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麻醉患者预防眼部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4
1
作者 肖慧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6期250-25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全身麻醉患者预防眼部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全身麻醉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各50例。研究A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眼部护理,研究B组患者在常规眼部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 目的探讨分析全身麻醉患者预防眼部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全身麻醉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各50例。研究A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眼部护理,研究B组患者在常规眼部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眼部并发症集中表现为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以及眼膜充血。研究A组全身麻醉患者眼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0%,其中10%为疼痛、6%为畏光,4%为流泪、2%为视物模糊,2%为眼膜充血,研究B组患者眼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全部为畏光,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研究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研究A组,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要提高对眼部并发症预防护理的重视度,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并保证了患者的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患者 眼部并发症 预防措施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朋仙 赵艳 +1 位作者 郭向阳 崔德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9-271,共3页
微创的理念深入人心,追求更舒适的麻醉手术过程是医学发展的趋势。从生理微创到关注心理微创,是微创外科学的重大进步[1]。近年来,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患者发生术中知晓,可引起严重的情感和精神(心理)健... 微创的理念深入人心,追求更舒适的麻醉手术过程是医学发展的趋势。从生理微创到关注心理微创,是微创外科学的重大进步[1]。近年来,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患者发生术中知晓,可引起严重的情感和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即创伤后应激紊乱(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知晓 全身麻醉患者 微创外科学 麻醉手术 麻醉深度监测 麻醉药浓度 静脉麻醉 POSTTRAUMATIC 血浆靶浓度 肌松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干预 被引量:6
3
作者 梅佳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麻醉科收治的98例择期手术的非全身麻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 目的探讨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麻醉科收治的98例择期手术的非全身麻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意象对话技术辅助下的心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及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平均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3.7%(41/49)明显比对照组61.2%(30/49)高(P<0.05)。结论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意象对话技术辅助下的心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 心理干预 措施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象对话技术应用于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王薇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意象对话技术(imagery-dialogue skill,IDS)应用于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台州市立医院治疗的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752例分为A(251例)、B(250例)、C(251例)三组,其中A... 目的探讨意象对话技术(imagery-dialogue skill,IDS)应用于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台州市立医院治疗的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752例分为A(251例)、B(250例)、C(251例)三组,其中A组患者予以常规心理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录音意象对话引导干预,C组患者由参加过意象对话培训的护士现场进行心理引导干预。结果 B组与C组干预前心率及血压的监测结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术后焦虑评分A组为(61.8±12.50)分、B组为(48.5±10.21)分、C组为(42.0±8.35)分,抑郁评分A组为(56.8±10.37)分、B组为(45.2±9.75)分、C组为(40.2±6.72)分,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意象对话技术可以使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尽快进入术前适应状态,术后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全身麻醉患者 意象对话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