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分解及区域差异分析
1
作者 王军 吕双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8-182,共5页
基于2016—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借助Malmquist指数和超效率SBM模型,实证检验我国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整体层面,研究期内我国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指数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区域层面,东北地... 基于2016—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借助Malmquist指数和超效率SBM模型,实证检验我国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及区域差异。结果显示:整体层面,研究期内我国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指数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区域层面,东北地区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最高、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再次、西部地区最低。不同养殖规模层面,东北地区大规模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最高,东部地区中规模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最高,中部地区小规模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最高。因此,未来应提高肉牛养殖政策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开展肉牛养殖,推动肉牛养殖规模化发展,助力中国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生产率 肉牛养殖 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2
作者 吴朝霞 龙思宇 +1 位作者 杨胜苏 孙坤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736-5752,共17页
精准把握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探究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动态演变机制,找寻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优提升路径,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的关键所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剖析2006—2021年中国30... 精准把握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探究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动态演变机制,找寻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优提升路径,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的关键所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剖析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特征,结合TERGM模型探究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态势,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不均衡特征,且由于马太效应东西差距逐渐扩大。(2)省际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合作关联突破了地理邻近性。探索发现虽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出复杂、多线程的结构特征,但核心-边缘结构明显,说明目前尚未构成完整的要素传递路径。(3)借助块模分析将总区域划分为四个板块,发现板块发展不平衡,板块内联系稀疏,板块间联系存在深化空间。其中以北京、天津、上海为主的“净受益”板块虹吸效应大于辐射效应,主导地位凸显;以内蒙古、黑龙江、青海等在内的“净溢出”板块溢出效应显著,绿色发展潜力有待激发。(4)TERGM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受到要素、市场、政府、地理距离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缓解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发挥多主体、多要素、多环节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要素生产率 空间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演化特征分析
3
作者 董大朋 陆小翠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08-211,249,共5页
基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江苏省64个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GML指数法分析生产率变动的动力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实现了平稳且快速增长,其中... 基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江苏省64个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GML指数法分析生产率变动的动力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实现了平稳且快速增长,其中苏南地区的增长表现要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农业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出下降态势,并且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演化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最后,从强化农业技术应用、协调区域农业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等方面,提出提升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农业绿色要素生产率 SBM超效率模型 G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特征——基于碳排放的非期望产出
4
作者 解展镔 肖红波 曹暕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101,共10页
为应对畜牧业节能减排发展态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基于2000—2021年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将畜牧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利用SBM超效率对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全国畜... 为应对畜牧业节能减排发展态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基于2000—2021年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将畜牧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利用SBM超效率对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全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呈现出增长与下降交替出现的趋势,其中绿色技术进步是主导因素;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区域差异性;各地区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一定的两极化现象,存在显著差异;我国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部。研究表明,应优先发展畜牧业绿色技术进步效率,促进畜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策略,加强畜牧业产业布局与生态保护,推动高质量绿色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绿色要素生产率 碳排放 SBM超效率 核密度估计 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以黄淮海五大优势主产省为例
5
作者 朱泽浩 严邦予 +5 位作者 王亚楠 王桂荣 蒲海涛 魏香莲 董海荣 张新仕 《农业展望》 2025年第3期12-20,共9页
黄淮海区域是中国小麦优势主产区,播种面积与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推动资源环境约束下小麦绿色发展转型迫在眉睫。基于黄淮海小麦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SBM-GML指数模型对五大优势主产省份小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分解,并运用空... 黄淮海区域是中国小麦优势主产区,播种面积与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推动资源环境约束下小麦绿色发展转型迫在眉睫。基于黄淮海小麦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SBM-GML指数模型对五大优势主产省份小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分解,并运用空间莫兰指数探究黄淮海小麦优势区的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2012—2021年五大优势主产省份小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1.056提升到1.137,主要得益于绿色技术进步的贡献,绿色技术效率频繁波动;各省份小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来源不同;黄淮海小麦优势区的全局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但各省份聚集模式不同。最后,从提升绿色技术效率、优化农资投入结构促进省份间流通、适度发展规模经营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助推黄淮海小麦优势区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绿色要素生产率 SBM-GML指数模型 莫兰指数 空间相关性 黄淮海优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6
作者 张娜 孟子楚 宋连久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12-215,共4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政府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给予了高度重视,旨在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西藏2009—2021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然后运用Tobi...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政府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给予了高度重视,旨在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西藏2009—2021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然后运用Tobit模型评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显著提升了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农林牧渔从业人员越多,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越低;随着西藏农业经济比重增加,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也会提升。这些发现不仅证实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方面的有效性,也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农业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指数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7
作者 郭菁菁 熊冠琦 黄映晖 《农业展望》 2025年第2期76-87,共12页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乡村振兴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京津冀地区是华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农业产区,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促进该地区农业...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乡村振兴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京津冀地区是华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农业产区,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促进该地区农业绿色协同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DEA-ML指数法测算京津冀地区2004—2020年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从不同层面对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但绿色规模效率的减少抑制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各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化显著,且年度间存在一定波动。基于此,从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布局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农业绿色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农业绿色要素生产率 DEA-ML指数 农业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8
作者 葛诗晴 孔令成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3期207-211,245,共6页
运用超效率SBM-GML指数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2011—2020年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情况,同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受绿色金融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运用超效率SBM-GML指数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2011—2020年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情况,同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受绿色金融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绿色金融对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也显著为正。同时财政支农力度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而对外开放水平与受灾程度则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全面提高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应该加快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严格监管资金流向;拓宽绿色金融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介入;以市场化方式长远擘画绿色金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农业绿色要素生产率 超效率SBM-GML指数 空间杜宾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会成本视角下新疆肉牛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潘生亮 李世昌 +1 位作者 王志虎 霍瑜 《农业展望》 2024年第7期89-97,共9页
在传统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中,机会成本的考量往往被忽视。然而,不考虑机会成本会导致对养殖户在肉牛养殖中的隐性投入被忽略,从而无法真实地反映肉牛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为了准确测算新疆肉牛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在以2008—202... 在传统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中,机会成本的考量往往被忽视。然而,不考虑机会成本会导致对养殖户在肉牛养殖中的隐性投入被忽略,从而无法真实地反映肉牛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为了准确测算新疆肉牛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在以2008—2022年新疆肉牛主产值为产出指标,以仔畜费、饲草料费、人工费为投入指标的基础上引入机会成本要素,采用DEA-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对新疆肉牛养殖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静态角度来看,新疆肉牛养殖的水平并不高,收益较低,主要受到规模效率的影响,个别年份受到纯技术效率的影响,说明在目前的养殖规模和技术水平下,新疆肉牛养殖的效益尚未达到理想状态,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动态角度来看,新疆肉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说明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推广,新疆肉牛养殖的生产效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最后,从优化养殖规模和布局、加强技术创新与推广、加大对职业养殖户的培育等3个方面提出促进新疆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成本 DEA-MALMQUIST指数 综合技术效率 要素生产率 肉牛养殖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4
10
作者 赵伟 马瑞永 何元庆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7-42,共6页
Based on the decomposing model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the paper analyses provincial productivity change during 1980~2003 years in China,and analyses convergence of provincia... Based on the decomposing model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the paper analyses provincial productivity change during 1980~2003 years in China,and analyses convergence of provincial technical efficiency.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each province generally shows stronger growth situation in China.The growth of TFP mainly stems from the func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exist very remarkable convergence during 1980~1995 years in provinces of China,but after 1995,technical efficiency convergence presented the downward trend.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take certain policy and measure to promote this kind of convergence tr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生产指数 经济结构 经济增长率 技术效率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1995-2012年FP指数的测度与分解 被引量:11
11
作者 洪兴建 罗刚飞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2-90,共9页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保障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文章阐述了Fre-Primont(FP)指数测算TFP的优势,利用FP指数对我国1995-2012年省际TFP及其分解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2008年之前我国TFP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4.03...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保障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文章阐述了Fre-Primont(FP)指数测算TFP的优势,利用FP指数对我国1995-2012年省际TFP及其分解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2008年之前我国TFP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4.03%,2008年之后下降至-32.6%,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要素投入,主要原因是TFP效率下降;由于2008-2012年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均下降较多,使得三个地区TFP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而东部地区仅技术进步下降较大,TFP降幅相对较小;东部和东北省份的TFP水平值相对较高,省际差异基本呈现扩大趋势,西部地区表现为较低水平的俱乐部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生产率 Fare-Primont指数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创新全要素生产率连续动态测度与时空差异分解
12
作者 于爱水 张继如 于得水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共11页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二次动态加权法测算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连续动态演变特征,并借助时空分异模型探究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差异。结果发现:①中国多数省份创新全要素生产率随时间推移呈稳定上升趋势;②创新...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二次动态加权法测算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连续动态演变特征,并借助时空分异模型探究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差异。结果发现:①中国多数省份创新全要素生产率随时间推移呈稳定上升趋势;②创新资源、知识创新、协同创新、创新政策、创新环境在不同省份表现出较大差异;③不同样本期内,影响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子系统有所差别,其中创新资源对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强度波动较大,知识创新对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同样表现为促进作用,且作用强度远大于创新资源;④知识创新、协同创新、创新政策对全国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创新环境效应表现出东部促进、中西部作用不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据此,提出实施差异化导向型政策、优化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主动加入全球创新网络等措施,以提升中国创新能力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要素生产率 时空差异分解 二次加权因子分析 动态演变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动与分解——基于Hicks-Moorsteen TFP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夏佳佳 郭萍 余康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7-921,共5页
【目的】探索国内大豆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提高大豆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利用1980~2012年我国10个大豆主产区大豆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采用加总数量框架下的乘积完备Hicks-Moorsteen TFP指数法,对... 【目的】探索国内大豆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提高大豆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利用1980~2012年我国10个大豆主产区大豆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采用加总数量框架下的乘积完备Hicks-Moorsteen TFP指数法,对我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进行测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1980~2012年,我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TFP)年均增长0.6%,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年均增长1.7%,是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技术效率(TE)、混合效率(ME)和剩余规模效率(RSE)年均损失分别为0.5%、0.2%和0.4%;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的大豆生产TFP增长表现出依次递减的趋势,三大地区大豆生产技术效率均存在损失。【建议】应该加大大豆生产的投入力度、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大豆各生产区采取差异化策略、完善制度建设,以实现我国大豆生产可持续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要素生产率 Hicks-Moorsteen TFP指数 时空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约束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基于Sequenti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分解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云鹤 齐晓安 +1 位作者 汪克亮 杨力 《技术经济》 CSSCI 2012年第9期51-58,共8页
在全要素框架下运用基于连续前沿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增长指数方法,估算了1987—2009年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对中国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发展、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然后,... 在全要素框架下运用基于连续前沿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增长指数方法,估算了1987—2009年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对中国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发展、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利用核密度估计,对累积相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累积相对技术进步和累积相对效率改善做分布动态演进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整体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趋于上升,但上升幅度逐渐减小;东、中、西三大区域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呈东高西低的增长格局;东、中部地区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共同推进的结果;西部地区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仅靠技术进步驱动,效率改善存在退步迹象;省际间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呈一定程度的"俱乐部收敛"特征,技术进步有明显的"追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减排 低碳发展 低碳经济 连续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要素生产率 核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约束下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测度与分解——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ML指数 被引量:22
15
作者 齐亚伟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7-146,共10页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将能源与二氧化碳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分解框架中,测算了2001~2009年我国各省市的环境效率及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状况,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为纯技术进步...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将能源与二氧化碳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分解框架中,测算了2001~2009年我国各省市的环境效率及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状况,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为纯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动、规模效率变动和技术规模变动等4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无效率普遍存在,且在省际间的分布差异较大;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和省际差异分别源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则出现不同程度地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要素生产率 SBM 方向性距离函数 G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颇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5,共8页
基于2003—2010年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变化规律、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增长同时得益于技术进步和技... 基于2003—2010年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变化规律、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增长同时得益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且技术效率的分解指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在多数年份中保持着正向增长。2003—2010年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标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分别是2003—2006年和2007—2010年。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1个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主要来源是技术进步,这22个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指数均为正向增长。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也同时源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2003—2010年间全国四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均获得一定程度提升,其中,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末期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初期,且东部区域涵盖的省份居多,即区域间的差异性仍比较明显。根据所得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体育用品制造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班列对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挺 陈周永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13,共19页
作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陆上贸易通道,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行对我国经济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2008—2019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交叠DID方法探究中欧班列开通对我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欧班列... 作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陆上贸易通道,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行对我国经济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2008—2019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交叠DID方法探究中欧班列开通对我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欧班列开通显著促进了我国节点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其影响存在通道、地区以及覆盖范围间的异质性,且中欧班列主要通过促进绿色创新、产业集聚以及缓解融资约束等提高节点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由此,需鼓励、支持和引导更多的中国城市成为中欧班列的节点城市,扩展国内节点城市辐射海外市场的范围。同时,节点城市应提升其绿色创新水平,完善相关的基础建设,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吸引更多资本及高端产业,以助力其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 绿色要素生产率 节点城市 绿色创新 产业集聚 培根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演进及其影响机制——基于胡焕庸线的实证分析
18
作者 吴旭晓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共9页
提升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是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运用NCSE-EBM与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相结合的模型测度和分析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区域动态演进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探讨区域碳排放全要... 提升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是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运用NCSE-EBM与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相结合的模型测度和分析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区域动态演进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探讨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演变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上表现为胡焕庸线西北和东南区域高、沿线区域低的“V”型分布态势;三大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均不存在严格收敛;效率改善指数是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内在主导性因素;产业结构是我国三大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技术创新与胡焕庸线西北区域和东南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度最低,而数字化与胡焕庸线沿线区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关联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要素生产率 EBM-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模型 灰色综合关联度 胡焕庸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分析--基于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明升 穆月英 《农业展望》 2021年第8期76-82,共7页
运用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基于山东省16个地级市的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对2006—2018年山东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测算、分解与分析,结果显示:从超效率DEA模型来看,山东省所有地级市均处于DEA有效状态,但地区之间的农业生... 运用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基于山东省16个地级市的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对2006—2018年山东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测算、分解与分析,结果显示:从超效率DEA模型来看,山东省所有地级市均处于DEA有效状态,但地区之间的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从Malmquist指数的地区比较和动态分析来看,山东省农业TFP整体呈现增长状态,对于农业TFP的增长,技术进步起主要作用,技术效率的贡献很小甚至起负向作用,是典型的技术进步诱导型增长模式;山东省各地级市的农业生产效率总体处于上升状态,各地级市间存在横向差异。最后,提出了推动山东省农业生产的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效率DEA MALMQUIST指数 农业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PPP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分析
20
作者 陈学军 卜雨晴 《绿色科技》 2024年第5期262-269,275,共9页
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体现,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农业投融资模式。运用非径向SBM模型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L指数法分别测算了2016-2020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分解项... 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体现,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农业投融资模式。运用非径向SBM模型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L指数法分别测算了2016-2020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分解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结合面板固定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农业农村领域的PPP模式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PPP在5%的水平上显著提高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上下游地区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下游地区效应更大,通过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此外,产业结构、城镇化、技术水平、土地规模化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显著正相关。最后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提高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PPP 农业绿色要素生产率 SBM-ML指数模型 熵权法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