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创新网络与全要素碳效率
1
作者 王玉珊 刘道强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151,共7页
数字经济蕴含着环境友好的特殊性质,有利于赋能经济结构低碳转型。选取2014—2022年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方法测算城市全要素碳效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检验数字经济对... 数字经济蕴含着环境友好的特殊性质,有利于赋能经济结构低碳转型。选取2014—2022年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方法测算城市全要素碳效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全要素碳效率的影响,并重点检验数字技术创新网络的中介机制与网络外部性。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城市全要素碳效率,经过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然有效;数字技术创新网络嵌入是数字经济带动城市全要素碳效率提升的关键作用路径;城市通过嵌入数字技术创新网络,通过网络外部性对网络邻近城市的全要素碳效率产生正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要素碳效率 数字技术创新网络 网络嵌入 网络外部性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与全要素碳效率——来自我国碳交易试点的证据 被引量:16
2
作者 贾智杰 温师燕 朱润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4,共14页
碳排放权交易对全要素碳效率(TFCE)的影响研究文献较少,且存在争议,研究碳交易试点对TFCE的影响及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利用2002—2017年264个城市的数据,通过SBM模型测算了TFCE,并通过PSM-DID模型分析了碳试点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碳试... 碳排放权交易对全要素碳效率(TFCE)的影响研究文献较少,且存在争议,研究碳交易试点对TFCE的影响及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利用2002—2017年264个城市的数据,通过SBM模型测算了TFCE,并通过PSM-DID模型分析了碳试点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碳试点对TFCE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一线城市和直辖市具有更便捷的条件进行技术创新、产业调整和资源配置,因此,碳试点促进了这些城市的TFCE。然而,碳试点对普通城市的TFCE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可能是对创新的挤出效应导致的。因此,为了顺利实现双碳目标,应尽快建立完善的碳交易机制,促进企业培训碳市场相关人才,提高碳市场信息透明度与可得性,扩大低碳技术与管理手段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交易机制 全要素碳效率 交易试点 目标 SBM模型 PSM-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提高了城市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吗?——基于内生方向距离函数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建林 宋蒙 赵佳佳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1,共11页
减碳措施一般会带来总产出的降低,因此有必要从全要素效率的角度评估减碳政策。本文构建了一个方向距离函数模型,允许各决策单元有不等的减排因子,扩大了生产可行集的范围,同时采用了内生的方向向量,避免在选择方向向量时过于主观。基... 减碳措施一般会带来总产出的降低,因此有必要从全要素效率的角度评估减碳政策。本文构建了一个方向距离函数模型,允许各决策单元有不等的减排因子,扩大了生产可行集的范围,同时采用了内生的方向向量,避免在选择方向向量时过于主观。基于这一模型本文重新测算了城市层面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并实证分析碳交易政策对其的影响,研究发现,试点政策能够提高城市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中介效应表明,试点政策会通过产业结构和绿色创新等途径提高城市碳排放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对于高行政等级和人口规模较大城市的碳排放效率影响更明显。因此,应扩大政策试点范围、鼓励产业结构优化、推广绿色技术创新、制定因地制宜的试点政策等进一步提升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绿色发展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权交易试点 要素排放效率 方向距离函数 非期望产出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创新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应武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8,共10页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数字创新优势,提升全要素碳排放效率至关重要。文章采用2009—2021年中国272个城市面板数据,以数字经济相关专利表征数字创新水平,考察了数字创新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创...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数字创新优势,提升全要素碳排放效率至关重要。文章采用2009—2021年中国272个城市面板数据,以数字经济相关专利表征数字创新水平,考察了数字创新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创新显著提升了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并通过了排除政策影响、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2)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中部地区,数字创新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在省会城市和非省会城市,数字创新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均存在促进作用,并且在省会城市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3)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创新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了绿色创新步伐、提升了环境规制强度,从而促进了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提升。研究回答了数字创新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机制,为加快数字创新步伐,提升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 要素排放效率 达峰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绿色科技创新与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碳排放效率 被引量:36
5
作者 何伟军 李闻钦 邓明亮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32,共10页
基于1999—2019年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运用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拓展的STIRPA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考察人力资本、绿色科技创新与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在直接促进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碳排放效... 基于1999—2019年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运用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拓展的STIRPA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考察人力资本、绿色科技创新与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在直接促进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优化的同时,通过绿色科技创新发挥间接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提升,加快建成引领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建议以绿色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人力资本不断积累,全面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绿色科技创新 要素排放效率 长江经济带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率、要素禀赋对全要素碳减排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刘婕 魏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2-48,共7页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并运用产出距离函数建立以资本、劳动力和能源为投入要素,以GDP和CO2排放为产出要素的随机前沿模型,分别测度全国30个省区1995-2010年期间全要素CO2的排放效率。在此基础上,从城镇化水平、要素禀赋、人口规模、产...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并运用产出距离函数建立以资本、劳动力和能源为投入要素,以GDP和CO2排放为产出要素的随机前沿模型,分别测度全国30个省区1995-2010年期间全要素CO2的排放效率。在此基础上,从城镇化水平、要素禀赋、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技术因素等五个维度出发,运用Tobit面板模型对影响全要素碳减排效率的因素及其显著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表明,从全国层面看,城镇化率、资本深化程度与全要素碳减排效率均呈非线性影响关系,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资本的逐步深化,碳减排效率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能源密集度本身对碳减排效率无显著作用,但对城镇化水平促进碳减排效率提高有放大效应;人口规模的减小、二产占比的下降与能源强度的降低均会促使碳减排更有效率,人口规模因素对碳减排效率的影响系数为0.049,略高于产业结构因素和技术因素,相关系数分别是0.030 6和0.014 2。进一步将全国样本按照要素禀赋异质性分为资本密集型省区、能源密集型省区、劳动密集型省区,对三个子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只有能源密集型省区的城镇化率与全要素碳减排效率之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相关关系。由以上结论得到的启示是,政府面对国际碳减排和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双重压力下,要注意从不同省份要素禀赋的异质性出发,通过建立碳市场等措施倒逼能源型省份控制城镇化进程;疏通资本密集型省区资源向节能资源研发部门流动的通道;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省区的人口红利作用和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挤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 城镇化率 要素减排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交通业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测度及动态驱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银香 洪兴建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74,共13页
文章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运用基于松弛变量的DEA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2003-2015年中国交通业的碳排放效率,并进一步构建IGVAR模型分析了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内部驱动和外部冲击效应,以探究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的... 文章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运用基于松弛变量的DEA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2003-2015年中国交通业的碳排放效率,并进一步构建IGVAR模型分析了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内部驱动和外部冲击效应,以探究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的驱动因子及其动态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略高于采掘业、制造业及水电燃气热力生产供应业,但显著低于农林渔牧业和建筑业;从行业内部的驱动因素看,交通业经济规模和技术进步对于自身碳排放效率的正向效应较为显著,但能源结构效应不显著;从行业间的关联效应来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经济规模、能源结构、技术进步对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的冲击效应均较为显著,其他行业的影响效应则相对较小;在对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方向上,各行业的技术进步效应均为正向,建筑业的经济规模与能源结构效应为正,制造业则表现出负向效应。为了提升交通业碳排放效率,应建立行业内节能减排与行业间共同而有区别的碳减排责任分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排放效率 Super-SBM IGVAR模型 驱动机理 关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分区域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及其发展趋势比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袁培 冯朝阳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7-13,共7页
文章应用共同前沿(Metafrontier)理论方法,依托SE-USBM模型测算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优势,计算新疆三大区域及其14地州市2000—2010年的碳排放效率。从总体来看,新疆各区域之间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差异在缩小,三大传统划分区域:南疆、北疆及... 文章应用共同前沿(Metafrontier)理论方法,依托SE-USBM模型测算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优势,计算新疆三大区域及其14地州市2000—2010年的碳排放效率。从总体来看,新疆各区域之间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差异在缩小,三大传统划分区域:南疆、北疆及东疆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依次递减,与全国东中西区域效率递减经验相悖,只有南疆效率呈现出稳步上升态势。聚类验证得出阿勒泰等地区为强无效效率地区。通过收敛性验证全区碳排放效率发展趋势,新疆各区域效率差距有进一步拉大趋势。因而,新疆节能减排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应充分考虑各区域特征,进而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长期协调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要素排放效率 区域差别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量分组的全要素和单要素碳排放效率——以云南工业行业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林秀群 张杨杨 唐向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4-38,共5页
为了发现云南工业碳排放效率低下的行业,对2005-2015年的行业平均碳排放量进行聚类分析,按照碳排放量从高到低,将35个工业行业分为A、B、C、D和E组。分别测算了小组和行业的单要素和全要素碳排放效率,通过比较分析发现:(1)行业和小组单... 为了发现云南工业碳排放效率低下的行业,对2005-2015年的行业平均碳排放量进行聚类分析,按照碳排放量从高到低,将35个工业行业分为A、B、C、D和E组。分别测算了小组和行业的单要素和全要素碳排放效率,通过比较分析发现:(1)行业和小组单要素碳排放效率的目标完成情况显著优于全要素碳排放效率;(2)A组和B组的全要素和单要素碳排放效率均远小于C组、D组和E组;(3)A组和B组的部分行业的全要素和单要素碳排放效率的目标实现情况的差异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差异性 要素排放效率 要素排放效率 五年目标 年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进程影响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林杰 杨树旺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城镇化过程既是产业和人口集聚、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能源大量消耗、碳排放高度集中的过程,加快促进城镇绿色低碳转型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中国城镇化进程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空间尺度... 城镇化过程既是产业和人口集聚、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能源大量消耗、碳排放高度集中的过程,加快促进城镇绿色低碳转型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中国城镇化进程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呈现出较大地区差异,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生活消费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影响全要素碳排放效率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同样表现出显著区域差异。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提升,应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空间区域特征和发展阶段差异,着力提升城镇化和双碳目标行动方案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要素排放效率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全要素碳减排效率提升动力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枝 姚西龙 李晓瑜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60,共8页
为寻求中国地区性工业全要素碳减排效率的改善策略,采用DEA-SBM四阶段模型方法,将全要素碳减排效率解构为全要素碳减排管理效率和全要素碳减排环境效率,分析了中国30个省份2001—2015年期间工业全要素碳减排效率的现状、成因及提升路径... 为寻求中国地区性工业全要素碳减排效率的改善策略,采用DEA-SBM四阶段模型方法,将全要素碳减排效率解构为全要素碳减排管理效率和全要素碳减排环境效率,分析了中国30个省份2001—2015年期间工业全要素碳减排效率的现状、成因及提升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全要素碳减排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工业全要素碳减排环境效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中国工业全要素碳减排效率的提升更多是来自内部管理因素的优化,而对于中部地区,则需要同时改善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减排效率 要素减排管理效率 要素减排环境效率 DEA-SBM四阶段模型 中国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率影响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效应和传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林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面临新要求和新挑战,促进城镇碳减排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本文选取2000~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全要素碳排放效率角度,考察中国城镇化率影响全要素...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面临新要求和新挑战,促进城镇碳减排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本文选取2000~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全要素碳排放效率角度,考察中国城镇化率影响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效应和传导机制,对协同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率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和生活消费在影响产生过程中表现出差异化中介效应。在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约束下,加快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应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尊重区域发展差异,提升政策举措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究应用、不断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排放效率 城镇化率 空间效应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信息披露对企业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章金霞 白世秀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18,共6页
从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分析入手,分析碳信息披露、碳管理以及企业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碳信息披露对企业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影响的假设,并以英国提供的CDP报告为基础,选取世界500强企业中能够在2009-2013年连续对CDP进行回复... 从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分析入手,分析碳信息披露、碳管理以及企业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碳信息披露对企业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影响的假设,并以英国提供的CDP报告为基础,选取世界500强企业中能够在2009-2013年连续对CDP进行回复和披露数据的134家企业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回归计算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研究假设得到了有效验证,即碳信息披露水平的高低对企业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有着显著的促进或影响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披露水平 要素排放效率 信息披露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