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轻陶粒混凝土专用外加剂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登贤 吴鑫 江晓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为了解决全轻陶粒混凝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料上浮现象,拌合物和易性差,容易离析,不能泵等问题,提出采用添加由引气剂与增稠剂组成的全轻陶粒混凝土专用外加剂来解决全轻陶粒混凝土不能泵送的问题。研究表明:硅烷类引气剂引气效果较好,... 为了解决全轻陶粒混凝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料上浮现象,拌合物和易性差,容易离析,不能泵等问题,提出采用添加由引气剂与增稠剂组成的全轻陶粒混凝土专用外加剂来解决全轻陶粒混凝土不能泵送的问题。研究表明:硅烷类引气剂引气效果较好,掺量在0.01%~0.013%(按胶凝材料用量算)效果最佳。HPMC20 W黏度更加适合配制陶粒混凝土专用外加剂,其最佳掺量为0.002 6%;用全轻陶粒混凝土专用外加剂能配制出工作性能优异的混凝土,且密度1 300 kg/m3强度达到17.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气剂 增稠剂 全轻陶粒混凝土 外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与钢筋的拉拔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蔺新艳 职文超 +1 位作者 杨健辉 叶亚齐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71-3079,共9页
钢筋与混凝土的高温粘结性能是结构抗火设计和灾后评价的依据。通过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ALWSCC)与335级Φ16 mm月牙肋钢筋(CRB)和光圆钢筋(PSB)分别经历20℃(常温)、300℃、400℃、500℃后的拉拔试验,分析了高温导致粘结性能劣化的特征... 钢筋与混凝土的高温粘结性能是结构抗火设计和灾后评价的依据。通过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ALWSCC)与335级Φ16 mm月牙肋钢筋(CRB)和光圆钢筋(PSB)分别经历20℃(常温)、300℃、400℃、500℃后的拉拔试验,分析了高温导致粘结性能劣化的特征参数,并与普通混凝土(NWC)和再生混凝土(RA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温不仅造成混凝土色泽变化、表面疏松、缺棱掉角现象及沿CRB顺筋裂纹(宽度分别为0.03~0.1 mm、0.1~0.18 mm和0.18~0.22 mm),而且破坏形式从拔出破坏到劈裂破坏和劈裂-拔出破坏;τ-S曲线整体下降、峰值粘结应力残余强度(ατ0)降低、峰值滑移系数(βS0)增大和峰前耗能减小;但月牙肋对拉拔荷载的贡献率却均在85%左右;以ατ0和βS0作为评判指标,上述三种混凝土中ALWSCC具有更好的抗火性能;以抗压和劈拉残余强度及上述粘结性能指标作为判断条件,可将500℃作为临界温度以指导试验设计和火灾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 拉拔试验 粘结应力-滑移曲线 峰前耗能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粒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环氧树脂界面冻融后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红兵 郭正发 +1 位作者 韩蓓 段亦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8-584,共7页
采用全轻陶粒混凝土加固普通混凝土构件,可在实现既有结构性能提升的同时降低加固体自重,改善加固结构承载特性.为研究新老混凝土环氧树脂粘结界面冻融损伤后抗剪性能退化规律,开展了7组新老混凝土试件和2组整浇试件的冻融试验,测试各... 采用全轻陶粒混凝土加固普通混凝土构件,可在实现既有结构性能提升的同时降低加固体自重,改善加固结构承载特性.为研究新老混凝土环氧树脂粘结界面冻融损伤后抗剪性能退化规律,开展了7组新老混凝土试件和2组整浇试件的冻融试验,测试各组试件分别在经历0、5、10、15、20、25及30次冻融后的界面抗剪强度,分析试件外观损伤、抗剪破坏形态及抗剪强度退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冻融次数低于15时试件剪切破坏均发生在普通混凝土与环氧树脂界面剂之间,冻融次数超过25时发生在全轻陶粒混凝土与环氧树脂界面剂之间,15~25次时为过渡状态;冻融后试件界面抗剪强度出现明显退化,经历5、10、15、20、25、30次冻融循环后,界面抗剪强度较冻融前的下降率分别为7.83%、20.91%、25.54%、31.11%、36.54%、45.27%.建立了环氧树脂界面的抗剪强度退化计算公式,可较准确地预测出冻融后环氧树脂界面抗剪强度.研究结论可为工程结构加固及类似新老混凝土连接界面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轻陶粒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加固 冻融 环氧树脂界面 抗剪性能 试验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