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林友斌 陈蒙蒙 杨霖霖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9-1285,共7页
对影响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液流电池能流表和能流图。以4 MW/20 MWh储能系统为例,探究了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内电能的传输路径以及各个环节所产生的能量损失情况,进而明确了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效率量化定... 对影响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液流电池能流表和能流图。以4 MW/20 MWh储能系统为例,探究了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内电能的传输路径以及各个环节所产生的能量损失情况,进而明确了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效率量化定义,为系统性能评估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依据。此外,分析了液流电池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联关系,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系统效率 能流表 能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含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广义综合负荷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培强 亓学忠 +4 位作者 屈星 李慧 周彦吉 毕素玲 黎淑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7-118,共12页
构建了适用于电网仿真的全钒液流电池(all-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VRB)模型,研究了VRB储能系统的外特性.从外特性等效拟合的原理出发,忽略VRB系统的无功功率,提出了VRB储能系统的等效模型.该模型结构简单,参数少,易于辨识,能够有... 构建了适用于电网仿真的全钒液流电池(all-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VRB)模型,研究了VRB储能系统的外特性.从外特性等效拟合的原理出发,忽略VRB系统的无功功率,提出了VRB储能系统的等效模型.该模型结构简单,参数少,易于辨识,能够有效拟合电网在大扰动和连续小扰动情况下的储能系统外特性,其优势在于能够模拟电池储能的出力极限情形.建立了所提出的VRB等效模型与考虑配电网参数和无功补偿的传统负荷模型并联的广义综合负荷模型(Generalized Synthesis Load Model,GSLM),对含VRB储能系统的配电网广义综合负荷特性进行辨识建模.算例表明,与传统综合负荷模型相比,该GSLM能够更精确描述含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综合负荷特性,VRB在综合负荷中比例越大,这种优势越明显,且模型参数辨识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综合描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等效模型 参数辨识 广义综合负荷模型 遗传算法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DC/DC变换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安全充放电策略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辉 季海婷 +3 位作者 付博 杨超 秦星 陈耀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11,18,共6页
为了确保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的安全充放电,提出含DC/DC变换器的VRB储能系统的不同充放电控制模式。在建立VRB等效电路并验证其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内环为VRB侧电感平均电流控制,外环为恒功率、恒压、涓流切换控制的DC/DC变换器... 为了确保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的安全充放电,提出含DC/DC变换器的VRB储能系统的不同充放电控制模式。在建立VRB等效电路并验证其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内环为VRB侧电感平均电流控制,外环为恒功率、恒压、涓流切换控制的DC/DC变换器双闭环策略,并结合DC/AC网侧变换器维持直流侧电压恒定。以VRB荷电状态及端电压为约束条件,提出对应的三阶段安全充放电控制模式。以含DC/DC变换器的5kW VRB储能系统为例,对不同充放电切换控制下的VRB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并与传统恒定功率无切换充放电控制进行对比,分析了恒功率充放电模式下的控制策略的动态响应能力。结果表明,提出的含DC/DC变换器的VRB不同充放电切换模式能更好地使VRB工作在安全运行区域,且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动态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全钒液流电池 DC DC变换器 安全充放电 动态响应 恒功率充电 恒压充电 涓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WPSO算法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功率分配 被引量:8
4
作者 邱亚 李鑫 +1 位作者 陈薇 段泽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00-510,共11页
为了提高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效率,促进其高效利用,提出基于P-AWPSO(priority-adaptive weight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的功率分配策略。首先给出包含折损成本、损耗率及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一致性的多目标优化... 为了提高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效率,促进其高效利用,提出基于P-AWPSO(priority-adaptive weight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的功率分配策略。首先给出包含折损成本、损耗率及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一致性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及4个评价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功率分配的指标;然后采用P-AWPSO算法进行求解,该算法采用"先选择单元后功率分配"的思路,即先根据优先级选择参与本次功率分配的储能单元,然后在选定的储能单元内进行功率分配;最后将算法用于两个算例的仿真中,并与传统功率分配算法进行了对比。通过仿真表明,该策略能够实现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减少电池充放电次数,降低电池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电池储能系统 功率分配 P-AWPSO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A-WOA算法的直流微电网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功率分配策略 被引量:13
5
作者 付华 陆鹏 张俊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26-1837,共12页
全钒液流储能系统能够平抑直流微电网中光伏、风力发电引起的功率波动,该系统中功率的合理分配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控制策略去解决,进而实现提高储能系统运行效率的目的。首先,在荷电状态和功率平衡的约束条件下,建立以储能系统总成本及... 全钒液流储能系统能够平抑直流微电网中光伏、风力发电引起的功率波动,该系统中功率的合理分配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控制策略去解决,进而实现提高储能系统运行效率的目的。首先,在荷电状态和功率平衡的约束条件下,建立以储能系统总成本及平均损耗率最低,荷电状态均衡度最好的优化目标函数;然后,提出基于自适应权重和模拟退火策略的鲸鱼优化算法(A-SA-WOA)功率分配策略;最后,将分配策略应用在场景1和场景2算例下运行仿真,并与传统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优化分配策略有效地降低了储能电池单元的运行成本和折损率,电池充放电次数明显减少,且荷电状态一致性较好。A-SA-WOA分配策略比传统策略下的目标值收敛速度快,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法的准确性和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权重和模拟退火策略的鲸鱼优化算法(A-SA-WOA) 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 系统 功率分配策略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模块开发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纳 王茜 +2 位作者 马军 张爱芳 杜涛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6-898,共3页
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模块是大规模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的基本单元,可以减少现场施工量,便于运输安装.对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模块进行了开发设计,并进行了性能和安全测试.开发设计的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模块能量... 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模块是大规模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的基本单元,可以减少现场施工量,便于运输安装.对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模块进行了开发设计,并进行了性能和安全测试.开发设计的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模块能量效率大于76%,具有过压、欠压、过充电、过放电、荷电状态(SOC)过高、SOC过低、温度过高、温度过低、流量过高、流量过低、压力过高、正负极压差过高、泵通信状态等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模块 充放电 保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葛延峰 何俊峰 +3 位作者 葛维春 史松杰 傅予 邹楠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3期21-29,共9页
储能具有调峰幅度大、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对未来电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储能技术迅猛发展,为充分发挥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相较于传统电池储能技术的优势,对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首先,根据全钒液流电池的基本... 储能具有调峰幅度大、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对未来电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储能技术迅猛发展,为充分发挥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相较于传统电池储能技术的优势,对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首先,根据全钒液流电池的基本结构分析了其原理及特性,搭建了全钒液流电池的电气模型。然后,对储能逆变器连接储能电池和电网的两种控制策略,定功率(PQ)控制策略和定电压频率(VF)控制策略分别进行了建模和仿真验证。最后,以北海热电厂为实际应用场景,将所搭建的储能电站模型应用于黑启动方案中。启动储能逆变器后,北海热电厂的厂用母线电压可以稳定维持在0.96 p.u,表明了利用储能电站进行黑启动的可行性,验证了储能电站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逆变器 储能电站 电池储能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大规模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外特性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8
8
作者 葛维春 孙恺 +6 位作者 葛延峰 刘宗浩 史松杰 周博然 黄佳伟 刘静豪 张蓉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71-179,共9页
研究了全钒液流电池(VFB)储能系统外部运行特性,基于 VFB 电化学性质开展了储能系统(ESS)建模仿真工作。系统地分析储能系统实际运行数据并评估其过载运行对调度控制的影响,对荷电状态(SOC)、电动势以及等效电阻等关键参数进行拟合并得... 研究了全钒液流电池(VFB)储能系统外部运行特性,基于 VFB 电化学性质开展了储能系统(ESS)建模仿真工作。系统地分析储能系统实际运行数据并评估其过载运行对调度控制的影响,对荷电状态(SOC)、电动势以及等效电阻等关键参数进行拟合并得到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戴维南等效电路作为仿真模型主电路,控制模块计算状态参量的变化值,并以受控源和受控电阻的方式将状态参量变化实时反馈到主电路,同时将储能系统过载运行的运行特点嵌入到所建模型中。最后,通过 Matlab/Simulink 搭建所提模型并仿真运行。仿真运行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表明该模型可有效描述储能系统运行外特性,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系统 仿真建模 外特性 过载运行 参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中能量消耗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邹涛 曾坤 +2 位作者 廖育武 余龙海 史小虎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85-1188,共4页
提出了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中能量损耗分布的计算方法,并研究了温度和流量对储能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系统效率以及储能变流器、交流泵与控制系统消耗的能量占比。结果显示,温度升高时,系统效率不断提高,在37℃时,系统效率达到60.06%... 提出了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中能量损耗分布的计算方法,并研究了温度和流量对储能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系统效率以及储能变流器、交流泵与控制系统消耗的能量占比。结果显示,温度升高时,系统效率不断提高,在37℃时,系统效率达到60.06%,泵消耗能量6.11%,电堆消耗能量19.64%,储能变流器消耗能量13.73%;流量增加后,系统充电能量不断提升,在流量为120 L/min时,充电能量达到44.95 kWh,但系统效率下降至57.77%,泵消耗能量8.96%,电堆消耗能量18.94%,储能变流器消耗能量13.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系统 温度 流量 能量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液输送系统对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性能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鹏 曾坤 +2 位作者 邹涛 余龙海 孙彦招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6-780,共5页
搭建了三种模式的电解液输送系统,通过模拟和实测,探讨管路旁路电流和泵功率对电解液输送系统的影响。在70 kW储能系统中进行不同电解液输送系统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泵数量的增加,储能系统充放电时间增加,功率单元能量效率也有一... 搭建了三种模式的电解液输送系统,通过模拟和实测,探讨管路旁路电流和泵功率对电解液输送系统的影响。在70 kW储能系统中进行不同电解液输送系统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泵数量的增加,储能系统充放电时间增加,功率单元能量效率也有一定提升,并且储能系统的充电能量和能量效率也有小幅增加。对储能系统中能量损耗进行分析,电解液输送系统的损耗随泵数量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泵损耗增加,管路损耗降低,在模式3中,电解液输送系统能量损耗占比10.82%,其中泵损耗9.21%,管路损耗1.60%。对模式3中储能系统中各部分能量损耗进行研究,其中系统效率为66.50%,电解液输送系统消耗10.82%,功率系统消耗18.18%,控制系统消耗0.76%,储能逆变器消耗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系统 泵损耗 电解液输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振鹏 颜东梅 +1 位作者 李军 黄福川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2-426,共5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迅速提高,快速增长的储能需求使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逐渐成为行业的热点之一。虽然全钒液流电池存在能量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但是在储能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从全钒液流电池的主要运行特点出发,分析和综述全钒...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迅速提高,快速增长的储能需求使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逐渐成为行业的热点之一。虽然全钒液流电池存在能量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但是在储能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从全钒液流电池的主要运行特点出发,分析和综述全钒液流电池运行中主要性能损失、经济性和环保性的研究现状,介绍全钒液流电池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为后续的工程应用研究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 能量效率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的技术进展、不同储能时长系统的价格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39
12
作者 张华民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72-2780,共9页
可再生能源正逐渐由辅助能源变为主导能源,建立“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大功率、大容量、长时储能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具有本征安全、充放电循环寿命长、电解液可循环使用、生命周期经济性好及环境... 可再生能源正逐渐由辅助能源变为主导能源,建立“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大功率、大容量、长时储能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具有本征安全、充放电循环寿命长、电解液可循环使用、生命周期经济性好及环境友好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学术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本工作回顾了液流电池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现状,结合多年高功率、大容量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工程实际设计经验,阐明了大规模储能电站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实施的5 MW/10 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产业化项目已安全稳定运行了9年多,能量转换效率和储能容量无明显衰减。实际应用结果充分验证了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满足产业化应用的要求。根据全球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领军企业2021年第三季度兆瓦级储能系统实际价格,分析了不同储能时长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价格及生命周期的经济性,指出了今后的研究开发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系统 价格分析 长时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储能及全钒液流电池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宇 张华民 《新能源进展》 2013年第1期106-113,共8页
全钒液流电池因其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电池均匀性好、可实时直接监测其充放电状态等特点,已成为规模储能技朮领域的首选技朮之一。本文对储能技朮的研究背景、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迚行了分析,幵重点对全钒液流电池储能... 全钒液流电池因其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电池均匀性好、可实时直接监测其充放电状态等特点,已成为规模储能技朮领域的首选技朮之一。本文对储能技朮的研究背景、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迚行了分析,幵重点对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迚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储能技术 全钒液流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平抑直驱式风电功率波动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任永峰 胡宏彬 +1 位作者 薛宇 布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27-2134,共8页
为了平抑2 MW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机组的功率波动,提出了新型的全钒液流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对基于混合储能的双三电平二极管箝位型永磁同步风电系统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全钒液流电池和超级电容的等效电路模型、充放电特性、协调... 为了平抑2 MW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机组的功率波动,提出了新型的全钒液流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对基于混合储能的双三电平二极管箝位型永磁同步风电系统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全钒液流电池和超级电容的等效电路模型、充放电特性、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进行混合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并对其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三电平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系统及混合储能系统的仿真模型,对直驱式风电机组运行特性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现场采集风速数据导入仿真模型,在风功率波动较大时,混合储能系统能够平滑风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稳态时风力发电机出力基本稳定在1.25 MW,提高了风电系统的可控性和电网友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 平抑风电输出 控制 双向DC/DC变换 仿真 风力发电 全钒液流电池 超级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的UDVR提升DFIG-LVRT能力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任永峰 孙伟 +1 位作者 韩俊飞 薛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85-3192,共8页
为了提升双馈电机(DFIG)风电系统柔性故障穿越(FFRT)能力,提出了采用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的三单相不间断动态电压恢复器(UDVR)应对策略。对电网电压不平衡时DFIG转子侧变换器和网侧变换器暂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全钒液流电池充放... 为了提升双馈电机(DFIG)风电系统柔性故障穿越(FFRT)能力,提出了采用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的三单相不间断动态电压恢复器(UDVR)应对策略。对电网电压不平衡时DFIG转子侧变换器和网侧变换器暂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全钒液流电池充放电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对单相UDVR的工作原理、矢量关系及其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VRB储能的UDVR改进DFIG风电系统故障穿越能力仿真模型。采用正常运行时UDVR旁路备用,电网故障时UDVR进行电压补偿的方式,验证了DFIG-FFRT特性。结果表明:对于严重的电网对称和不对称故障情况,UDVR可向电网注入补偿电压,整个暂态过程机组向电网注入了友好型绿色能源,提升了DFIG机组无超调FFRT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不间断动态电压恢复器 PR控制 柔性故障穿越 风力发电 双馈电机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效优化的液流电池储能监控系统研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飞 杜涛 +3 位作者 姜国义 刘海波 张爱芳 李爱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45-2251,共7页
为了提高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能量转化效率,结合钒电池各种电量和非电量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控制策略优化和软硬件设计,研制了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监控系统,实现对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流量在0~100 k W功率下的优化控制,通过降低泵耗和电堆... 为了提高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能量转化效率,结合钒电池各种电量和非电量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控制策略优化和软硬件设计,研制了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监控系统,实现对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流量在0~100 k W功率下的优化控制,通过降低泵耗和电堆极化,减少了系统的能耗,充电时可达到14.22 k Wh,放电时可达到7.69k Wh。100 k W级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充放电试验结果表明,该监控方式可有效提升系统整体效率,充电时可达到7.70%,放电时可达到6.68%所提出的电解液流量控制方式可为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能效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电池储能 监控系统 能量效率 流量 双向变流器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中全钒液流电池并网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雷加智 王珂 +1 位作者 李勋 雷家强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全钒液流电池(VRB)这种大型的电力存储装置,在含有众多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中应用时,其并网控制系统必须控制VRB的恒流或者恒功率放电,否则会大大影响蓄电池的寿命。在推挽Boost电路及单相并网逆变器基础上,并计及VRB端电压较低的情况,... 全钒液流电池(VRB)这种大型的电力存储装置,在含有众多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中应用时,其并网控制系统必须控制VRB的恒流或者恒功率放电,否则会大大影响蓄电池的寿命。在推挽Boost电路及单相并网逆变器基础上,并计及VRB端电压较低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微电网中VRB的并网控制系统,实现了蓄电池的恒流放电和并网运行。采用Matlab软件及VRB模型仿真了2 kW VRB并网控制系统的运行特性,并设计了相应的VRB并网控制系统的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VRB) 并网控制系统 恒流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开发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晓丽 张宇 张华民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3-440,共8页
大规模储能技术是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普及应用和支撑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技术.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 Flow Battery,VFB)因其寿命长、安全性好、配置灵活、响应速度快、建设周期短、对环境影响低等突出优势,成为大规模电化学储能技术... 大规模储能技术是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普及应用和支撑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技术.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 Flow Battery,VFB)因其寿命长、安全性好、配置灵活、响应速度快、建设周期短、对环境影响低等突出优势,成为大规模电化学储能技术的首选.美、日、欧等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动大型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本文重点介绍了由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集装箱式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测试结果,对迄今全球最大规模的5 MW/10 MWh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进一步技术开发与规模化生产,降低其成本、提高其可靠性和电化学性能,是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全钒液流电池 集装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的均一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纳 李爱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9-524,共6页
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的均一性直接影响到其寿命。本文从流道结构、运行参数等方面,系统探讨了影响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均一性的各种因素。通过优化管路结构和液流框结构,提高了电堆的均一性,随支管管径不断减小,当主管与支管管径由4∶3减小到4... 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的均一性直接影响到其寿命。本文从流道结构、运行参数等方面,系统探讨了影响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均一性的各种因素。通过优化管路结构和液流框结构,提高了电堆的均一性,随支管管径不断减小,当主管与支管管径由4∶3减小到4∶1时,电堆进液流量标准偏差由0.039m/s降到0.001m/s,电堆进液流速均一性得到改善;通过优化液流框结构,使电堆单体电池电解液流量标准偏差由0.142m/s降到0.032m/s,改善了电堆单体电池均一性。电解液流量、充放电电流密度等运行参数影响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均一性,对其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电堆电压标准偏差随充放电电流增大而线性增大,其斜率与截距均与电解液性质、电极材料性质及表面结构等因素有关;电堆电压标准偏差随电解液流速的增大而减小,且在超过一定流量后不再变化,为全钒液流电池材料选型优化、结构优化及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均一性 多孔介质 扩散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全钒液流电池测试系统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航飞 刘承志 +1 位作者 刘湘东 朱晓舟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9-203,共5页
基于Labview的编程环境,实现对可编程直流电源和直流电子负载的远程控制,搭建全钒液流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该系统将独立的电源和负载组合成了一套充放电装置,并通计算机进行设置和运行,可对电池进行恒流恒压放电、脉冲式放电,实时观测... 基于Labview的编程环境,实现对可编程直流电源和直流电子负载的远程控制,搭建全钒液流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该系统将独立的电源和负载组合成了一套充放电装置,并通计算机进行设置和运行,可对电池进行恒流恒压放电、脉冲式放电,实时观测并采集电压、电流等数据,以研究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全钒液流电池 充放电测试系统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