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山”地区煤矿区全过程生态保护性开采模式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团 班思远 《中国煤炭》 2019年第12期89-93,共5页
煤炭资源的开发对京津冀燕山、太行山地区生态环境破坏较为突出,为了实现“两山”地区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将生态工程、矿业产业与创新技术深度融合,多学科交叉,提出“两山”地区煤矿区基于充填开采的全过程生态保护性开采模式,实现生态... 煤炭资源的开发对京津冀燕山、太行山地区生态环境破坏较为突出,为了实现“两山”地区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将生态工程、矿业产业与创新技术深度融合,多学科交叉,提出“两山”地区煤矿区基于充填开采的全过程生态保护性开采模式,实现生态环境被破坏后由修复向源头防护的转变。同时,提出应进一步加快煤矿区全过程生态保护性开采模式配套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深化政策支持,不断丰富煤矿区全过程生态保护性开采模式的内涵,全面提升煤矿区生态保护性开采模式的适用范围与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生态保护性开采 充填绿色开采 “两山”地区 煤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管理政策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建忠 许书平 +1 位作者 陈志广 孔宁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期24-28,共5页
国家高度重视稀土等重要战略矿产资源,尤其在近期中美贸易争端加剧背景下,更加凸显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管理政策,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动态调整机制尚未建立;开发利用监管执行不到位;产业... 国家高度重视稀土等重要战略矿产资源,尤其在近期中美贸易争端加剧背景下,更加凸显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管理政策,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动态调整机制尚未建立;开发利用监管执行不到位;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查明资源储量下降。按照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提出了四条政策建议:明确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法律地位,加快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监管机制,促进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突出绿色发展,提高开发利用水平,更加注重生态安全;完善重要矿产地的储备,保障资源安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 矿产资源 管理政策 生态安全 资源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措并举开创保护性耕作新局面
3
作者 郭长勇 薄艳玲 郭长兴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1年第5期111-111,共1页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过度开采、乱砍滥伐,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了生态环境,干旱、大风、扬沙、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农业上掠夺性生产,致使土壤肥力逐年下降、不断板结,粮食产量徘徊不前,为此,国家农业部...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过度开采、乱砍滥伐,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了生态环境,干旱、大风、扬沙、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农业上掠夺性生产,致使土壤肥力逐年下降、不断板结,粮食产量徘徊不前,为此,国家农业部大力提倡推广和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它是用作物秸秆或根茬覆盖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农业生产 过度开采 乱砍滥伐 生态环境 自然灾害 土壤肥力 粮食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措施 被引量:3
4
作者 蔡平 马文 《甘肃林业》 2020年第3期43-44,共2页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对矿山的过度开采和无序利用,以及缺乏科学的生态保护性措施,导致自然保护区内大部分废弃矿区内的森林植被、地质水源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给保护区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巨大影响。科学分析废弃矿山对自然保护区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对矿山的过度开采和无序利用,以及缺乏科学的生态保护性措施,导致自然保护区内大部分废弃矿区内的森林植被、地质水源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给保护区生态环境安全造成巨大影响。科学分析废弃矿山对自然保护区及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影响,采取有效的生态修复治理,是践行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造福子孙万代、绿化祖国、实现自然保护区建设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山 生态环境安全 保护性措施 绿化祖国 废弃矿区 森林植被 过度开采 危害及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