论框架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应该通过设计与家庭关系变化相契合、与家庭需求相配套的家庭支持政策,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完善家庭内部支持,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生育新政的落地,实现人口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两孩政策 家庭关系变化 模糊集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两孩政策下“双非”夫妇的生育意愿与行为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贾志科 罗志华 茅倬彦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35,共12页
在现行全面两孩政策及其生育堆积效应减退的背景下,青年夫妇的生育意愿与行为已经发生了变化。本研究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选取其中54719名已婚青年夫妇,以“双独”夫妇和“单独”夫妇为参照,对“双非”夫妇的生育意愿... 在现行全面两孩政策及其生育堆积效应减退的背景下,青年夫妇的生育意愿与行为已经发生了变化。本研究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选取其中54719名已婚青年夫妇,以“双独”夫妇和“单独”夫妇为参照,对“双非”夫妇的生育意愿及其行为进行描述统计,利用交叉表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方法对三类夫妇的生育意愿及其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三类青年夫妇的理想生育数量与打算生育数量在结构上较为相似,“双非”夫妇的多孩生意愿更强;性别偏好均以“无偏好”为主,但“双非”夫妇的“女孩偏好”较弱;近六成“双非”夫妇已生过或现有2个及以上孩子,实际生过和现有孩子数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夫妇;三类夫妇的理想子女数和打算生育子女数是1.89~1.99个,而实际生过和现有子女数是1.46~1.47个,“双非”夫妇的意愿均显著高于“双独”夫妇,均明显高于“单独”夫妇;“1男1女”仍然是三类夫妇最普遍的理想数量和性别组合偏好,但仅有两成夫妇实现了愿望,“双非”夫妇的生育意愿与“单独”夫妇接近,但在意愿实现的比例上均高于其他两类夫妇;在生育意愿与现实生育行为的差距上,与其他两类夫妇相比,“双非”夫妇的理想和打算大于现实的比例最低,理想和打算等于现实的比例最高,生育意愿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仍有三到四成青年夫妇的生育打算高于现实生育行为,其生育意愿存在进一步释放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两孩政策 “双非”夫妇 生育意愿 生育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联合团队全面两孩政策效应研究取得新进展
6
作者 傅冬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6-936,共1页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开展了“全面两孩政策对出生人口数量及出生相关特征影响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著名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Li HT,Xue M,Hellerstein S,et al.Association of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开展了“全面两孩政策对出生人口数量及出生相关特征影响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著名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Li HT,Xue M,Hellerstein S,et al.Association of China’s universal two child policy with changes in births and birth related health factors:national,descriptive comparative study[J/OL].(2019-08-21).https://www.bmj.com/content/366/bmj.14680.l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两孩政策 统计信息中心 医学期刊 出生人口 北京大学 卫生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两孩”政策下东部高校大学生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时涛 刘德鑫 《西北人口》 CSSCI 2018年第1期32-40,共9页
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年引领群体,其生育意愿和未来的生育行为将影响我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和人口发展,研究"全面两孩"政策下的高校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对预判我国未来的人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2542份东部高校大学生... 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年引领群体,其生育意愿和未来的生育行为将影响我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和人口发展,研究"全面两孩"政策下的高校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对预判我国未来的人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2542份东部高校大学生生育意愿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意愿生育数、生育性别偏好、影响因素等选项,采用列联分析、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其生育意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讨。分析发现:样本学生的平均意愿生育子女数仅为1.65个,与党中央提倡的"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目标存在明显的差距;62.68%的学生意愿生育1男1女;"两孩"的生育意愿受经济状况、观念因素、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建议在"全面两孩"的政策背景下,在工薪群体尽快实行奖育金制度,充分发挥政策执行优势,辅以生育文化构建,将对促进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两孩政策 高校大学生 生育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两孩”政策的人口年龄结构效应——基于年龄别生育率的两阶段修正 被引量:2
8
作者 宋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47-51,共5页
针对已有研究中以生育意愿替代生育行为、主观设置生育率等问题,文章利用ARIMA模型识别、估计、检验和预测年龄别育龄妇女生育率并做两阶段修正,预测2019—2068年"全面两孩"政策下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 针对已有研究中以生育意愿替代生育行为、主观设置生育率等问题,文章利用ARIMA模型识别、估计、检验和预测年龄别育龄妇女生育率并做两阶段修正,预测2019—2068年"全面两孩"政策下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全面两孩"政策虽不会改变少儿抚养比震荡下降、老年抚养比快速上升的长期趋势,但有助于改善人口金字塔内部年龄结构的失衡问题,"全面两孩"政策将减缓生育旺盛期年龄段妇女规模下降速度;2028年,老年人口抚养比将高于少儿人口抚养比,抚养比剪刀型结构显现,"全面两孩"政策使剪刀型交叉点的出现时间延后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两孩政策 人口规模 年龄结构 生育率阶段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两孩”政策下女性平等就业问题审视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志 陈旎 兰庆庆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10期93-102,共10页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女性平等就业问题成为新的时代关切。文章通过对重庆市3 077名在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深度访谈发现:"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不平等问题加剧,存在"入职"...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女性平等就业问题成为新的时代关切。文章通过对重庆市3 077名在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深度访谈发现:"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不平等问题加剧,存在"入职"门槛抬高,私营部门就业性别不平等较公共部门突出,公共部门隐性歧视进一步凸显等问题,这其中法律保障存在不足成为"全面两孩"政策下女性就业更加不平等的首要原因,且需高度关注用人单位在促进女性平等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其他社会主体配合下,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强法律保障、拓宽维权渠道、普及性别平等观念、降低用人成本及提升女性职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全面两孩"政策下女性在劳工世界的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政策 女性就业 平等就业 就业问题 性别歧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全面两孩”后家庭支持政策改革与完善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吕红平 邹超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78,共8页
为了解决二孩生育意愿不足的问题,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有必要加强家庭支持政策建设,重构家庭支持政策体系,向按政策生育的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扶助。为此,应当借鉴国外家庭支持政策的有益成分,结合我国国情,把家庭... 为了解决二孩生育意愿不足的问题,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有必要加强家庭支持政策建设,重构家庭支持政策体系,向按政策生育的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扶助。为此,应当借鉴国外家庭支持政策的有益成分,结合我国国情,把家庭支持政策的内容放在涵盖家庭生活与促进家庭建设、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与和谐幸福指数上,建立一个以维护家庭利益为宗旨的专门负责家庭支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机构,完善家庭支持政策体系,加大对家庭发展的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政策 家庭支持政策 家庭和谐幸福 家庭发展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水平变化趋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全面两孩”政策为背景 被引量:6
11
作者 隋澈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46,共8页
利用队列要素法预测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未来75年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变化趋势,发现"全面两孩"政策有助于降低未来人口老龄化水平,但是难以改变未来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人口老龄化水平提高会导致储... 利用队列要素法预测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未来75年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变化趋势,发现"全面两孩"政策有助于降低未来人口老龄化水平,但是难以改变未来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人口老龄化水平提高会导致储蓄率降低、减少财政收入和生产性财政支出,并且不利于技术创新,中国今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因此放缓。因此应加大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发展老龄产业,建设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户籍改革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巩固并提高城镇化水平,能够减轻人口老龄化水平,从而减少其对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政策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老年抚养化 户籍改革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女性的两孩生育意愿及其政策启示--基于“知识女性”与“其他女性”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永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8-76,59,157,共11页
掌握不同特征的政策目标群体的生育意愿及其分化情况,对于预测生育率、评估和完善生育政策具有重要价值。基于2017年对浙江省育龄职业女性的调查数据,比较"知识女性"与"其他女性"的两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 掌握不同特征的政策目标群体的生育意愿及其分化情况,对于预测生育率、评估和完善生育政策具有重要价值。基于2017年对浙江省育龄职业女性的调查数据,比较"知识女性"与"其他女性"的两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知识女性"和"其他女性"的两孩生育意愿分别为28.1%和26.6%,未出现明显分化。但是,两类女性在生育计划、生育动力、主观认知的生育制约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年龄小、身体健康、在有政府背景的单位工作会明显提高两类女性的两孩生育意愿。(3)已婚未育、处于管理干部岗以及"让孩子有伴"的生育动力对"知识女性"的两孩生育意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好"、"已育1女孩"、"养儿防老"的生育动力对"其他女性"的两孩生育意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为提升职业女性的两孩生育意愿,应树立"多部门合作"的治理理念,强化"性别平等"的政策思维,精细化设计激励生育的政策内容以及营造"生育友好"的政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意愿 知识女性 全面两孩政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孩政策配套保障完善
13
《农家致富》 2020年第22期52-52,共1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读者秦某来电:我和丈夫想生二胎。请问,生育二胎影响各类福利待遇吗?答:2016年新修订的《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对女性生育产假及男方护理假作出调整,延长了生育二孩夫妻的假期,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均可以享受相...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读者秦某来电:我和丈夫想生二胎。请问,生育二胎影响各类福利待遇吗?答:2016年新修订的《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对女性生育产假及男方护理假作出调整,延长了生育二孩夫妻的假期,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均可以享受相应假期。同年下发的《关于调整生育津贴计发标准的通知》明确规定,自2016年1月1日全面两孩政策实施起,只要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不论一孩还是二孩,都可以享受规定假期相应的生育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待遇 生育津贴 全面两孩政策 配套保障 女性生育 新修订 生育二 产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国家生育支持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00
14
作者 杨菊华 杜声红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欧洲国家的经验表明,生育支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女性的家庭与工作间的矛盾,减轻家庭的生养负担,进而提高生育水平,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随着中国全面两孩政策的放开,如何通过配套的生育支持政策推动民众实现二孩生育意愿,进... 欧洲国家的经验表明,生育支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女性的家庭与工作间的矛盾,减轻家庭的生养负担,进而提高生育水平,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随着中国全面两孩政策的放开,如何通过配套的生育支持政策推动民众实现二孩生育意愿,进而达成全面两孩的政策目标,受到学界和社会持续且广泛的关注。通过梳理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瑞典等八国在假期福利、津贴补助、儿童保育、代际支持和女性就业等方面的相关政策,评估这些政策的生育效用和就业效果,以期为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两孩政策 生育支持政策 托幼服务 家庭-工作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龄妇女二孩生育顾虑及其家庭发展支持体系的完善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赛群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27,共5页
全面两孩政策是继"单独两孩"政策之后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再次调整和完善。但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一段时期以来,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明显低于政策预期,新增二孩人口数又明显低于生育意愿。其主要原因在于育龄妇女再生育二孩有着就业... 全面两孩政策是继"单独两孩"政策之后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再次调整和完善。但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一段时期以来,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明显低于政策预期,新增二孩人口数又明显低于生育意愿。其主要原因在于育龄妇女再生育二孩有着就业、孩子照料、入托入学和养育孩子成本等方面的顾虑。育龄妇女再生育二孩的顾虑会对二孩生育意愿、生育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要求相应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两孩政策 家庭发展 支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护士二孩生育意愿调查 被引量:20
16
作者 徐凤霞 黄叶莉 +1 位作者 吴欣娟 刘华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91-1497,共7页
目的 :调查"全面两孩"政策下女护士二孩生育意愿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符合标准的104 412例女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二孩生育意愿、人口社会学特征、自我效能感等资料。结果 :38.4%的女护士明确表示无... 目的 :调查"全面两孩"政策下女护士二孩生育意愿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符合标准的104 412例女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二孩生育意愿、人口社会学特征、自我效能感等资料。结果 :38.4%的女护士明确表示无二孩生育意愿,31.4%的女护士持不确定态度,30.3%的女护士明确表示有二孩生育意愿。年龄、文化程度、职称、个人年收入、婚姻状况、科室、所在地区、自我效能感进入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 :年龄、文化程度、职称、个人年收入、科室、所在地区、婚姻状况及自我效能感是女护士二孩生育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两孩政策 女性 护士 生育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政策调整对生育意愿影响研究——基于2015年追踪调查数据的发现 被引量:32
17
作者 姜玉 庄亚儿 《西北人口》 CSSCI 2017年第3期33-37,44,共6页
文章利用2015年生育意愿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单独两孩"政策出台后我国居民的生育意愿变化情况,单独一孩家庭打算生育二孩的比例为39.5%,普通一孩家庭为32.2%,较以前有所下降。前续调查对于是否生育二孩表示"说不好"... 文章利用2015年生育意愿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单独两孩"政策出台后我国居民的生育意愿变化情况,单独一孩家庭打算生育二孩的比例为39.5%,普通一孩家庭为32.2%,较以前有所下降。前续调查对于是否生育二孩表示"说不好"的人群中,追踪调查显示大约60%倾向于不打算生育,政策目标人群由"打算生"到"不打算生"是生育意愿转变的主要趋势,经济压力大是影响生育二孩的首要原因,政策敏感人群所占比重在地区间存在差异,政策落地对优生筛查、孕产服务、幼教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做好各项公共政策衔接,确保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政策 生育意愿 经济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生育支持政策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祁静 茅倬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从女性的生命历程视角来看,职业女性生育后面临家庭与工作平衡的问题。到了退休期,女性可能会面临照料老年人和孙辈的"双重压力"。建议加强女性家庭与工作平衡的政策支持,重视老年女性在生育支持中的作用,不忽略父亲在育儿中... 从女性的生命历程视角来看,职业女性生育后面临家庭与工作平衡的问题。到了退休期,女性可能会面临照料老年人和孙辈的"双重压力"。建议加强女性家庭与工作平衡的政策支持,重视老年女性在生育支持中的作用,不忽略父亲在育儿中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育儿氛围。关注女性生育时的身体体验和产后的心理调节。良好的生育体验,贯穿生命历程的生育支持政策能够降低育儿成本,缓解当前育龄人群的生育焦虑,提升生育意愿。建议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建立更为系统、有针对性的生育支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两孩政策 生育支持 生命历程 家庭与工作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二孩职业女性的母乳喂养支持——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16
19
作者 林昕皓 茅倬彦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33,共11页
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始终是职业女性面临的难题,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这个问题的讨论推向了风口浪尖。哺乳是人类繁衍后代的本能之一,如今却成为女性再次回归工作岗位必须面临的第一道抉择关口。本文通过2015年"北京市生育二孩妇女... 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始终是职业女性面临的难题,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这个问题的讨论推向了风口浪尖。哺乳是人类繁衍后代的本能之一,如今却成为女性再次回归工作岗位必须面临的第一道抉择关口。本文通过2015年"北京市生育二孩妇女孕产卫生保健需求调查"的数据,以社会支持网络为架构,分析各项社会支持对职业女性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试图为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研究发现,生育二孩的母亲普遍存在断奶过早的情况,在职业女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面临工作和母乳喂养的冲突时,在工作单位设置母乳喂养室、为女性提供更多的科学哺乳知识,能有效降低职业女性过早断奶的可能性;亲友的情感支持则可能"好心办坏事",反而导致职业女性提早断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两孩政策 母乳喂养 职业女性 社会支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十五年中国还能维持高储蓄率吗?——基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的分析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昕东 张文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113,共6页
当前,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逐渐显现出未富先老、规模更大、速度更快、抚养负担更重、二元结构明显等特点。从长期看,一方面,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储蓄将出现下降,投资也将下降,进而导致资本积累增长缓慢;另一方面,由... 当前,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逐渐显现出未富先老、规模更大、速度更快、抚养负担更重、二元结构明显等特点。从长期看,一方面,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储蓄将出现下降,投资也将下降,进而导致资本积累增长缓慢;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少儿抚养比长期处于下降之中,这也是维持高储蓄率的原因。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行,未来20年,新出生人口增多,少儿抚养比将逐步上升,储蓄率将出现下降,进而导致资本积累增长缓慢,这个过程持续到全面放开两孩政策后新出生的婴儿成长为劳动人口才有可能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全面两孩政策 人口年龄结构 储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