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钒液流电池离子导电膜的选择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巍 宋权斌 +8 位作者 周运河 董梦瑶 李婕 伍乔 付业昊 梁垚城 尹艳山 成珊 宋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9-4870,共12页
全钒液流电池(VFB)具有功率大、容量大、效率高、安全性能高的特点,近年来在储能应用方面受到广泛关注。离子导电膜作为VFB的关键组件,存在严重的钒离子交叉污染问题,易造成电池容量损失,降低电池使用寿命,因此深入了解VFB离子导电膜的... 全钒液流电池(VFB)具有功率大、容量大、效率高、安全性能高的特点,近年来在储能应用方面受到广泛关注。离子导电膜作为VFB的关键组件,存在严重的钒离子交叉污染问题,易造成电池容量损失,降低电池使用寿命,因此深入了解VFB离子导电膜的选择性和质子传导对电池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VFB中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两性离子交换膜以及多孔膜等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离子导电膜上钒离子的渗透和质子的传输,重点总结了离子导电膜的改性、超薄复合膜设计、膜内微观结构优化及离子基团功能化对提高离子导电膜选择性和电导率的影响,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当前VFB离子导电膜选择性和电导率之间的平衡问题,为开发高性能、低成本、长寿命的离子导电膜,促进其商业化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展望了基于质子传导机制的氢键网络结构、多孔导电膜、低成本的超薄复合膜以及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离子跨膜来提高VFB离子导电膜选择性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离子交换膜 多孔膜 离子选择性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容量衰减及草酸恢复研究
2
作者 叶涛 王怡君 +1 位作者 唐子龙 潘国梁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7-1186,共10页
全钒液流电池因其易于规模化、环境友好和高安全性等优势,被视为一种适合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储能技术。然而,长期循环使用中出现的容量衰减问题限制了其在储能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电池循环前后的电化学特性变化曲线,并结... 全钒液流电池因其易于规模化、环境友好和高安全性等优势,被视为一种适合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储能技术。然而,长期循环使用中出现的容量衰减问题限制了其在储能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电池循环前后的电化学特性变化曲线,并结合高锰酸钾滴定的结果,确定了电池容量衰减的主要因素,即电解液失衡和电极退化导致的负极活性物质减少和极化加剧。此外,采用草酸还原的方法将电解液的放电比容量恢复至初始的92.7%,并通过互换正负电极缓解了电池的极化加剧,证实了通过电极交换可以有效恢复并稳定电极的电化学活性。最后,采用恒压充电的方法解决了草酸残留问题,并制定了一种草酸恢复电解液的工艺路线,成功将已用电解液的平均价态从3.580价恢复至3.508价。该研究全面分析了全钒液流电池容量衰减的深层次原因,为电解液的恢复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针对草酸恢复过程中的残留问题提出了简便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为电解液的恢复和再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电解液恢复 草酸还原 化学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交联剂交联的磺化聚苯并咪唑膜的制备及其在全钒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史小虎 黄怡馨 +1 位作者 邹涛 袁依婷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7-1385,共9页
制备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实现长时储能的重要途径,其具有功率密度高、本征安全以及容量和能量可解耦的优点。但是,目前商用的全钒液流电池,仍然存在能量效率低和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这主要是由常用的Nafion膜材料离子选择性差所导致的。... 制备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实现长时储能的重要途径,其具有功率密度高、本征安全以及容量和能量可解耦的优点。但是,目前商用的全钒液流电池,仍然存在能量效率低和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这主要是由常用的Nafion膜材料离子选择性差所导致的。本工作通过合成星形交联剂成功制备了一种交联的磺化聚苯并咪唑微孔质子交换膜(tbt-SP-110)。在磺化聚苯并咪唑膜中引入星形交联剂,构建了离子传输通道。此通道不仅起到了加速质子传导的作用,同时可以容纳水分子限制膜材料的溶胀,结合聚苯并咪唑本征高离子选择性,实现了质子的快速选择性传输。得益于膜材料优异的性能,在250 mA/cm^(2)电流密度条件下,库仑效率和能量效率分别能达到99.45%和79.06%。在200 mA/cm^(2)电流密度条件下,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可以达到72%,展现了其应用于高性能全钒液流电池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交联剂 聚苯并咪唑微孔膜 低面电阻 离子选择性 全钒液流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助力快速扩散动力学的Na_(2)Fe(SO_4)_2@rGO/C用于高倍率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4
作者 李文豪 肖尧文 +2 位作者 赵虔 张喜翠 周硕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1318,共8页
铁基硫酸盐因其高工作电压和低成本而成为钠离子电池(SIB)的理想正极候选材料,但其功率性能较差。针对以上问题,使用一种简易的方法,通过对氧化石墨烯进行凿孔处理,制备出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的Na_(2)Fe(SO_(4))_(2)@GO/C正极材料。... 铁基硫酸盐因其高工作电压和低成本而成为钠离子电池(SIB)的理想正极候选材料,但其功率性能较差。针对以上问题,使用一种简易的方法,通过对氧化石墨烯进行凿孔处理,制备出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的Na_(2)Fe(SO_(4))_(2)@GO/C正极材料。氧化石墨烯表面富含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在双氧水的作用下形成多孔氧化石墨烯,增大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和Na^(+)的扩散通道,使该材料具有出色的钠存储性能(0.1 C克容量为89.18 mA h·g^(-1))、优异的倍率性能(1 C克容量为77.37 mA h·g^(-1),容量保持率为86.8%,5 C克容量为56.3mA h·g^(-1),容量保持率为63%),优异的长循环性和高Na^(+)扩散系数。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证实了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可行性,通过不同扫描速率下的循环伏安曲线、拉曼测试、阻抗测试、赝电容计算,证实了该材料具有高充放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高倍率 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 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S_(2)/还原氧化石墨烯合成及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涂敏 陈息坤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47,共8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SnS_(2)/还原氧化石墨烯(SnS_(2)/RGO)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谱(XRD)、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N2吸附-脱附表征SnS_(2)/RGO复合材料的物相晶型、化学基团、元素组成和比表面积与孔隙孔径。SnS_(2)/RG...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SnS_(2)/还原氧化石墨烯(SnS_(2)/RGO)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谱(XRD)、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N2吸附-脱附表征SnS_(2)/RGO复合材料的物相晶型、化学基团、元素组成和比表面积与孔隙孔径。SnS_(2)/RGO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组装纽扣电池。结果表明:电流密度100 m A/g条件下,SnS_(2)/RGO复合材料的充放电比容量明显高于纯SnS_(2),SnS_(2)/RGO复合材料第一次放电比容量高达2803 m Ah/g,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然可以达到941 mAh/g,而循环100次后纯SnS_(2)的放电比容量远低于SnS_(2)/RGO复合材料,仅为198 m Ah/g,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1 000 m A/g的高电流密度下,SnS_(2)/RGO复合材料放电比容量依然可以达到696 mAh/g,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S_(2) 还原氧化石墨烯 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电池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集流体的性能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晓刚 刘素琴 +2 位作者 黄可龙 桑商斌 陈立泉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4,共2页
用混炼法制备了以PP和SEBS共混物为基体材料、掺杂碳黑和碳纤维的高导电复合材料。用SEM、恒流充放电方法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力学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导电介质在基体材料中高度分散,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小于0 1Ω... 用混炼法制备了以PP和SEBS共混物为基体材料、掺杂碳黑和碳纤维的高导电复合材料。用SEM、恒流充放电方法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力学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导电介质在基体材料中高度分散,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小于0 1Ω·cm,组装的单体电池的充放电能量效率为8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集流体 导电复合材料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大凡 李晓磊 +2 位作者 郭西凤 王坤 袁莉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6,20,共4页
简要介绍了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并对钒电池的组成及其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和钒电池的分类及市场前景进行了简明叙述。列举了钒电池在国外的商业化情况,并简要分析了国内外钒电池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中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 简要介绍了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并对钒电池的组成及其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和钒电池的分类及市场前景进行了简明叙述。列举了钒电池在国外的商业化情况,并简要分析了国内外钒电池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中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储量丰富,对环境友好的大容量存储电池需求迫切,因此认为近几年中国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将会极大促进中国钒资源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大容量存储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电极材料的研究评述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华 常守文 严川伟 《电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蓄电池 ,较之传统蓄电池有许多的优点 ,本文介绍了钒电池中的两类电极材料 (金属类和复合类 )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电池 电极材料 金属类电极 复合材料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材料在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的电化学活性 被引量:7
9
作者 魏冠杰 范新庄 +1 位作者 刘建国 严川伟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2-279,共8页
炭材料在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钒电池)中主要用作电极。由于传统炭材料对钒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化学活性较差,因此,对以石墨毡为代表的炭材料电化学活性研究成为钒电池电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从石墨毡电极改性和炭材料作为催化... 炭材料在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钒电池)中主要用作电极。由于传统炭材料对钒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化学活性较差,因此,对以石墨毡为代表的炭材料电化学活性研究成为钒电池电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从石墨毡电极改性和炭材料作为催化剂应用两方面详述炭材料在钒电池中的电化学活性研究现状,先介绍含氧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对钒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催化作用,回顾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两类新型炭材料在钒电池中的应用。对炭材料电化学活性的今后研究工作进行展望,通过对炭材料性构关系的全面了解和对碳电极上的钒电对电化学反应过程动力学的深入研究,才能为炭材料在钒电池中的实际应用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炭材料 电极 石墨毡 电化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崔旭梅 王军 +2 位作者 陈孝娥 赵英涛 李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19,共3页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系统作为电化学系统现已在国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本文归纳了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介绍了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了当前最有应用前景的电极材料及其结构。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电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石墨毡电极的稳定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成明 谢晓峰 +3 位作者 王金海 王树博 尚玉明 王要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20-123,共4页
为了探究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石墨毡电极的稳定性,采用循环伏安、质量分析法、SEM和充放电实验研究了石墨毡的电化学性能、质量及形貌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实验选用的石墨毡电极在实验时间内因氧化而发生失重,同时吸附电解液,使电... 为了探究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用石墨毡电极的稳定性,采用循环伏安、质量分析法、SEM和充放电实验研究了石墨毡的电化学性能、质量及形貌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实验选用的石墨毡电极在实验时间内因氧化而发生失重,同时吸附电解液,使电极质量随时间变化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但是,石墨毡的电化学性能仍然保持稳定,单片电池的能量效率及库仑效率维持在80%与9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毡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明义 韩临武 +2 位作者 郑建涛 徐海卫 曹传钊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30-1333,共4页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VRFB)以其灵活、环保等特性,在储能领域备受关注。作为VRFB的重要性能指标,能量效率和能量密度一直是研究热点。介绍了用于提高能量效率的优化液流电池系统结构和用于提高能量密度的...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VRFB)以其灵活、环保等特性,在储能领域备受关注。作为VRFB的重要性能指标,能量效率和能量密度一直是研究热点。介绍了用于提高能量效率的优化液流电池系统结构和用于提高能量密度的盐酸体系支持电解质,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能量效率 漏电电流 能量密度 支持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书弟 翟玉春 陈维民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0,共4页
研究在40℃温度下,添加剂对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采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对钒电池电解液进行电位滴定,定量分析钒电池电解液中不同价态钒离子的浓度;利用循环伏安曲线扫描,分析添加剂的引入对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在40℃温度下,添加剂对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采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对钒电池电解液进行电位滴定,定量分析钒电池电解液中不同价态钒离子的浓度;利用循环伏安曲线扫描,分析添加剂的引入对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40℃时,添加剂对五价钒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次序为:尿素>硫酸钾>CTAB>草酸铵>草酸钠;添加剂对钒溶液氧化活性的影响为:草酸钠>尿素>硫酸钾>CTAB>草酸铵;对还原活性的影响为:草酸铵>草酸钠>硫酸钾>CTAB>尿素;对氧化还原反应可逆性的影响为:尿素>草酸钠>硫酸钾>CTAB>草酸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电解液 稳定性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涛 张杰 +1 位作者 张爱芳 郝彰翔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227,共5页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适用于大规模和分布式新能源接入、智能电网等领域。电解液的成本对全钒液流电池的推广与应用有重要影响。从降低成本和提高稳定性两个角度,综述近年来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降低成本方面,...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适用于大规模和分布式新能源接入、智能电网等领域。电解液的成本对全钒液流电池的推广与应用有重要影响。从降低成本和提高稳定性两个角度,综述近年来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降低成本方面,当前工业化制备电解液主要是联合使用化学还原法和电解法,下一步主要是萃取法;从提高稳定性角度出发,介绍添加剂提高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温度稳定性,以及采用不同支持电解质在提高电解液浓度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从工业化生产角度,对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 电解液 工业化 短流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一体化复合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旭梅 王军 +2 位作者 陈孝娥 赵英涛 李云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19-1021,共3页
采用改性处理的聚丙烯腈基石墨毡和聚合物为基体的碳塑板制备得到了钒电池用一体化复合电极。研究表明,聚丙烯腈基石墨毡经过400~450℃、2h的热处理和98%浓硫酸中浸泡6h的酸处理后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用以聚醋酸乙烯乳液占总原料的70%... 采用改性处理的聚丙烯腈基石墨毡和聚合物为基体的碳塑板制备得到了钒电池用一体化复合电极。研究表明,聚丙烯腈基石墨毡经过400~450℃、2h的热处理和98%浓硫酸中浸泡6h的酸处理后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用以聚醋酸乙烯乳液占总原料的70%,而活性炭和石墨粉占30%(活性炭:石墨粉=1:1)的比例压制的碳塑板、改性处理后的石墨毡及不锈钢网组成一体化复合电极,循环伏安测试表明此一体化复合电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一体化复合电极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3+)抑制具有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压衰减
16
作者 胡紫霖 牛耀申 +1 位作者 容晓晖 胡勇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56,共3页
由于钠资源丰富,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在正极材料中引入适量的阴离子氧化还原可以有效地提升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减少高成本过渡金属元素如V、Co和Ni等的用量。有研究表明,材料循... 由于钠资源丰富,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在正极材料中引入适量的阴离子氧化还原可以有效地提升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减少高成本过渡金属元素如V、Co和Ni等的用量。有研究表明,材料循环过程中不可逆的氧损失以及Mn^(4+)/Mn^(3+)氧化还原的激活,导致了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持续的电压衰减。本工作通过在Na_(x)[Li,Ni,Mn]O_(2)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引入Ni^(3+)作为Mn^(4+)/Mn^(3+)氧化还原屏障,利用Ni^(3+)/Ni^(2+)的氧化还原代替Mn^(4+)/Mn^(3+)的氧化还原,成功抑制了材料的电压衰减。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改性材料在不损失容量的前提下,循环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也验证了Ni3^(+)的引入有利于维持材料多周循环后Mn价态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离子氧化还原 电压衰减 单相固溶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石墨棒电极的性能研究
17
作者 马志领 贾晓玲 王艳素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3,98,共4页
采用不同品牌废旧电池中的石墨棒作为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电极,考察其电化学性能。采用循环伏安法在同一扫描速度下,考察其耐压性能,结果显示5#D石墨棒电极能耐1.65 V电压;在同一扫描电位范围内,不同扫描速度下考察其大电流充放电性能,... 采用不同品牌废旧电池中的石墨棒作为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电极,考察其电化学性能。采用循环伏安法在同一扫描速度下,考察其耐压性能,结果显示5#D石墨棒电极能耐1.65 V电压;在同一扫描电位范围内,不同扫描速度下考察其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实验证明在0.20 V/s的扫描速度下仍能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多次循环伏安测试,考察其循环性能,当扫描100次之后,5#D石墨棒电极的电流保持率仍高达95%以上。结果显示5#D石墨棒电极具有相对较好的电化学性能,适合作为VO2+/VO2+电极的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石墨棒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碳基复合双极板材料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杨晓莹 张保华 +1 位作者 蓝叶滢 张玉微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1-1398,共18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作为一种容量高、灵活性好、扩展性强和循环使用寿命长的可再生能源储存系统,备受行业关注。其中,双极板作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支撑电极、传导电流、连接电池、支持...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作为一种容量高、灵活性好、扩展性强和循环使用寿命长的可再生能源储存系统,备受行业关注。其中,双极板作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支撑电极、传导电流、连接电池、支持电堆和分离正负极电解液等作用。由于所处的工作环境苛刻,双极板应同时具备导电性高、机械性能好、耐腐蚀性好、渗透性低和化学稳定等特点。因此,开发低成本的高性能双极板,已经成为液流电池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将重点介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碳基复合双极板近年来的发展现状,涵盖了不同流场设计、不同碳基材料和聚合物材料的选择等对双极板导电性能、机械性能、抗渗透性能、抗腐蚀性能和单电池性能的影响情况。最后,基于碳基复合双极板目前发展的需求及关键技术瓶颈做了简要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双极板 碳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Nafion/SiO_2复合膜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柳东东 林茂才 +1 位作者 管涛 余晴春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5-45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afion117/SiO2复合膜.工艺研究表明:复合膜制备过程中,加入的MeOH与TEOS比例基本不影响复合膜的阻钒性能.但如以水解时间10 min,水解完成后自然晾干24 h制备的复合膜,则其VO2+的渗透率最低,为4.27×10-9cm2/s,...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afion117/SiO2复合膜.工艺研究表明:复合膜制备过程中,加入的MeOH与TEOS比例基本不影响复合膜的阻钒性能.但如以水解时间10 min,水解完成后自然晾干24 h制备的复合膜,则其VO2+的渗透率最低,为4.27×10-9cm2/s,比Nafion117膜的渗透率降低了52倍.SEM测试表明,经自然晾干的复合膜,其中SiO2晶粒长大,并填充了Nafion膜中大部分的孔洞.以其作隔膜组装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单电池),测试表明膜掺杂后电池的电力效率提高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渗透率 氧化 电力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管理系统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行 包伟华 李辉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7-150,153,共5页
基于STM32F103VC开发了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管理系统,该电池管理系统能实现VRB运行参数和管路运行状态的不间断采集,并存储数据。利用开路电压法估算荷电状态(SOC),上位机能监控VRB运行状况,依据液流电池工作特性控制VRB的活化、... 基于STM32F103VC开发了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管理系统,该电池管理系统能实现VRB运行参数和管路运行状态的不间断采集,并存储数据。利用开路电压法估算荷电状态(SOC),上位机能监控VRB运行状况,依据液流电池工作特性控制VRB的活化、共混,并对故障进行处理。该系统能够提高VRB运行可靠性,延长VRB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STM32F103VC SOC 电池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