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渭县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1
作者 陈芳 姬长合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年第7期4-5,共2页
通过玉米栽培技术的改进,对我县玉米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安全有重大意义。寻找不同地域、不同海拔条件下的最佳种植品种,为推动我县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
关键词 筛选 旱地 覆盖垄沟 玉米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半干旱区春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博超 张燕 郑洁 《河北农业》 2020年第10期25-26,共2页
干旱低温是制约冀北半干旱区春玉米发展的主要因素,传统的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半膜覆盖,垄上种植)对有限的自然降水不能充分利用,科学改进地膜覆盖技术,是春玉米生产发展的重要出路。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是广大技术人员针对半干旱区降雨... 干旱低温是制约冀北半干旱区春玉米发展的主要因素,传统的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半膜覆盖,垄上种植)对有限的自然降水不能充分利用,科学改进地膜覆盖技术,是春玉米生产发展的重要出路。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是广大技术人员针对半干旱区降雨量少,时空分布不均,春旱、春寒、倒春寒出现频率高的气候特点,在传统地膜覆盖技术基础上,研发出的一项旱作农业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 春玉米 覆盖垄沟 农业新技术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倒春寒 半膜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间种白芸豆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田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1年第5期11-12,共2页
通过对成县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套种白芸豆栽培技术的介绍,从播种准备、播种时间、播种方法、合理密植、科学合理套种到破土引苗、防虫保苗等田间管理措施等诸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论证,希望这种高产高效新模式能对田间作业有所参考。
关键词 覆盖垄沟 白芸豆 新模式 高产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模式经济适应性评价
4
作者 张天佑 王静 《中国种业》 2011年第6期51-53,共3页
利用农业经济评价方法,对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经济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高,且它的生产能力比其他种植模式更具有稳定性和抵... 利用农业经济评价方法,对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经济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高,且它的生产能力比其他种植模式更具有稳定性和抵御外界变化的能力。因此,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一膜用两年"种植模式不仅能够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而且有助于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覆盖垄沟 一膜用两年 经济适应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全膜覆盖双垄沟播谷子新品种比较示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瑞芹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1期61-61,63,共2页
2013年全膜覆盖双垄沟播谷子新品种比较示范研究结果表明,陇谷6号、大同10号、大同14号、陇谷9号、陇谷10号、陇谷3号平均产量分别为5 783.33、4 273.61、3 775.00、4 822.22、4 322.22、3 309.72 kg/hm2,分别较对照宁谷1号增产3 139.16... 2013年全膜覆盖双垄沟播谷子新品种比较示范研究结果表明,陇谷6号、大同10号、大同14号、陇谷9号、陇谷10号、陇谷3号平均产量分别为5 783.33、4 273.61、3 775.00、4 822.22、4 322.22、3 309.72 kg/hm2,分别较对照宁谷1号增产3 139.16、1 629.44、1 130.83、2 178.05、1 678.05、665.55 kg/hm2,增幅分别为118.72%、61.62%、42.77%、82.37%、63.46%、25.17%。纯收益陇谷6号>陇谷9号>陇谷10号>大同10号>大同14号>陇谷3号,较对照宁谷1号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新品种 覆盖垄沟 比较示范 2013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米脂县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筱伟 高海新 《农业工程技术》 2017年第17期48-48,共1页
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技术是一项针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的一项新技术,是按照玉米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在传统地膜覆盖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套全新的旱作栽培技术。该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陕西米脂县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 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技术是一项针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的一项新技术,是按照玉米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在传统地膜覆盖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套全新的旱作栽培技术。该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陕西米脂县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选地整地、种子处理、划行起垄、覆膜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脂县 旱地玉米 覆盖垄沟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全膜玉米在榆林市榆阳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7
作者 高飞宇 《南方农业》 2013年第3期29-30,共2页
分析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南部山区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选用高产、稳产、抗旱、抗病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采用介于顶凌覆膜与播前覆膜的覆膜方式,适当推迟玉米播种期,大力发展畜牧业、积累充足有机肥"... 分析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南部山区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选用高产、稳产、抗旱、抗病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采用介于顶凌覆膜与播前覆膜的覆膜方式,适当推迟玉米播种期,大力发展畜牧业、积累充足有机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覆盖垄沟 有机肥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膜降解、保墒增温性能及对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王淑英 樊廷录 +5 位作者 李尚中 张建军 赵刚 王磊 党翼 姜小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3,共7页
通过3年试验,研究生物降解膜降解、增温保墒性能及全覆盖双垄沟播玉米苗期0-25 cm土壤温度动态和对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明确生物降解膜在生产中对普通农用地膜的可替代性。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地膜埋入土壤约30 d左右可以观测到降解效... 通过3年试验,研究生物降解膜降解、增温保墒性能及全覆盖双垄沟播玉米苗期0-25 cm土壤温度动态和对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明确生物降解膜在生产中对普通农用地膜的可替代性。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地膜埋入土壤约30 d左右可以观测到降解效果,40 d以后开始快速降解,到80-90 d时降解可达到85%-95%,种植地膜玉米后,压入土壤或地膜上有土覆盖的部分同样有明显的降解效果,而垄上的地膜在玉米收后绝大部分仍与常规膜一样保持完好;生物降解膜保墒性能达普通农用地膜的90.4%-95.4%;作物生育前期0-25 cm土层08∶30、14∶30和20∶30平均温度比普通农用地膜低0.85℃,比露地高1.91℃;生物降解膜全覆盖双垄沟播玉米比裸地平作出苗提前5-9 d,成熟期提前11-12 d。生物降解地膜具有一定的增温、保墒作用,降低生产成本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不能降解的普通农用地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膜 全覆盖双垄沟播 土壤温度 玉米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玉米种植模式与土壤肥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卓 李志伟 +5 位作者 王树彦 胡杨 张贵华 张陈 马立晓 姚丽君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为了探讨可持续的旱作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了旱作玉米种植试验,分析了采用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无膜覆盖双垄沟播、全膜覆盖与黑豆间作双垄沟播、生态有机无膜覆盖双垄沟播(对照)4种种植模式的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评估种植前后的土壤肥... 为了探讨可持续的旱作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了旱作玉米种植试验,分析了采用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无膜覆盖双垄沟播、全膜覆盖与黑豆间作双垄沟播、生态有机无膜覆盖双垄沟播(对照)4种种植模式的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评估种植前后的土壤肥力变化。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使玉米的生育节点提前,明显缩短了玉米的生育期;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模式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各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生态有机无膜覆盖双垄沟播>无膜覆盖双垄沟播>全膜覆盖双垄间作;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植株整体性状优于无膜覆盖双垄沟播,植株穗行数和行粒数在2种种植模式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春季和秋季土壤肥力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差异显著,秋季低于春季本底水平;在4个处理间,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无膜覆盖双垄沟播、生态有机无膜覆盖双垄沟播以及全膜覆盖与黑豆间作双垄沟播的春季和秋季土壤速效磷以及全磷含量差异显著,但秋季全磷含量高于春季水平,而秋季速效磷含量低于春季水平;在4个处理间,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无膜覆盖双垄沟播、生态有机无膜覆盖双垄沟播以及全膜覆盖双垄间作的春季和秋季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显著,秋季低于春季本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产旱作 覆盖垄沟 土壤肥力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渭县旱地玉米优化栽培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姬长合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年第3期4-6,共3页
通过对旱地玉米不同覆膜时期、覆膜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处理的自然降水利用率为28.88kg/mm/hm2,顶凌全膜覆盖双垄沟播处理的自然降水利用率为27.71kg/mm/hm2,而露地(CK)穴播处理的自然降水利用率仅为14.35kg/mm/hm2... 通过对旱地玉米不同覆膜时期、覆膜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处理的自然降水利用率为28.88kg/mm/hm2,顶凌全膜覆盖双垄沟播处理的自然降水利用率为27.71kg/mm/hm2,而露地(CK)穴播处理的自然降水利用率仅为14.35kg/mm/hm2,全覆膜栽培方式比半覆膜栽培方式降水利用率提高14.17%,而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方式比半覆膜栽培方式降水利用率提高19.83%。因此全膜覆盖双垄沟播,尤其是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是今后的重点推广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玉米 覆盖垄沟 水分利用率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