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战略升级能否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与赋能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素荣 徐文昊 霍江林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83,共19页
环境战略升级(从被动的反应型向主动的前摄型转变)有助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在驱动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同时,还能通过降本增效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通过Heckman两阶段... 环境战略升级(从被动的反应型向主动的前摄型转变)有助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在驱动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同时,还能通过降本增效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发现:环境战略升级企业比环境战略未升级企业具有更高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明环境战略升级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提高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水平较高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更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驱动和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会弱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驱动作用、增强环境战略升级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而“重污染”的生产属性会限制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发挥。因此,应以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环境战略升级,以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并重点助推重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环境战略 战略转型 绿色要素生产率 绿色创新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绿色发展关注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坚 康心 刘新恒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6-779,共14页
绿色发展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为核心目标,是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作为涵盖环境资源要素的资源配置效率指标,GTFP受地方政府绿色发展政策导向的显著影响。基于2011~2021年中国266个城市... 绿色发展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为核心目标,是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作为涵盖环境资源要素的资源配置效率指标,GTFP受地方政府绿色发展政策导向的显著影响。基于2011~2021年中国266个城市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文本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绿色发展关注度对GTFP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绿色发展关注度主要通过促进绿色技术进步提升地区GTFP;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正向调节政府绿色发展关注度与地区GTFP的关系。异质性分析显示,在大城市、资源型城市及人力资本积累较高城市,政府绿色发展关注度对GTFP的推动作用更为突出。这一研究成果充分证实,地方政府绿色发展关注度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关注度 绿色要素生产率 金融科技 绿色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流通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翠玲 乌云高娃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3,共5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进行,商贸流通业在城市经济中的角色日益凸显。商贸流通业集聚作为一种城市产业集聚模式,吸引了广泛关注。然而,过度的商贸流通业集聚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对绿色全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进行,商贸流通业在城市经济中的角色日益凸显。商贸流通业集聚作为一种城市产业集聚模式,吸引了广泛关注。然而,过度的商贸流通业集聚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与此同时,就业市场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被认为是推动城市经济向绿色方向发展的两大引擎。本研究立足于此,旨在深入研究商贸流通业集聚如何影响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就业市场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这两个中介变量探讨其中的机制,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促使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繁荣和环境友好的双赢局面。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非资源型城市,商贸流通业的集聚能够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就业市场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商贸流通业集聚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对于资源型城市,商贸流通业的集聚会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就业市场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商贸流通业集聚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没有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产业集聚 绿色要素生产率 就业市场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
4
作者 祝遵宏 蔡政煜 方毅峰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2,共11页
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我国284个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试点城市,实... 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我国284个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试点城市,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绿色创新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技术能够增强该政策效应,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或财政压力越小,该政策效应越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持续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城市绿色要素生产率 绿色创新 数字技术 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与机制研究
5
作者 陈海龙 李宛凇 +1 位作者 徐倩 徐国祥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1,共14页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工程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对推动农业绿色全面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11—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与SBM-GML模型分别测算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借助中介...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工程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对推动农业绿色全面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11—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与SBM-GML模型分别测算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借助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可以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信息化两种路径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随着农业设施信息化水平、农业技术应用以及农业人才水平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人力资本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作用增强,而乡村数字技术应用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作用有所减弱;在东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以及种植业区,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基于此,为因地制宜地完善数字乡村建设,需重点关注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信息化的提升,同时稳步推进农业设施信息化与农业人才培养,以全面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农业绿色要素生产率 农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考察
6
作者 杨红娟 冯巧根 邵明珊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9-106,共8页
以2013~2021年我国沪深A股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倒逼效应。基于经济效率提升需要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并举的底... 以2013~2021年我国沪深A股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倒逼效应。基于经济效率提升需要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并举的底层逻辑,本文证实了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倒逼民营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的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度、党组织参与治理及市场化程度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民营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具有强化作用。本研究对引导民营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寻求自我突破、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民营企业 绿色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与门槛效应
7
作者 贾敬全 李烁丹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是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05—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法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是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05—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法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探讨FDI对中国GTFP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FDI流入不仅阻碍了本地GTFP的提升,还会产生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即阻碍周边地区GTFP的提升;通过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中西部地区FDI流入对GTFP的负面影响比东部地区更大,呈现“东弱西强”的特征,但东部地区的间接效应显著为负,其通过“虹吸效应”“以邻为壑”等方式抑制邻近地区GTFP水平的提高;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存在以技术创新水平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为门槛变量的单门槛效应,当跨越门槛值后,FDI对GTFP的影响会从抑制作用转为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绿色要素生产率 空间计量模型 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与智慧城市双试点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8
作者 何雄浪 李楠新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7,共15页
试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不同试点叠加会产生政策协同作用。低碳城市试点和智慧城市试点通过互促互补机制共同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能够产生比单试点更强的政策效应。利用2003—2022年我国284个城市的数据,通过多时点... 试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不同试点叠加会产生政策协同作用。低碳城市试点和智慧城市试点通过互促互补机制共同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能够产生比单试点更强的政策效应。利用2003—2022年我国284个城市的数据,通过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低碳城市与智慧城市双试点显著提升了试点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双试点的提升作用显著强于单试点;两个试点同时实施的政策效应最强,先低碳城市试点后智慧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次之,先智慧城市试点后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最弱;双试点能够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3条路径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试点前的城市环境基础与双试点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存在倒U型关系,双试点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随着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高和试点实施时长的增加而增强。因此,应重视并充分发挥不同试点组合的政策效应,并从政策效应的传导渠道入手优化试点政策、提升试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要素生产率 低碳城市试点 智慧城市试点 双试点 政策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组态路径——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9
作者 王锋正 刘曦萌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
基于新质生产力和技术经济范式理论,选取我国1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数据,探讨数字化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而大幅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组态路径及其内在关系。研究发现:单一数字化要素并不是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促进高... 基于新质生产力和技术经济范式理论,选取我国1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数据,探讨数字化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而大幅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组态路径及其内在关系。研究发现:单一数字化要素并不是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促进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数字化组态路径有营商环境—创新驱动型、政府—基建驱动型、政府—创新驱动型三种,呈现出数字政府协同其他数字化要素形成驱动合力的特征;导致非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数字化组态有营商环境缺失型、政府独轮驱动型、市场独轮驱动型三种,呈现出数字政府未与其他数字化要素形成协同合力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组态 新质生产 绿色要素生产率 技术经济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集聚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权丽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36,共5页
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既关系着畜牧养殖业长远发展,也是影响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的关键。为探析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集聚演变及影响因素,文章采用重心模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2000—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畜牧业绿... 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既关系着畜牧养殖业长远发展,也是影响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的关键。为探析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集聚演变及影响因素,文章采用重心模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2000—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展开测算及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空间聚集现象,莫兰指数整体呈“先降再升再降再升”的态势。生产重心演变轨迹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重心呈“先东北后西北、西南”的演变态势。机制检验表明,环境规制水平、畜牧业产业集聚、绿色信贷、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水平是促进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先降再升再降再升”空间演变与“先东北后西北、西南”的区位重心演变趋势,且主要受到环境规制水平、畜牧业产业集聚、绿色信贷、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水平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绿色要素生产率 重心演变轨迹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一体化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自长三角的经验证据
11
作者 王宇新 姚旭敏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60,共14页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市场一体化能够成为解放生产力领域被“小农经济”制约下驱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文章基于2013—2022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析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市场一体化能够成为解放生产力领域被“小农经济”制约下驱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文章基于2013—2022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析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可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资本深化间接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土地经营规模对市场一体化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资本深化均具有“U”型调节效应;门槛效应分析表明,资本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商品市场一体化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存在门槛效应。对此,应继续深化市场一体化改革,建立差异化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资本深化,提高资本投入边际收益,全面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农业绿色要素生产率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资本深化 土地经营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12
作者 吴朝霞 龙思宇 +1 位作者 杨胜苏 孙坤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736-5752,共17页
精准把握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探究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动态演变机制,找寻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优提升路径,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的关键所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剖析2006—2021年中国30... 精准把握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探究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动态演变机制,找寻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优提升路径,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的关键所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剖析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特征,结合TERGM模型探究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态势,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不均衡特征,且由于马太效应东西差距逐渐扩大。(2)省际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合作关联突破了地理邻近性。探索发现虽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出复杂、多线程的结构特征,但核心-边缘结构明显,说明目前尚未构成完整的要素传递路径。(3)借助块模分析将总区域划分为四个板块,发现板块发展不平衡,板块内联系稀疏,板块间联系存在深化空间。其中以北京、天津、上海为主的“净受益”板块虹吸效应大于辐射效应,主导地位凸显;以内蒙古、黑龙江、青海等在内的“净溢出”板块溢出效应显著,绿色发展潜力有待激发。(4)TERGM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受到要素、市场、政府、地理距离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缓解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发挥多主体、多要素、多环节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要素生产率 空间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与效应
13
作者 胡本田 张婧怡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2,共10页
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助力产业生产方式变革、激活要素潜能、推动产业融合,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2~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可视化方法探讨我国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实... 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助力产业生产方式变革、激活要素潜能、推动产业融合,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2~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可视化方法探讨我国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实证考察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其中,数字劳动者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此外,数字新质生产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水平地区以及高政策强度地区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是数字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有效路径。因此,本文建议应着力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结合地区特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 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要素生产率 TOPSIS模型 时空演变 中介效应 因地制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转型政策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14
作者 谢地 王灵祎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7,共11页
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关键。本文围绕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利用2006~2024年我国279个地级市以上数据构建超效率SBM-GML模型的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 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关键。本文围绕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利用2006~2024年我国279个地级市以上数据构建超效率SBM-GML模型的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测算指标,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探讨政策是否真的提升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1)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2)机制分析表明,新能源试点主要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中的实质性创新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调节效应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在其过程中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3)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政策在中西部地区、非资源型城市和环境监管更严格的城市中具有更强的正向效应。据此,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以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的成功实践为蓝本,进一步构建覆盖制度设计、市场激励与行为引导的全链条政策体系,推动绿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系统性变革;(2)持续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3)采用区域资源禀赋适配策略,推行基于地方资源特点的差异化协同发展策略,推动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优化 绿色要素生产率 能源结构转型 新能源示范城市 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演化特征分析
15
作者 董大朋 陆小翠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08-211,249,共5页
基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江苏省64个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GML指数法分析生产率变动的动力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实现了平稳且快速增长,其中... 基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江苏省64个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GML指数法分析生产率变动的动力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实现了平稳且快速增长,其中苏南地区的增长表现要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农业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出下降态势,并且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演化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最后,从强化农业技术应用、协调区域农业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等方面,提出提升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农业绿色要素生产率 SBM超效率模型 G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边效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晨晨 王飞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4,共7页
人工智能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边效应揭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借助双边随机前沿模型,选取2006—2022年城市面板数据,分解和测算人工智能发展对绿色... 人工智能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边效应揭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借助双边随机前沿模型,选取2006—2022年城市面板数据,分解和测算人工智能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边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平均而言,人工智能的促进效应使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前沿水平19.8%,而人工智能的抑制效应使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低于前沿水平4.17%,两者抵消后的净效应使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前沿水平15.63%。第二,人工智能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边效应具有异质性。从时间来看,人工智能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净效应呈“U”型特征。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东北地区人工智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净效应最大,随后依次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第三,人工智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净效应呈现出“低水平陷阱”和“高水平垄断”的趋同特征,尽管在低水平和高水平保持原有状态的概率较大,但也具有“跳跃式”转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发展 绿色要素生产率 双边效应 跃迁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兼议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和平 周桂明 李国民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3-1730,共18页
基于2014~2022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维度衡量产业数字化水平,同时测度考虑了数据要素投入和多种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探究两者间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各省域产业数字化水平差异显著并呈... 基于2014~2022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维度衡量产业数字化水平,同时测度考虑了数据要素投入和多种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探究两者间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各省域产业数字化水平差异显著并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空间布局.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也表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区域多级分化现象逐步改善;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中国省域产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影响效应呈现出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特征;在传导路径上,各省域产业数字化的发展主要通过降低资本与劳动力错配度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公众环境关注度高和工业化程度较低的省域,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相对较高;产业数字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随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强度的变化呈现出单一门槛特征,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强度和市场激励性环境规制强度的门槛值分别为0.4582和0.0096.因此,政府应制定差异化的区域产业政策与市场策略,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进而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绿色要素生产率 环境规制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 机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产业集聚、地方政府干预与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栋 张映芹 李开源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60,共13页
结合马歇尔外部性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论述数字产业集聚所产生的正、负外部性效应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地方政府干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基于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在刻画特征现状的基础上,对其... 结合马歇尔外部性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论述数字产业集聚所产生的正、负外部性效应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地方政府干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基于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在刻画特征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影响效果、调节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产业集聚规模逐年提高、分化程度逐步改善,但整体的分化格局仍未扭转;数字产业集聚规模、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布情况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数字产业集聚所产生的正、负外部性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先促进再抑制的倒U型曲线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型,数字技术应用业集聚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中西部地区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端、正外部性占主导地位,东部地区部分省份过度集聚、负外部性涌现。数字产业集聚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上,地方政府干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集聚 绿色要素生产率 地方政府干预 倒U型曲线 外部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环保投资、数字赋能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32,共13页
数字化背景下环保投资是否助益企业绿色发展值得关注。基于不同类型的环保投资划分,本文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异质性环保投资与数字赋能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协同影响,并就其在供应链层面的溢出性特征予以讨论。研究发现:异质性环保... 数字化背景下环保投资是否助益企业绿色发展值得关注。基于不同类型的环保投资划分,本文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异质性环保投资与数字赋能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协同影响,并就其在供应链层面的溢出性特征予以讨论。研究发现:异质性环保投资与数字赋能协同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相较于末端治理环保投资,前端预防环保投资与数字赋能的协同效应更加突出。异质性环保投资与数字赋能的协同影响在供应链层面具有溢出性特征,且对于下游客户企业的溢出性影响更强。绿色创新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是异质性环保投资与数字赋能协同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发挥供应链溢出效应的重要机制。相较于国有企业,异质性环保投资与数字赋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协同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突出;相较于供应链话语权较弱企业,异质性环保投资与数字赋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协同溢出效应在供应链话语权较强的企业中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环保投资 前端预防 末端治理 数字赋能 绿色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月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29,共5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点。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商贸流通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减缓碳排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的碳减排工具,被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点。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商贸流通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减缓碳排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的碳减排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其中包括商贸流通业。然而,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方面,而分析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相对较少。本文旨在填补这一空白,着眼于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探讨碳排放权交易对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考虑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在其中的中介效应,以期为促进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和碳减排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在碳排放权交易和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起到显著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商贸流通业 绿色要素生产率 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