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肌型及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Fas的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麦卫华 刘汉伟 +2 位作者 韩蓉蓉 周文英 寇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36-739,共4页
目的探讨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与眼肌型(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及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GMG)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例OMG、13例GMG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8及Fas... 目的探讨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与眼肌型(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及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GMG)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例OMG、13例GMG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8及Fas的表达。结果 OMG、GMG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4、CD8分子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G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细胞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72%±8.73%、31.22%±13.00%,P=0.017)。GMG组与对照组Fas表达增高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5%、15,4%,P=0.041)。Fas表达增高的GMG患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胸腺瘤发生率较高。OMG与GMG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CD4+Fas+、CD8+Fas+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G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的表达升高,OMG与GMG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的表达无显著差异,二者可能同属一种系统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重症肌无力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FAS抗原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8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赵重波 朱雯华 卢家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6-466,共1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浆置换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目前受血制品安全问题限制在国内应用较少.双重血浆置换(DFPP)是使经血浆分离器分离出来的血浆再通过膜孔更小的...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浆置换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目前受血制品安全问题限制在国内应用较少.双重血浆置换(DFPP)是使经血浆分离器分离出来的血浆再通过膜孔更小的血浆成分分离器,将分子量大的致病蛋白除去,回收白蛋白等小分子蛋白并加上补充液回输人体的方法.DFPP治疗MG国内少见报道,我们采用DFPP疗法单次治疗全身型MG8例,短期内有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血浆置换治疗 单次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浆分离器 神经肌肉接头 双重血浆置换 小分子蛋白 乙酰胆碱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上下进入阴阳平衡疗法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69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黄再军 方家俊 +2 位作者 景小琴 田洪文 邓春艳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334-335,共2页
目的:为重症肌无力患者寻找一种减轻痛苦、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方法:取2组患者分别采用"黄风湿"系列疗法和中草药上下进入阴阳平衡疗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采用中草药上下进入阴阳平衡疗法治疗的患者疗程短、... 目的:为重症肌无力患者寻找一种减轻痛苦、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方法:取2组患者分别采用"黄风湿"系列疗法和中草药上下进入阴阳平衡疗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采用中草药上下进入阴阳平衡疗法治疗的患者疗程短、复发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草药上下进入阴阳平衡疗法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中医药疗法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免疫抑制治疗在预防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向全身型转化中的作用
4
作者 阮哲 宁凡 +2 位作者 苏悦 常婷 屈秋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19,共8页
目的比较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患者接受或不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全身转化风险。方法回顾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注册登记的OMG患者的资料,按照是否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多因素Co... 目的比较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患者接受或不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全身转化风险。方法回顾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注册登记的OMG患者的资料,按照是否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比较了发病后2年内两组患者的疾病转化风险。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了免疫抑制治疗时程以及不同免疫治疗方案下的转化风险;使用分层分析,评价了不同亚组因子水平下主要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共收集702例以眼肌症状起病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信息,367例(52.3%)患者被纳入治疗组,平均发病年龄为(50.54±15.1)岁,其中159例(43.3%)为女性。335例(47.7%)患者被纳入对照组,平均年龄(49.1±14.6)岁,159例(47.5%)为女性。治疗组中28例(7.7%),对照组中106例(31.6%)患者在观察期内转化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经多变量校正的Cox模型分析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全身转化风险明显降低(HR=0.24;95%CI:0.15~0.37;P<0.001)。敏感性分析发现,免疫抑制持续时间越长,转化风险越低(HR=0.88;95%CI:0.85~0.91;P<0.001)。分层分析显示,不同亚组中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均可降低转化风险。结论早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可以显著降低OMG患者向全身型转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重症肌无力(OMG)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 全身转化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转换为全身型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晏显妮 吴苑 +7 位作者 廖桂彬 陈明榆 黄梦芬 李逸婷 郑鸿铭 陈斌 江其龙 刘小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05-70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转换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eneralizedmyasthenia gravis,GMG)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 目的探讨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转换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eneralizedmyasthenia gravis,GMG)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且确诊为OMG患儿的临床信息,按照病情是否进展为GMG分为OMG组和GMG组,收集病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的285例OMG患儿中,OMG组266例,GMG组19例,随访2年时间内转换为GMG的发生率为6.7%(19/285)。与OMG组比较,GMG组感染(χ^(2)=10.919,P=0.027)、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χ^(2)=11.122,P=0.001)以及首发症状为眼睑闭合不全(χ^(2)=7.917,P=0.005)更多。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诱发因素为感染(OR=3.859,95%CI:1.306~11.406,P=0.015)、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OR=5.335,95%CI:1.438~19.792,P=0.012)、首发症状为眼睑闭合不全(OR=4.820,95%CI:1.457~15.940,P=0.010)将增加OMG转换为GMG的风险,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首发症状为眼睑闭合不全为儿童OMG向GMG转换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重症肌无力 危险因素 眼肌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甲状腺功能异常 眼睑闭合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