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 for Science:认知性协作、全过程效应与行动领域
1
作者 王硕 张徐姗 +2 位作者 武晨箫 阎妍 李正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AI for Science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从AI、Science、for三个核心概念出发,探讨如何理解和发展AI for Science。在人机协作形态的历史演进中理解AI,即在感知性协作、肢体性协作... AI for Science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从AI、Science、for三个核心概念出发,探讨如何理解和发展AI for Science。在人机协作形态的历史演进中理解AI,即在感知性协作、肢体性协作、计算性协作到认知性协作的脉络中考察AI在科学研究中的角色。AI不再只是从外部为科研赋能,而是逐步介入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在认知层面与科学家建立深度协作。从全过程科研视角分析Science,AI不仅赋能科学知识生产,也推动科技传播的民主化与精准化,助力科研管理与评价的智能化。从技术—社会系统的视角来看,为了更好地释放AI for Science的潜力,应着眼于面向AI for Science的科研生态系统整体建设。未来应从人才培养、科研组织、数据资源、伦理治理等行动领域出发,提升科研人员的AI for Science胜任力、推动跨领域合作、促进高质量数据流通与共享以及加强科技伦理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for Science 人工智能 人机协作 认知性协作 全过程科研 科技伦理治理 科研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的科研创新——基于数智技术的创新辅助框架探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陆伟 马永强 +2 位作者 刘家伟 杨金庆 程齐凯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9-1017,共9页
以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文本生成、人机对话等方面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在大模型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在赋能科研创新方面表现出重要的现实价值。当前的科技信息资... 以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文本生成、人机对话等方面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在大模型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在赋能科研创新方面表现出重要的现实价值。当前的科技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服务能够为科研创新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以及常规的知识聚合服务,但是仍未能与科研创新活动形成深度融合。同时,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也面临信息处理能力不足、认知能力有限等挑战。据此,本文首先对数智时代科研活动的新特点进行了剖析,然后提出了基于数智技术的创新辅助框架,并对所提出的框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阐述了其在创新全过程中的功能定位、服务模式和关键赋能路径。未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数智赋能的科技信息资源管理将进一步嵌入科研创新活动全过程。基于数智技术的创新辅助服务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个性化、细粒度的知识和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如面向文献阅读、实验设计和论文撰写场景的创新辅助服务,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创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ChatGPT 人工智能大模型 科学智能 科研创新全过程 创新辅助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