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列线图构建
1
作者 澹会芳 樊冰雨 +5 位作者 王勇 高晓 郑研艳 樊智辉 冯军安 杨丽 《山东医药》 2025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AP患者发生SIRS的预测列线图。方法AP患者11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SIRS分为非SIRS组92例和SIRS组2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合并症、吸烟史、...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AP患者发生SIRS的预测列线图。方法AP患者112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SIRS分为非SIRS组92例和SIRS组2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合并症、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D二聚体、预后营养指数、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等资料。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以AP患者发生SIRS为因变量,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P患者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中的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AP患者发生SIRS预测列线图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校准度。结果非SIRS组年龄、合并高脂血症者、PCT水平、D二聚体水平、SII与SIRS组相比,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SII高、PCT水平高、D二聚体水平高是AP患者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据此构建了AP患者发生SIRS的预测列线图,预测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95%CI:0.739~0.927),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3.9%。结论年龄高、SII高、PCT水平高、D二聚体水平高是AP患者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列线图对AP患者发生SIR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预测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曹振虎 刘龙强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肾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就诊的肾结石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均行FURL,统计治疗后SIRS的发生情况,并据此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应用... 目的探讨肾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就诊的肾结石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均行FURL,统计治疗后SIRS的发生情况,并据此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肾结石患者FURL治疗后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结果肾结石患者FURL治疗一次性进镜成功率和结石寻及率均为100.00%(94/94),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4.68%(89/94),FURL治疗后发生SIRS 14例。SIRS组白细胞计数高于非SIRS组,白蛋白/球蛋白比值<1.184、结石数量≥2个、结石大小≥2 cm、术前发热、术前置入D-J管、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0.726患者比例均大于非SIRS组(P<0.05)。白蛋白/球蛋白比值<1.184、白细胞计数、结石数量≥2个、结石大小≥2 cm、术前发热、术前置入D-J管和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0.726均为肾结石患者FURL治疗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FURL治疗前应详细了解影响SIRS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以指导术前准备及制订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白细胞计数 发热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胃癌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
3
作者 付伟 熊斌 +1 位作者 廖巧聪 詹华玉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02-105,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胃癌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诊治的80例胃癌并且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胃癌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诊治的80例胃癌并且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假经皮穴位电刺激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炎症反应、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以及胃肠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L)-2、IL-10、IL-6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食管下括肌长度、食管收缩幅度、食管蠕动波传导速度治疗后高于治疗前,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食管动力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采取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后,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改善免疫抑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术后 经皮穴位电刺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全身炎症反应指数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和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如 马雅楠 +2 位作者 张金金 王瑞峰 刘桂凌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 探讨基线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peritonitis,PDAP)发生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目的 探讨基线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peritonitis,PDAP)发生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PD置管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DAP分为腹膜炎组和非腹膜炎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DAP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基线SIRI对PDAP发生的预测价值。根据腹膜炎组的预后情况将其进一步分为治疗成功组与治疗失败组,分析腹膜炎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腹膜炎组的SIRI(Z=-4.347,P<0.001)、白细胞计数(Z=-3.590,P<0.001)、血磷(Z=-5.499,P<0.001)、血清碱性磷酸酶(Z=-2.452,P=0.014)、总胆固醇(Z=-2.195,P=0.028)水平高于非腹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高SIRI(OR=2.084,95%CI:1.054~4.121,P=0.035)、高血磷(OR=11.826,95%CI:4.204~33.262,P<0.001)及高血清碱性磷酸酶(OR=1.010,95%CI:1.002~1.019,P=0.022)是PDAP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SIRI的曲线下面积为0.720(95%CI:0.633~0.808,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2%和67.0%。高基线SIRI水平(OR=0.446,96%CI:0.208~0.959,P=0.039)是PDAP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 基线全身炎症反应指数与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风险相关,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和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CP-1水平及外周血Th17/Treg平衡与老年COPD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
5
作者 殷俏 何新霞 +1 位作者 王晶 马瑞晓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方法选取82例老年COPD合并SIRS患者(SIRS组),以1∶1比例对照选取单...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方法选取82例老年COPD合并SIRS患者(SIRS组),以1∶1比例对照选取单纯老年COPD患者(非SIRS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MCP-1与外周血Th17、Treg比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OPD并发SIRS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CP-1水平和外周血Th17/Treg对老年COPD并发SIRS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SIRS组比较,SIRS组血清MCP-1和外周血Th17、Th17/Treg高,外周血Treg比例低(P<0.05)。Th17高(OR=3.640,95%CI:1.929~6.867)、MCP-1高(OR=1.035,95%CI:1.016~1.054)、Th17/Treg高(OR=3.612,95%CI:1.835~7.107)为老年COPD并发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Treg高(OR=0.651,95%CI:0.467~0.907)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MCP-1水平联合外周血Th17/Treg预测老年COPD并发SIRS的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0.832~0.934),大于血清MCP-1水平、外周血Th17/Treg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血清MCP-1水平升高和Th17/Treg失衡与老年COPD并发SIRS独立相关,血清MCP-1水平联合外周血Th17/Treg检测对老年COPD并发SIRS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来源抑制细胞在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免疫抑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尹璐绮 辛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72-75,共4页
创伤应激可导致宿主产生过度的全身炎症反应,这些异常是由于对感染的不受控制的反应而发生的,而后期多种机制的作用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增加脓毒症、多器官衰竭和死亡的风险。免疫抑制机制可调节宿主在清除抗原同时防... 创伤应激可导致宿主产生过度的全身炎症反应,这些异常是由于对感染的不受控制的反应而发生的,而后期多种机制的作用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增加脓毒症、多器官衰竭和死亡的风险。免疫抑制机制可调节宿主在清除抗原同时防止继发组织损伤和促进组织修复,而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是介导免疫抑制的主要活性细胞之一,在不同的病理生理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创伤早期主要功能是促进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而创伤远期可能导致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本文从多发创伤后免疫炎症反应的不同病理生理阶段,探讨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早期的短暂激活和后期的持续病理激活介导的免疫抑制机制对疾病及转归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抑制细胞 创伤 全身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浆抗凝血酶Ⅲ、蛋白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顾东明 钱镜秋 +2 位作者 徐美玉 徐杰 张金莲 《中国小儿血液》 2005年第4期175-177,共3页
目的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综合治疗前后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的变化,了解SIRS患儿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情况,探讨凝血纤溶系统紊乱在SIRS/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作用及其与SIRSMODS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综合治疗前后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的变化,了解SIRS患儿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情况,探讨凝血纤溶系统紊乱在SIRS/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作用及其与SIRSMODS严重程度的关系,为临床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住院SIRS患儿共43例,分为单纯SIRS组(22例)和合并MODS组(21例)。入院24小时内(初期)、综合治疗三天后(恢复期)、各收集血液标本一次,测定血浆AT-Ⅲ(发色底物法)、PC(ELISA法)指标。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各组患儿在发病初期,血浆AT-Ⅲ、PC水平下降,两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合并MODS组与单纯SIRS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性(P<0.01)。恢复期,各观察指标均明显好转,分别较发病初期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SIRS患儿在发病初期,血浆AT-Ⅲ、PC水平下降;恢复期,各观察指标均明显好转,表明SIRS患儿存在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并且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以合并MODS组尤为明显,表明SIRS患儿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在SIRS发展成MODS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更好地了解SIRS/MODS的病理基础,有助于早期DIC的诊断及判断预后,并为临床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改善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抗凝血酶-Ⅲ 蛋白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血浆抗凝血酶Ⅲ 临床意义 蛋白C SIRS/MODS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2 位作者 郝一昌 肖春雷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单侧一期MPCNL治...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单侧一期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173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IRS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预后因素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预后因素与术后发生SIRS的相关性。结果本组173例MPCNL手术均获成功,其中26例(15.0%)术后发生SIRS。与非SIRS组相比,SIRS组的结石负荷[(409.3±49.3)mm^2 vs.(370.7±77.7)mm^2,P=0.015]和术中灌注速度[(206.4±33.7)ml/min vs.(182.6±34.9)ml/min,P=0.002]均较高。合并糖尿病者MPCNL术后SIRS的发生率为30.0%(9/30),无糖尿病者为11.9%(1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SIRS发生相关的预后因素包括:糖尿病史(OR=2.998,95%CI 1.023~8.779,P=0.045),结石负荷≥400 mm^2(OR=3.038,95%CI 1.111~8.303,P=0.030),灌注速度≥200 ml/min(OR=4.969,95%CI 1.869~13.209,P=0.001)。结论糖尿病史、较高结石负荷以及较高的术中灌注速度,是一期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SIRS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尿石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海 周建辉 +3 位作者 黄文胜 鄢羽中 刘潜 胡明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该文通过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预防SIRS的对策。方法对2009年5月~2011年6月采用PCNL治疗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Lo...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该文通过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预防SIRS的对策。方法对2009年5月~2011年6月采用PCNL治疗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性别、年龄、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术前是否使用敏感抗生素、手术时间5种因素与术后SIRS的相关性。结果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术前未使用敏感抗生素以及手术时间是术后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和性别并非危险因素。结论为预防SRIS发生,应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术前使用敏感抗生素是预防SRIS的重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在预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春艳 李海宁 +5 位作者 张欢欢 郑萍 陈晓兵 杨晋 赵绍林 吴惠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m NAP)在预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进行血培养的SIRS患者149例(血培养阳性组59例,血培养阴性组9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m NAP...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m NAP)在预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进行血培养的SIRS患者149例(血培养阳性组59例,血培养阴性组9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m NAP,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及指标间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价m NAP、PCT和CRP预测SIRS患者血液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血培养阳性SIRS组外周血m NAP、PCT和CRP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3 683(9 825,18 605)AB/c、5.680(1.300,18.390)ng/m L和139.00(65.60,201.00)mg/L,均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SIRS组7 297(4 600,10 363)AB/c、0.432(0.115,1.645)ng/m L、75.25(36.90,125.2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 NAP、PCT和CRP预测SIRS血液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0.797和0.692,敏感性分别为66.1%、76.3%和61.0%,特异性分别为83.3%、74.4%和70.0%,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72.2%、66.2%和58.1%,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8.9%、79.8%和73.3%,m NAP和PCT联合检测时AUC为0.841(95%CI:0.774~0.90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7%和78.9%。血培养阳性组m NAP水平与PCT呈显著正相关(r=0.509,P〈0.01)。结论 m NAP联合PCT检测对预测SIRS患者血液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膜碱性磷酸酶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血液 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相关术前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曹振龙 王广建 +5 位作者 邵志强 王健明 孙富广 王凯 张振 郭丰富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7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RIS)的相关术前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83例PCNL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术前尿路感染、肾功能异常、肾积水、单侧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及合并输尿管上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RIS)的相关术前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83例PCNL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术前尿路感染、肾功能异常、肾积水、单侧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及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等相关术前因素对PCNL术后SIRS发生的影响。结果不同性别、术前有无尿路感染、肾功能有无异常、单或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PCNL术后SIRS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为降低PCNL术后发生SIRS的风险,对女性、术前尿路感染、肾功能异常、单侧上尿路结石及有ESWL史的PCNL患者应给予相关预防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虎汤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兴珍 于强 郑国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2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白虎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血浆TNF-α水平及肺组织的变化,探讨白虎汤对发生SIRS后肺组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均行腹腔注... 目的观察应用白虎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血浆TNF-α水平及肺组织的变化,探讨白虎汤对发生SIRS后肺组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每组各15只。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均行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20 mg/kg制备SIRS模型。对照组不造模。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于造模后分别予生理盐水灌胃、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注射及白虎汤灌胃,共3 d。造模后第4日,各组大鼠腹主动脉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水平。随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肉眼及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表现。结果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血浆TNF-α水平分别为(64.05±7.72)、(74.25±8.67)、(62.63±7.01)、(58.78±9.68)pg/m L,模型组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中药组及西药组(P均<0.05)。光镜下,对照组肺组织结构完整,肺泡腔清晰,肺泡隔无水肿、炎细胞浸润等改变;模型组肺间质充血,伴炎细胞浸润,肺泡隔明显增厚;中药组、西药组肺组织病理改变均较模型组减轻,且中药组改善程度更好。结论白虎汤对SIRS大鼠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TNF-α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白虎汤 中药 肺组织 肿瘤坏死因子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对急性重症脑出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早期干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蕾 郭洪志 +1 位作者 相守武 姬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6期389-391,395,共4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急性重症脑出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效果,观察用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脑出血致SIRS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和乙酰谷酰...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急性重症脑出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效果,观察用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脑出血致SIRS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治疗组和乙酰谷酰胺治疗组,每组30例。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用药前(发病48h内)、用药后第3、7、14天血清TNF-α、IL-1含量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28名同期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1)两组急性重症脑出血致SIRS患者用药前血清TNF-α、IL-1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醒脑静治疗组血清TNF-α、IL-1用药后较用药前下降明显,用药后3d开始下降(P<0.05),用药后7d下降最明显(P<0.01),用药后14d恢复正常。乙酰谷酰胺治疗组血清TNF-α、IL-1用药后第3天继续上升(P<0.05),用药后7d开始下降(P<0.05),用药后14d仍高于正常(P<0.05)。(3)醒脑静治疗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为6.7%;乙酰谷酰胺治疗组MODS发生率为36.7%。结论醒脑静能显著抑制急性脑出血后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能明显干预急性脑出血致全身炎症反应及MOD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 醒脑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8
14
作者 黄莉燕 梁秋梅 +1 位作者 陆彬 李秋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0期913-914,共2页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5月在我科行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8例康复出院,3例发展为感染性休克,经抢...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5月在我科行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8例康复出院,3例发展为感染性休克,经抢救治疗,2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SIRS的观察和肾造瘘管、尿管及双J管的护理,及时发现实验室各相关指标的异常结果,及时报告并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是救治PCNL术后SIRS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老年患者蝮蛇咬伤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苏琴 刘红升 +9 位作者 党伟 门保忠 袁晓玲 果应菲 陈春鸣 张建波 秦宇红 张宪 姚咏明 赵晓东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10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在老年患者蝮蛇咬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合并SIRS和多器官功能受损的蝮蛇咬伤老年患者60例,随机... 目的探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在老年患者蝮蛇咬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合并SIRS和多器官功能受损的蝮蛇咬伤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程序化治疗,治疗组加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5d的炎症相关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治疗后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T)、脉搏(P)、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第5天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T,CK和CK-MB在第1天时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CRP,AST,ALT和LDH在第3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各项指标比较,3d时CK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d时AST,ALT和LD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能减轻老年患者蝮蛇咬伤的炎症反应,对重要器官的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蛇咬伤 糖皮质激素类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脏器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降钙素原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梅 江莲 +3 位作者 刁玉巧 张会芬 刘翠萍 戎小平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7期599-601,共3页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被引量:14
17
作者 原琪 赵淑萍 乌云高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1Z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炎症细胞 细胞因子 黏附分子 代偿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谷明利 诸禹平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52-95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上尿路结石钬激光碎石患者术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皮肾镜、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结石大小...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上尿路结石钬激光碎石患者术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皮肾镜、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结石大小、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冲洗液压力、尿白细胞及细菌培养、血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果 38例患者出现SIRS表现。其中,3例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经积极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恢复,无死亡病例。经单因素分析,年龄、结石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冲洗液压力、尿白细胞、血白细胞和CRP等指标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手术时间、术中冲洗液压力、尿白细胞和CRP等指标可被认为腔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患者行腔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可能出现SIRS,缩短手术时间、低压灌注、控制术前感染及急性反应可降低术后发生SIRS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治疗 上尿路结石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髋关节术后镇痛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宝君 安静 +2 位作者 张洪林 史计月 王文格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高龄髋关节手术后镇痛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间的相关性。方法将32例65~90岁髋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M组和E组,术后分别采取肌注镇痛和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行视... 目的观察高龄髋关节手术后镇痛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间的相关性。方法将32例65~90岁髋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M组和E组,术后分别采取肌注镇痛和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行视觉模拟评分(VAS)与SIRS评分。结果两组TNF-α和IL-6术后均较术前升高,M组持续到术后24h达峰值,E组术后24h水平明显低于M组(P〈0.05);E组术后各时间点VAS与SIRS评分均明显低于M组。结论高龄髋关节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有效降低疼痛强度同时,显著抑制TNF-α、IL-6等释放,有效防治术后SIRS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手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叶欣 赵洪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4-278,共5页
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可从新的角度阐明多器官功能障碍... 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可从新的角度阐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病理生理及发生发展过程。AP合并SIRS对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有重要影响,但目前研究报道尚少。文中探讨AP合并SIRS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对105例住院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58例(55.24%)合并SIRS,为病例组;其余47例(44.76%)无SIRS为对照组。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年龄偏大、住院天数较长、发病天数较长、病情分型重、体温较高、呼吸频率较快、心率较快、血白细胞总数较高、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较高、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血清总胆红素较高\血淀粉酶较高。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次数较快的心率较快、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高是4个独立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值分别为15.669、4.945、11.764和5.407。结论呼吸次数较快、心率较快、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高是AP合并SIRS的4个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果为临床判断病情提供辅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