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人工智能与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1
作者 张其仔 叶云岭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6,共16页
中国是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引领者,也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高效利用的先行者。基于2010—2022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衡量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探讨人工智能发展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效果及影响渠道。研究发现... 中国是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引领者,也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高效利用的先行者。基于2010—2022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衡量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探讨人工智能发展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效果及影响渠道。研究发现,人工智能能够显著提升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且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可以强化人工智能提升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这种作用效果;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来带动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立足区域协调发展背景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人工智能对特殊类型地区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低于非特殊类型地区,且这种带动效果在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城市得以发挥而在革命老区不显著。基于此,应增强发展人工智能的技术适配与政策靶向性,系统构建人工智能应用、绿色技术创新生态,加快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与人才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绿色要素能源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能源消费结构 特殊类型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2
作者 宋续明 金美琳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86,共17页
推动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而这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支持。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为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了重要动力。文章基于我国2006—2023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区... 推动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而这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支持。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为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了重要动力。文章基于我国2006—2023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区域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效应及潜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仍然成立;低碳试点政策的效果会受到城市区位条件和自身属性的影响,在东部地区城市、大规模以及环境保护重点城市,试点政策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通过提高区域绿色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政府绿色发展关注度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该研究结论旨在助推我国低碳城市发展,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绿色要素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优化 绿色发展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山市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刘韩菲 李钜华 +2 位作者 胡盛红 周明程 刘海清 《南方农业》 2025年第9期161-164,168,共5页
根据广东省台山市2011—2022年的农业相关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Tobit模型等方法,对台山市的农业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台山市的农业能源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影响农业能源效率的... 根据广东省台山市2011—2022年的农业相关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Tobit模型等方法,对台山市的农业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台山市的农业能源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影响农业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种植规模、农业资本投入、农业机械化率、农业产业集聚程度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种植规模、农业机械化率这些因素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资本投入和农业产业集聚程度则阻碍了农业能源效率的提升。为提高台山市农业能源效率,需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要素能源效率 TOBIT模型 影响因素 广东省台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目标约束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路径影响研究
4
作者 李瑞高 《绿色中国》 2025年第8期178-180,共3页
本文根据2011~2019年中国城市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测度中国地级市全要素绿色生产效率,之后利用中国24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模型分析环境目标约束,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环境目... 本文根据2011~2019年中国城市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测度中国地级市全要素绿色生产效率,之后利用中国24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模型分析环境目标约束,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环境目标约束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目标约束 绿色要素能源效率 绿色金融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约束、能源消费结构与全要素能源效率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淑茹 李明媛 宋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文章利用2007—2019年中国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双碳约束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碳约束引致的碳排速度变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改善不显著。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极大地缩短了双碳约束下能源消费对全要素能源效... 文章利用2007—2019年中国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双碳约束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碳约束引致的碳排速度变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改善不显著。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极大地缩短了双碳约束下能源消费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反应时滞,改变了双碳约束下能源消费结构的跨期替代弹性,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双碳约束情境下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改善取决于能源消费结构的持续性优化,破除能源供求价格反应时滞的制度性壁垒,利用能源供求市场的杠杆机制推动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约束 能源消费结构 要素能源效率 多期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 被引量:2
6
作者 廖珍珍 茹少峰 成依阳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8,共10页
数字技术创新通过改变资本和能源要素的配置,对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偏向型技术进步可能进一步影响全要素能源效率。本文采用2006—2021年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创新对能源... 数字技术创新通过改变资本和能源要素的配置,对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偏向型技术进步可能进一步影响全要素能源效率。本文采用2006—2021年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创新对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及机制,并拓展分析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能源效率提升效应。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城市的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城市技术进步主要偏向资本,但偏向资本的程度在减弱,且我国城市能源和资本之间总体呈现替代关系。数字技术创新能够促进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数字技术创新能够通过促进能源消费绝对规模增加和相对规模增加,从而促进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数字技术创新对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显著,而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不显著。除数字产品服务业外,数字技术创新其他维度均能显著促进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拓展分析发现,当资本和能源为替代关系时,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存在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 要素能源效率 替代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开采企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丽萍 陈烁 +4 位作者 滕英霞 张思雨 高元平 苏红梅 孙保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煤炭开采行业是高碳能源的生产行业,提升煤炭开采企业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对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影子价格模型,对企业的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进行测算,进而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计算煤炭开采企业绿色全... 煤炭开采行业是高碳能源的生产行业,提升煤炭开采企业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对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影子价格模型,对企业的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进行测算,进而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计算煤炭开采企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结果表明:样本企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参差不齐,但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相对于综合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对企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上升做出了更多贡献。基于上述结果,从企业内部、外部2个视角对影响企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专利分析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及技术选择、分析外部政策环境,提出完善碳交易市场形成有效监管、适当扩张企业规模提高规模效率、加强自主研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企业 绿色要素能源效率 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要素配置、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约束与城市韧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思思 马晓钰 崔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4,共6页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4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引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动态平衡面板模型对数字要素配置、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约束与城市韧性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要素...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4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引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动态平衡面板模型对数字要素配置、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约束与城市韧性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要素配置水平对城市韧性存在正向影响而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对城市韧性存在负向影响,城市韧性对数字配置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城市韧性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负向影响。第二,数字要素横向配置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要素制度供给水平、数字要素产业发展水平和数字要素技术发展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数字要素纵向配置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要素配置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吸收数字经济发展及绿色节能创新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制度以创新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并制定差异化、动态化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要素配置 绿色要素 能源效率 城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德山 张郑秋 +1 位作者 田煜 孟彦军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6-193,共8页
提升能源效率已成为中国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的Dynamic Network SBM模型测算了2006-2021年中国261个地级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采用地级市面板数据和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 提升能源效率已成为中国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的Dynamic Network SBM模型测算了2006-2021年中国261个地级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采用地级市面板数据和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中国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呈略微下降趋势,距离有效前沿面还有69.75%的提升空间;环境规制与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机制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先下降后上升的影响,对企业融资成本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影响;环境规制对不同资源禀赋的城市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以上研究结论对于不同城市如何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环境规制强度以及提升我国城市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要素能源效率 Dynamic Network SBM模型 技术创新 融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间中国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要素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庞瑞芝 王卢羡 张泉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27,共7页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工业部门35个行业1994-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经济转型期间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工业部门增长以能源低效为特征,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和技术效率都...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工业部门35个行业1994-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经济转型期间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工业部门增长以能源低效为特征,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和技术效率都偏低,工业增长模式依旧粗放,重化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为此,应建设节能降耗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将能耗与环境污染指标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变政府垄断的能源定价方式,改革能源管理体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间 工业企业 要素能源效率(tf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三省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2
11
作者 马晓君 魏晓雪 +1 位作者 刘超 刘亚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77-785,共9页
从地级市层面出发,将废水排放量和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利用DEA模型测算2009~2014东北三省35个地级市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计算能源目标投入量与实际投入量之比,测算东北三省真正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通过Malmquist... 从地级市层面出发,将废水排放量和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利用DEA模型测算2009~2014东北三省35个地级市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计算能源目标投入量与实际投入量之比,测算东北三省真正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通过Malmquist指数分解得到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内部影响因素;基于Tobit模型分析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外部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东北三省中黑龙江省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最高,吉林省次之,辽宁省最低;部分城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差距较大;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对东北三省能源效率有显著正影响,技术进步影响不显著;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对东北三省能源效率有负影响,工业所有制结构对东北三省能源效率有正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三省 要素能源效率 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影响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波特假说的分解验证 被引量:36
12
作者 王腾 严良 +1 位作者 何建华 郑世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71-1578,共8页
通过搜集中国2000~2014年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中国30个省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进一歩分解求得技术水平、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验证环境规制与全要素能源效率间波特假说是否存在,分別运用环境规制对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 通过搜集中国2000~2014年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中国30个省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进一歩分解求得技术水平、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验证环境规制与全要素能源效率间波特假说是否存在,分別运用环境规制对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水平和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面板门限回归.结果表明:技术水平退步是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环境规制对规模效率的影响为负,波特假说不成立.环境规制与纯技术效率存在单门限效应,且环境规制在不同区间对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均为正,波特假说始终成立.环境规制与全要素能源效率和技术水平均存在单门限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低于0.0002吋,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和技术水平的影响为正,此时波特假说成立;而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0.0002吋,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和技术水平影响为负,此时波特假说不成立.因此,政府制定环境规制政策需要考虑到环境规制强度对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效果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要素能源效率 波特假说 DEA-MALMQUIST指数 门限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被引量:52
13
作者 李国璋 江金荣 周彩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6,共7页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焦点,回顾文献发现,已有研究大多单独从能源或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对能源与环境特别是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两者关系进行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显得...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焦点,回顾文献发现,已有研究大多单独从能源或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对能源与环境特别是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两者关系进行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利用DEA方法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法分别测算了我国1989-2007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在初步评判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协整和ECM模型得到本文的结论:我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原因;同时,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短期波动对于降低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具有明显的作用,这种作用大于长期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对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能源效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能源效率环境 污染经济损失 DEA E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要素能源效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4
14
作者 陈德敏 张瑞 谭志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0-137,共8页
能源效率是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能源消费的关键政策参数,研究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收敛性关系,对于揭示能源效率在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指导能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1995-200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样本,运... 能源效率是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能源消费的关键政策参数,研究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收敛性关系,对于揭示能源效率在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指导能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1995-200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样本,运用DEA方法测算全要素能源效率,发现全国以及区域能源效率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中国省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显著,但总体上各省份之间的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将能源效率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运用IV、DIFF-GMM和SYS-GMM方法证明中国经济增长条件收敛存在,能源效率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能源效率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收敛;运用纠偏LSDV估计方法分区域开展实证检验,研究认为,能源效率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由此表明能源效率对经济发达地区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国家能源效率提升战略重点应放在东中部能源消费集中地区,从而通过节能技术"溢出"效应促进西部地区能源效率的提升,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能源效率 经济增长 条件收敛 DEA 动态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基于地区和细分行业双重视角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亚 张志强 +1 位作者 周志翔 梁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58,共11页
中国制造业的能源效率分析一直是近20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考虑地区和细分行业的双重视角,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了2001—2011年中国9个省份1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选择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松弛变量测度模型... 中国制造业的能源效率分析一直是近20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考虑地区和细分行业的双重视角,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了2001—2011年中国9个省份1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选择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松弛变量测度模型来计算能源效率,并讨论轻重工业之间的能源效率差异。研究发现:(1)制造业各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均较低,且不同行业间差距较大。轻工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略高于重工业,但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重工业总体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明显高于轻工业,而中部和西部地区轻工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高于重工业。(2)各地区整体制造业能源效率偏低,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最高,中部和西部次之,但西部地区依然有能源效率较高的优势行业。(3)同一行业在不同地区的能源效率有较大差异,能源效率整体较高的行业在各地区发展不均衡,能源效率偏低的行业在各地区的能源效率都偏低。而同一地区内不同行业间的能源效率也存在较大差异,能源效率高的地区也存在效率较低的行业,能源效率偏低的地区并非所有行业的能源效率都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DEA) 要素能源效率(tfee) 中国制造业 细分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春发 谭洪玲 +1 位作者 王澜颖 孙婷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6-162,共7页
天津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工业行业能源效率水平决定了其能否完成"十二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18%的国家节能降耗考核目标。正确把握影响工业行业能源效率变动的因素是天津市寻求节能降耗途... 天津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工业行业能源效率水平决定了其能否完成"十二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18%的国家节能降耗考核目标。正确把握影响工业行业能源效率变动的因素是天津市寻求节能降耗途径的关键。本文以1998-2008年天津市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引入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从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角度分析天津市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情况,并运用Tobit模型估计工业化水平、工业内部结构、技术进步、产权结构、政府影响力、进出口贸易和能源消费结构等要素对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998-2008年期间,天津市工业行业间的能源效率差异显著,整体全要素能源效率不断提高,技术进步是其提高的主要原因,但技术效率表现为负增长;工业化水平、技术进步、进出口贸易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对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重工业和国有经济比重的增加及政府对能源市场的干预对能源效率的提升起负向作用。因此,天津市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大力开发、推广和使用先进技术及设备,加强对外开放力度,降低重工业和国有经济比重,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能源配置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能源效率 DEA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蒋伟 李蓉 +1 位作者 强林飞 吴诣民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28,共7页
利用2002—2012年中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采用投入导向的VRS-DEA模型,对中国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变动呈现U型特征,东部地区能效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在规模效率上较... 利用2002—2012年中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采用投入导向的VRS-DEA模型,对中国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变动呈现U型特征,东部地区能效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在规模效率上较差而西部地区缺乏技术效率;全要素能源效率受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禀赋技术水平的影响;第二产业占比越高,能源消费结构越依赖煤炭,能源自给自足率越高,技术水平越低的地区往往具有更低的全要素能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环境污染 能源效率 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及其收敛性 被引量:18
18
作者 汪克亮 杨宝臣 杨力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71-1077,共7页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和meta-frontier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非参数前沿,分析比较了2000~2008年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采用"技术差距比"衡量中国三大地区之间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收敛性分析考...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和meta-frontier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非参数前沿,分析比较了2000~2008年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采用"技术差距比"衡量中国三大地区之间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收敛性分析考察了全国和三大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趋同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区域差异显著,存在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三大地区生产技术差距明显;共同前沿和区域前沿下的σ检验结果均显示全国和三大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不存在收敛趋势,表明中国各省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能源效率 环境约束 共同前沿 收敛 技术差距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收敛性 被引量:62
19
作者 李国璋 霍宗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6,共6页
传统单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指标,只是能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无法测度其他的投入要素组合对于能源效率的影响,忽略了GDP产出是由能源与资本、劳动力等相互可替代的要素投入共同组合的结果,具有比较明显的缺陷。而DEA模型可以综合考虑能... 传统单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指标,只是能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无法测度其他的投入要素组合对于能源效率的影响,忽略了GDP产出是由能源与资本、劳动力等相互可替代的要素投入共同组合的结果,具有比较明显的缺陷。而DEA模型可以综合考虑能源、资本和劳动因素以测度我国能源效率。本文采用中国大陆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DEA模型,分析比较了1995-2006年各个省份、全国整体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其结果表明我国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由西到东逐步提高,且全国和三大区域的能源效率在1999-2002年间有所波动,但总体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通过进一步对全国整体及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全要素能源效率收敛性的分析,发现我国整体和东中部的能源效率呈现向一个稳态收敛的发展趋势,而西部则有微弱发散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 能源效率DEA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文君 陈远文 邹树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36-40,共5页
本文在湖南2005-2012年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使用基于DEA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模型,测算各地市(州)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并分析了影响湖南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测算结果表明:2005-2012年间,湖南全要素能源效率呈上升趋势,但... 本文在湖南2005-2012年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使用基于DEA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模型,测算各地市(州)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并分析了影响湖南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测算结果表明:2005-2012年间,湖南全要素能源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市(州)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和技术进步等变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信息化程度和城镇化水平具有正向影响。因此,湖南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内涵,及不断推进信息化和城镇化建设等措施来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要素能源效率 DEA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