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桑蚕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
作者 孟刚 王瑞娴 +5 位作者 楚渠 彭云武 杨金宏 陈安利 张笙源 凌君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97-206,共10页
采用二代测序(Illumina RNA-Seq)校正三代测序(PacBio ISO-Seq)的方法对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探究野桑蚕蛹不同滞育期的基因表达特征,深入探索基因组功能信息。通过测序和组装共获得93616个全长转录本,其序列长... 采用二代测序(Illumina RNA-Seq)校正三代测序(PacBio ISO-Seq)的方法对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探究野桑蚕蛹不同滞育期的基因表达特征,深入探索基因组功能信息。通过测序和组装共获得93616个全长转录本,其序列长度为327~33273 bp,平均长度为2631 bp,N50为3204 bp。通过整合COG、GO、KEGG、KOG、Pfam、Swiss Prot、eggNOG和NR功能数据库的注释结果,共获得82796个功能注释基因。利用全长转录本数据,共鉴定出17189个lncRNA、87921个SSR分子标记及49432个开放阅读框(ORF);ORF编码蛋白的长度为0~1522 aa,平均长度为305 aa。通过对野桑蚕蛹不同滞育期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5780个,其中2269个差异表达基因获得GO注释,1590个差异表达基因获得KEGG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 全长转录组 测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cBio平台的扇穗茅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热激转录因子家族(HSFs)分析
2
作者 曲荣举 刘玉萍 +7 位作者 苏旭 富贵 靳佳瑞 杨倩 张朋辉 余明君 孙成林 毛轩睿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0-381,共12页
为了明晰扇穗茅(Littledalea racemosa)的转录组特征和热激转录因子家族(HSFs)的功能与系统位置,本研究基于PacBio平台对扇穗茅全长转录组进行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测序获得高质量的Unigenes 62016条,平均长度为2752 bp,N5... 为了明晰扇穗茅(Littledalea racemosa)的转录组特征和热激转录因子家族(HSFs)的功能与系统位置,本研究基于PacBio平台对扇穗茅全长转录组进行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测序获得高质量的Unigenes 62016条,平均长度为2752 bp,N50长度为2971 bp,蛋白编码区序列(CDS)48127个,简单重复序列(SSR)8858个;扇穗茅Unigenes在5大公共数据库中的注释量分别为27566(NR)、17961(GO)、18300(KOG)、17381(KEGG)和23737(SwissProt),有7663条Unigenes在5个数据库中均得到注释;扇穗茅转录本鉴定到1165个转录因子,隶属于48个转录因子家族,大多与高原极端环境适应有关;其中包含17个热激转录因子(HSF),大部分位于细胞核,为亲水蛋白,cDNA常包含5~10个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研究表明扇穗茅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HSF转录因子聚为9个分支(CladeA-I),扇穗茅的11个HSF与HSFA2聚为一支,彼此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本研究丰富了扇穗茅属物种的遗传信息,为后续关键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穗茅 全长转录组 功能注释 转录因子 HS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环毛蚓的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环境适应性相关基因分析
3
作者 姜建萍 夏祥华 +9 位作者 李林轩 张慧杰 谭舒丹 邹辉 霍娟 黄媛 赵成坚 徐永莉 闫志刚 张占江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5期52-56,共5页
为获得参环毛蚓的转录本信息和功能基因,基于PacBio平台的SMRT对参环毛蚓的受精囊、精巢、肌肉、盲肠和前列腺等组织进行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通过质控获得12 934条高质量isoform(平均长度为2 034 bp,N50长度为2 325 bp)。使用NR等数据... 为获得参环毛蚓的转录本信息和功能基因,基于PacBio平台的SMRT对参环毛蚓的受精囊、精巢、肌肉、盲肠和前列腺等组织进行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通过质控获得12 934条高质量isoform(平均长度为2 034 bp,N50长度为2 325 bp)。使用NR等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共有10 110(79%)条isoform得到注释。获得参环毛蚓全长转录组本序列,鉴定出环境适应相关基因及通路,为解析其复杂生境适应分子机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环毛蚓 全长转录组 功能注释 信号通路 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鲈鲤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与抗菌肽基因的鉴定
4
作者 朱思艺 邓龙君 +4 位作者 李天才 张扬 郭勇垚 罗伟 杜宗君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67-175,共9页
为进一步丰富金沙鲈鲤(Percocypris pingi)基因信息数据库,采用PacBio测序平台对金沙鲈鲤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99 007个全长非嵌合序列(Full-length non-chimeric read,FLNC),通过聚类和去冗余获得70 321个isoforms,isoforms的... 为进一步丰富金沙鲈鲤(Percocypris pingi)基因信息数据库,采用PacBio测序平台对金沙鲈鲤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99 007个全长非嵌合序列(Full-length non-chimeric read,FLNC),通过聚类和去冗余获得70 321个isoforms,isoforms的平均长度和N50分别为1 882 bp、2 243 bp。将isoforms与NR、GO、KEGG、KOG和Swiss-Prot 5个公共数据库进行比对,成功注释了57 521个isoforms,并鉴定到2 310个TF、16 225个LncRNA和35 314条CDS。鉴定到5个抗菌肽基因,包括2个hepcidin基因和3个hemoglobin基因。金沙鲈鲤的hepcidin-1、hepcidin-2与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的hepcidin亲缘关系较近;金沙鲈鲤的hemoglobin-1α与斑马鱼(Danio rerio)的hemoglobin α亲缘关系较近;金沙鲈鲤的hemoglobin-1β与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的hemoglobin 1β、hemoglobin 2β亲缘关系较近;hemoglobin-2β与多鳞白甲鱼的hemoglobin 2β亲缘关系较近。通过对金沙鲈鲤全长转录组的注释分析,阐明了金沙鲈鲤基因参与的生物过程、所在的代谢途径或信号通路等,可以更有效地探究抗菌肽在鱼类免疫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鲈鲤(Percocypris pingi) 全长转录组 测序 抗菌肽基因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楼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5
作者 徐萍 张萱 +7 位作者 于梦雯 徐洪高 涂振华 章晓叶 张洁 欧征刚 陈佳 郑国伟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2-1421,共10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重楼全长转录组数据的获取和分析,为系统挖掘重楼皂苷合成基因奠定基础。采用PacBio Sequel平台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对皂苷含量差异显著的3种重楼属植物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重楼全长转录组数据的获取和分析,为系统挖掘重楼皂苷合成基因奠定基础。采用PacBio Sequel平台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对皂苷含量差异显著的3种重楼属植物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球药隔重楼(Paris fargesii Franch.)和长柱重楼[Paris forrestii(Takht.)H.Li]的根茎混合样品进行深度测序,对所得数据进行全面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共获得42771个转录本,其中40945个(95.73%)转录本成功比对到KEGG、NR、Swiss-Prot、TrEMBL、KOG、GO和Pfam等7大功能数据库。成功识别出与胆固醇合成相关的48个基因,特异性筛选出参与重楼皂苷修饰的2类关键酶基因:120个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和53个UDP-糖基转移酶基因。此外,还检测到2327个转录因子,分别属于71个转录因子家族。在MISA分析中共发现27451个微卫星序列(SSR),以SSR之间有重叠的复合类型最多,占全部重复类型的32.88%。综上,本研究借助高通量全长转录组测序,系统地解析了重楼根茎组织的转录谱,并成功挖掘出与重楼皂苷合成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及调控元件,为后续深入探讨重楼皂苷的生物合成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全长转录组 功能注释 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茵陈基源植物皱边喉毛花的全长转录组信息分析
6
作者 韩霜 徐浩 +2 位作者 余静雅 韩赟 张发起 《广西植物》 2023年第7期1335-1346,共12页
皱边喉毛花为藏药藏茵陈基源植物之一,其包含丰富的药用成分。为进一步了解皱边喉毛花转录组,丰富其基因注释、代谢通路等遗传信息,该研究利用PacBio测序平台对皱边喉毛花叶片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1)全长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7 G... 皱边喉毛花为藏药藏茵陈基源植物之一,其包含丰富的药用成分。为进一步了解皱边喉毛花转录组,丰富其基因注释、代谢通路等遗传信息,该研究利用PacBio测序平台对皱边喉毛花叶片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1)全长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7 Gb的高质量数据,对795698个CCS序列进行聚类和去冗余,最终获得87814条高质量的全长转录本。(2)与7个数据库比对后,共有277451条转录本注释成功,其中注释到NR数据库的转录本最多,有39214条。26396条转录本成功注释到KOG数据库中,共有26个子类。39104条转录本注释到KEGG数据库中,涉及6个主要通路和40个子通路。39102条转录本注释到GO数据库中,按分子功能、生物学过程和细胞成分3大类对注释成功的转录本进行分类。(3)SSR分析共鉴定到22861个SSR,其中单碱基重复最为丰富;共检测到1874个转录因子和15166个长非编码RNA(LncRNA),而注释到转录本最多的转录因子家族是C3H。(4)筛选出55条与单萜类及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的转录本。该研究结果丰富了皱边喉毛花的转录组信息,为进一步筛选皱边喉毛花药用成分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边喉毛花 全长转录组 代谢通路 转录因子 长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香玉鳞茎的全长转录组分析
7
作者 姜福星 吴菁熙 +4 位作者 朱枭 黄远祥 周鹏 高平 李西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9-1600,共12页
晚香玉为石蒜科的多年生鳞茎花卉,是著名的香花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经济和药用价值,鳞茎是其主要的繁殖器官和药用器官,为深入探析其生长发育的机制和次生代谢途径,利用高通量测序PacBio Sequel平台,以其鳞茎为材料,使用单分子长读数... 晚香玉为石蒜科的多年生鳞茎花卉,是著名的香花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经济和药用价值,鳞茎是其主要的繁殖器官和药用器官,为深入探析其生长发育的机制和次生代谢途径,利用高通量测序PacBio Sequel平台,以其鳞茎为材料,使用单分子长读数测序技术(SMART,single molecule long reading sequencing technology)对晚香玉鳞茎进行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及分析。平台共获得508012条高质量环形一致序列(CCS,circular consensus)和402032条全长非嵌合序列(FLNC,full-lenth non-chimeric read),对全长非嵌合序列进行聚类得到高质量一致序列共137215个,经质控和去冗余后共获得81719个转录本(Unigene)和36215个完整CDS区。获得的所有转录本经过NR、SwissProt、KOG、KEGG、GO等数据库进行注释和功能分类,结果共有64362个单基因被注释,NR注释的基因数量最多,为63538个,占98.72%;KEGG注释的基因最少,58878个基因被注释到148条途径,代谢途径分布的基因最多(11112)。同时分析出41240个SSR、15835个lncRNA和4903个转录因子,RLK转录因子家族的基因最多;发现同源盒转录因子可能参与了晚香玉鳞茎的发育过程,并对其中的PtKNOX1L13基因进行了克隆,发现其在鳞茎的起始、膨大和成熟3个时期表达量均比较高,瞬时过量表达表明其能促进珠芽的发育,可能是参与鳞茎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功能基因。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晚香玉的重要功能基因及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香玉 鳞茎 全长转录组 种质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工蜂幼虫肠道全长转录组构建与注释 被引量:3
8
作者 宋宇轩 李坤泽 +6 位作者 臧贺 荆欣 范小雪 邹培缘 陈大福 付中民 郭睿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目的】通过纳米孔(nanopore)测序技术组装和注释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工蜂幼虫肠道高质量全长转录组。【方法】采用Nanopore PromethION系统对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接种的中华蜜蜂工蜂3日龄幼虫后的4, 5和6日龄幼虫肠道(... 【目的】通过纳米孔(nanopore)测序技术组装和注释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工蜂幼虫肠道高质量全长转录组。【方法】采用Nanopore PromethION系统对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接种的中华蜜蜂工蜂3日龄幼虫后的4, 5和6日龄幼虫肠道(分别为AcT4, AcT5和AcT6)进行转录组测序,鉴定全长转录本序列;将前期未接种蜜蜂球囊菌中华蜜蜂工蜂4, 5和6日龄幼虫肠道转录组纳米孔测序数据中鉴定到的全长转录本与上述鉴定到的全长转录本混合后滤除冗余全长转录本;将鉴定到的非冗余全长转录本比对Nr, KOG, eggNOG和GO数据库进行注释。采用CPC, CNCI, CPAT和Pfam 4种方法预测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结果】AcT4, AcT5和AcT6分别测得14 474 634, 10 461 827和11 890 978条原始读段(raw reads),分别包含11 898 582, 8 630 186和9 091 035条全长转录本,去冗余后分别鉴定到27 815, 21 781和20 004条非冗余全长转录本,N50长度分别为1 900, 1 961和2 294 bp,平均长度分别为1 534, 1 584和1 792 bp,最长读段长度分别为10 855, 10 837和10 887 bp。鉴定到40 562条去非冗余全长转录本,分别有35 415, 24 646, 34 054和23 053条转录本可分别注释到Nr, KOG, eggNOG和GO数据库。在Nr数据库中注释全长转录本数目和占比最高的物种是东方蜜蜂A.cerana(20 310条,57.35%),其次为西方蜜蜂A.mellifera(4 686条转录本,占13.23%)、大蜜蜂A.dorsata(2 536条转录本,占7.16%)和小蜜蜂A.florea(2 079条转录本,占5.87%)。非冗余全长转录本可注释到eggNOG数据库中的未知功能及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更新和分子伴侣等25个功能分类、KOG数据库中的仅一般功能预测和信号转导机制等25个功能分类、GO数据库中生物学进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三大类中的50个功能条目以及KEGG数据库中核糖体和RNA转运等196条通路。共鉴定到2 301条高可信度lncRNA,涉及正义链lncRNA、反义链lncRNA、内含子lncRNA和基因间区lncRNA 4种类型。【结论】成功构建和注释了中华蜜蜂工蜂幼虫肠道的首个全长转录组,为中华蜜蜂和东方蜜蜂A.cerana其他亚种的分子生物学及组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参考背景和关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 中华蜜蜂 蜜蜂球囊菌 肠道 全长转录组 长链非编码RNA 第三代测序技术 纳米孔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长转录组的蚕豆WRKY基因家族分析及耐盐胁迫相关候选基因挖掘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恩强 周瑶 +9 位作者 姚梦楠 王学军 赵娜 缪亚梅 王永强 薛冬 李波 汪凯华 顾春燕 魏利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0,共17页
WRKY基因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基因,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为了鉴定蚕豆WRKY基因家族成员,揭示其进化关系并挖掘与盐胁迫相关的候选WRKY基因,本研究在完成蚕豆全长转录组测序(9个样品)和二代转录组测序(27个样品)的基础上... WRKY基因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基因,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为了鉴定蚕豆WRKY基因家族成员,揭示其进化关系并挖掘与盐胁迫相关的候选WRKY基因,本研究在完成蚕豆全长转录组测序(9个样品)和二代转录组测序(27个样品)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WRKY转录因子基因进行鉴定与分析,并通过拟南芥同源基因比对挖掘盐胁迫相关的候选VfWRKY基因。结果表明,蚕豆全长转录组测序共获得53.84 Gb数据量,通过比对和校正最终获得58885条转录本序列信息;基于蚕豆全长转录组共鉴定出113个WRKY家族成员,氨基酸数目为153~737 aa,等电点为4.84~9.87,113个WRKY家族蛋白质全部定位于细胞核中;根据拟南芥WRKY家族系统发育特征,VfWRKY基因家族可分为3组,分别为group 1(38个VfWRKY)、group 2(61个VfWRKY)、group 3(14个VfWRKY);Motif 1和Motif 3是VfWRKY基因家族的特征基序,并对应WRKY保守结构域,在进化过程中较为保守;VfWRKY基因家族主要富集在植物MAPK信号通路、植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和剪接体3个通路中;通过同源比对,在蚕豆中发现14个盐胁迫相关候选WRKY基因,且主要在根中高表达。该研究结果为蚕豆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数据,也为创制耐盐蚕豆新品种提供了基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KY基因 蚕豆 全长转录组 盐胁迫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对禽内源性白血病病毒ALVE3不同插入类型鸡进行血液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沁园 袁一铭 +5 位作者 郑钢 吴俊锋 陈佳华 杨玉琴 杜玉双 连玲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31,共11页
为进一步探索不同内源性禽白血病病毒3(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E,ALVE3)插入个体间的转录本差异,研究利用PacBio三代测序平台对ALVE3无插入、杂合插入和纯合插入的白来航公鸡血液样本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27 784、38 460... 为进一步探索不同内源性禽白血病病毒3(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E,ALVE3)插入个体间的转录本差异,研究利用PacBio三代测序平台对ALVE3无插入、杂合插入和纯合插入的白来航公鸡血液样本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27 784、38 460、44 487条转录本,平均长度分别为2 850 bp、3 078 bp和3 166 bp,辅助二代测序数据对其进行校正和定量,并将所得数据与GRCg6a参考基因组比对,将比对到基因组上的转录本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及lncRNA预测。结果显示,在有ALVE3插入个体中特异存在的转录本有3 657条,将这些转录本利用BLAST与ALVE3全长序列比对,发现转录本Novelgene1474_novel01与ALVE3互补链对应序列高度同源,长度为5 575 bp,说明ALVE3互补链能够产生转录本,对其翻译潜能进行预测后,推测该转录本为lncRNA。此外对不同ALVE3插入情况个体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在GO/KEGG中富集到多条免疫相关通路,说明ALVE3的插入可能对机体内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影响。研究表明,检测到ALVE3反义链可转录产生一段长为5 575 bp的lncRNA,该转录本在介导先天免疫通路中可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禽白血病病毒 全长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鹿鹿茸全长转录组测序及鹿茸产量相关基因的挖掘
11
作者 闵祥玉 卫佳丽 +3 位作者 许彪 刘汇涛 郑军军 王桂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549-5566,共18页
旨在获得梅花鹿鹿茸组织全长转录本和结构信息,并进一步挖掘出影响梅花鹿鹿茸产量的功能基因。本研究采取饲养管理条件一致的6头2锯龄健康雄性东大梅花鹿,取其相同部位鹿茸组织。根据茸重将鹿茸分为高、低产两组,每组3个重复。利用PacBi... 旨在获得梅花鹿鹿茸组织全长转录本和结构信息,并进一步挖掘出影响梅花鹿鹿茸产量的功能基因。本研究采取饲养管理条件一致的6头2锯龄健康雄性东大梅花鹿,取其相同部位鹿茸组织。根据茸重将鹿茸分为高、低产两组,每组3个重复。利用PacBio Sequel平台以及Illumina平台分别对高、低产鹿茸混合样品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结合高、低产两组二代测序技术,使用SUPPA、KOBOS-I、Cytoscape等工具对可变剪接、功能富集及Hub基因等预测分析。高、低产组测序分别获得有效插入片段36074385 bp和32413962 bp;转录因子注释显示高产组中bHLH家族转录本数量要高于TF_bZIP家族,低产组中则相反。高产鹿茸组共存在6644个可变剪接事件,而低产鹿茸组则为7626个可变剪接事件;经比对,COL 1A1在多个融合基因中起主效作用;两组样品中共筛选出207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甲状旁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以及胆固醇代谢等通路;鉴定到11个Hub基因,分别是APOB、SH 3GL2、SYT1、ANGPTL4、FGF21、CACNA 1E、SERPINF2、CACNB4、KLK4、LRP2、KCNA 1。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功能基因鉴定工作和分子育种策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鹿茸 全长转录组测序 产茸性状 功能基因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冰草全长转录组分析及参与木质素合成和干旱响应的羟化酶基因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贺萍 赵竑博 +7 位作者 杜锦瑜 赵彦 王召明 苑峰 刘亚玲 吴振映 何峰 付春祥 《草学》 2024年第1期10-22,共13页
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荒漠草原地区的优质牧草,对寒冷、干旱、盐碱等环境胁迫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和育种价值。然而,蒙古冰草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信息的缺乏严重限制了蒙古冰草的分子... 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荒漠草原地区的优质牧草,对寒冷、干旱、盐碱等环境胁迫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和育种价值。然而,蒙古冰草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信息的缺乏严重限制了蒙古冰草的分子育种和开发利用等工作。本研究利用PacBio三代测序平台对蒙古冰草进行测序研究,获得了高质量全长转录组信息。对测序结果的组装获得了267560个全长转录本,从中筛选出91855条Unigene并注释了其中的83125个。更进一步地从蒙古冰草全长转录组中挖掘了可能参与木质素合成的羟基转移酶基因。对这些基因在不同组织中以及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的研究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在木质素合成和干旱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本研究提供了蒙古冰草的高质量全长转录组资源,为挖掘蒙古冰草的优异基因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冰草 全长转录组 木质素 羟化酶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草苁蓉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作者 杨秋雪 沃佳美雪 +3 位作者 徐晓敏 郭忠录 刘树民 高宏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01-2110,共10页
草苁蓉为东北道地药材,具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止血的功效,草苁蓉中含有草苁蓉多糖、草苁蓉环烯醚萜苷、草苁蓉酸等活性成分,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目前对草苁蓉的研究多集中于有效成分,药理性等方面,在转录组及功能基因方面的内容较少... 草苁蓉为东北道地药材,具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止血的功效,草苁蓉中含有草苁蓉多糖、草苁蓉环烯醚萜苷、草苁蓉酸等活性成分,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目前对草苁蓉的研究多集中于有效成分,药理性等方面,在转录组及功能基因方面的内容较少。为进一步了解大兴安岭草苁蓉的转录组,丰富其遗传信息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大兴安岭草苁蓉种子的转录组信息。利用转录组测序获得Unigene序列,将Unigene与七大功能数据库注释进行比对注释、SSR分析、CDS预测,得到草苁蓉转录组的信息。结果显示,共获得18.87 G的CleanData,各样本的有效数据量分布在5.4~7.06 Gb,Q30碱基分布在95.66%~97.45%,平均GC含量为49.35%。拼接出Unigene 57799条,总长度为48308661 bp,平均长度为835.8 bp。大兴安岭草苁蓉与油菜(Brassica napus)序列相似度最高,47035个(81.38%)基因注释到非冗余蛋白序列数据库(NR),33653个(58.22%)基因注释到蛋白序列数据库(Swissprot),13174个(22.79%)基因注释到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27886个(48.25%)基因注释到真核生物蛋白相邻类的聚簇数据库(KOG),42506个(73.54%)基因注释到直系同源蛋白分组比对数据库(eggNOG),30928个(53.51%)基因注释到基因本体论数据库(GO),29642个(51.28%)基因注释到蛋白家族数据库(Pfam)。预测出SSRs 11031个,包含SSRs的Unigene有57799条,包含大于1个SSRs的Unigene有1886条,复合型SSRs943个。预测出53033条CDS序列,其中数据库比对方法预测出47140条,ESTScan预测出5893条。研究结果丰富了大兴安岭草苁蓉的转录组数据,为深入研究大兴安岭草苁蓉生物学特性及分子机制等提供参考,也有利于其资源开发和保护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苁蓉 全长转录组测序 大兴安岭 代谢通路 生物信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桫椤多器官全长转录组分析及类黄酮生物合成结构基因的挖掘
14
作者 林泓 王桢 +1 位作者 王艇 苏应娟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5,共10页
黑桫椤(Gymnosphaera podophylla Dalla Torre&Sarnth.)为著名的孑遗蕨类,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然而其适应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PacBio和Illumina技术对黑桫椤的根、羽轴和羽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生成12879、14185和1608... 黑桫椤(Gymnosphaera podophylla Dalla Torre&Sarnth.)为著名的孑遗蕨类,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然而其适应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PacBio和Illumina技术对黑桫椤的根、羽轴和羽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生成12879、14185和16084个全长unigenes。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与黑桫椤抗干旱、缺水胁迫和生物胁迫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较高。根、羽轴和羽片特异性上调基因均显著富集到KEGG代谢通路中的“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根和羽轴的器官特异性上调基因还显著富集到“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共有192个全长unigenes被注释为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所涉及的13个酶结构基因,其中包括11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表明黑桫椤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较为保守,且存在器官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本文对黑桫椤多器官全长转录组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结构基因进行了综合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桫椤 类黄酮生物合成 全长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焦河蓝蛤全长转录组的SSR位点筛选及特征分析
15
作者 吴明钰 姜波 +2 位作者 何京 何琳 林志华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4,共9页
为了全面了解焦河蓝蛤(Potamocorbula ustulata)转录组中SSR的分布特点,充分开发SSR分子标记用于实践,使用Illumina RNA-Seq技术和SMRT技术对焦河蓝蛤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利用MISA软件筛选并分析SSR位点的分布规律及组成特征。结果显示... 为了全面了解焦河蓝蛤(Potamocorbula ustulata)转录组中SSR的分布特点,充分开发SSR分子标记用于实践,使用Illumina RNA-Seq技术和SMRT技术对焦河蓝蛤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利用MISA软件筛选并分析SSR位点的分布规律及组成特征。结果显示:基于焦河蓝蛤全长转录组测序共获得38964条Unigenes,其中有4746个SSR位点,分布于3962条Unigenes,平均每11.33 kb出现一个SSR位点。SSR的主要重复类型为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分别占总数的47.64%、13.7%、23.56%,其中A/T为单核苷酸的优势重复类型,AT/TA为二核苷酸的优势重复类型,表明焦河蓝蛤转录组SSR位点分布对A/T具有偏好性。SSR位点以重复5~10次为主(2951个),占总数的62.18%,长度大部分集中在12~20 bp,占总数的42.58%。长度大于20 bp的占11.53%,且以含有低级重复基元(二、三核苷酸重复)的SSR位点为主。研究表明,焦河蓝蛤转录组中SSR位点类型丰富、多态性较高。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焦河蓝蛤SSR分子标记研究、遗传多样性评价、种质资源利用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河蓝蛤 全长转录组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黄连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6
作者 陈华园 庞伟灿 +1 位作者 李翠 刘世男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33,39,共8页
为获得岩黄连全长转录组数据,本研究以6月龄岩黄连实生苗为材料,利用PacBio平台和SMRT技术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4 183个去冗余的高质量转录本,通过NT、NR、BLASTX、BLASTP、eggNOG和GO等数据库比对,100%转录本被成功注释。NR注释... 为获得岩黄连全长转录组数据,本研究以6月龄岩黄连实生苗为材料,利用PacBio平台和SMRT技术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4 183个去冗余的高质量转录本,通过NT、NR、BLASTX、BLASTP、eggNOG和GO等数据库比对,100%转录本被成功注释。NR注释结果表明,岩黄连转录本与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 R. Br.)、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 Oliv.)、克尔纳罂粟(Papaver californicum A. Gray)等植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GO、KOG和KEGG注释发现,这些转录本主要涉及生物学和代谢过程。转录本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76个发生了可变剪切事件(AS),其中内含子滞留类型(RI)最多(56.82%);获得20 208个蛋白编码区(CDS),以小于1 000 bp序列为主(64.1%)。检测到12 081个SSR位点,含有单碱基重复、二碱基重复、三碱基重复、四碱基重复、五碱基重复、六碱基重复等6个类型,其中三碱基重复类型占比最高(41.49%)。此外,预测得到194个LncRNA和5 590个TFs序列,并且这些转录因子属于bHLH、MYB-related、NAC等家族。进一步分析发现,参与生物碱类、黄酮类、甾体类、三萜类、核苷类生物合成的基因分别为30个、22个、70个、6个、66个。岩黄连全长转录组数据的获得与分析,不仅丰富该种的遗传信息,也为其适应环境及药用成分合成途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黄连 全长转录组 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长转录组分析探讨熊果酸抗癫痫和神经保护的机制
17
作者 李娟娟 黄越 +4 位作者 王雅禾 张莲香 强媛媛 郭乐 刘昆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521,共10页
基于转录组分析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抗癫痫和改善癫痫诱导的GABAergic神经元损伤的可能机制。选取对照组(NC组)、癫痫组(SE组)及癫痫UA给药组(UA组)大鼠的海马组织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测序数据利用GO(gene ontology,GO)、KEGG(k... 基于转录组分析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抗癫痫和改善癫痫诱导的GABAergic神经元损伤的可能机制。选取对照组(NC组)、癫痫组(SE组)及癫痫UA给药组(UA组)大鼠的海马组织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测序数据利用GO(gene ontology,GO)、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及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对差异基因(differential genes,DEGs)进行分析;利用RT-qPCR验证海马组织中关键差异基因的表达量;最后在原代神经元上构建体外癫痫模型,采用RT-qPCR对差异基因的表达量进行验证,并利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神经元上GABAA受体γ2亚基(GABRG2)的表达量。两两样本表达量相关性热图及DEGs聚类分析结果显示:SE组距离NC组最远,UA治疗后,总体向正常组偏移。SE组与UA组对比,共筛选出220个差异基因,其中143个基因上调,77个基因下调。GO富集分析显示:在一级分类中涉及生物过程、细胞成分和分子功能3个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DEGs涉及cAMP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36条生物学通路。PPI分析表明DEGs与GABA及炎症关系密切。RT-qPCR结果表明UA处理增加了海马组织中GABA受体相关基因(Gng4)、GABA合成相关基因(Camk2a、Vgf和Npy)、炎症相关基因(Timp1和Spp1)的表达量,降低了GABA合成相关基因(Nptx2)、cAMP相关通路基因(Gnas)的表达量;并进一步证实UA处理增加了神经元上Gng4、Camk2a的表达量,降低了Gnas的表达量。免疫荧光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E组相比,UA给药后原代神经元上GABRG2的表达量增加。本研究丰富了UA抗癫痫的转录组数据,也为深入研究UA抗癫痫和神经保护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癫痫 全长转录组 测序分析 GA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长转录组的蛇足石杉ARF基因家族鉴定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海波 史济东 +5 位作者 张恺 谢锂波 化阳光 曹禹 李俊怡 汪得凯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104,共14页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是介导生长素信号传导并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转录因子家族。为探究蛇足石杉ARF基因家族成员及其在高温和干旱胁迫响应中的作用,该研究利用全长转录组和RNA-seq数据,分析蛇足石杉ARF基因家族成员的系统发育及表达模...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是介导生长素信号传导并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转录因子家族。为探究蛇足石杉ARF基因家族成员及其在高温和干旱胁迫响应中的作用,该研究利用全长转录组和RNA-seq数据,分析蛇足石杉ARF基因家族成员的系统发育及表达模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ARF基因家族的理化性质、结构域、保守基序、系统发育、组织表达模式及高温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蛇足石杉全长转录组中共筛选出24个ARF家族成员,均为酸性蛋白且均为亲水蛋白。(2)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所有24个HsARF均定位于细胞核。(3)系统发育分析发现,HsARF与被子植物拟南芥和水稻亲缘关系较远,与高等开花植物只有2个共同的ARF祖先。(4)结构域分析发现,除HsARF18/23/24外,大多数HsARF有B3结构域。二级结构分析发现,HsARF蛋白占比最多的为无规卷曲,其次为延伸链和α-螺旋。24个HsARF蛋白中所用的三级结构模型只有4种。(5)RNA-seq分析显示,7个HsARF在所有检测的组织中表达量均较高,10个HsARF在茎中的表达量高于根和叶,而HsARF13和HsARF14在叶中的表达量低于根和茎。(6)HsARF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其中18个HsARF基因不同程度高温胁迫诱导,有7个HsARF基因响应干旱胁迫,其中有3个HsARF基因受干旱诱导,有4个HsARF基因受干旱抑制。该研究结果为蛇足石杉HsARF基因的功能和生物育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足石杉 生长素反应因子(ARF) 系统发育分析 全长转录组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州禾花鲤鳞片下层组织的结构及全长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雪松 文露婷 +7 位作者 许艺兰 覃俊奇 黄姻 林勇 周康奇 潘贤辉 邓潜 陈忠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84,共15页
为研究全州禾花鲤(Cyprinus carpio var.Quanzhounensis)皮肤组织结构和转录组差异、丰富鲤鱼皮肤转录组信息,选用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和全州禾花鲤鳞片下层组织,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构差异,发现禾花鲤与建鲤相比组织缺乏层... 为研究全州禾花鲤(Cyprinus carpio var.Quanzhounensis)皮肤组织结构和转录组差异、丰富鲤鱼皮肤转录组信息,选用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和全州禾花鲤鳞片下层组织,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构差异,发现禾花鲤与建鲤相比组织缺乏层叠排列的鸟嘌呤结晶且黑色素颗粒增多;利用牛津纳米孔(ONT)测序技术分析了转录组特征,获得高质量数据18.49Gb,识别为全长序列17182183条,检测出可变剪接(AS)事件3075个、可变多聚腺苷酸化(APA)57624个,预测新基因编码区序列15615个、长链非编码RNA(lncRNA)771个。其中,可变剪接事件中外显子跳跃、内含子保留数量在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具有5个多聚腺苷酸化位点的转录本数量在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可变剪接和多聚腺苷酸化参与性状形成相关的调控过程;共筛选出差异表达转录本841个,KEGG通路分析表明其在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粘着斑等通路富集,GO分析发现其在细胞外隙、转录因子复合体、整合素复合物等词条显著富集,且最显著富集的KEGG通路和GO词条均与细胞外基质紧密关联,推测这些转录调控的变化可能导致皮肤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密度和构象变化。后续研究应更多关注鸟嘌呤结晶缺失造成的皮肤性状变化,有助于全州禾花鲤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州禾花鲤 皮肤 性状 全长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月竹竹秆变色后全长转录组分析
20
作者 邵欣瑜 熊星 +3 位作者 杨峰 赵云飞 刘昌来 刘国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8-551,共14页
为探究月月竹竹秆受到光照由绿色变为紫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集月月竹同一竹节紫色部分(Z)、渐变部分(M)和绿色部分(L)的竹青,提取RNA,利用PacBio Sequel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不同颜色的竹青进行全长转录组分... 为探究月月竹竹秆受到光照由绿色变为紫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集月月竹同一竹节紫色部分(Z)、渐变部分(M)和绿色部分(L)的竹青,提取RNA,利用PacBio Sequel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不同颜色的竹青进行全长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三代测序和数据质量控制,共获得非冗余转录本66961条,长度为500~3000 bp,平均长度1389.22 bp,序列总长度为93.02 Mbp,N50为1830 bp,G+C碱基含量为49.56%。利用NR、Swiss-Prot、COG、GO、KEGG和Pfam数据库对所有转录本进行功能注释,共有56938条转录本被成功注释,占全部转录本的85.03%;49115条转录本被GO注释,其中催化活性、细胞器、代谢过程分别是GO数据库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生物过程中含转录本最多的项目;28231个转录本被KEGG数据库注释,其中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和基因翻译相关的转录本最多。结合GO注释和KEGG注释,66961条转录本中有381条转录本与光信号的感受、传递以及光调控相关,包括红光和远红光的受体蛋白PHYA、PHYB及信号通路蛋白PIF3、ELF3,蓝光的受体蛋白CRY、ZTL及信号通路蛋白COP1、SPA1、ELF3、GI、HY5等。类黄酮(包括花青素)代谢、叶绿素合成、类胡萝卜素合成等与植物色素合成相关通路分别含有转录本187条、44条和72条。全长转录本共获得2079个转录因子,其中包括18个由35个转录本编码的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R2R3MYB转录因子。CNCI、CPC、Pfam、PLEK等数据库同时注释到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6359个,数量高于孝顺竹等其他竹种。本研究获得了高质量的月月竹竹青全长转录组数据,与竹秆变色相关的红光和蓝光受体及光信号传递蛋白,与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的转录因子及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为进一步深入分析月月竹竹秆变色机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月竹 变色竹秆 全长转录组测序 光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