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全过程民主管理中的民主协商及其推进方式
1
作者 张宇 蔡晓东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35,共4页
民主协商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校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对于推进学校场域中的全过程民主和学校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民主协商有利于提升学校全过程民主的质量,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增强师生及家长的参与... 民主协商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校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对于推进学校场域中的全过程民主和学校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民主协商有利于提升学校全过程民主的质量,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增强师生及家长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提升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学校民主协商工作走向深化,要加强学校民主协商工作的顶层设计,做好党政协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营造民主协商的文化氛围,并积极探索以数字化赋能学校民主协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管理 全过程民主 民主协商 党政协商 数字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民主的范围与限度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爱军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0,共8页
全过程民主的实质是人民民主的彻底实行,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民主的统一性,核心是保证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的领导地位。全过程民主区别于西方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其本质和核心。全过程民主是赋予人民以主体性的民主,... 全过程民主的实质是人民民主的彻底实行,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民主的统一性,核心是保证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的领导地位。全过程民主区别于西方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其本质和核心。全过程民主是赋予人民以主体性的民主,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以及制度性和非制度性范围。其重中之重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者不可分割。全过程民主是持续性与非持续性的有机统一,具有政治制度限度、政治客观限度和政治主观限度,失去政治限度的全过程民主将会具有走向全过程民主对立面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民主 全过程民主权利 全过程民主责任 全过程民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全过程民主治理实践机制与资源下乡优化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战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202,共10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农村基层全过程民主治理是基层民主实践的具体形式,体现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国家资源下乡为农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外部资源输入的项目化管理方式,脱嵌... 乡村振兴背景下,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农村基层全过程民主治理是基层民主实践的具体形式,体现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国家资源下乡为农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外部资源输入的项目化管理方式,脱嵌于基层社会治理过程,影响农民参与性和乡村治理效能提升。资源下乡与基层全过程民主治理实践相结合,以农民生产生活现实需求为中心,通过民主动员的需求表达、民主协商的利益整合、民主决策的需求转化、民主参与的需求回应、民主监督的权责平衡等运行机制,实现资源下乡、基层民主与乡村有效治理的有机统一。资源下乡嵌入农村公共事务治理过程,通过资源下乡和农民动员,激活农村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体系,为农民群众在创造美好生活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是新时代国家资源下乡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全过程人民民主 基层治理 资源下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民主”:运作形态与实现机制 被引量:184
4
作者 唐亚林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75,共8页
"全过程民主"是人民民主价值与制度框架在操作层面的具体化运用,通过利益需求满足、透明公开参与、理性协商共识、制约监督纠错的链式内在有机互动方式,将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参与、人民的协商、人民的监督有机统一起来,实现... "全过程民主"是人民民主价值与制度框架在操作层面的具体化运用,通过利益需求满足、透明公开参与、理性协商共识、制约监督纠错的链式内在有机互动方式,将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参与、人民的协商、人民的监督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了将人民民主所追求的民主性质与民主运行的质量有机结合的目标。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人民民主进入实践操作层次的形态与机制的实践创新与理论提炼,创建"全过程民主"的回应式民主、参与式民主、协商式民主与监督式民主四大运作形态,以及实施精准识别机制、精致发展机制、精明推进机制、精敏发现机制四大实现机制,创造了人民依法、主动、有效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制度形态与机制体系,深化了对人民民主"一二三四五"制度框架与运行机制的认识,丰富了人民民主的实现方式,提升了人民民主的运行质量,开创了比西式民主更为多样、更为有效、更为灵敏的人民民主新型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 全过程民主 中国式民主 运作形态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民主”视域下城市社区自主治理的机制建构 被引量:32
5
作者 房亚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39,共9页
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人口往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集聚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现象和特征,城市社区的有效治理及其民主性成为检验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随着城市化的扩容提质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变迁,城市管理重经... 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人口往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集聚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现象和特征,城市社区的有效治理及其民主性成为检验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随着城市化的扩容提质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变迁,城市管理重经济建设而忽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城市内部不同区域发展与水平失衡的现象必须得到改变,治理资源下沉和管理民主化、智能化、精细化成为新时期城市管理的重要取向。以社区居民的自主治理为重要方向,有效整合政府、市场、社会和居民的优势资源,健全“政府引领、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模式,是城市治理民主化和精细化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全过程民主 居民本位 自主治理 多元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民主决策的要素与结构 被引量:8
6
作者 佟德志 张朝霞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7,共9页
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国的民主决策不断演进,逐步进入到全过程民主决策的新时代,在程序要素上形成了全链条结构,在参与要素上铸造了全方位结构,在客体要素上实现了全覆盖结构。全链条结构是民主决策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 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国的民主决策不断演进,逐步进入到全过程民主决策的新时代,在程序要素上形成了全链条结构,在参与要素上铸造了全方位结构,在客体要素上实现了全覆盖结构。全链条结构是民主决策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要素共同构成,包括了议程设置、设计与制定、执行、评估、监督、调整优化等几个阶段在内。全方位结构则强调通过直接或间接、被动或主动、个人与组织等多种方式,实现民主决策主体参与的全方位。全覆盖结构注重决策领域和层次的全覆盖,将民主原则覆盖到所有政策空间。全过程民主决策在优化决策过程、提升决策效能、完善民主链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民主决策 要素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民主在法律规范实施监督中的适用探索 被引量:4
7
作者 邓佑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全过程民主对法律规范实施监督具有程序和实效双重价值,在法律规范实施监督过程中引入全过程民主能更好地保障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在法律规范实施监督中落实全过程民主,要求监督主体具有广泛性、监督手段具有多样性、监督过... 全过程民主对法律规范实施监督具有程序和实效双重价值,在法律规范实施监督过程中引入全过程民主能更好地保障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在法律规范实施监督中落实全过程民主,要求监督主体具有广泛性、监督手段具有多样性、监督过程具有完整性、监督结果具有民意性。具体而言,监督主体方面,在扩展原有人大及其常委会主导监督的基础上,更要调动广泛的社会监督,从而发挥多元监督主体的作用;监督手段方面,宜采取听取专项报告、适时进行执法检查、加强立法后实施评估等多种手段;监督过程中,要加强民主监督在法律规范实施过程中的全覆盖,同时引入数字化手段实现监督的常态化,形成结构闭环、运行流畅的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监督结果上,要重视监督意见反馈的落实,保证监督意见反馈的实时性、全面性和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民主 法律规范 实施监督 适用价值 适用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全过程民主在乡村运转起来——以山东省Q镇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国申 李慧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98,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民主是全过程民主”的论断之后,全过程民主便在国内政治学界成为研究热点,这些研究大多是从抽象的理论层面展开的,鲜有学者从全过程民主实际运转的角度进行讨论。为此,我们选取某镇村“两委”换届选举为研究对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民主是全过程民主”的论断之后,全过程民主便在国内政治学界成为研究热点,这些研究大多是从抽象的理论层面展开的,鲜有学者从全过程民主实际运转的角度进行讨论。为此,我们选取某镇村“两委”换届选举为研究对象,从全过程民主的实践运行来展开研究。研究发现,该镇“两委”换届选举不但包含“民主选举”,而且还包含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全过程民主的其他环节;不但很好地体现了全过程民主的要求,还丰富发展了全过程民主的内容;民主监督不仅需要内部监督,还可以引入外部监督;地方党委对基层民主的领导可以与对农民民主权利的尊重很好地结合起来;政治动员与经济补偿可以共同发挥对农民民主权利的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民主 换届选举 民主权利 乡村治理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论学校管理中的全过程民主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宇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33,共4页
学校民主建设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领域,中小学管理中的全过程民主是针对非全过程民主而言的,具有全程性、全员性、全面性、教育性四个特征,具有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执行、民主监督五种形式,五种形式相互关联,共同构成... 学校民主建设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领域,中小学管理中的全过程民主是针对非全过程民主而言的,具有全程性、全员性、全面性、教育性四个特征,具有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执行、民主监督五种形式,五种形式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学校管理中全过程民主的完整链条。在学校管理中推进全过程民主,需要处理好全过程民主与制度建设、全过程民主与党组织领导、全过程民主与信息公开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管理 民主管理 全过程民主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 民主执行 民主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民主: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维变革与政治逻辑 被引量:78
10
作者 亓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民主在中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深化理解中国式民主并创新当代民主理论提供了一个新视窗。时至今日,中国式民主体现出了全过程性的特点,其在巩固全过程民主的广泛性中夯实其制度之基,在彰显全过程民主的充分性...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民主在中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深化理解中国式民主并创新当代民主理论提供了一个新视窗。时至今日,中国式民主体现出了全过程性的特点,其在巩固全过程民主的广泛性中夯实其制度之基,在彰显全过程民主的充分性中强化其制度之实,在践行全过程民主的健全性中凝聚其制度之力。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民主实践典范,全过程民主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政治逻辑,其核心是将人民民主的各项具体制度优势加以巩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效能的普遍化;关键是始终将“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统一于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中;主要任务包括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凸显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两个大局以及生成符合时代需要的民主治理机制。正因为全过程民主具备“行得通、很管用、有效率”的价值优越性、实践优势性与话语优质性,才有力地挑战了自由式民主思维,为非西方国家摆脱西方民主的话语霸权与制度陷阱提供了新思维、新逻辑和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民主 中国共产党 治国理政 政治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场域中全过程民主与新型政党制度——基于新时代中国话语建构的视角 被引量:50
11
作者 阙天舒 方彪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7,共8页
当前,世界秩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自由主义话语体系日渐衰落。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中国话语体系的创造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话语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政治文明领域的表达与传播体系,... 当前,世界秩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自由主义话语体系日渐衰落。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中国话语体系的创造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话语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政治文明领域的表达与传播体系,其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我国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的时代大背景下,全过程民主和新型政党制度就在中西对比过程中建构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展示出我们民主政治的旺盛生命力。可以说,全过程民主是一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它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着文化性建构、规范性建构和体系性建构。如果将全过程民主与新型制度的关系置于国家治理场域中进行考察,能够发现两者相互匹配,共同推进协商与法治的良性互动,程序与实效的规则创设和调适与合作的双向构建。而新型政党制度作用于全过程民主,则是通过手段与目标的增量赋权,发展与治理的双轮驱动以及价值与工具的弹性整合。当然,新时代如何结合我国全过程民主和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实践,努力实现中国人民民主和国家治理的概念化与理论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民主 全过程民主 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民主视域下深化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路径探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蒯正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0-186,共7页
人民民主对资本主义民主的超越不仅体现在它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还在于它创建了全过程民主的实践形态。全过程民主以人民的需求为立足点,实现了利益表达、政协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有机统一,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 人民民主对资本主义民主的超越不仅体现在它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还在于它创建了全过程民主的实践形态。全过程民主以人民的需求为立足点,实现了利益表达、政协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有机统一,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人民政协作为我国协商民主最早的制度化的组织形式和机制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舞台,也是践行“全过程民主”的重要体现。新时代深化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需要以“全过程民主”的精神和要求,进一步提高人民政协协商主体意识、增强政协委员的履职能力,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推进政协协商与党委政府工作的衔接,以及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协 协商民主 全过程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的互嵌——协商民主何以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可操作化载体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福国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6,123,共14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的价值规定,即政治民主化的中国议题;而协商民主则是其实现的具体形式,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具体形式,构成了治理的程序载体,即治理现代化的中国议题。本文从治理现代化与政治...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的价值规定,即政治民主化的中国议题;而协商民主则是其实现的具体形式,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具体形式,构成了治理的程序载体,即治理现代化的中国议题。本文从治理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的互嵌视角,讨论协商民主何以落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际操作的载体,尝试提供一种新的中国式民主研究视角,即基于已经发生的协商民主案例,在一种可实际操作的程序与方法的载体上,把国家政策规定与社会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让理论与实践形成对话。谈到中国式民主的理论时,我们要有具体的操作方法;谈到操作方法时,我们要有具体的实践案例,把民主的钉子钉在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问题之上,形成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具体融合的分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协商民主 治理现代化 政治民主 互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优势与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树彬 崔楠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1,共11页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凭借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一完整的程序机制和闭环链条,有效巩固了党的领导、扩大了基层群众政治参与、满足了人民利益需求、实现了基层有效治理。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现...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凭借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一完整的程序机制和闭环链条,有效巩固了党的领导、扩大了基层群众政治参与、满足了人民利益需求、实现了基层有效治理。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亟待全过程人民民主嵌入基层治理之中,通过理念赋能、主体赋能、程序赋能以及制度赋能,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基层治理现代化 治理有效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的融合: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新超越
15
作者 汪仕凯 许墨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0,I0003,共11页
现代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主权,现代民主政治的高级形态应该是将人民主权落实为人民治权即人民当家作主,而要落实人民治权就必须保障民众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以代议制为核心的间接民主将民主局限在选举上,导致了虚化人民主权的后... 现代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主权,现代民主政治的高级形态应该是将人民主权落实为人民治权即人民当家作主,而要落实人民治权就必须保障民众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以代议制为核心的间接民主将民主局限在选举上,导致了虚化人民主权的后果。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协商为基本技术程序,将直接民主嵌入间接民主之中从而实现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结合,改变了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实践中的间接民主取代直接民主的趋势,在落实人民治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上开创了新局面。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的融合是通过协商实现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扎实推进广泛多层制度化协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实践形式 间接民主 直接民主 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协商式参与障碍的生成机理与突破途径
16
作者 姜晓萍 柴琳琳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F0002,共12页
协商式参与既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更是影响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协商式参与障碍与生成机理,针对制度悬浮导致公众参与机会失衡、专业鸿沟导致协商式参与中的公众失语、政府回应乏力挫伤公... 协商式参与既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更是影响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协商式参与障碍与生成机理,针对制度悬浮导致公众参与机会失衡、专业鸿沟导致协商式参与中的公众失语、政府回应乏力挫伤公众持续参与意愿等参与障碍,构建结构-过程-行动分析框架来解释障碍生成机理,研究发现:制度悬浮下机会结构分布不均与公众参与热情消退导致结构制约;专业鸿沟下协商话语表达障碍与政治共识达成难导致过程掣肘。二者交互作用引发公共精神缺失,参与行为失序导致公众参与动力欠缺。对此,迫切需要通过健全宏观民主制度以衔接微观协商的制度机制、搭建协商式参与平台和加强公众专业性知识培育、转变政府服务理念与营造协商式参与文化氛围来构建破解协商式参与障碍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 协商民主 协商式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基于国家制度的分析视角
17
作者 戴长征 常露露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21,共12页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呈现鲜明对比。制度竞争是国家之间最根本的竞争,中西方民主差异化的治乱格局本质上就是一种制度竞争表现。现代国家制度的创制与设计表明,民主深植于国家制度设置之中,内嵌...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呈现鲜明对比。制度竞争是国家之间最根本的竞争,中西方民主差异化的治乱格局本质上就是一种制度竞争表现。现代国家制度的创制与设计表明,民主深植于国家制度设置之中,内嵌于国家制度构建的方方面面。从国家制度看,两种民主模式在制度性质、制度结构、制度参与、制度能力等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以资本至上为价值取向,以资产阶级内部分权制衡为运行结构,以民主选举为主要参与机制的西方式民主,其国家制度的治理效能愈发式微。而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依循人民当家作主的运行结构以及全过程政治参与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其国家制度的治理效能愈发显著。中西方民主的差异化,源自中西方在国家制度构建过程中对民主的理解和认知差异。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在国家制度设计和构建的多个维度均彰显了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创新超越,打破了西方民主中心论与民主原教旨主义,为世界贡献民主政治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西方式民主 国家制度 制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野下完善备案审查说法说理探究
18
作者 李雷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9,共16页
党和国家多次明确提出“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备案审查说法说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折损了备案审查制度的权威和公信力。在全过程人民民主视野下,公民在备案审查中具备双重身份,备案审查是立法监督的重要方式,说法说理则是对备案审查... 党和国家多次明确提出“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备案审查说法说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折损了备案审查制度的权威和公信力。在全过程人民民主视野下,公民在备案审查中具备双重身份,备案审查是立法监督的重要方式,说法说理则是对备案审查工作的监督。说法说理逐渐由一项技术演变为一种义务,是实现民主监督的有效方式,充分体现了监督主体的广泛性和监督过程的完整性。结合备案审查制度的功能定位以及审查现状,未来应当明确适当说法说理的原则,并厘清说法说理的运行机理。备案审查呈现的弱对抗性,奠定了说法说理的制度基础,还应明晰说法说理和释法说理的界分,阐明说法说理的主要内容,探明说法说理的载体类型。为优化说法说理资源的配置和推动说法说理功效的实现,还应当区分依职权审查和依申请审查的对抗性之差异,将其作为划分说法说理基准的第一层次标准,再根据审查结论合宪合法的程度,进行第二层次说法说理基准的划分,最终确定宽严适度的三重说法说理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备案审查 说法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的法治政府建设
19
作者 石佑启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6,共16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基石,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的法治政府建设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法治政府建设的出发点是为...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基石,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的法治政府建设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法治政府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着力点是依靠人民,落脚点是保护人民权益,增长点是回应人民新期待。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始终,体现在行政立法、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监督行政的具体实践中,为新时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注入新动能。应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健全人民群众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程序规则,创新人民群众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式,增强人民政府对人民群众诉求的回应性,以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法治政府建设,提升法治政府建设的质效,充分发挥法治政府建设在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全过程人民民主 法治政府建设 法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村民自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路径优化
20
作者 曲霞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0,共8页
村民自治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础工程和直接体现。新时代,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就要切实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和要求贯穿于村民自治实践全过程,推动村民自治提质增效。在村民自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中,各级党组织、政... 村民自治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础工程和直接体现。新时代,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就要切实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和要求贯穿于村民自治实践全过程,推动村民自治提质增效。在村民自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中,各级党组织、政府、村级组织、村民、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既是实践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也是实现高效能基层治理的缔造者和秩序遵循者。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界定模糊、利益相关者沟通与协调有效性不足、利益相关者难以共享协商成果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制约着基层民主推进以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进程。因此,须以区分农村多元治理主体类型为前提,精准识别核心利益相关者,建立多元共治的协商民主机制,组建协商民主议事平台,加强各利益相关者间的意见沟通与利益整合,推动广泛、平等、有效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增强多主体的治理共识和协同能力,进而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村民自治 乡村治理 利益相关者理论 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