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综合防治对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郁鲜 杨晓燕 +2 位作者 邢帮荣 孔庆磊 邓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442-2443,共2页
目的:总结烧伤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早期综合防治经验。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672名烧伤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SIRS的发生率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的差... 目的:总结烧伤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早期综合防治经验。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672名烧伤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SIRS的发生率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中给予早期综合防治的一组,SIRS、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烧伤后进行早期综合防治可明显阻断SIRS的发生发展、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衰竭 早期综合防治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烧伤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烧伤患者 MODS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的跨膜信号转导及其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蒋建新 朱佩芳 王正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失控性炎症反应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病理现象 ,是创伤后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细菌脂多糖 (LPS)是最常见的诱导失控性炎症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单核 /巨噬细胞表面LPS相关受体是机体识别并启动炎症反应的始动因素 ,是诱导炎症... 失控性炎症反应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病理现象 ,是创伤后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细菌脂多糖 (LPS)是最常见的诱导失控性炎症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单核 /巨噬细胞表面LPS相关受体是机体识别并启动炎症反应的始动因素 ,是诱导炎症反应失控的关键环节之一。单核 /巨噬细胞膜表面存在多种LPS相关受体 ,其中清道夫受体 (SR)、CD14、Toll样受体 4(TLR4)为高亲和力或敏感性LPS受体。SR与单核 /巨噬细胞清除、灭活LPS有关 ;CD14和TLR4是介导LPS激活细胞的重要受体。TLR2、β2 整合素、L selectin等为低亲和力LPS受体 ,作为“二级受体”在促进LPS诱导的促炎症和抗炎症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的“催化作用”。TLR4可能是LPS激活血管内皮细胞的受体途径。单核 /巨噬细胞表面防御性受体 (如SR)下调、兴奋性受体 (如CD14、TLR4、TLR2等 )上调 ,可能是感染过程中单核 /巨噬细胞由早期的防御性 (清除、灭活LPS)转化为后期的效应性 (释放大量的炎症和抗炎症介质 )的重要机制。深化研究LPS跨膜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可望为有效控制失控性炎症反应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类 抗原 CD14 脓毒症综合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致MODS患者Cys-C的水平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填 王埮 +1 位作者 陈蓉 陈志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551-1553,共3页
目的:观察胱抑素-C(Cys-C)在急性脑梗死(ACI)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ACI患者27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并发SIRS、MODS情况分为3组:单纯ACI组(SACI组)166例,单纯并发SIRS组(SIRS... 目的:观察胱抑素-C(Cys-C)在急性脑梗死(ACI)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ACI患者27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并发SIRS、MODS情况分为3组:单纯ACI组(SACI组)166例,单纯并发SIRS组(SIRS组)47例,并发SIRS致MODS组(MODS组)65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PETIA)测定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水平,观察各组血清Cys-C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hs-CRP、LPa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组血清Cys-C、LPa、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观察组组间比较,SIRS、MODS组患者升高更为明显,以MODS组更为突出(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Cys-C水平与hs-CRP、LPa呈正相关。结论:Cys-C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ACI并发SIRS、MODS,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Cys-C) 急性脑梗死(ACI)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认识的变迁及现状 被引量:18
4
作者 盛志勇 姚咏明 林洪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8-100,共3页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and its lethal sequela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are common complications in critical illness, such as severe trauma, shock, infection and major operatio...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and its lethal sequela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are common complications in critical illness, such as severe trauma, shock, infection and major operations.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e evolution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SIRS and/or MOD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Particularly in recent years, advances in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have provided new insight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complex condition. The earlier emphasis on the pro inflammatory mediators involved in propagation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 has gradually been replaced by a realization that SIRS/MODS are the result of an imbalance of pro and anti inflammatory mediators to create the final status of excessive inflammation or immunoparalysis’. Though prognosis remains poor, the knowledge that now exists about SIRS/MODS gives great hope for the futur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new treatment modalities and re evaluation of current available measures. Nevertheless, improved techniques to monitor immunological or other markers of inflammatory and host defense responses will be important in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future therapies on central mechanisms contributing to SIRS/M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基因治疗 营养支持 s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鉴别诊断和监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晓利 杜斌 +2 位作者 潘家绮 许莹 华宝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评价在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早期,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传统指标对于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因的鉴别作用,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共有30例非感染性SIRS和27例感染性SIRS患者入... 目的评价在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早期,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传统指标对于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因的鉴别作用,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共有30例非感染性SIRS和27例感染性SIRS患者入选,在出现临床表现24h内测定血清PCT、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记录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计数等,做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及全身性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OFA)。结果感染性SIRS患者与非感染性SIRS患者相比,血清PCT(5.54[1.20,32.74]μg/Lvs0.77[0.22,3.90]μg/L,P=0.001)、IL-6(163.66[33.60,505.26]ng/Lvs37.72[22.52,110.78]ng/L,P=0.004)、CRP([15.28±8.41]g/Lvs[9.51±7.65]g/L,P=0.010)和中性粒细胞比例(0.91±0.04vs0.88±0.04,P=0.010)水平显著升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表明,PCT和IL-6的鉴别力最佳。血清PCT和IL-6水平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显著相关,血清PCT水平和住院日呈正相关。结论与传统炎症指标相比,PCT和IL-6有助于鉴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SIRS,并且和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性感染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群华 倪泉兴 +2 位作者 蔡端 姜永锋 张延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 (AP)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关系。方法 观察 71例AP患者的生长抑素治疗作用及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进展为SIRS的过程。结果 多数SAP患者 (86 % )可以出现SIRS ,而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出现SIRS甚少 (11%...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 (AP)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关系。方法 观察 71例AP患者的生长抑素治疗作用及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进展为SIRS的过程。结果 多数SAP患者 (86 % )可以出现SIRS ,而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出现SIRS甚少 (11% ) ;SAP患者血清IL - 1β、TNFα和IL - 6水平明显升高 ,并与SAP的病损程度及SIRS的表现呈正相关。结论 SAP患者可以出现SIRS ,生长抑素对SAP的SIRS防治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 综合征 s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朱振杰 许清泉 +5 位作者 黄晓波 洪扬 杨庆亚 王澍 安立哲 徐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3-649,共7页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的尿路结石患者在经皮肾镜取石(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6年6...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的尿路结石患者在经皮肾镜取石(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6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因尿路结石行PCNL术且术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术后SIRS之间的相关性。符合条件的患者共461例,其中男性281例,女性180例,平均年龄57岁,术后137例(29.7%)患者出现SIRS。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IRS,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参数的差异。结果:与未发生SIRS的患者组相比,发生SIRS的患者组术前白细胞计数(×109/L)更高[7.76(4.00~17.96)vs.6.31(2.00~17.40),P〈0.001];术前血糖(mmol/L)更高[7.30(3.08~19.90)vs.6.40(3.42~16.78),P〈0.001];手术时间(min)更长[75(20~270)vs.60(20~200),P〈0.001];相应的住院时间(d)也更长[12(2~46)vs.11(3~29),P=0.019]。术前血糖偏高的患者术后SIRS的发生率高于术前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35.1%(100/285)vs.21.0%(37/176),P=0.001];鹿角形结石的患者术后SIRS的发生率高于非鹿角形结石的患者[38.8%(33/85)vs.27.7%(104/376),P=0.042];术前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术后SIRS的发生率高于无感染患者[36.8%(50/136)vs.26.6%(81/304),P=0.032];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是否输血、手术时间与术后SIRS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SIRS发生与患者的性别、术前是否合并尿路感染以及是否为鹿角形结石无显著相关性,而与术前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OR=3.194,95%CI:1.531~6.666,P=0.002)、手术时间大于60 min(OR=1.635,95%CI:1.088~2.456,P=0.018)以及术前血糖水平有显著相关性,术前血糖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3.3~6.1 mmol/L)的患者与术前血糖〉7.1 mmol/L的患者相比,PCNL术后SIRS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尿路结石患者,PCNL术后SIRS的发生与患者术前白细胞水平、手术时间、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术前白细胞计数升高、手术时间大于60 min、术前空腹血糖较高的患者PCNL术后发生SIRS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造口术 经皮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糖尿病 2型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史震山 景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2073-2075,共3页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体外循环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CPB心脏手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全身过度炎症反应 多器官功能障碍 后天性心脏病 机体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经皮肾镜手术治疗无发热结石性脓肾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9
作者 陈亮 李建兴 +1 位作者 黄晓波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一期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无发热结石性脓肾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连续收治... 目的:探讨一期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无发热结石性脓肾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连续收治的所有结石性脓肾患者的一期PCNL手术资料.分析术前尿白细胞数、术前尿培养阳性、肾功能不全、术前应用抗生素3天以上、手术时间、手术通道数、术中灌洗液流速大于500 mL/min、输血、鸟粪石等9个因素对患者术后发生SIRS的影响.结果:共入选182例患者,术后SIRS共发生38例(20.88%).SIRS组与非SIRS组在术前尿白细胞数(P =0.483)、术前尿培养阳性(P=0.136)、鸟粪石(P =0.324)3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无发热结石性脓肾PCNL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有5个,分别为:肾功能不全(OR=5.41,95% CI 1.84 ~22.64,P=0.014)、手术时间(OR=1.01,95% CI 1.00 ~ 1.02,P=0.024)、手术通道数目(OR=3.37,95% CI-1.92~32.55,P=0.077)、术中灌洗液流量大于500 mL/min(OR =45.87,95%CI4.39 ~231.68,P=0.007)、输血(OR =5.98,95% CI1.12~46.66,P=0.043).无发热结石性脓肾PCNL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保护因素有1个,即术前应用抗生素3天以上(OR=0.34,95% CI-3.92~ 12.55,P=0.047).结论:PCNL治疗无发热结石性脓肾术后发生SIRS的概率与其他患者相近,手术相对安全可行.术前应使用抗生素3天以上再行手术治疗.术中需仔细操作避免输血,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多通道手术,尤其应避免因尿液浑浊、出血等视野不清楚导致的灌洗液流量大于500 mL/min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肾造口术 经皮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肾积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肺损伤大鼠肺组织IL-10mRNA表达及AP-1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琦 钱桂生 +2 位作者 张青 汤正才 高正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18-922,共5页
目的 :复制脂多糖 (LPS)致伤大鼠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肺损伤模型 ,检测肺组织IL - 1 0mRNA含量和AP - 1活性的改变 ,探讨抗炎机制在SIRS -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梯级剂量LPS致伤Wistar大鼠 ,复制SIRS -肺损伤模型 ;逆转录PCR... 目的 :复制脂多糖 (LPS)致伤大鼠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肺损伤模型 ,检测肺组织IL - 1 0mRNA含量和AP - 1活性的改变 ,探讨抗炎机制在SIRS -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梯级剂量LPS致伤Wistar大鼠 ,复制SIRS -肺损伤模型 ;逆转录PCR法 (RT -PCR)检测大鼠肺组织IL - 1 0mRNA含量 ;凝胶迁移率分析法 (EMSA)检测大鼠肺组织激活蛋白 - 1 (AP - 1 )活性。结果 :①LPS致伤大鼠 ,可以模拟SIRS -肺损伤发生 ;②LPS≥ 6mg/kg可以导致ARDS形成 ,类似SIRS失控表现 ;③LPS可以导致大鼠肺组织IL - 1 0mRNA含量和AP - 1活性升高 ;④在非失控性演进为失控性SIRS -肺损伤过程中 ,当LPS≥ 6mg/kg时 ,大鼠肺组织IL - 1 0mRNA含量和AP - 1活性的升高幅度最大。结论 :①LPS≥ 6mg/kg是大鼠SIRS -肺损伤发生失控的临界剂量 ;②大鼠SIRS -肺损伤失控伴有IL - 1 0基因转录及其调控的异常增强 ;③抗炎机制增强参与了SIRS -肺损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肺损伤 呼吸窘迫综合征 脂多糖类 白细胞介素-10 信使RNA s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2 位作者 郝一昌 肖春雷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单侧一期MPCNL治...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单侧一期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173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IRS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预后因素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预后因素与术后发生SIRS的相关性。结果本组173例MPCNL手术均获成功,其中26例(15.0%)术后发生SIRS。与非SIRS组相比,SIRS组的结石负荷[(409.3±49.3)mm^2 vs.(370.7±77.7)mm^2,P=0.015]和术中灌注速度[(206.4±33.7)ml/min vs.(182.6±34.9)ml/min,P=0.002]均较高。合并糖尿病者MPCNL术后SIRS的发生率为30.0%(9/30),无糖尿病者为11.9%(1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SIRS发生相关的预后因素包括:糖尿病史(OR=2.998,95%CI 1.023~8.779,P=0.045),结石负荷≥400 mm^2(OR=3.038,95%CI 1.111~8.303,P=0.030),灌注速度≥200 ml/min(OR=4.969,95%CI 1.869~13.209,P=0.001)。结论糖尿病史、较高结石负荷以及较高的术中灌注速度,是一期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SIRS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尿石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血症患者一氧化氮合酶和降钙素原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曾爱英 戴木森 +4 位作者 王晓萍 陈本敦 陈敏 陈炳星 孙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对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血症(Sepsi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为CRRT和SIRS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收住本院急诊ICU、内科ICU及外科ICU的SIRS及Sepsi...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对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血症(Sepsi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为CRRT和SIRS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收住本院急诊ICU、内科ICU及外科ICU的SIRS及Sepsis患者病例,记录在血液净化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h的生命体征、氧合指数(PaO2/FiO2)、血生化、血常规、血气分析、APACHE II评分的变化,并采用比色法检测患者血清NOS含量变化,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PCT含量变化。结果:CRRT治疗后24、48、72h血生化及血常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各时间点NOS值及PCT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治疗能显著改善SIRS/Sepsis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作用与清除损伤性作用因子NOS及PCT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一氧化氮合酶 降钙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贾春梅 李春学 +4 位作者 崔莹 李勇 吴春雪 郭晋平 宋雅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4-896,共3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SIRS患者74例,按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A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将A组分为糖化血红蛋白>6.5%组(A1组)和糖化血红蛋白≤6.5%组(A2组);将B组分为...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SIRS患者74例,按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A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将A组分为糖化血红蛋白>6.5%组(A1组)和糖化血红蛋白≤6.5%组(A2组);将B组分为血糖≥11.1 mmol/L组(B1组)和血糖<11.1 mmol/L组(B2组)。比较入院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28 d病死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A组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B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28 d病死率较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入院时血糖水平、APACHEⅡ评分、28 d病死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较A2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院内感染发生率较B2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S患者入院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对于SIRS患者应动态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适当控制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血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水平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35
14
作者 薛茜 赵宝民 邹玉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情分为单纯急性脑梗死组(SACI组,n=75),并发SIRS组(SIRS组,n=45),并发SIRS后...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情分为单纯急性脑梗死组(SACI组,n=75),并发SIRS组(SIRS组,n=45),并发SIRS后致MODS组(MODS组,n=29)。同期从我院健康体检者中选取年龄、性别与患者相匹配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乳胶凝集比浊法测定各组的血清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SIRS 45例,发生率为37.5%;并发MODS 29例,发生率为24.2%;并发SIRS患者致MODS的发生率为64.4%。4组的CRP阳性率及CRP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是CRP阳性率还是CRP水平均为MODS组>SIRS组>SACI组>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可以并发SIRS或MODS,血清CRP水平可以作为患者是否并发SIRS或MODS的一项指标,对于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及时有效地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反应蛋白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洛芬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对血清降钙素原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轶群 陆国平 +2 位作者 曾其毅 匡凤梧 张灵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8-681,共4页
目的观察布洛芬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收集2008年3月—2009年3月,3家医院的儿科重症监护中心符合SIRS诊断的患儿(炎症组)154例,分为单独抗生素组(69例)、... 目的观察布洛芬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收集2008年3月—2009年3月,3家医院的儿科重症监护中心符合SIRS诊断的患儿(炎症组)154例,分为单独抗生素组(69例)、抗生素+布洛芬组(85例),并取正常对照组20例。测定入院时(基线)、药物干预48 h后血清PCT水平,观察布洛芬干预后PCT的变化,分析布洛芬对SIRS的治疗作用;并对危重评分在80~100分、<80分的患儿进行分层研究。结果正常对照组未检测到PCT;炎症组基线时PCT为(2.35±3.91)ng/ml,其中单独抗生素组为(2.18±3.88)ng/ml,抗生素+布洛芬组为(2.49±3.95)ng/m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独抗生素组治疗前后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布洛芬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布洛芬组治疗后PCT下降幅度与单独抗生素组治疗后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研究提示,危重评分80~100的患儿,抗生素+布洛芬治疗后PCT下降幅度与单独抗生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危重评分<80的患儿,抗生素+布洛芬治疗后PCT下降幅度与单独抗生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布洛芬干预48 h后,SIRS患儿外周血清PCT的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尤其在危重评分80~100的患儿中,提示布洛芬在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有助于控制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降钙素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分型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耿荣 陈贤楠 +1 位作者 李克华 吴冀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54-657,共4页
调查儿科危重症病房(PICU)原发性和继发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和两类MODS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临床治疗对策。对2000年1月到2001年12月期间收入PICU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以队列研究方法对MODS的发病率进行分类统计和危险因素... 调查儿科危重症病房(PICU)原发性和继发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和两类MODS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临床治疗对策。对2000年1月到2001年12月期间收入PICU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以队列研究方法对MODS的发病率进行分类统计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年共收治患儿941例,年龄中位数为12个月(1月~180月),<1岁485例(51.5%)。有先天性或慢性疾病史319例(33.9%),恶性病史41例(4.4%)。MODS累积发病率为16.9%(159/941例),发病密度为16.2/1000病人天。原发性MODS 108例(67.9%),继发性51例(32.1%)。原发性MODS好发于<1岁婴儿,急性起病。原发感染性疾病、气道梗阻、重度脱水或心跳呼吸骤停为常见危险因素。继发性MODS多存在慢性疾病状态和恶性病,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血症(sepsis)、难治性休克为主要表现。原发性和继发性MODS病死率分别为50.9%和74.5%。提示PICU的MODS累积发生率为16.9%,原发性和继发性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不同。对不同类型的MODS宜采用相应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疾病分型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儿科重症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模式肾脏替代治疗改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伴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龄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谢先辉 万嘉豫 +5 位作者 田茂露 佟小雅 冉燕 胡英 左丽 查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探讨杂合式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高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由重症肺炎、心脏疾病及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龄患者38例,分为杂合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 目的探讨杂合式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高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由重症肺炎、心脏疾病及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龄患者38例,分为杂合式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浆置换(CVVHDF-PE)组(n=20)及对照组(同时期患者或家属不愿接受血液净化治疗者,n=18),比较2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血清肌酐(Scr)、白细胞介素10(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气分析指标,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CD4^+/CD8^+T细胞比率及患者存活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VVHDF-PE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Scr、IL-10、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p H值升高、p CO2升高、HCO3-升高;CVVHDF-PE组治疗后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较前显著升高,CD8^+T细胞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的上述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CVVHDF-PE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重症肺炎、心脏疾病及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尽早应用杂合式肾脏替代治疗能有效清除体内多种毒素及炎症介质,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改善免疫抑制状态及临床症状,提高对高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模式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重度烧伤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苏卫国 王平丽 +4 位作者 魏莹 周一平 牛希华 娄季鹤 李永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重度烧伤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方法将36名重度烧伤伴SIRS患者,分为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8),治疗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每5一,7d更换一次;对照组清创后应用磺胺嘧啶...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重度烧伤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方法将36名重度烧伤伴SIRS患者,分为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8),治疗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每5一,7d更换一次;对照组清创后应用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外涂于创面,每日更换敷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内脓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每1%全身体表面积(TBSA)烧伤创面的住院费用以及渗出量、人血白蛋白用量和悬浮红细胞用量;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24、72、120h,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质量浓度。结果术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治疗组的1%TBSA住院费用、悬浮红细胞用量、人血白蛋白用量和术后7d内渗出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24h起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CRP和PCT质量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治疗重度烧伤伴SIRS的有效创面处理方法,能降低脓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在评估新生儿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9
作者 林燕 熊英 陈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61-862,共2页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患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诊断与分期 被引量:25
20
作者 袁壮 王丽杰 刘春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51-653,共3页
为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与分期在儿科急重症的应用价值,对收入小儿重症监护病房175例以肺炎为主要感染以及非感染性疾病的危重患儿,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4项诊断标准与SIRS临床分期进行诊断。结果SIRS发生率为65.7%(115/... 为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与分期在儿科急重症的应用价值,对收入小儿重症监护病房175例以肺炎为主要感染以及非感染性疾病的危重患儿,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4项诊断标准与SIRS临床分期进行诊断。结果SIRS发生率为65.7%(115/175例),其中符合2项(Ⅰ期-早期)72例,符合3项(Ⅱ、Ⅲ期-中期)26例,符合4项(Ⅳ、Ⅴ期-晚期)17例。在SIRS中,早期发生率占62.6%(72/115例),病死率1.4%;中期占22.6%(26/115例),病死率7.7%;晚期占14.8%(17/115例),病死率41.2%,总病死率为8.7%。提示符合SIRS诊断标准越多,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同时还显示SIRS诊断结合临床分期不但可以解决既往认为SIRS 4项诊断标准过于宽松、涵盖范围广、敏感性高而特异性差的弊端,还可根据分期估计预后,并针对各期脏器受累严重程度有目的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诊断 临床分期 儿童 危重症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